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认为,要真正搞好民族团结,必须充分树立各民族之间平等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国内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而重要的贡献。“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隔阂,欺负少数民族。”因此,必须教育各民族的人民真正树立起民族平等的思想。国家也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各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和破坏,坚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任何民族歧视的现象,保障各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自由,有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只有这样,各民族的平等才是有实际意义的,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才能真正实现。
毛泽东还提出了在民族团结问题上反对错误倾向的原则。毛泽东认为,在民族团结问题上,“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
在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二者之间,毛泽东明确认为,我们应当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必然要反对,但是,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一般地不是我们的重点。因为,“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如果汉人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那就很不好”。毛泽东还严肃地指出,大汉族主义的思想,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极端反动的思想,是反动腐朽的国民党思想,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不能容忍的,必须加以彻底的批判,并在根源上加以剔除,每一个同志都应警惕这种思想的滋生和蔓延。
而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关于平等、反对错误倾向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毛泽东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是达到真正的民族团结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平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更是把民族间的平等作为自己长期的奋斗目标之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但要达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完全平等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民族间不团结的因素仍大量存在。邓小平认为,在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条件下,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团结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民族关系上就不存在任何矛盾了。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的矛盾的内容和实质就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各民族间存在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一方面是由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另一方面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形成的不平等,民族之间在生活习惯、文化、宗教、语言诸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各民族地区在处理国家与民族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问题时,都存在一些矛盾,从而反映出各民族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不平等。但是,这些不平等的现象的存在,与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的民族矛盾有着根本性质上的不同,它不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而是各民族在社会主义根本利益一致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采取一切措施,逐渐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就成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更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如此,各民族的团结才能真正实现。
2.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又一重要原则。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奉行的基本原则”。并载入作为我国基本法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序言中。中共十二大报告和十三大报告都认为,坚持这个基本原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的中心,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在政治上的各民族平等团结必须同经济上的各民族互助合作相结合,才能在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共同繁荣。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建设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的及时确立,对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的基本原则来说,在理论上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和创新。
解决民族团结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国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而强烈的要求,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别、解决各种民族问题、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方针,也是当前我国各项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上去,那个自治当然也就是空的;我们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都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起来。各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才能保持该地区社会的稳定,从全国范围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情况看,只有发展才能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把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才能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才能真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团结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的发展上。发展问题也就是当前我国民族团结问题的实质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必将严重影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特殊、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在财政、税收、投资、技术、智力支边等许多方面大力照顾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资源开发、企业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向民族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先后开放了一些边疆陆境口岸。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在中央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也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对口支援,有力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应看到,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还非常落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相当一部分民族还处于自然、半自然经济状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还很大,与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特别是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其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正在逐步扩大。因此,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加快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对内对外两个开放的力度,促进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推动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
四、关于民族团结的基础和纽带
毛泽东明确指出,民族的压迫基于民族的剥削,推翻了这个民族剥削制度,民族的自由联合就会代替民族的压迫。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利益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这种共同的革命利益,使中国劳动民众与一切少数民族的劳动民众真正地结合起来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民族共同的根本利益,即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周恩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祖国,“就是我们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基础”。毛泽东明确把民族团结的基础和纽带归结为共同的革命利益和根本利益,各民族在为实现共同的革命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紧密地团结起来了。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及时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我们党对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等各方面认识得更加深刻。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从全国范围来看,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民族矛盾的产生、民族团结出现问题,大部分是由于经济利益纠纷而产生。如果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开放,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充分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巩固的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许多民族矛盾就可迎刃而解,导致各民族不团结的因素即可消除,民族团结才能逐步实现。
2.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我们正在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需要亿万群众积极投身的创造性事业。我们要把近13亿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的各民族人民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共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就要有一个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政治基础。这个共同的政治基础,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选择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对内加紧剥削劳动人民,对外大肆侵略和掠夺别国资源财富,把自己的繁荣建立在别国的衰败与痛苦的基础上。而社会主义道路则主要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确兼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加快经济建设发展,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发展和扩大同别国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很显然,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体现了广大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而能够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只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动员和组织各族人民统一步调,统一行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首先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广大群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各种新事物、新情况大量涌现,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总结,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去剖析和解决,许多新领域等待开拓,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掌握其规律。做好这些事情,就要借助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只有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大变革中必然产生的各种纷繁复杂现象,把握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使各民族人民看到美好的前景,充分调动起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侵略和破坏,打击国内犯罪分子,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既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胜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如果放弃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法宝,任由境外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颠覆政权、分裂人民的阴谋活动,那势必引起社会动荡,人民不可能安居乐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业也就无从谈起。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集中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掌握科学的思想力量武器,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进程中,尤其是在各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总是始终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指引着胜利前进的方向。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正确的、坚强的领导核心。离开了党的领导,我们的行动就会迷失正确方向,我们的人民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就会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