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纵观日本经济发展的现代史,日本政府在日本经济复兴时期以及强盛的今天,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神奇般地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这一巨大经济成就的取得,与日本正确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分不开的。战后的日本是有效运用产业政策的一个公认的成功典范张伍生:《日本的产业组织政策及其启示》,《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第5期。戴敏胜、胡威:《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特点及我国的启示》,《广东机械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罗伯托·尾崎认为,产业政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名称,在西方经济学专业辞典中是找不到的,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产业政策就是指涉及保护本国产品,发展战略工业,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当前或未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一套政策。这一套政策是由通产省根据它对民族利益的认识,为了这个利益的实现而制定和推行的张文魁:《日本产业政策简介》,《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第5期。
研究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可以发现,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其民族主义的反映。战后,客观现实使日本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强国同样也可以与欧美列强争雄,因此,经济又成为战后日本历届政府争胜图强的手段,因而干预经济便被认为是日本政府的分内之事,产业政策用于日本政府指导经济的发展便由此而生张文魁:《日本产业政策简介》,《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第5期。
一、日本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的背景与
主要框架
战前的日本,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还是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生活水平等,与欧美国家相比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加上战争带来的严重破坏,使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更加脆弱。当时,日本面临的最大经济困难并非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严重的有效供给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收支赤字。因此,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并未像欧美大多数国家一样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供给管理方面。为此,日本首开了资本主义制定与实施产业政策的先河。就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这一点而言,产业政策与欧美国家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但是在干预经济生产的方向上面,它们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属于供给调节政策,后者则属于需求调节政策。由此也就决定了日本政府是通过供给调节来达到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与微观经济目标相互协调,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增长这一根本性目的的赵春明:《日本产业政策论析》,《现代日本经济》1995年第4期。
1日本制定与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历史沿革
从产业结构政策来看,日本至今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赵春明:《日本产业政策论析》,《现代日本经济》1995年第4期。
经济恢复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的产业结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而恢复和发展生产却面临着工业原材料的奇缺。战前日本的原材料一般是依靠从海外进口或掠夺他国资源,但是战后,这些来源基本断绝,国民经济陷入工业原材料枯竭、生产萎缩、通货膨胀、经济崩溃的恶性循环。在此情况下,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日本经济安定本部顾问有泽广巳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认为,当所有的产业缩小再生产时,想全面恢复生产的努力是徒劳的。应在某个方面确定一个重点领域,然后在这方面集中物资并采取各种措施,如此才能使经济恢复起来。而这个重点领域只能是煤炭部门。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倾斜生产方式”理论。该理论的主旨在于将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集中投入到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中,然后再以这两个部门为杠杆推动整个工业的回升。日本政府经过权衡研究,最后采纳了这个建议。当时日本政府把产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煤炭、钢铁及化肥部门;第二个等级是有色金属、石油、纺织和印染等部门;第三个等级是其他产业部门;第四个等级是生丝、金属家具、化妆品等奢侈品产业。其中第一、二等级产业得到的资金占政府投放总额的76%。不仅如此,这些产业在价格上也得到了许多补贴。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倾斜生产方式设想发生了效力。到1948年年底,日本的原煤产量增加到3477万吨,发电量达到3631亿度,普通钢材产量达到12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86%、196%和1163%,工业生产则增加46%,从而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经济恢复阶段的后半期,即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结束了被占领国的状况,开始走上独立建国的道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社会供给,日本政府于1949年9月决定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促进产业合理化的各项法律,如《工业标准法》(1949年)、《热管理法》(1951年)、《计量法》(1951年)、《企业合理化促进法》(1952年)等,并拟定了开展产业合理化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意见。为了保证合理化运动的进行,还在组织机构上做了变革,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将原商工省和贸易厅合并,成立通商产业省。实践证明,这一变革不仅对推行产业合理化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在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运动主要是通过国家投资、税收政策和引进技术三种途径或方式进行的。产业合理化时期的重点产业,除了原来的煤炭和钢铁业外,又增加了电力和造船,时称“四大基干产业”,它们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在1951~1954年的4年间,这四大产业从日本开发银行中得到的贷款是该银行贷款总额的89%。在税收政策上,1951~1955年间获准特殊折旧的机械,约有3/4以上属于这四大重点产业部门。同时,这些部门都最大限度地享受了政府关于所得免税和减免进口关税的特殊待遇。在技术引进方面,开展合理化的1949~1955年间,日本共引进甲、乙种外国技术,设备1000多件,其中甲种引进的80%以上集中在机械、金属、化工等重化工业部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以前的“倾斜生产方式”是把资金和原料一律供给重点部门的所有企业,至于效率如何则不闻不问。而实行产业合理化运动以后,则是在同一生产部门内,把资金和进口原料集中提供给那些各方面质量都较好的优秀企业,因此,上述措施无疑有力地促进了这些产业和企业的生产结构合理化,使劳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高速增长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的产业结构政策
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日本进入了赶超欧美国家的非常时期。为了早日实现现代化,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日本政府认为必须确立能够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产业”。从理论上说,作为主导产业的部门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点:能够取得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大;生产能力增长迅速;市场的需求量大;有很强的出口创汇能力;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按照这些特点的要求,钢铁工业、一般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制品制造业等都是较为理想的主导产业,因为,它们不仅影响力系数大,而且感应系数也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经过恢复时期的“倾斜生产方式”和“产业合理化运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基干产业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重化工业落后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1955年,轻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仍高达55%,而重化工业仅约占45%,这一数值不仅低于1942年的668%,而且与战后1948年的531%相比,也稍逊一筹。这种局面如得不到改变,势必影响整个日本经济的发展。为此,恢复时期刚一结束,日本政府就明确地把钢铁、机械以及为它们提供原料及输助服务的电力、海运作为“战略产业”,后来又把这一范围扩大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业以及主要基础设施生产部门中。为了确保这些战略产业的迅速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优惠政策如外汇配额、特别折旧、财政投资贷款、技术引进、外资引进等对其加以保护和扶植。
上述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日本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0年,以钢铁、石油化学、汽车、造船、家用电器等为主要内容的重化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迅速增加到923%。与此相适应,贸易结构也由战前的进口多为蚕茧、棉花,出口多为丝织品和棉织品转变为这一时期的进口主要为原材料和燃料,出口则多为重化学工业产品,特别是具有高度加工程度的机械产品,重化学工业出口额构成比重从1955年的378%迅速上升到1970年的724%,使日本经济的产业结构成为出口主导型结构,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基本达到了日本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目标。
低速增长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产业结构政策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形成的出口主导型结构,促进了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但是这是以廉价而稳定的石油供应和保证产品顺利出口为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的。进入70年代以后,这两个重要条件和基础都遭到了破坏,先是石油危机的爆发,而后是日本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结果导致1974~1975年战后最大规模的不景气,高速增长由此告终。为了摆脱困境,日本进行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
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最大任务就是要解决能源问题。为此,日本政府首先采取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节能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1980年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仅耗能35万吨标准煤,热利用效率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不过,这种措施只能解决能源不足的燃眉之急,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着眼于工业结构的调整。因此,自1974年以来,日本政府在引导全国上下大力开展节能运动的同时,从战略角度出发,把重点放在了调整产业结构、缩小高耗能工业的方向上。
20世纪70年代,通产省曾多次召集产业界代表和学者们研究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设想,其总的方针是:减少资源能源高耗费型工业,集中发展耗能少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在这种政策思想的指导下,钢铁、化工等高耗能工业生产下降,能源消费量显著减少,一批节能型高技术产业脱颖而出,其中主要有微电子产业、机械电子装置产业、光学机械产业、生物工程产业、新型原材料产业及宇宙航天产业等,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强劲实力,1970年,它们只占日本总出口额的79%,1980年增加到129%,1985年达到168%,15年间所占份额翻了一番。这批新兴高级产业的兴起,一方面降低了日本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1979年以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能源消耗量则减少045%~049%;原油进口量持续下降,1974~1980年的平均进口量比1973年减少65%,1982年比1973年减少267%);另一方面也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结束后的出口主导型经济提供了新的动力。
调整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产业结构政策
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在美国及其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压力下,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从而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出口主导型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与日本经济有关的各种审议会、研究会纷纷组织研讨,发表报告,为政府出谋献策。在这些报告中,尤以前首相中曾根的私人咨询机构在1986年4月发表的研究报告(前川报告)最具有代表性。该报告指出了日本贸易问题上的根源所在,建议扩大内需、扩大进口、降低出口依存度、缩小贸易顺差,把出口主导型经济结构转变为内需主导型即国际协调型经济结构,以调整对外经济关系不均衡的状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主要措施之一便是调整产业结构。
(1)适应收入提高和国民福利要求,从追求消费上的数量扩大转向提高生活质量,重点发展需求增长快的产业,比如,扩大住宅建设、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等。
(2)随着消费结构的多样化,经济的重点渐渐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促进了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信息、金融、保险、计算机软件和文化娱乐等。
(3)实现创造性的知识密集化,一方面以知识密集型的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在其他产业中积极推进以电子信息技术、节能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中心的技术改造,从多个方面推进产业结构的知识密集化。比如,基础原材料工业主要是实现综合系统化和特性化;加工组装产业主要是实现电子化和软件化;纤维、生活用品及有关生活的产业部门,重点开发具有耐久、安全性能好并且节能的新产品;流通、服务业重点是提高效率,社会系统产业重点是实现社会服务的产业化和系统化,技术尖端产业则是重点加强自主技术的开发等。
(4)对没有发展前途的、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实行残业处理,在国际分工的口号下使它们向有利可图的国家转移,这类产业主要包括钟表、纤维、缝纫机、轴承等。
日本这个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尚在继续进行中,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挥出了一定效力。加之同期其他措施诸如扩大内需、开放市场、促进海外直接投资等的实施,日本经济渡过了日元升值高峰时的难关,基本实现了“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的转轨。1981~1990年的10年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平均为44%,其中内需贡献率为423%,外需贡献率017%,可见,日本在整个80年代的经济增长中,绝大部分(约96%)是由内需来推动和取得的。
2日本制定与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背景与主体框架周勃、北田健雄、游达明:《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研究》,《改革》1996年第6期。白雪洁:《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类型及效果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