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煤炭产业经济研究
33674600000018

第18章 煤炭产业市场行为分析与绩效评价(1)

一、煤炭产业市场行为的主体身份分析

1传统经济体制下的煤炭企业及其特征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为特征的,其基本的运行机制是,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对企业和市场进行控制,根据已掌握的市场状况和主观判断,作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价格水平等经济决策,通过指令性计划的形式下达给企业从而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如何还要反馈给政府部门,以便其调节市场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新一轮决策。

在这种传统的计划经济框架中,煤炭工业管理采取的也是集中管理方式: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地颁布指令性计划;财务统收统支,利润全部上交,亏损由国家补贴;物资由国家统一调拨;销售实行统一分配、统一价格;人、财、物、供、产、销均由行政部门统一决定。

这样的煤炭工业管理方式,使传统的煤炭企业完全不具有真正“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本质而只是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与此相联系,企业在失去“经济组织”身份的同时,却披上了“行政组织”的外衣,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各级政府部门也堂而皇之地要求企业承担了繁多、庞杂、与企业并无本质内在联系的社会职能。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完成或超额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以国家无偿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组织生产活动并以实物产出最大为目标。这时的煤炭企业仅仅承担着相当于“车间”的职能,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组织除了接受国家(政府)的政策和指令以外,不再与外界发生任何形式的经济联系。

深入剖析可以发现,传统体制下煤炭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经济地位行政化。在传统体制下,由于理论上把企业的国家所有等同于国家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没有自己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没有法人所有权,无法承担民事责任,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企业规定了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使得企业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性,只是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亦即其行政基层组织而存在。我国的行政机构中有中央、省(区)、市、县、乡(镇)5个基本层次,与此相对应,也有部属(即中央直属)、省(区)属、市属、县属、乡(镇)煤炭企业5种基本的行政隶属关系类型。国家按规模、重要程度、所属行政层次等因素赋予企业不同的行政级别,并由主管部门为企业配备相应级别的行政干部,对主管部门承担行政责任。企业领导实为国家代理人,其基本职责是保证企业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各级政府机关下达的各项指令性计划任务。与此相联系,传统体制下煤炭企业对行政级别高级化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企业总是要投资、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以便为提高自身的行政级别打下物质基础。实际工作中,企业一方面抱怨行政部门对自己干预太多,希望政府减少对自己的控制;另一方面又舍不得与行政机关脱钩,并且在行政隶属上总是希望尽可能“高攀”,由更高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

(2)企业主体地位失衡。在传统体制下,煤炭企业作为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无偿提供,所需人员由国家调派,产品全部由国家包销。其实质是,整个国家是一个大企业,而所谓的企业只是执行、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标的生产单位。企业不是以自身的身份而是以政府政策、计划指标的执行者的身份、根据政府计划指标的规定参与市场活动;企业的行为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政府计划的要求;企业不关心也无须关心市场的情况,而是遵从自上而下的组织原则,只管执行上级的行政指令和下达的计划指标,没有独立的经济效益,缺乏独立利益动机下的自主行为。因此,在这种体制下,煤炭企业是不具有主体地位的。

(3)企业机制发育不全。由于传统体制下煤炭企业是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处于执行者地位,因而导致企业机制发育不全。首先,传统体制下的煤炭企业只具有对生产过程的管理权,企业的生产方向、生产规模、生产计划制订、生产资料购买、产品销售、收入分配等均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企业没有经营决策权力,也就是说,企业经营决策权是由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来行使的。这样,在企业内部就形成了一套以生产为中心、以完成上级指令性计划为目的的生产型管理决策机制。其次,传统体制下的煤炭企业缺乏内在的动力机制。一般来说,企业的经济运行既要有企业内在动力的支持推动,又会受到外在动力如市场竞争压力、产品需求引力、政策法规约束力等的作用。在传统体制下,由于国家对煤炭企业实行统收统支,对企业干部、职工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政策,客观上形成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分配机制,企业和职工没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并且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是一种“分利润”的关系,企业对国家没有明确、严格的责任,企业盈利多、上缴利润也多,企业没有多大好处;盈利少了,上缴利润也少,企业损失并不大,企业亏损还能得到补贴,甚至亏损企业的福利待遇比盈利企业的还好,从而即使企业在主观上失去了“硬化”企业预算目标的愿望,也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企业经济运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企业的经济运行主要是依靠外部行政机关的推动力。

(4)企业经济活动单一化,市场不直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活动从生产要素购买到产品生产、销售、分配、投资等,涉及方方面面诸多领域。然而在传统体制下,煤炭企业却只负责产品生产,其余的经济活动全部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并且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割断了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对企业产生直接作用的只有来自行政渠道的政策和计划指标,市场的状况只能先由政府认知,然后再由政府下达指令或计划指标来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5)煤炭企业办社会现象甚为严重。由资源赋存地点所决定,煤炭企业大多处于比较偏僻的地区,企业创立之初即兴办了大量的社会保障、生活服务和其他社会事业,党政工团、医疗卫生、后勤福利、民兵公安、子弟学校等一应俱全,企业成了社会的缩影,而一旦形成这种格局,煤炭企业就很难再将这些社会事业分离出去,致使煤炭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极大地牵扯了煤炭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极不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和资源搞好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煤炭企业及其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价格机制作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和基础方式,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宏观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促使煤炭企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真正确立了煤炭企业经济身份的地位,还煤炭企业以真正的“经济细胞”——真正经济意义上的企业——的地位而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使它们能够真正按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愿让渡、等价交换、平等竞争、自我约束、效益最大的市场经济原则,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二,煤炭企业“生产什么”的问题尽管由天然决定而不是像一般性的企业那样由市场决定,但其生产多少却应视市场需求而定。再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只顾生产、不看需求、一味追求产量最大必将导致供过于求,造成产品销售不畅、产生积压,而煤炭产品积压又会造成煤炭自燃,使一部分投资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难以收回,企业的再生产活动难以为继。第三,煤炭企业组织生产活动所需的生产要素要通过市场获得,产品也要通过市场销售,而不是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由国家无偿提供和统购包销。第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一方面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要了解需求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得也要通过市场才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煤炭企业模型可参见图7-1、图7-2。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的目标选择纪成君:《浅论煤炭企业的目标转换》,《煤炭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

目标是构成组织系统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组织系统都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是该组织系统一切活动的归宿。无须赘言的是,组织系统目标的合理化将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目标决定着系统运行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效果:目标的内容和对目标本身的具体描述控制着系统的决策过程和实现过程,不同的目标导致不同的选择或不同的决策,进而导致不同的效果。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及其所导致的微观经济运行方式下,企业的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1传统体制下的煤炭企业目标及其后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煤炭企业(其他企业也是如此)只是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企业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要素如原材料、人员、资金等完全由国家无偿提供,因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完全听命于政府的指令,企业的根本任务(或者说是目标)就是要完成或超额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企业或企业领导人的政绩也尽反映于此。就煤炭行业整体情况来看,长期以来政府仅从数量上要求煤炭行业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支持(例如,一个阶段曾明确提出以煤炭产量的翻一番保证国民经济的翻两番),而各企业则别无选择地只能围绕着政府的产量计划,以实物产出最大为主要目标组织生产活动。不仅如此,与企业是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相联系,企业在失去“经济组织”身份的同时却披上了“行政组织”的外衣,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企业领导人也被视为行政官员,且其地位、职务以及政治经济等待遇又与企业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样,也就使得企业领导人极力追求企业规模扩张而不顾这种规模扩张的效果以达到自身地位的提高变得顺理成章了。

企业目标的偏颇严重异化了企业行为。实物产出最大的目标追求使煤炭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完全偏离了经济效益的轨道。事实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从未按着经济效益的原则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不讲求效益好坏、不讲求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不计成本高低、不看市场需求,只讲大量投入以换取煤炭高产,有些企业甚至只顾眼前高产“吃肥丢瘦”,使煤炭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企业(实质是企业领导人)的行政追求则驱动着企业投资的规模。由于在传统体制下,煤炭企业投资由国家无偿提供,因此,这种投资的效益和规模扩张的经济效益如何,企业不必也不会关心,这更加剧了煤炭企业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2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的目标选择

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总的目标应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客观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组织自身的微观经济活动,搞好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努力达到生产的适度经济规模,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及其增长。

然而,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现实目标追求绝不会完全相同。根据煤炭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处于寿命周期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煤炭企业,其现实目标选择应该是:

(1)对于新建(新投产)的煤炭企业(或矿井),近期的现实目标应该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通过生产要素的增量投入实现由小到大、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

(2)对于处于成长期的煤炭企业(或矿井),由于已达到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因此,近期的现实目标应该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供求关系并积极开拓市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

(3)对于处于成熟期的煤炭企业(或矿井),由于已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产品基础,因此,其目标定位应该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说来,第一,要搞好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集约的轨道上运行;第二,在生产经营活动集约方式运行的基础上,努力达到生产的适度规模(这是由规模报酬规律决定的能使企业取得最大效益的规模);第三,进一步开拓市场,按着供求法则从事基本产品的生产并努力使产量达到效益产量目标(即能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的产量);第四,在达成基本产品(或主导产品)规模效益后,还应该追求资产的规模效益,以寻求资产的保值和大幅度增值,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4)对于衰老的企业(或矿井),由于其自然资源储量急剧下降,必然要转产,因此,在这些企业(或矿井)面临衰老之际就应积极筹措资金,开发新产品,为顺利转产做好产品、技术、人员等的充分准备。

(5)对于不管何种原因所产生的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煤炭企业(或矿井),应采取政府行为对其进行干预,或者是注入必要的资金对其实施退出援助(转产),或者是采取产权转让、国有民营的方式对其进行改组,或者依法破产。

三、煤炭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1煤炭产业生产行为分析

煤炭生产表现为将赋存于地下的煤炭资源通过开采(生产)过程运送到地面的一个物理过程。因此,煤炭生产行为及其绩效即可归结为能否通过生产(开采)行为安全、有效、充分地把煤炭资源开发运送到地面上来,为人们所利用。故此,煤炭生产行为也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煤炭产业生产的安全性看,中国是世界上煤矿伤亡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2000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高达464,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为1901,国有地方煤矿为4402,乡镇煤矿为17060。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安全生产状况均远远好于中国,如以1998年为例,美国产煤10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3;俄罗斯产煤26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66;南非产煤21亿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23;同年,波兰和印度的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023和05。就百万吨死亡率来看,中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100多倍、俄罗斯的70倍、南非和波兰的20倍、印度的近10倍!难怪有人惊呼“中国煤炭是靠人换来的”!2000年年初,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现与2001年年初成立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合署办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煤炭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