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河长吟
34277400000021

第21章 火卷:黄土风物(2)

住过窑洞的人,心性绵实,脚步稳健。干事只要上劲儿就不会放松,走路只要向前就不会后退。

李自成从陕北出发,一路打进了京城,创造了农民起义的辉煌。******曾在南方游击多年,没找到坚固的根据地,后来长征到陕北,住进窑洞,迂回在连绵纵横的黄土高原中,得到掩护、得到补充、得到营养、敛得了大气,成功了革命。窑洞和陕北给了******的,不只是豪气,还有诗情(他在陕北的窑洞里写了不少意满乾坤的诗篇)。物质和精神是人生的两股气,缺一不可。

红枣补气虚,小米润肠胃,窑洞暖身子。

一切都得益于黄土。

窑洞聚敛了黄土的精华,黄土凭借窑洞而传神。

毛驴

毛驴在信天游中经常出现,它与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紧密相连。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

一条条的那个毛驴哎,

一条条的那个鞭;

赶上了毛驴哎嗨,

上哟上了山。

毛驴儿欢跑鞭声儿脆,

信天游声声满山川。

毛驴深入人心。

陕北人耕地用它,推磨用它,丰衣足食用它,逃荒避难也用它。

毛驴身板不高,与马比起来,它显得矮小;与牛比起来,它显得瘦弱。但毛驴的适应性不同寻常,既有耐力又显得柔软顺听话,能在许多场合贡献力量。

比如婚嫁喜事,主人为它洗净皮毛,又在头上系起红绸,它便成了驮送新娘的工具。那时节,穿着花红柳绿艳衣艳裤的新媳妇骑在它的身上,由它碎步颠簸在山路上行走,它的脊背与姑娘苗条的长腿磨擦配合,于它于新娘子都是挺惬意的吧?我想,在牲口的群落中,毛驴此刻一定引人注目,它也一定感到骄傲自豪。

再比如与教书先生走在一起,驮着青衣黄卷,它会显得文气十足。与吹鼓手走在一起,驮着锣鼓锁呐,它会显得乐感充盈。当然与小孩子们走在一起,它亦会露出灵巧活泼的样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听说有一位京城大领导的儿子来陕北插队,见到毛驴亲切不已,又搂又抱,又亲又吻,还剃了个光头,与毛驴在一起照相。然后为了奖赏毛驴,将自己从京城带来的罐头饼干喂它食用。

那年月,农村人很少能吃到罐头饼干,不由地眼气毛驴。

毛驴通人性,自觉低下了头颅。但受到如此厚待,不是它的过错。

毛驴与陕北人形影不离。有窑洞的地方就有它,有庄稼的地方就有它,有烟火缭绕鸡犬相鸣的地方就有它。

一想起毛驴,人的心里就涌起温暖。

沙柳

黑夜行车于陕北高原,常常看到小河边、沙地上,耸列着一柱柱狰狞的黑影,就像战场上的勇士。

这是沙柳,一个不屈不挠的自然形象。

当地人叫它砍头柳,别具一种震撼的力量。它稳稳地扎根在沙地中,身材威武粗壮,头顶往上张开的枝杈,似伸向天空的手爪,在做无声呐喊。是表示抗击风沙的意志,是呼唤天堂甘露的降临,还是伸展征服了大自然后的雄姿?这些,只有残酷无情的沙漠知道。

还有一种弯弯曲曲的是毛柳。它们身材单薄,细细的一根高挑杆儿,身上长满柔软的短枝儿,似乎发育不良。这是由于沙下少水,地面多风造成的畸型现象。但在平顺绵密的沙地上突起一片细长弯曲的毛柳来,那色彩和对比,那种扭曲之美亦让人动心。

最绚丽和绰约的要数红柳了。它们形似长草,一丛丛蓬结在沙地上。身条儿是那么纤细单纯不枝不蔓,颜色是那么油红闪亮具有金属的质感。沙漠因红柳平添无数风情,戈壁有红柳生出女性的秀媚。远行客看到这些生机勃勃潇洒玉立的条儿,狠不得伸出风尘仆仆的双臂去搂住它们。

另一种独见风姿的是小疙瘩柳。它们身杆不高,但分杈繁密细长,枝条上结出许多小疙瘩儿,仿制凝固的音符,在天地之间弹奏抒情乐曲。沙柳随年月和季节的变化也有所更新。像那砍头柳,冬天被砍尽枝干,但过一段时间又会长出细密的枝条儿来。那些枝条子挨挨挤挤,看上去简直如同藏族姑娘梳留的满头小辫子,柔软顺可爱。

沙柳,是塞上的精灵,是陕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风景。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精灵,它具有无可比拟的时空穿透力。岁月消逝了,历史更迭了,连故事都变老了,只有民歌在依然传唱。它与土地一起生长。

唱民歌的是孤独的牧羊人,是寂寞的揽工汉,是坐在炕上剪纸的婆姨,是攀着树枝打枣的妹子。他们都是土地的主人。

土地给人们带来收获和希望,也带来限制与悲怆。民歌是陕北人最方便的发泄方式,它煽动着想象的翅膀,从心里、从喉中自由地飞出。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就没法解忧愁。

民歌的高吭,来自于辽阔的长天厚土;民歌的悠远,来自于连绵的荒野黄沙;民歌的奇崛,来自于起伏的沟壑峡谷。

走在高原上,肆意地吼起民歌,才觉得自己是个有情感的人,才感觉到人与自然的直接交流。

听听这些歌词:“青天蓝天老黄天,老天爷杀人无深浅。”“三春的黄风数九的冰,难活不过人想人。”“见了情人我没说一句话,眼泪儿流得扑刷刷。”“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东山上糜子西山上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歌中渗透的情愫朴实的让人心酸。

安塞是民歌之乡,在一个山村里,那民歌唱得最好的是一位独身老汉,他的歌声悠徐苍凉,催人泪下。后来才知道,他的命运颇为独特。年轻时,他长得高高大大一表人才,曾娶过一个美貌的媳妇。但因繁重的劳动和疾病,使他丧失了男性的能力,那媳妇就跟别人跑了,他的无奈和痛苦只有通过唱民歌来表达。时间长了,体会深了,他把民歌也就唱到极致。皆因为他怀念爱情,又得不到爱情。

歌为心声。人类最大的压抑是爱的压抑,所以,大多数民歌都是情歌。

在乡村,歌声是传递爱情的工具。陕北民歌的跌宕起伏,突兀变化,与环境形成反差。因为陕北高原一抹黄土,颜色单调,于是人们就喜欢大红大紫的衣服,大红大紫的装饰,大红大紫的爱情,大红大紫的歌谣。

给陕北民歌赋予政治色彩,注入新的生命力的,是******带领的红军队伍来到陕北闹革命之后。

陕北民歌的作者都是农民,同样,那首著名的《东方红》,也出自于农民之口。佳县城北五里张家庄的农民李有源,家贫无地,三辈佃户,1940年翻身得解放,因此他感激共产党和毛主席。他虽然只读过一个冬天的冬学,认识不了多少字,但有一定的编歌才能。他编创了许多民歌来歌颂黄土地的新气象。1942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李有源担着粪桶到县城去挑粪,只见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山峦上冉冉升起,霞光万丈,让人浑身温暖,激情满怀,李有源又想编歌,突然一个念头涌上脑海:“若把毛主席比作红太阳是最好不过了。”来到城里,他又看见墙壁上写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的红色标语,就有了更多的联想和冲动。在回来的路上,他开始构思一首新歌,他在传统民歌《骑白马》的曲调上,经过反复推敲编出了《移民歌》。第一段歌词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1943年春节闹秧歌时,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便第一次演唱到了佳县县城。后来他逢场就唱,传到了延安,经过整理加工形成了《东方红》。

这首全国人民都会唱的歌儿,将陕北民歌艺术推向辉煌,推到大普及。

陕北民歌由乡间野曲,逐渐登上大雅之堂。

这成功仍然离不开土地。是黄土地养育了革命,养育了艺术的发展。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精灵,它与土地一起生长,因而有着持久地,旺盛地生命力。

转九曲

转九曲是陕北民间文艺活动,系黄河传统文化之一种。这个九曲,来源于“九曲黄河”。九,在当地人心中,是最多的意思。

每年春节去陕北拍照,沿途时常能看到农民们转九曲。路旁的小块平地上,插着密密麻麻的高粱杆儿,大家提着灯笼,在里面走来走去。看起来很简单,实则名堂多哩。

有一年正月十五元霄节晚上,我们从乡下回到榆林市里,听宾馆的人说:晚上在体育场有大型的转九曲活动。于是当地的文友陪我前往观看。

偌大的体育场上锣鼓轰鸣,灯火辉煌,游人众多。我首先被广告牌上的几行大字吸引住:

一个神秘的传说

一个姜子牙无可奈何的古阵

一个******曾参加过的民间活动

这广告词很响亮,我不禁笑了。友人将它们的来历告诉了我。

传说商朝时姜子牙兵伐商纣,三仙姑给姜子牙摆了个“黄河九曲阵”。此阵法呈方形,阵中有九曲十八道弯,内按三术五行摆成,外用九宫十八卦排列,阵中无直道,九曲皆神奇,不懂阵法,突然入侵者闯进去就转不出来,迷径难辨,暗器伤人,十有九死。姜子牙破阵数日不果,一筹莫展,最后只好请来元始天尊才将此阵破开。

后来,“黄河九曲阵”流传于民间,发展形成为元霄节别具一格的娱乐活动。

1947春,******在米脂杨家沟村,曾兴致勃勃地与村民们一块儿参加了转九曲。

在乡村,又将转九曲称做“转灯游会”,是一种社火秧歌。前边有带队的伞头,他唱着秧歌词请诸神观灯,请故亡魂灵观灯,再请群众观灯。仪式完毕,便带着群众进入九曲,然后锣鼓队,秧歌手跟在其后。九曲阵中栽有361根高粱杆,上边安放着367盏将萝卜挖空盛上油加上棉花捻子点燃的小油灯,你若乱窜就会撞了灯柱,撒油污了衣服。但你只要顺利地从367盏灯下转出来,就会消灾祛病,大吉大利,全年如意。

体育场上的九曲阵采用了新的工具,栽着钢管拉上电灯,阵中间还有大型火炬。但结构与传统路数阵式没有区别,场景则更为壮观,容纳的人更多。

我看到有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儿女们的搀扶下,也走入阵中缓缓而转。看来,这转九曲其实转着大家的种种心情和寄托。

友人问:“转不转?”

我答道:“转就转,咱也体会一下。”

从入口处进去,人仿佛步入迷宫,置身于一片灯海中,不由地神情严肃和紧张起来,既快步又不要撞了杆子,一心赶路无暇左顾右看。走着走着眼看前方无路到尽头,可稍稍一拐又柳暗花明出现一条路。里边有长路,有短路;有左拐,有右拐;皆为四方块阵。许久,终于将灯杆儿转完,抬头一看,出口处既是入口处,人又走了回来。

九曲阵的布局真是奇妙多趣,颇费心机。四方阵营中灯杆之间行距、间距相等,据说刚好拐够99个折弯。它体现了东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陕北高原民间艺术的经典杰作。转完九曲,感觉脚步轻快起来,我说:“今年一定很顺利吧。”

友人说:“会的。你的脚步已经沾了陕北土地的灵气呀。”

敬瞻黄帝陵

穿过密密的柏树林,爬上不太高的桥山之巅,路旁有一座长形石碑,上边赫然刻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让人立即精神一振,不由地放慢脚步,在崇敬的心情中,轻缓向前。

前方200米处,就是黄帝陵。陵墓高36米,周长48米,系扁球状土冢。墓前有个石碑,上题:“桥陵龙驭”,道明此地就是黄帝驾龙升天之处。

黄帝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姓公孙,名轩辕,乃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平服了当时各部落之间的战乱纷争,首次统一了中华民族。他的功绩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统一天下后,他带领人们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并发明了火食、衣裳、水井、舟楫、宫室、车、弓、货币、文字、图画、音乐、天文历法、礼制社仪等,让人们过上了文明规律的生活,因此史称“黄帝定百物之名”,“凡技术皆自轩辕”,他是神人合一的、集天地大智慧的、有创世之功的“人文初祖”。

相传黄帝有25子,共赐十二姓,此后的各姓氏都是这十二姓的分支,所以,凡中华民族后代,人人都是黄帝的子孙。

公祭黄帝陵的活动,最早始于春秋时期。自唐代开始,这儿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每逢清明节,桥山人流如潮,陵前香火旺盛。在山前黄帝庙东侧的碑廊里,可以看到北宋仁宗皇帝给黄帝陵下达种柏树的圣旨,元朝泰定帝颁发的护陵法令,明代嘉靖皇帝下令免除黄帝陵庙粮税的碑记,清时康熙皇帝亲笔用满文书写的祭文。1912年的清明节,孙中山写了祭先帝陵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后来,蒋中正也题写了“黄帝陵”几个大字。1937年,******又撰写了祭文。1992年,黄帝陵整修工程开工时,江****亦题了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其历史之久,规格之高,乃国内惟一。这“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可不是随意之言。

站在高处看桥山,真有一股龙脉的气象。但见河谷中一累突起,山色葱郁。那沮水河如玉带,环绕在山脚下。这不很大的桥山的坡梁上,茂繁地生长着近10万株柏树,其中树龄超过千年的就有3万之多。而那棵“黄帝手植柏”,身高20米,胸围10米,挺立苍穹,树冠如盖,遮天蔽日,其势巍峨,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柏树,按推算,已超过5000岁了,连英国的林业专家,也称它为“世界柏树之父”。

有人静观风水,细察走势,发现了黄帝置印的印台山,百兽之王虎头山(南山),百鸟之王凤岭,甲虫之王龟山(王仙山),还有四灵之王盘龙岗。而那黄帝陵的位置,恰如一颗明珠,衔在一条巨龙的口中。

都说华夏子民是“龙的传人”,而这“人文初祖”黄帝,不正是龙的化身嘛。

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能够看到许多许多的龙的迹象。

龙、神、人于土著的心目中是不分离的,是一体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