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浙江省最新三年中考满分作文荟萃
33673900000012

第12章 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温州卷)作文题(2)

当澄蓝明净的天空被现代工业的染料涂成黯淡的灰白,当群星的光泽被地上街市的灯光淹没,当祖先用超绝的智慧、辛勤的汗水构筑的古建筑被拆成一堆瓦砾,当悠久璀璨的民族文化被后世子孙渐渐遗弃……人啊,为什么不肯弯一弯腰,拾起我们遗失的珍惜之情呢?

人们往往对现时拥有的幸福浑然不觉,甚至肆意挥霍。等到失去或即将失去它们的时候,才幡然醒悟,悔之莫及。正如我们尽情地享受青春,及至两鬓斑白才悲叹时光逝去,青春不返;正如我们亲手拆掉了故乡的青砖古墙,然后成群结队地跑到皖南和周庄,对着那些我们也曾拥有的古民居啧啧赞叹;正如我们缠绵病榻,回忆拥有健康之时的欢欣。

其实,所有美好的事物并非在人们失去它时才显示其价值,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它的恩泽。只是在纷繁忙碌、缺少温情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的心灵逐渐麻木,我们的双眼渐渐为尘埃所蔽,所以往往在拥有时,我们忽略了它的价值,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懂得珍惜。珍惜,正是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用一双欣赏的眼,观天地风云,看四季交替,品人间真情。

感受到江南初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绝妙情趣,才会珍惜此时此地的细雨,长风,新燕,春泥。感受到母亲那一声呼唤中饱含的浓浓亲情,才会格外珍惜天伦共享的美好时光。

怀着一份欣赏的心情,用一颗细腻的心,感受万物的美好,发掘人世间的美丽,珍惜人生,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吧。

亮点看台

本文从一个值得珍惜的温馨美好场景入题,针对“珍惜”“正渐渐地从人们冷漠的目光中流失,从人们僵硬的指缝间漏掉”这一令人痛心的现实,深情地指出,我们不能对现实的拥有浑然不觉,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美好事物的恩泽,我们应怀有一颗细腻的心,用一双欣赏的眼,感受生活中的美,珍惜生活中的美。作者感情细腻,思考深沉,议论精辟而富有哲理,语言精美而富有文采,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佳作。

红色代表热情,它如一团燃烧的火;橙色代表温馨,它如一支甜美的歌;黄色代表友情,它如一幅美丽的画;绿色代表清新,它如一眼甘甜的泉;青色代表冷艳,它如一位神秘的少女;蓝色代表豁达,它如一片蔚蓝的天空;紫色,紫色今天怎么缺席了。

有人说,六色彩虹是残缺的,是不完美的,但是能有谁不相信,正是他们的残缺,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因为他们残缺,所以他们对未来憧憬;因为他们残缺,所以他们能够得到更多关注;因为他们残缺,所以他们将自己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残缺,已成为一种美,已化为前行的动力。他们没有被自己的残缺所束缚,却能在自已的残缺里发现自身的价值。

我要感谢六色彩虹,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他的化身。我知道自己不完美,但通过他的启示,我对自己充满希望。面对自己滴血的翅膀,光呻吟是无用的,只有把它包扎好,伤口才会愈合。疼痛才会消失,翅膀才会变得有力。只有这样,翱翔天空才依然是矫健的身影,丝毫不带被苦难压垮的痛楚。

有时候,我甚至珍惜残缺的东西。

我感谢旧寺锈钟颓墙,感谢断树枯枝萎叶,感谢一丛凄凉的荒草,我感谢云冷月缺星残。他们是这样的平凡,这样的凄淡,这样的残缺,甚至这样的狼狈,他们从完美的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然后枯萎,腐烂。直至慢慢死去。我之所以珍惜他们,是因为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在别处看不到的东西。也许只有当他们在走向残缺的那一刹那,才会将自己最真的那一部分挖出来。聆听呼唤,呐喊,让心灵流出血来。

我珍惜残缺,就如同我喜欢花儿绽放。花儿的绽放是一种花心的破碎,但破碎后,花才会纵情地绽开浓绝和芬芳。

亮点看台

文章表达了一种对残缺的珍惜。作者反其意而用之,走出大家惯有思维模式,一反常态对残缺进行赞颂。新颖独特,体现作者了很强的思辨能力。

这是篇说理性很强的散文,作者在文中选取大量的意象,经过逻辑组合,从现象到本质,从大自然的残缺美到作者内心真实的感悟之情,具体而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的看法。

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作者选取了一系列具有极强说服力的意象,采用比喻、排比的形式,用描写、叙述、抒情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第一节对彩虹的分析,引出文章的主旨,第二节从比喻的角度,第三、四、五节从“我”个人的感受角度真切表达中心思想。

人总是如此,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能否明白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去不返的时光,还有那流失在时间拐角的真情,就像云,散在风里。

那一抹残阳

小时候,总说妈妈好,总缠着她,而爸爸则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依偎在妈妈怀里撒娇,嘴角含笑,眼里读得出羡慕。直到几年后,他离开我,我才明白我有多么需要他,需要他深沉的爱,如残阳一般,可他却已经逝去。童年,我就在泪水中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酸楚是那般疼痛。虽然,我没有能力给他以物质的回报,可我有爱,但我甚至从未对他说过一句,爸爸,我爱你。

我有多渴望再次躺在他宽大的背上,再次在雨中钻进他温暖的外套,再次在他的怀抱中静静入眠。然后,不忘对他说一句,我爱你。

他深沉的爱,不论有没有死亡的阻挡,都如夕阳一样温暖地照着我和我的心。

永恒的太阳

总是在自责,在追悔,为什么没有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蓦然回首,我震惊:我身边还有如父亲一样爱我的人——妈妈。难道我还在等待吗?一直到妈妈也离开,再在悔恨中想念她?不,我要现在、立刻、马上用我的行动、我的语言和我的心告诉她:我爱她,不再等待,不再让亲情流失。

妈妈的爱如太阳一般永恒,永恒地温暖着我,永恒地爱着我。后来,我映着妈妈的光芒告诉她:妈妈,我爱你。

我告诉自己,不要在失去后悔恨,要在拥有时珍惜。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情,因为他们都是生命中永恒的美丽。

后记:那些痛的记忆,落在春的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让我们取名叫做珍惜,让我们懂得学会珍惜。

亮点看台

本文通过写“我”幼年丧父,渴望得到父爱而父亲已撒手人寰,在自责追悔中意识到要珍惜母爱的故事,表现了亲情的可贵。伴随着伤痛的记忆,“我”较早地领悟到了亲情的宝贵,在与母亲相濡以沫的生活中更快地走向了成熟。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格调沉郁低回,语言朴实凝练,结构新颖独到,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

世界上有很多条路,不知你选择了哪一条,世界上有千万般变化,不知你是哪一种,世界上有很多门,不知你走进了哪一扇。

——题记

走进家门

终于到家了,看着那熟悉的家门,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轻轻地推开那扇门,迎春花香扑面而来,好香啊。望着这熟悉的伴我成长的地方,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激荡。随之,思念已久的泪水,夺眶而出。走进家门,我像一只快乐的小燕子穿梭在家中各个门之间。轻松、快乐灌满了我的全身。

走进校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朗朗的读书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是多么渴望走进校去领略诗人的风采、侠者的英雄气概。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望着用银粉包裹着的铁条编织成的大铁门,心中有一种冲动,想要冲进去的冲动。老师来了,打开了这扇紧闭的门,我大步地跨了进去,迈向了知识花园。穿过一扇扇门,采摘一朵朵溢满知识花香的花朵。我融入知识的花园中,充实了自我,迈向中学的大门。

走进希望之门

妈妈问我:“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我想了一会儿说:“让每个人都快乐。”妈妈笑着说:“也许这扇理想之门会为你而打开。”因为当时太小,所以我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只要我快乐,妈妈就快乐,只要我把糖给邻居家的小妹吃,小妹就快乐。怀着这种希望,我慢慢地长大了。同时也把快乐带给了别人,别人快乐,我也快乐,我们村的所有人都称我为“开心果”。从而我明白了妈妈的话,希望之门已经为我打开。

生活中处处都有门,只要你选择它,它就会为你打开,请你走进来,走进这扇门,便能看到你理想中的美丽景色,不要退却,走进来吧,走进这理想的门吧!

亮点看台

与其他作文不同的是,本篇习作选取了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门”作为自己抒写的对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这是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深入感悟的结果。作者选取了“家门”“校门”“希望之门”,从“享受亲情之爱”“遨游知识海洋”“奉献社会”三个角度写,层层深入,主题不断拓展深化。从这个角度讲,就比别人高出一筹。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在充分流露作者情感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门”认识的深刻、饱含的深情。如果作者没有深入的思考、真实的情感体验,很难在短时间里体悟得如此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