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河长吟
34277400000020

第20章 火卷:黄土风物(1)

正月闹元宵——陕北采风手记

正月初九

清晨,老天爷刚睁眼,泄露一抹微光,大家便从南郊北关各处汇聚到西七路省艺术摄影学会门前。稍候片刻,东方大亮,寒意渐退,面包车在盼望中勇敢的驶来,赴陕北摄影小分队6人全部“日式装备”(真是无可奈何),尼康、佳能各一半,短枪长炮齐全,乘着国产“金杯”车,离开打着呵欠的古城。

过铜川,越黄陵,经延安,沿途光秃秃的黄土山坡裸着脸一沉不变,基本上无景可拍。进入安塞境内,山川有了姿样,只见公路下的小河结着厚冰,路人在白晃晃的镜面上行走;山中的小溪流,硬成凝固的瀑布挂在悬崖下。温度似一只无形的手,用其神奇的力量改变着大地的模样。

操家伙下车开拍。太阳当头照,山风在呼啸,不一会儿手就冻得发麻。有人开玩笑说:我撒了一泡尿,地上就出现了一根冰棍。

走走停停,过了镰刀湾,沟里已阴暗。急驶上一个山头,但见沟壑纵横,连绵到远方,可惜老天爷又瞌睡了,阖着眼皮儿丢盹。西边山头上还有一抹嘴唇红,会不会出现晚霞呢?大家抱着侥幸的心理严阵以待,但结果是空喜欢,人眼瞪不过天眼。爱美的摄影家,一心要为日月山水绘形绘色,但博大的自然山水有时并不领情,给人一个冷脸。不过,摄影家在美的事物面前是没有自尊心的,你在伤他,他依然穷追不舍。

到靖边已是晚8时许,朦胧中但见路边有一个崭新的夏都宾馆,到大夏王国的故土上来了,住这儿正合适。房内虽然还有装修材料的气味儿,但纯净水给人不少安慰。

正月初十

又是天亮就起床,收拾家伙上车。但正月里饭馆食堂全歇伙,转遍全城没有早点吃,只好饿着肚子上路。

昨晚已与靖边县文化文物办霍主任取得联系,请他带路去统万城。出靖边县城不远,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将东方的天空染得殷红。远岭起伏有致,沙漠中几株秃头柳的黑色剪影正好做前景,大家又是一阵狂拍。李会长一边按动自己手中相机的快门,一边嚷道:“不要恋战,环要恋战,今天统万城是重点。”

大夏王国都城的遗址统万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次摄影小分队肩负着为省旅游公司拍摄名胜景点的任务,所以李会长时刻不忘保证重点。

听说去统万城只有58公里路程,面包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欢歌笑舞,但它也高兴地太早了,驶了约30公里,油路没了,坎坷不平的土路等待它的光临。别看你是省城来的“白马王子”,可塞上的风沙尘土并不照顾你的脸面。于是,面包车只好气喘吁吁,一头灰垢的接受考验。大家坐在车上东颠西簸倒无所谓,心里最难受的是手握方向盘的万师傅。

去统万城没人带路,还真摸不准方向。沙漠中有好几处岔路口,想问个路线都找不到人。路边偶然出现个村落,村头有穿红绿衣服的女孩子三三两两地在候车。风太大,天太冷,她们就捡些树叶柴棍燃起火来取暖儿,并一边招手,一边张望汽车。原来,从内蒙古乌审旗开来的班车经过这儿去靖边。但车次很少,并且拥挤不堪。最惬意的,要数那坐毛驴车的本土人。他们一家老小穿着新衣服,赶着毛驴车悠哉游哉地去走亲戚。好令人羡慕。

路边土山包上有一座小庙,有人问是什么庙?霍主任答:“既是龙王庙,又是娘娘庙,关帝庙。一座庙里供着许多神,现在时兴合署办公。”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提起陕北,霍主任的趣话儿很多。先介绍了一番统万城,又讲了一段神话故事:“咱陕北地下的资源为什么这样丰富呢?传说当年赤脚大仙路过此地,拉了一泡屎,变成现在的煤;撒了一泡尿,变成了石油;放了一个屁,变成天然气。”这纯属民间笑谈,但却编得很有意思。大家听得有滋有味,赞叹这个向导找对了。

汽车爬过无定河上游,驶上一个土台,台面就是统万城了。有残缺的城墙,半塌的垛楼门洞,能隐约看出统万城当年的面积相当宽阔。于是,135、120;负片、反转片都投入了工作。

围着统万城拍了个圈儿,然后踏上归途。

回县城吃了午饭(包括早餐),下午二时多又驱车前往安边镇拍摄汉长城遗址,直到太阳掉下地平线,才返回靖边休息。

正月十一

早晨起来,吸取教训,先在宾馆喂饱肚子,才踏实上路,沿着307国道去绥德。途中有个小村庄,柳树林间晨雾弥漫,团团光晕如诗如画,大家齐喊:快停车。举起相机纷争跃下,奔跑向前。看来,搞摄影的人完全不用参加体育锻炼,特殊的工作习惯和澎湃的激情已经将他们一个个培养的身手敏捷了。最倒霉的是相机,平时虽被人精心维护,可一旦使用起来连命都会搭上。牛林的“EOS5”曾罢工数小时,气得主人要砸它,它又莫明其妙地好了。

拍完玉树含烟,又紧赶路程。沿途不断见到结婚的队伍,今天似乎是个好日子。

但婚嫁题材已被人拍滥,对我们已失去吸引力。在青阳岔旁的大理河畔,看到一位牧羊老汉赶着羊群过冰河。那些谨小慎微的羊们畏冰不前,老汉便铲起土块趋打头羊。于是领导带头,其余尾随,排起队儿向前走。这是难遇的陕北冬日生活场景,照相机又响成一片。

下午三时驶进绥德城,寻找蒙恬墓,没看到标志牌子。经过几番打问,才在绥德中学校园后边瞧见一个偌大的土堆。蒙恬墓没经过维修,原是当年将士们一人一袍土垒起来的。与其他陵园相比,驻边名将蒙恬的归宿处未免有些苍凉。苍凉的让人无法按动相机的快门,但却摄入了我心灵的镜头。

又在绥德城边一个山头上拍摄了比较整齐的扶苏陵园,我们掉头北上,昏鸦归巢的时候,住进米脂宾馆。

正月十二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可是在县城里没有看到几个漂亮的婆姨,尽管大家睁圆的眼睛像探照灯般地扫射,也没发现比较中意的目标。我随便编了几句顺口溜:“米脂婆姨美名传,诱来多少摄影汉;要问靓妹那去了,去见外边大世面。”的确,近年来不断地有外地单位来米脂招收演员或者服务员,听说去外地打工的不少于两万名,所以爱拍美女的男人自然会失望。

然而中午在李自成行宫拍照时,我们意外地发现后殿有一个《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览》,从那一帧帧照片上,可以看出米脂婆姨的风采。还有一段段文字介绍,使我们的认识由表层地向往升华为理性的崇敬。

距县城18公里的杨家沟是******曾经住过的地方,上午我们驱车前往的途中,遇到一支扭秧歌的队伍。大约几十位陕北小伙子和姑娘脸着淡妆,身穿黄衣红服,手执花伞绿扇,从黄土山上的龙王庙走下来,边行边扭,队伍随山路弯曲变化,好看极了。6台相机同时启动,秧歌队伍在镜头前扭得更起劲儿。后来听一位老者讲,他们是边走边沿门子(拜年的意思),边召集人,中午到乡政府时,庞大的秧歌队伍要进行春节表演。

杨家沟虽处一个偏僻的山怀里,但风水不同寻常。它四面是高耸的大山,沟底是密集的庄户,全村子1000多户人。******旧居在坡顶,门前有一个向南突出的山包叫观星台,站在那儿了解远景,气势不凡。想当年这块地方,曾给******增添了不少豪情和诗意吧。

半下午时分转往佳县,途中乌镇的民居颇有特点。临近黄河边的时候,山势起伏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远望层层梯田积着薄雪,明暗对比增加了美感,因此又留住了人的脚步。终于在下午5时赶到佳县县城,可太阳已转到山后,香炉寺被遮在阴暗中。拍照已太迟,但大家可以熟悉一下环境,选一选位置。小分队中王丽是惟一的女士,可玩起命来比男人还凶。她边退边瞄,退到悬崖上一堵土墙前没了退路。土墙虽然不高,但上面栽着玻璃瓶碴子,看来主人是有意不让人通过。王丽在老陈的帮助下爬上墙头,站在顶端连叹好位置、好位置。老陈急呼:危险,快下来。王女士只好跳下来,但笑着说:明儿早上咱们翻到墙那边去,这才是人少到的拍摄位置。老陈为之感动,出主意说:咱明早从招待所偷一条凳子出来垫脚。

正月十三

每天早晨,李会长总是最先醒来,急急地叫起大家快出发。拍香炉寺更要赶第一缕阳光,大家天没明就来到黄河边做准备。有人站在岭头,有人爬上住家户的房顶,王丽和老陈翻过玻璃碴墙,来到里边的一块空地。伸头一瞧,位置绝佳,既能看到远方起伏的黄土山峦,又能看到脚下的黄河拐弯,香炉寺那与大山断离处的空隙也历历在目。

架起相机静候。凌晨7点36分,太阳从黄河对岸山西的岭头上露出笑脸,照亮陕西的山山水水。香炉寺的奇景被摄影人通过长镜头、中焦距定格在胶片上。

后来,大家都发现玻璃碴墙内是最佳位置,纷纷过来一试。李会长笑着说:这户人家不会做生意,墙能把人挡住吗?不如拆掉障碍,支起遮阳篷,搞个收费的观景台。大家连称好主意,不愧是胸有韬略的会长,但不知陕北人能否接受这个充满市场经济的味道的建议。

回县招待所吃了早饭(其实已近中午),乘车前往白云山。白云道观是个大景点,我们山上山下忙活了两个小时,结束后想沿着黄河去木头峪,可车行半途一看时间不够,又折回来驶向去榆林的公路。

途经通镇的时候,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前边有旗幡、锁呐开路,后边的孝子们手拄丧棍哭随。每到一个路口,孝子们就要下跪、烧纸。问一位老人,知道这叫“做留恋”;前几天有个老太婆去世了,明日个下葬呢。见有人拍照,前边放炮的小伙子将鞭炮乱扔乱炸,似乎不悦意。于是草草收兵。

在佳县与榆林的交界处,有一条红峡谷,被夕阳映照得很有气派。又是边拍边走,直到老天爷收尽光线,照相机才被无奈地收起。

晚宿榆林城三道街的广济大厦。听说莲花池公园里有转九曲,饭后前往,但大失所望,这九曲阵扎排在球场的水泥地上,一律用钢管电灯,完全没了土风乡俗的韵味儿。

门票每人五元,若拍照再交100元,此处真是商品经济得历害,可已失去了使人掏钱的价值。摄影家失望,售票人也失望;你守你的门,我走我的路。

正月十四

一连几个响晴天,今日转阴。路边是没有变化的戈壁沙漠,有一处小河边生长的曲柳倒还可观可拍。县城边的二郎山,地势非常险要。一列寺庙,错落在突起的山脊上,令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先人们的着意经营,只可惜光线太差。临近中午,天空竟飘起了雪花。

下了二郎山,去城里吃饭,雪花越飘越大。神木城的钟楼旁边已垒起煤塔,俗称“火塔塔”,晚上人们将围着燃烧的煤塔载歌载舞,欢庆元宵节的来临。听说最大的火塔塔,要用三车煤块来垒呢,不知这能否进入吉尼斯大全?

下午归来时拍了红石峡,镇北台,可均不理想。

出门以来,数今天能休息早一些,天意难违。

正月十五

晨起抬头一看,遍地厚雪,满眼白光。本来计划拍今日榆林城内的秧歌表演,一这天气,恐怕表演难进行。若积雪太重,归路结冰,车辆行阻,就有被困在榆林城内做寓公的危险,于是大家一商量,立即启程。

一路上在好几个小铺买防滑链,但店主奇货可居,均未成交,只好慢速前行。走了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太阳出来。两山白茫茫一片,黑色的树影子像焦墨画上去的,大家连叫可拍、可拍、停车取枪。说实话,这一路还真收藏不小,有山景、树景、雪景;结婚的、送葬的、扭秧歌的……有人直喊子弹不够用了。

晚上赶到子长县,群众都去广场看放焰火了。老林说今日是元宵节,咱们也放一挂炮吧,就与小蒋去街头商店里为每人买了一挂长鞭,摆在宾馆前的空地上燃放了。

正月十六

子长县的早晨特别冷,汽车水箱已冻住要用开水烫。昨晚宾馆暖气不足,大家都没休息好。

早7时离开子长,赶到延安吃早餐。虽是归途,大家不愿白在路上耗一天,商量下午经茶坊镇时,拐进宜川沟里去看一看。

胶卷不够,发扬共产主义精神,谁有多余的拿出来平摊,终于每人还能再战斗一次。下午四时多钻进宜川沟,过了牛武镇后,两边树林多起来。只见阳光照在小白桦林间,枝干****斑白,有油画的调子。于是干到弹尽粮绝,太阳归山,我们登车。

原本计划夜宿富县,但上车后大家觉得拍摄任务已完成,还是连夜返西安吧,明天星期一还可以上班。多数人毕竟是业余搞摄影,精打细算时间别误了单位的事。要说分秒必争,摄影人最有体会。

坐车的人熬夜无所谓,关键是司机的耐力。万师傅说没问题,大家齐称好,晚餐为他多加一个他喜欢的炒豆腐,又准备了一些黄色段子到时提精神。

深夜十二时半,面包车钻进熟睡的西安古城,大家才真正感到有些倦了。

高原短章

窑洞

黄土高原刮风的时候,天地都变了颜色。面粉似无边无际的黄尘,在大自然中肆意抛洒,凡是裸露的地方,它会毫不留情地进行彻底覆盖。

路断人稀,生灵们都躲到窑洞里去了。

尽管窗外风沙横行,可窑洞里稳稳当当,因为窑洞本身就造在黄土里,藏在黄土里,它与高原没有分家。

人离不开土。生要落土,死要归土。脚踩着土心里踏实。

陕北人创造了窑洞,窑洞为他们提供了依赖和生存的保护。

窑洞里冬暖夏凉,地气充足,切合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

窑洞的顶端光滑饱满,仿佛圆通的苍穹,有无尽的承载力、亲合力、应变能力。

顶着土,踩着土,立于土;土养人,土聚气,土生万物。

陕北人的坚韧和耐性,与窑洞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