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陈泽秦纪念馆在安康学院开馆了。
陈泽秦老人是安康人,尽管他生前没有在故乡生活和工作过,但他总忘不了自已的祖籍,非常关心安康的人与事,并常回陕南看看。凡是安康的事情,只是找上门,他会尽最大的能力来办理。老人生前淡泊名利,清静为人,拒绝众多新闻媒体的采访,但安康电视台来录像,他破了一次例,这是一种故乡情结的驱使。
陈泽秦是书法大师,而书法背后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涵养。毛笔只是工具,墨汁只是显影,字写到最后就凭人品和学养来支撑了。他不但书法精湛,还是诗词大家,还是文物考证的专家。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被他的开朗、风趣、丰富的知识层面和豁达的人生境界所感染。
毫无疑问,陈泽秦是根在安康的文化大师。
这个纪念馆,会传递老人精神的信息,知识的气量,怀乡的情愫和他对故土青年才俊的期待和永远的爱护。
安康学院有了本科教育,有了配套的大楼,如今又迎来了大师的纪念馆,相信学院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做为安康本土最高层次的学府,除了办好教育,还应该是文化和科研的重地、是各种人才的聚集地、是各种知识的储备库,是全方位的多功能的航空母舰。
得山水之灵气,创世纪之伟业,领时代之风骚。
这是一个游子的期待和祝福。
2007,10,16日于安康
高山在我们心中——悼念一位勤劳可敬的老人
正是春雨朦胧的时节,万物在泥土中萌芽、生长、开花,有一位可敬的、慈祥的、勤劳的老人,告别了我们,将回归到温暖地泥土。
公元一千九百二十一年农历的八月初二日,赵志臣在秋收的季节中来到人间。转眼,八十三个岁月匆匆而过。八十三年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
我们说漫长,是因为赵志臣老人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承受了无数次风雨打击、世态变迁。我们说短暂,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创造本领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贡献出来。尤其是他种身上那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光明磊落、朴实肯干的可贵精神,对这个家族,对后代子孙都是极大的滋养。可是,我们的骨骼还未十分强壮,我们的品质还未彻底净化,我们的事业也才刚刚起步,你就走了。
回顾你的一生,能够给我们许多启发和教育。首先是你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每个人的中青年时代,是人生学习、创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可你从城市到乡村,从有为青年到接受改造,头顶始终罩着一团乌云,压得你喘不过气儿来,但你不屈不挠、铁骨铮铮,虽然自已不善言谈、不爱争辨,可头是高昂的、腿是挺直的,坚守在自已的土地上,直到光明重现。还有你仁义礼信的道德观念,在你的手上,送走了三位长辈老人,哺育了7个儿女传人,你对上一辈的孝心,对下一代的爱心,在乡间村坊传为美谈。再就是你不甘贫困、奋发图强的干劲,早先,你用两只脚板丈量着秦巴汉水,奔关中、下四川,寻求生存之路。后来有了自行车,你用两个轮子连起了山乡村寨,修机械、做手工艺,挣来老人孩子的口粮。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你从几口人,几把工具的家庭小作坊开始,慢慢扩展为大同工艺美术厂,家具厂,直到现在的今太集团。
尽管我们如今住上了高楼大厦,但怎能忘记当年的三间瓦房;尽管现在有了飞奔的汽车,但离不开你用自行车辗出的最初的道路。
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勤恳做人,这是你用行动总结出来的家训,它像高山一样巍立在大地上,成为一种道德垂范。
现在,你就要长眠地下了,可高山不倒。
高山在我们心中。
我们在心中为你矗起永恒地纪念碑。
2004年3月23日
与塬同眠——送丛敏上山
空阴沉着,水珠儿不停地往下滴落,像拧不干的绢布。几辆大小不一的汽车在雁引路上颠颠簸簸,朝着少陵塬行驶。
这是公元2001的12月10日,一个阴雨绵绵的天气。最前面的那辆车上,置放着丛敏的骨灰。他在两天前离开了人间,离开了亲友,也离开了《美文》的同事。墓地是他生前亲自选好的。他喜欢山野,喜欢自然,喜欢阳光和月色,当然也包括雨雪雷电。前半辈子,他把青春热血献给了祖国的地质勘探事业,忙碌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一边用地质锤敲打地下的矿脉,一边用钢笔书写心中的诗句。送行的车上,就坐有他当年地质队的战友。这些战友年龄比他大,他是小弟弟呢,今年才64岁,身体还一直很健康,高大魁梧、红光满面,每日洗冷水澡、坚持锻炼,怎么说走就走啊?真如他的性格:泼辣果决,干干脆脆。
美文杂志社的小车跟在最后,要把丛敏安妥的送上山。车上,装着主编贾平凹写的挽联“一生好人,半世美文”,这话说出了文学界朋友的心声,说出了杂志社同仁的感慨。十年前,创办《美文》的时候,做为常务副主编的丛敏功不可灭。那时,申请刊号,招兵买马,组稿筹钱,四面出击,他没有睡过几个安稳觉。丛敏最大的优点是敬业和朴实。说他敬业,杂志的编稿,校对,印刷,甚至组版他都要亲自过手,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可勤恳能够添彩。说他朴实,公务出差从不铺张浪费,交通尽量乘火车,住宿尽量找便宜。那几年,许多报刊的老总进京组稿,请客吃饭动辄数千元,星级酒店显示身份。丛敏进京公干,万不得巳时请作家吃饭,也只是在小店铺里应酬一下,还经常自掏腰包。他的实在和热诚,引起京城同行的好评及信任,照样组来了好稿。《美文》说起来也算是大刊了,它诞生在西北实属不易。西北经济贫乏,可西北人厚道真诚,所谓事在人为嘛。大事可以大办,也可以小办。小办亦能出彩,不过就是难度大一些。丛敏的风格,成了杂志社的一种标立和修为,刊物就这样扎实而谨慎地走下来了。如今,百期已满,十年又过,在《美文》这个大家庭里,丛敏先期走了,但刊物还在一期一期照常出版,大树还在继续生枝,这对丛敏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吧,因为他在位不在位,都始终将刊物视做是生命的一部分——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灵车终于到达少陵塬上的枣园公墓,大家将骨灰轻轻地放人泥土中,丛敏与塬同眠了。塬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地貌,是黄土地上的山,它周边陡峭,顶上平坦,没有山的张扬和耸立,但却有山的坚实和浑厚。
陵墓朝着东方,每天清晨的阳光,都会照耀着丛敏的灵魂,在人间他坦荡率直,在冥界他亦不藏阴暗。
人走了,事还在;风刮过,塬挺立;土地有碑,人心有碑;待到来年清明时,送上一本《美文》,就能慰藉亡魂,因为他喜爱、他需要这么轻、这么薄又布满了沉甸甸文字的礼物。
立学与立说——读《丁祖诒文集》
一所大学就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簇拥着青春的浪花。
来自不同方向的莘莘学子犹如水分子,汇聚到大学这个多功能的蓄水池中来,经过净化——去掉杂质,形成规范;又经过氧化——吸收营养,饱含活力;然后再投放到自然中去,发挥他们不同寻常的效应。
做为立学,丁祖诒是很成功的,他创办的西安翻译学院,20年来,培养了数十万名学生,这些西翻精英目前工作和服务在祖国的各个部门、岗位上,用他们闪闪发光的智慧,证见着丁院长付出的心血。
一本有价值的著作,就是一个里程碑,矗立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中。
著作印制发行以后,那沉甸甸的砖头一样的书本,就在人间流传下去。书本自身是沉默不语的,但它是做事的人说话的人的高度结晶。好书就像里程碑,立在空旷的原野上,见证风雨的历程。
手捧16开本,500余页,50多万字的厚重的《丁祖诒文集》,我不由地涌起一股惊讶与敬佩之情。丁祖诒办教育众人皆知,西安翻译学院亦名声远扬,但著书立说,对丁院长而言毕竟还是新鲜的别有意义的事情。翻开书页,浏览下去,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此书分五辑:一为“美文篇”,是一组写人记事的散文作品,可以见出作者的诗意胸怀,率真性情。读到他用手机对准国家领导人勇敢的拍照,结果发现屏幕上留下的是自己的“倩影”这个细节时,我不禁哑然失笑。二为“论文篇”,是作者对民办高教的认识、思考、探讨,总结。这组文章有理有据,充盈着时代气息和个人作为,极富指导意义与史料价值。三为“致辞篇”,是作者的各种即席演讲和发言,字句之间渗透着一个忧国忧民的、胸怀抱负的社会教育家的铿锵之音。四为“访谈篇”,是一个社会名流针对媒体的提问和采访做出的回应,涉及到教育现象、时世风尚、个人生活诸多方面,可以见出丁先生风趣幽默、潇洒自然的个性魅力。五为“评论篇”,是社会各界人士对西安翻译学院以及丁祖诒本人的评价和肯定。
这些文章,平时散发在各处,犹如珍珠滚落一地,如今汇编成册,让我们对丁先生和他的西安翻译学院有了更全面、更深切地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里最重要的,还是丁祖诒对民办教育的见解与言说。
从立学到立说,从实践到理论,这是中国古代贤人成就事业的必然过程。
许多年以后,我们要考察中国新时期民办教育的历史,就得来翻阅这本文集。
丁祖诒为民办大学教育树起了一面不可磨灭的里程碑,现在,面对着这本碑一样的文集,我们心中涌出一个丰硕时代带来的由衷地喜悦。
风停雨住山愈青——《风雨年轮》读感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拜读荣正奎老人的这本《风雨年轮》。荣老是我的长辈、前辈,几十年前,我在陕南大同镇的新建小学读书,常见荣老风尘仆仆的身影,他夹一把雨伞,鞋底沾着浅浅的泥土,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朴实、勤恳的乡野工作者。那时,李天芳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荣家兄弟也在这个学校上学,荣老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农科所上班。农科所外边,有一大片整齐的试验田,许多优良的种子,就在那儿诞生。
后来,荣老调到城里当局长,我们也在风雨中长大,读中学、大学,然后开始各自的专业路程。我只知道,荣老退休后,去海南岛搞农业开发。当年,奔赴海南创业的基本上都是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像荣老这样年高功成的长者也去了海南,让人不能不佩服。
但由于辈份的不同,年龄的差异,过去,我们对荣老的认识,仅限于表面层次上。
现在读了这本长篇自传,对荣老的了解就更全面、更深刻、更立体化了。尤其是他童年时的坎坷经历,他成长的精神历程,他丰富的内心活动,以前是没法接触到的。
那天晚上,手捧《风雨年轮》打印稿,我聚精会神读下去,翻完最后一页,看下表,已是凌晨2时许,此刻,古城里万籁俱静,我站在窗前,目光穿过夜空,投向陕南的青山。
我仿佛看到风停雨住之后,青山显得更加苍郁高大。
这本《风雨年轮》,值得一读,它可以牵起老年读者深情的回忆,它可以帮助青年读者修正人生的坐标。
我觉得此书的意义在于:
第一是书中充满了自强不息的劢志精神。荣老从小遭遇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家难和国难,但他没有绝望,总是奋发自立。参加革命以后,也是艰辛重重,可他从不妥协。进入老年,本该坐享清福,他却投身于再次创业。那种顽强的、坚韧的、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是他生命进程中的主线,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更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焦点。
第二是书中讲述的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今的年轻人过着和谐安详的生活,想像不出解放前以及建国初期的苦难情景,总觉得是前辈编故事给他们听。但荣老的切身经历是不容怀疑的,书中的场景带着震憾性。我们重述这些往事,不是要青少年去再历苦难,而是让他们知道敬重长者,珍惜时光,有所作为。
第三是书中描写的环境事件具有史料价值。像逃荒避难,日本鬼子对华的侵略,陕南解放战争,乡村土地改革,安康大水灾等重大事件,荣老都是亲身经历者,因此他的描述真实可靠,以供后来的研究者鉴览参考。
第四是此书的写作,再次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荣老文化程度并不高,也没有多少写作经验,但自身的经历曲折感人,带着故事性和戏剧性,读起来生动自然。尤其是一些精彩的细节,系来自生活的真实,是作家关在房子里想像不出来的。
经历了风雨,才看见彩虹。《风雨年轮》的终尾部分,是一张全家福照片。
我看到荣老、李老师、荣山、荣海等自然而和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