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孩子的年龄、认知与家长的教养方式等层面来探讨孩子不肯认错的原因。孩子认知能力不足时,是非对错的观念也不够明确,相对地,就容易犯下许多无心之过。而家长本身的心态,以及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也会影响孩子犯错后的态度。
让孩子乖乖认错,但是千万不能伤害他的自尊心,只有善用引导方式,才可以教出勇于认错的好孩子!
家长应该知道:认错=学会认识错
而一般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常希望孩子马上就能承认错误,但这样的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不论孩子是无心或刻意犯错,父母都应探究其行为原因、时机、年龄与认知是否足够,再从错误中去修正内容。家长要知道孩子到底错在哪儿,并非仅看到他的当时的言行表现,而应着重于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认错应是让孩子“学会认识错”,而从认识错到承认错,中间的过度很重要。家长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才不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损。以孩子乱丢衣服为例,事件发生后,家长应先抱住他,并告诉他:“爸爸是爱你的,但是爸爸要让你了解这是怎么回事。你乱丢衣服,是因为心情不好不呢?还是不喜欢这些衣服呢?你知道妈妈整理这些衣服有多辛苦吗?”先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再慢慢引导他说出行为动机,让他知道错不代表不好,只是该言行举止不被允许,或者是不恰当的。
有的孩子个性强,倔强、执拗、任性、自以为是,做错了事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而有的孩子则没有认错的习惯,这与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如孩子摔倒了,家长不教育孩子走路要当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间发生纠纷,家长往往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的不是;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都是导致孩子做错事又拒绝认错的原因。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急于追究错误的大小,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承认错误上。首先,家长必须改变以上不正确的做法,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再就是鼓励孩子说实话,以亲切的态度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改地承认错误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严肃地指出:“做了错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待孩子表示认错后,肯定他的进步,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其严重程度、不良后果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如果家长的管教方式是很民主的,孩子不肯认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年龄小,看不出来自己错在哪里,也可能孩子还正在气头上,心情还没平复,这时家长应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慢慢和他谈刚刚所发生的事情。民主的父母,孩子大多愿意和家长诚实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为错误道歉,因为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可以沟通的,只要据实以报,父母是不会对他拳脚相向或是随意辱骂。
别让孩子觉得,只要道歉就代表没事了,最重要的是,让他在勇于认错之后,学习对自我负责。举例来说,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破了,即使孩子说完对不起,也要让他帮忙收拾刚刚打破的东西,孩子才不会以为只要道歉就有人会帮他“擦屁股”。家长要让孩子懂得承担自己做的事,培养他的责任感。
孩子犯错后,家长经常对其进行体罚,或是直接剥夺孩子的权益,因此孩子不认错,很可能是不敢认错。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孩子的错误是可以被讨论的,家长应教他认识错误的行为,并告诉他该怎么承认错误,以及坦白的好处与不承认的后果。家长不妨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害怕,但是妈妈保证不会打你。”让孩子认识错误,并了解认错的好处,不仅能让生活更顺利,亦能增进亲子关系。以角色换位的方式,在孩子犯错后,让他借由角色模拟来将心比心,反求诸己,不仅能减少孩子犯错机率,还能让他学习三思而后行。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父母的教养方式,虽然会影响孩子是否愿意认错,但与孩子本身的特质更是密不可分。假如父母是威权式教育,但孩子脸皮很薄,一旦孩子犯了错,就更不愿意说出来;而脸皮薄的孩子,碰到民主的父母,就会愿意说出心里的话。家长的教养方式需配合孩子的特点,并培养出双方默契,才能让亲子相处更为融洽。
家长还应该注意:除了勇于认错值得鼓励外,当孩子认错后下次没有再犯,也应给予赞扬。家长可以和孩子说:“你上次不小心这样做,但是现在就记得了,你的小脑袋很灵光喔!”如果孩子又再次重蹈覆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下次忘记该怎么办。以偷吃糖果为例,假使孩子自己变得可能会再犯,父母倒是可以协助孩子、给予建议,像是问他:“把糖果放高一点好吗?还是妈妈把糖果放到柜子里锁起来?”与孩子一同想些解决的方法,以克制住原始的欲望。
不一定要孩子非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不可,因为说出来真的需要一些勇气、需要一些成熟。如果我们可爱的孩子还难以开口道歉的话,可以教孩子“换一种方式”来说。既不会因为强迫他开口而造成他的逆反,又能达到让孩子领会精神的效果。
画张画——在一张大纸上,和他一起写上“对不起”。在他不愿开口的时候,他会想到它。
拥抱——是啊,他的拥抱同时也是在企求你谅解的拥抱,一个很温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