书城军事博弈兵法
33668500000016

第16章 并战(3)

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4个儿子,四子朱棣生性坚毅沉稳,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曾多次出击元蒙残部,战功显赫,11岁时就被封为燕王,21岁时获得藩王爵位。在一般人看来,朱棣前面三位兄弟均已死去,凭着朱棣的才干,由他继承王位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历史却向朱棣开了一个玩笑,不知道朱元璋出于何种考虑,并没有将皇位交给朱棣,而将帝位交由一个毫无魄力、只知舞文弄墨的孙子朱允炆继承。朱棣根本不屑于对侄子朱允炆称臣。而朱允炆也深知自己掌管的王朝藩王林立,而最棘手的就是诸王之长——燕王朱棣,要巩固统治,必须削藩,搞掉朱棣。朱棣为了避免皇上朱允炆对他疑心,借口身体患有重病,留在王府不出,并故意打扮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疯子模样,逢人还不住地胡言乱语,让人深信不疑朱棣已成疯子了!其实朱棣心知肚明,凭他现有实力,难以与皇上分庭抗礼,只能在朱允炆使臣面前装疯卖傻,但他暗中一直胸怀大志,秘密训练士卒,积蓄兵变的实力。1399年6月,建文帝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令张信逮捕燕王朱棣。可是,张信为燕王旧部,却反叛建文帝而降燕,朱棣随即为备。1399年7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计擒杀张昺,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占北平九门。然后举兵南下,1402年5月克泗州、扬州。建文帝遣庆成郡王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6月,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燕,南京城陷,宫中起火,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朱棣利用“假痴不癫”之计,篡夺了皇位。

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军事斗争中,也曾成功地使用“假痴不癫”之计。1931年4月,中央特科情报科长陈赓,奉周恩来之命,在北京的西绒线胡同西口建立了秘密联络点——春秋书店。韩子栋这位在白公馆的疯老头是华子良的原型,就曾在这间书店工作3年多。1934年11月,因叛徒出卖,在这间书店横遭被捕,先后被关押在北平、南京、湖北、湖南益阳、贵州息烽和重庆的渣滓洞、白公馆等秘密监狱。被捕后华子良遭到严刑拷打,甚至在受刑时被打掉了全部牙齿,但他拒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为了搞清他的身份,使用陪法场的方法吓唬他,地下党趁机让华子良将计就计,在陪法场时装作被吓疯了。从此华子良在监狱中开始装疯卖傻,过起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疯子生活。他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看守的特务也认为这老头被关疯关傻了,便叫他为“疯老头”。加上他的老家在山东,到重庆后人生地不熟,看守们对他逐渐放松了警惕,常常带他去磁器口镇上买东西做挑夫。但华子良时刻牢记党对他的嘱托,瞅准时机为狱中党组织传递情报,并把握机会越狱逃跑。1947年8月18日,华子良又随看守卢照春去磁器口买菜,趁着看守卢照春打麻将的机会,假装上厕所,大大方方走出门去,一离特务视野之外,他立即穿街过巷飞奔起来,一口气跑到嘉陵江边,找到一只小船,迅速地渡过嘉陵江,又经过45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解放区,回到党的怀抱,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若华子良不使用“假痴不癫”之计,他既保护不了自己的生命,也不能为党做更多有益的工作。

在美国西部有两家毗邻专卖廉价商品的商品,他们在商战中,互相激烈竞争,将“假痴不癫”之计演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天,名叫纽约的廉价商店贴出商品广告,上书:出售亚麻布被单,瑕微疵小,价格低廉,每床售价6.50美元。消费者看到这则广告,奔走相告,买者趋之若鹜。同往常一样,纽约廉价商店卖了一段时间,顾客购买热情渐趋平静以后,隔壁的一家名叫美国的廉价商店也贴出了一则广告:我店的被单与隔壁的相比,犹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亲密关系一样,价格每床仅5.95美元。这样一宣传,原来在纽约廉价商店购买被单的顾客,转而拥向美国廉价商店字号的店里购买被单,只稍片刻,美国廉价商店内形成被单销售热潮,所有被单被抢购一空。这两家廉价商店如此竞争上演一幕又一幕,从未间断过,有时东风压倒西风,有时反过来西风压倒东风,竞争激烈时还互相指责对骂,甚至拳脚相加。而顾客指望两家商店的激烈竞争,永远继续下去,以便从他们的竞争中买到便宜的商品。可是,一晃几十年,两家商店的主人也上了年纪了,美国字号的廉价商店的店面上了锁,没过多久,纽约字号廉价商店的老板也将自己的商店拍卖了。从此,附近的居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两个刺激他们购买欲的生意场上的怪人。可是,商店的新主人前来清理财产时,却发现两家商店有一条秘密通道相连;在楼上,还有一道门连接两家老板的卧室。对于这令人费解的事情,经过调查分析,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两家昔日的仇敌,其实是一对亲兄弟。他们表面上疯疯癫癫、不共戴天恶性竞争,其实都是人为扮演的骗局。因为在他们两个人战斗中,可以形成两个促销的高潮,一方以更低价格竞争只不过是将另一方尚未卖出的商品一起卖掉罢了!两家廉价商店互相配合默契,天衣无缝地施展了“假痴不癫”之计,让他们共同生意兴隆,大赚了一笔。

在股票交易活动中,应用“假痴不癫”之计,也要求“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痴妄为”。在情况不明了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宁可装糊涂不随便行动,而不可假装知道而癫狂轻举妄动,力戒“手中没股,心里发慌”的股市痴迷症,以免陷入被套的不利局面。如2007年11月5日,中国股票市场中又一只大盘H股中国石油回归主板市场上市,该股发行价16.70元,发行市盈率22.44倍,首日上市30亿可流通股,全天换手率达51.58%,开盘价48.60元,最高价48.62元,收盘价43.96元,开、收盘涨跌幅达-9.547%。对于市场疯狂热炒,我们虽然搞不清庄家葫芦里装着什么药,但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石油在香港的H股的发行价是1.28元,当时中国石油的H股2000年4月10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后一路走低,最终仅以1.21港元收盘。即使在2007年11月中石油在国内发行时其在香港H股的价格也只有10元左右。相对于世界最大的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市盈率不过是13倍,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在二级市场上的市盈率也只有12倍,因此中石油发行市盈率就有22.41倍,上市后又把动态市盈率最高推到65倍以上,中国石油与世界市场同类股票相比,其动态市盈率实在差距太大了。我们中小投资人不能左右市场的股价,但可以装作对这只股票不了解的傻子,不去冒犯触摸这只股票,不采取跟进行动,静观待变就是了!后来,该股演变进程证明,该股从上市后一路狂泄不止,继2008年18日跌破发行价后,直至2008年10月28日跌至每股9.71元的最低价,凡是自认为炒股能赚一把的“聪明”投资人,无不损失惨重,若在高点买入的,亏损近80%左右。相反“假痴”的投资人却回避了被套的厄运,起码在中石油的股票上没有损失。

3.4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又称“上屋去梯”,有的《三十六计》版本又将这一计名称为“过河拆桥”。“上屋抽梯”的计策,最早曾在《孙子?九地篇》中出现“去梯”之说。其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其意是授予属下战斗任务,要使其像登高而后抽去梯子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也就是用破釜沉舟的办法,迫使士兵与敌人决一死战。后来,“上屋抽梯”成了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八计,归类为并战计。计语原文为:“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句中“遇毒,位不当也”引自《易经?噬嗑》:“象曰:遇毒,位不当也。”计文意为,故意暴露破绽,给敌人以方便,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见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卫部队之间的联系,使他陷入我方预设的死地,遭到覆灭。那是由于敌人贪求不应得的利益,必招致后患。

该计解语的原文:“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顺先置梯,或示之以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该计语今解:唆,就是用利益去引诱敌人。如果只有利益引诱,而不创造方便的条件,那么敌人可能犹豫不前。所以,用“上屋抽梯”的计谋,必须先做好梯子使对方不产生怀疑;或已摆上了梯子要显示出来让对方知道。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贵族慕容垂、羌族将军姚苌等人都鼓动支持秦王苻坚大兵伐晋。结果淝水之战苻坚大败。慕容垂乘机恢复了燕国(今河北定县,都中山)称王。姚苌率羌人擒杀了苻坚,建立了后秦(都长安)称王。

“上屋抽梯”之计,从三十六计中归类并战计来看,该计侧重于针对友邻部队。但从计文及解语来看,并不囿于对友邻部队使用。该计既可用于友军,也可用于敌军,甚至还可用于己军,即将自己的队伍置于背水一战,以激发将士决一死战的决心转化成战胜敌人的战斗力。

后人也有将“上屋抽梯”之计说成来自《三国?蜀书?诸葛亮传》。据书中叙述,在后汉末年,刘表的长子刘琦,深感父亲对小儿子刘琮的信任超过了对自己的信任,且后妈又嫉妒刘琦得势影响亲儿子刘琮的地位。刘琦为了自安,曾多次向诸葛亮请教,但都被诸葛亮婉言谢绝,不肯为他出谋划策。刘琦急中生智,一天邀请诸葛亮到自家后楼赏月饮酒。待二人坐定,却暗中让人将楼梯抽走,然后对诸葛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君之耳,可以赐教矣!”说着还要拔剑自刎。诸葛亮见状实在无法脱身,便借古喻今,给他讲了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丽姬居心险恶,重耳逃亡国外求生。而申生却为人忠厚,极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皇送去一些吃的食品,丽姬却乘机下毒。正当晋献公欲下筷进食之时,丽姬故作姿态,借口外面送来的食物,最好让仆人先尝,结果左右尝食后倒地而死。晋献公大怒,指责申生不孝,阴谋弑父篡位,下令要杀申生。申生则自刎以表清白。诸葛亮以这则历史故事启示刘琦,“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恍然大悟。后来上表请求父皇将他派位江厦(今湖北武昌),回避了与后母争斗,才免于被害。刘琦幸亏使用引诱诸葛亮“上屋”然后“抽梯”,逼使诸葛亮进退无路,只得给刘琦指点迷津,刘琦得计而活命。否则,后果莫测。

有的军事家借用《孙子?九地篇》中“上屋抽梯”的内涵,让部属背水一战。如韩信用计斩陈余的战例。公元前204年(汉高祖三年),韩信驻兵平阳,准备伐赵,恰巧张耳领兵与其会师。两支兵马,合军东行,进攻代郡。代郡为陈余封地,由夏说镇守。夏说闻之汉军前锋已到阔於,仓促领兵迎敌,结果夏说大败而亡。而赵相陈余获知夏说阵亡,阔於失守,便派兵扼险固守,阻止汉军继续前进。其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韩信乘胜远斗,锋不可挡,但深入我地,道路崎岖,车骑难行,粮草辎重难以兼运,要求领兵3万截取汉军粮草辎重。这样,汉军前不能战,后不能还,荒山之间,粮草不备,不出10日,即可将汉军打败。不料,陈余书生气十足,迂腐之至,自称是统率义兵,不搞计谋,不仅不听李左车的意见,还把他给辞退了。韩信闻之大喜,亲率精兵,渡过低水,背靠河岸,扬旗示众,摆鼓助威,列队待命。一部分兵力直捣陈余阵地井陉口驻地。陈余大开城门,挥兵出战。依仗人多势众,一拥向前,直接包抄韩信、张耳所率官兵。韩信、张耳且战且退,退至低河边的汉军阵前。汉军后面是低河,已无后退之路。韩信一声令下,汉军拼力向前,争先杀敌,正当两军激战,韩信趁赵军倾巢追赶汉军之时,早已暗派部将靳翕抄了陈余大营,陈余被汉军合兵赶杀,走投无路,终被汉军乱刀砍死。韩信智用“上屋抽梯”之计,大获全胜。

军事家使用“上屋抽梯”之计,更多的是引诱敌人进入绝地,将其逃生的“梯子”抽走,予以歼灭。像北宋初年曹玮智破西夏兵,所用“上屋抽梯”之计指的就是以上内涵。在那时,西夏人经常侵犯边疆。渭州知府曹玮领兵出战是常事。一次曹玮领兵打败了西夏兵后,命令下属赶着敌人丢下的辎重、牛羊马匹等战利品慢慢回撤。西夏主帅认为曹玮贪图财物、队伍涣散,掉头又来滋事。西夏军队逼近时,曹玮派人通知西夏主帅说:“你们远道而来一定疲劳,我们不想乘人之危,你们人马休息后咱们再开战。”西夏人已经精疲力竭,听到这话不知是计,暗自高兴,都坐下来休息。过了好久,双方开始交战,结果曹玮的军队毫不费力就把西夏人打得狼狈逃窜。许多部下对曹玮轻取西夏人的诀窍不理解,曹玮自揭谜底,解释说:“我让大家赶着牛羊,抬着战利品慢慢走,这是引诱敌人回来再战,再狠狠教训他一下;而通知休息后再开战,是因为西夏人来回奔袭了一百多里路,马上开战,虽然疲倦,但士气仍存,战局胜负难定。而让他们先休息一下,走了远路的人一旦停下来休息,就会腿脚肿胀,精神松懈,没有了战斗力。我是运用‘上屋抽梯’的办法打败西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