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博弈兵法
33668500000035

第35章 进攻(上篇)(2)

巴菲特坚持只持有他所了解的少数几种股票,且坚持长期持有。巴菲特这种集中投资的理论,大大降低了其投资风险,提高了投资效率,成就了“股神”的称号。我们平时在投资股票中,除了上面集中投资的理由外,还在炒股实践中有一点切身体会,若投资股票太分散,操作起来也非常麻烦,特别是我国还存在政策市的情况下,往往管理层一句话、一项政策的发布使行情发生逆转。

当你分散投资、股票种类太多时,届时发现股市苗头不对,心想清仓逃跑退出股市都难于实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所持股票大幅度下跌,将自己陷入深套的窘境。而集中投资的股民,相比之下处置股市不测风云能够应对自如、有条不紊,可及时将股票清仓变现,摆脱股市暴跌的突发事件,避免灭顶之灾。因此,在我国当前的股市投资环境中,尤要重视集中投资策略的运用,切忌股股点火,处处冒烟,避免广种薄收的投资。

6.2避实击虚

“避实击虚”之兵法源自《孙子兵法?虚实篇》,文中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其意是说,水流的一般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下;用兵的规律,就是要避开敌人的强处,而攻其虚弱的地方。《孙子兵法?军事篇》还说:“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意为,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其疲惫、松懈了才去攻击他。唐太宗对孙子“避实击虚”的兵法尤为赏识。他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弱之势,则无不胜焉。”(《武经七略》)

孙武的后裔孙膑,更是受家世影响,又得孙武《兵法》十三篇真传,亲身实践了“避实击虚”的兵法,将孙子“避实击虚”的兵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孙膑的“抗亢捣虚”、“围魏救赵”军事方略的提出与实施既是孙武“避实击虚”军事方略的运用,也是孙膑军事指挥生涯中最为得意和辉煌的一页。

“避实击虚”这一古老的战术思想,千百年来,一直被古今中外军事家所青睐。《左传》记述,在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领周军与蔡、卫、陈等国军队共同讨伐郑,双方大战于葛(今河南宛陵县北)。郑国的郑子元向郑庄公建议用左方阵来对付蔡军与卫军,用右方阵来对付陈军。在他看来,陈国动乱,百姓没有战斗意志,陈军是这几个结伴而来攻打的军队中力量最薄弱的,只要将主要兵力先攻打陈国军队,陈国部队必然会争先奔逃,这样周桓公的部队就要来救陈国的部队,就会乱了自己的阵脚。蔡、卫军队看见陈国军队溃败逃跑,也会军心涣散,临阵而逃。

然后,我们郑军可以集中兵力对付周军,就可彻底击败以周军为头子的战略联盟。郑庄公采纳了郑子元“避实击虚”的谋略。先命令郑军左右两方阵面对陈、蔡、卫的军队击鼓进军。果然不出所料,陈军一触即溃,蔡、卫军队跟着弃阵而逃,顷刻周军也因此乱了阵脚。而郑军却越战越勇,集中左右方阵合力向周军杀去,周军大败而逃。

东汉中平元年(189年)二月,汉将皇甫嵩击败王国的陈仓之战,也是运用“避实击虚”战术原则的一个成功战例。当时,王国率军围攻汉国陈仓,陈仓城池岌岌可危。汉灵帝命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督前将军,两将各率兵两万前去救援陈仓汉守军。受命后,董卓认为:“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主张立即出兵与敌交战。而皇甫嵩却持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善于用兵打仗的,应当首先做到保存自己有生力量,不被敌人战胜;而后看准机会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战胜敌人。

他根据“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可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的敌我双方的战场实际情况,坚持采取缓进以避其锐、待机以击其衰的作战方针,不急于率兵与王国进行交战,而是放任王国自冬至春攻城80余日。结果,开始兵强势众的王国军队,围攻陈仓城池,久攻不克,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不得不撤围而退。此时,董卓主张“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反对出兵追击。但皇甫嵩却坚决主张“进兵击之”。他分析说:“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衰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于是,他力排董卓阻挠,立即挥军“独进击之”。结果,连战皆捷,斩杀敌军万余人,王国本人也在慌不择路地逃命中被乱箭射死。纵观此战全过程,不难看出,皇甫嵩善于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坚守“避实击虚”的作战基本原则,保证了作战的胜利,为用兵者称道。

毛泽东更是善于运用避实击虚、先其所易的古老谋略。毛泽东指挥部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实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在解放战争时又指挥部队“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43页)。均是避实击虚作战原则在新的战争形态下的具体创造性运用。在红军粉碎敌人多次大规模“围剿”的作战中,毛泽东总是时刻不忘避实击虚、先其所易的作战原则。

如1931年7月上旬,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主力从闽西等地出发,绕道千里迂回到江西兴国一带集结,避开与敌主力正面决战。当7月31日,得到敌主力正面向西南前进,而其右翼富田、新安一带仅3个团防守,力量比较薄弱的情报。毛泽东、朱德当机立断,将红军主力迂回敌人侧后,突破富田,然后由西向东扫去,置深入赣南苏区的敌主力于无用之地。待敌发觉上当回头向北时,我军又乘敌受苏区军民不断袭扰和坚壁清野的困苦以及接连行军十分疲惫时,袭击其虚弱部分,先后歼灭敌第47师1个旅11个营于莲塘,歼敌54师师部及两个旅,第8师约4个团。在敌饥疲沮丧退却时,又趁胜追击,对敌60师、61师以沉重打击,获取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空军防空部队集中兵力、避实击虚的战术,在抗美援越的战场上也曾广泛应用,取得了辉煌战果。

在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停在北部湾的军舰受到北越海军部队的攻击,继而派出大批B-52战略轰炸机与F-4C、F-111等战术轰炸机轰炸越南北方,并于1965年2月悍然派遣地面部队直接进入南越支持阮文绍傀儡集团与北越部队作战。北越的军力与美国军力相比,其强弱是不言自明的事。战争开始,北越几条铁路全部处于瘫痪状态,抗美救国斗争处于十分艰难境地。越南劳动党胡志明主席,呼吁国际社会对北越进行无私援助,并多次要求同志加兄弟的中国给予全面援助。

中国政府、中国军队为了响应越南劳动党和越南政府的请求,维护中国南部边境的安全,决定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中、越两国政府和军队陆续达成了一系列由中国提供大量物资援助,并派出部队在越南北方担负防空作战、国防工程建筑、后勤保障任务的协议。首批援越2个高炮师又1个高炮团于1965年8月1日分别于云南、广西入境协助越南防空作战。至196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9批高炮部队,共16个师辖63个团,总计15万人轮换入越防空作战。当时美国的空军针对我国防空部队的炮瞄雷达系统,使用“百舌鸟”导弹攻击。该导弹是对着炮瞄雷达波束寻的,基本上一打一个准。

我们高炮部队,吃一堑长一智。认识到“百舌鸟”导弹能够对着雷达波束精准打击是美军武器之长,但另一方面“百舌鸟”导弹离开无线电波束制导就成了瞎子,又是其致命弱点。后来,我们援越的高炮部队,采取“避强击弱”、“避实击虚”的谋略,找到了对付“百舌鸟”导弹的方法。这就是“早开机、近升压、断高压,摇摆天线,断续开机”。当炮瞄雷达发现美机发射“百舌鸟”导弹后,立即关掉炮瞄雷达,使“百舌鸟”失去攻击目标,而各高炮迅即使用光学瞄准具捕捉目标,集火近战。用这种谋略,有效地制伏了美机的先进武器。

例如,保卫越南太原钢铁基地的62支队,仅1967年3月10日、11日两天,就击落美机18架,击伤5架,俘虏美国飞行员10名。中国援越各高炮支队和各工程支队的防空分队,在3年零9个月的防空作战中,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军飞行员42名,迫使美军对越南北方的轰炸“逐步降级”,直至1968年11月1日起,美军停止轰炸越南北方。中国援越的高炮部队也完成了使命,于1969年3月前陆续回国。

军事上对敌我双方而言,战场形势任何一方非实即虚,非虚即实,只有摸清虚实确切情况,才能促使战局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商战中,要想战胜竞争对手,也需要针对竞争者的软肋,发动挑战。日本的麒麟啤酒在1907年进入市场时,已经有札幌啤酒、朝日啤酒牢牢占据着消费市场。麒麟啤酒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在日本,其中饭店、酒吧啤酒消费占市场总销量80%左右,而家庭消费仅占20%。札幌啤酒与朝日啤酒主要占据饭店、酒吧市场,而家庭消费市场相对薄弱,尚未有效开发。

麒麟啤酒公司为此将拓展家庭消费市场业务作为占领啤酒消费市场的主要环节。麒麟啤酒公司购置设备,在全国各消费区开设啤酒厂,生产各种适合家庭消费的瓶装、罐装、散装啤酒;同时,不惜巨资在电视、报刊上大做广告,开展舆论攻势,引导家庭消费,形成啤酒家饮是一种休闲享受的社会氛围,并且给广大消费者一种感觉,家庭饮啤酒非麒麟莫属的心理暗示。进入80年代,又针对社会需求,率先进军生啤市场,在别的厂家尚未进入前,捷足先登。由于麒麟啤酒“避实击虚”,经营得法,钻了市场之空和竞争者忽略之隙,结果后来者居上,现在年销售额达70亿美元以上,占据了日本啤酒消费市场80%以上的份额。麒麟啤酒公司应用避实击虚的策略,抓住啤酒市场的软肋,获得了竞争胜利。

从以上实例不难看出“避实击虚”不论是在军事战场上或者是商务战场上均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而在资本市场内买卖股票,又是如何体现“避实击虚”的买卖运作原则的呢?这要在“选时”与“选股”两个环节中体现。“选时”,即指选准股票投资时机,这是能否在股票市场获利的关键,投资者万万不可麻痹大意。买入时机要选在股价波浪的底部。否则,由于大势疲软,也难有作为,甚至会举步维艰,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入市买股票时机,要分析股市波浪式向前运行或称为螺旋式上升运行的情况,尽可能将投入股市时机选择在股指波浪形态的底部,这时候对股市来说是处于虚势阶段,如2002年至2005年11月大熊市,沪市股指的最低点达998点(2005年6月15日),若抓住股市熊市末期入市,紧接着大牛市起步,股市气势如虹,投入股市哪有不赚的道理?相反,若在2007年10月26日沪市股指最高点达6124点是股市最牛、最猖狂的时候,也可谓最“实”之时,若在此时进入股市,那么等待着股民的又是长达12个月的漫漫熊市,绝大部分股民损失惨重。

综上所述,应用“避实击虚”的兵法,在选股入市时机上,越是股指高企、牛气十足之时,越不是进入良机,相反在股指跌无可跌、股市萧条、绝大多数人不看好之时,恰恰是可以“避实击虚”,勇敢进入股市之时。股神沃伦?巴菲特在介绍炒股经验之谈时,也谈及,“长期股票投资买入时机宜选择在经济萧条末期,股价循环跌势缓和期;长期投资的卖出时机应选择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的末期,股价循环涨势的停顿期。”即使是短、中线操作,也应该将买入时机最好选在一个波浪要起来而未起来之时,或者处在上涨开始之时。

“选股”上,又是如何体现“避实击虚”之策略呢?最好是选择股价处于要涨而未涨的低位高成长的公司股票。巴菲特认为,“在股票市场大赚其钱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比别人先行一步,愿意花时间对潜在公司进行深入了解的人,当别人纷纷抛售股票时,他却坚定信心买进股票。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甚至准备好在2—3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有股票,直到投资者蜂拥而入将股票价格拉上来为止。

对于那些成长型公司来说,不管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都必须年复一年、季复一季地将其收益率稳定保持在15%或更高的水平上以满足投资分析家的期望,并随之提高其股票价格。”(《股神》,企业管理出版社,第270页)在股市中,钱赚得最多的并不是买处于高价位股票的人,相反是低价位买入那些高成长股票的人。如2007年行情中,两面针股票,在2007年1月5日每股最低10元不到,但至2007年8月15日8个月的时间最高却涨到67.09元。又如中国船舶这只股票2006年1月初开盘价仅每股8.90元,而至2007年10月11日最高至每股300元。两年不到的时间,涨幅达30多倍,让人震惊。

当时这几只股票看起来都不是很强,而当时有的股价较高地看起来较强,但实践证明在选股上“避实击虚”,选择了股价不高而高成长的股票则会收获不菲。巴菲特还喜欢买入发生暂时危机而价位较低的股票。在1960年美国运通公司发生“色拉油事件”,运通公司损失了6000万美元,股价也从60美元急跌至35美元。巴菲特认为运通公司这是一次偶然事件,结果趁虚而入,用合伙公司40%的1400万美元资产买了运通5%股份,结果过了两年,运通公司负面消息淡忘后,股票回升,巴菲特净赚了2000万美元。巴菲特以过人的智慧,在不知不觉中使用“避实击虚”的战术选股,两年的时间赚到了150%利润,值得我们股民在股市博弈中仿效。

6.3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之计,早在周朝姜太公就已使用。在姜太公《六韬?兵道第十二》中说:“外乱而内整,……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已经明白无故地点明“声东击西”的战法。《淮南子?兵略训》中所谈:“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也把“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列为用兵之道。在以后编纂的《三十六计》中,将“声东击西”列为第六计,归类为胜战计。该计原文引自《淮南子?兵训》:“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彖,利其不自主而取之。”其意为,敌人神志慌乱,不能判断和应付突然事变的发生,这是易经“萃”卦所说的“坤下兑上”(指湖水高出地面,随时可能溃决)危险征兆。要利用敌人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去消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