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拆掉人生的墙:成功处事的自我
34543800000010

第10章 拆掉人际心障之墙:营造一个好人缘(1)

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是好人缘,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走向人生成功的旅途中,好人缘是最好的一张通行证。

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中,人们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因此,你想让别人怎样待你,你首先要怎样待别人。

好人缘需要好心态

心路迷障:我为什么这样没有人缘

晓佳最近因为人际关系非常郁闷。晓佳和毓霞是同时应聘来的大学生,同一个办公室里办公,应该说是挺好的机缘。但是,半年过去了,晓佳感觉处处不如毓霞的人缘好。

几天前的一个中午,午饭后晓佳在外面转转,回办公室晚了一步。进门之前老远就听到里面的说话声,她知道是毓霞在和另外两位聊天。可是,晓佳进门后,毓霞的谈话却戛然而止,脸上也没有了表情。几个人突然拿出埋头办公的样子。晓佳心中疑惑:背人没好话,是不是在议论我?一定是,要不怎么突然没话了?于是,晓佳谁也不理,一个人快步来到办公桌前。也许是毓霞看出了晓佳的脸色不对,解释说:我们正在说经理昨天的讲话,还以为你是……毓霞抢过来说:说经理跟我有什么关系?何必解释?心里想:没说我你解释什么?做贼心虚!

于是,晓佳回想起了上班之后的种种细节,觉得似乎毓霞和另外两个人处处在为难自己。就说前不久,那天晓佳在电脑上处理文件,突然毓霞叫过去帮忙,说不知怎么一个文档总是设置不好。毓霞看了看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晓佳就不高兴了:你瞧,还真谦虚!心里想:这点事还拿一把,爱告诉不告诉,也有你问我的时候!从那以后,晓佳感觉毓霞总是跟自己很别扭,而且其他同事也对自己不好了。于是,晓佳感到非常困惑:我为什么没有毓霞人缘好?我为什么这样没有人缘?

毓霞真的比晓佳的人缘好吗?也许是大家的生活轨迹本来差不多,也许是事有凑巧,毓霞也确实遇到过和晓佳相似的问题。那么,毓霞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这一天,晓佳比毓霞早一点来到办公室,和同事正谈的热烈。眼看快到上班的时间了,毓霞推门进来。一时间,晓佳的谈话也戛然而止,并且赶紧趴在办公桌上作出办公的样子。毓霞笑呵呵地拍了一把晓佳说:还假装办公,把我当经理了吧?又没到上班时间,说说笑话怕什么?接着说,让我也分享分享啊!晓佳这才放松下来说:真把你当经理了,吓死我了!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毓霞也是电脑出了一点问题,请晓佳帮忙,正赶上晓佳也弄不明白怎么回事。毓霞轻松地笑笑说:我还拿你当师傅呢,看来我们不是电脑专业的就是不行,咱俩半斤八两,我们还是请教真正的师傅吧。见另两位同事也弄不清,毓霞拨通了单位里计算机中心的电话。请教专业人员之后,毓霞和晓佳当场演练,很快就解决了。晓佳庆幸地说:你看,我也借光学了一手。毓霞高兴地说:真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你看,人家几句话,咱就解决了大难题。说着举起水杯:来,咱们以水代酒,为攻克难关顺利OK,干杯!晓佳拍着毓霞开心地笑了:你真好,真有意思!心里想:毓霞这个人其实挺好的,我有时候是不是错怪人家了?

心理透析:习惯把别人往坏处想

看了上面来自生活的故事,你一定发现,如果说毓霞真的比晓佳的人缘好,就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毓霞比晓佳的心态好。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巧妙的实验,研究者让两组参加者给同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诉第二组的人说,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结果发现,第二组的人与那位女士的交谈非常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第一组的人要长。而第一组的参加者很难与那位女士顺利地交谈下去。这是因为,第二组的参加者把那位女士想象成是一个“天使”,把她看作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并以同样的态度与之交往,而第一组正好相反。

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决定你对一个人的态度好坏的,不是那个人及其言行本身,而是你对那个人的认知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中,人们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因此,你想让别人怎样待你,你首先要怎样待别人。否则,对方就会感到不平衡。所以,如果你事先对别人有一种积极或消极的看法,那么,这种看法势必会在你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中,有意无意间流露出来。对方觉察到你的信息后,也会作出相应的回应。于是,人际关系就有了不同的走向和结局。

如果你对人习惯于一种消极的认知评价,就会对人没有好态度。于是,别人也往往会以消极的态度回应你,人际交往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于是也就没有了好人缘。晓佳就是这样。她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把别人往坏处想,别人看到自己中止谈话,就认为是别人议论自己,别人不懂电脑的处理,就认为别人是故意难为自己,等等。晓佳总是以这样的心态看待人,等于自设了一道心障,哪里还有好人缘?相反,如果你对人习惯于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你就会对人有好态度。于是,别人也会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你,人际交往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于是也就赢得了好人缘。毓霞正是这样。她遇到事情总是习惯把别人往好处想,别人看到自己中止谈话,认为是别人误会而闹出的笑话,别人不懂电脑的处理,认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及时请教专业人员共同解决问题。毓霞正是靠这样的好心态,连错怪自己的晓佳都被感化了,还愁没有好人缘?

心灵跨越:用一颗美好的心念来待人

看来,要想拥有好人缘,最根本的是让自己有份好心态。这份好心态就是,心存善念,善解人意,善待他人,用美好的心念来看人,用美好的心念来待人。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心理上对他人有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毓霞与晓佳的不同就在于,毓霞对人总是有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

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常常是这样。有些人像晓佳那样,在人际交往中怨天尤人障碍重重:为什么打招呼他居然不理我?为什么找他办事却故意说没空?为什么电子邮件发过去他却没有回复?为什么找他借钱竟说没有?为什么评优他没投我一票?为什么他们这样对我?为什么我没有一点好人缘?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可以拥有毓霞那样的幸运,就看自己的心态了。以“为什么打招呼他居然不理我”为例。如果你待人没有好心态,你就可能会往坏处想:瞧不起我?好,我还瞧不起你呢!于是你就会给人家冷面孔,很快你就会收到对方回报的冷面孔。如果你待人拥有好心态,你就可能会往好处想:一定是她没有听见,这算什么?一样是好姐妹。于是你待她一样地热情,你也会收到对方回报你到热情和友谊。其它情形都可以这样类推,都可以在好心态下给对方找出很多可以理解的理由,让人际交往进入良性循环,让自己拥有好人缘。

为了在人际交往中有个好心态,就要坚信,世上永远是好人多,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所谓坏人也往往心存善念。即使有些时候对别人不很了解,也宁可把人往好处想,而不往坏处想,这样有助于人际的良性循环,也有助于积极沟通消除可能的误解。即使有些时候确实是对方不好,也宁可以德报怨,而不以怨报德,这样从我做起,有助于把人际互动转化到积极的方向上来。这样我岂不是太亏了?可是,这样你自己的心就会多一份安宁和谐,何况还会赢得更多的好人缘。好人缘可是人生最可贵的助缘,最可贵的福缘啊!

好人缘不是等来的

心理迷障:别人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好

于娜大学毕业后,好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还没来得及高兴,就遇到了人际关系上的麻烦。自己尝试调整却找不到出路,这一天来到了心理健康中心。

于娜诉苦说:我特别希望自己有好多朋友,可是,偏偏我总是人缘不好,最让我苦恼的就是我没有朋友。还是上学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们处不好关系。现在工作了还是这样。在单位里,有一个和我一块来的女孩,我想和她成为好朋友。可是她偏偏不和我好,甚至不愿意和我在一起聊天,特别是有什么事情总是对我保密,我也就什么事情都不和她说。我和一个女孩合租一个房子,我也很想和她处好关系。可是,她也不爱和我在一起。比如周末,我很想和她一起出去,可是我等啊等啊,最后她还是一个人出去了,也没招呼我。我就感觉她一定对我有意见,因此我上街也不招呼她。结果弄得我们两个在一起也非常别扭。

就是在家里,我的人缘也不好,也处不好关系。举个例子。在家里,我上面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另外还有两个堂姐,我们是一个爷爷。我姐姐和那两个堂姐关系就很好,那两个堂姐经常给我姐姐打电话,发短信,还和姐姐聚会。可是,那两个堂姐却不理我,不给我打电话,不给我发短信,更不用说来看我。每次听到她们相聚的消息,我心里都特别难受。我经常盼望得到堂姐的消息,那怕是一个短信也好。可是就没有,就没人理我,我们还在一个城市。为什么他们对我都不好,为什么我就没有人缘?

我知道,我在堂姐妹中最小,一不高兴了,我就发脾气。因此,从小大家都让着我,都哄着我。可能我习惯了别人主动对我好。可是,现在我打心里不想和别人闹别扭,希望和大家好,希望有好人缘。可是,别人为什么不愿意和我好,不愿意和我交往?我怎么就等不来一个好人缘?

心理透析:人际交往陷入一个误区

心理咨询中发现,不少年轻的朋友和于娜一样,都有过这样的困惑:自己盼望有个好人缘,事实上却人缘不好。这是为什么?

《履园丛话》中有一个故事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叫百菊奚的人缘很好。百菊奚有个朋友叫李晓园,两人都在浙江做大官,百菊奚任浙江按察使,李晓园任杭州太守。平日里,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关系很好。

但是,有一次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误会。李晓园因此大怒,一个月不去拜见百菊奚。后来,李晓园越想越不对劲儿,心想我在这里跟他耗着还能有什么好结果?他不整死我才怪。于是,就给朝廷写奏章请求调任,准备离开百菊奚。奏章已经写好就要往外发了,这个时候仆人急冲冲地走进来说,“老爷,百菊奚大人有样东西送给您。”当时是夏天,天气正热,李晓园拿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把折扇,很精致的,心下非常高兴。他打开再一看,里面有一首诗,其中两句是这样的:“我非夏日何须畏,君似清风不肯来。”李晓园看完很感动,赶紧备轿往百菊奚那里跑。到门口一看,百菊奚正在门口迎接他呢。两个人执手大笑,由此交情更增进一层。

百菊奚为什么拥有好人缘?秘诀就是先主动对别人表示友好。

现实生活中,不论男女老少,故意与人为恶的人很少,差不多都盼望自己有一个好人缘,到头来却有一些人没有盼来好人缘。这是因为,好人缘不是盼来的,不是等来的,而是主动争取来的。

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首先想到自己。于是,我们在交往中总是期待别人承认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你要别人爱你,你就得给别人以理由。我们周围的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圣贤。人家为什么要喜欢你?为什么要做你的好朋友?不给人家一个理由是不行的。

心灵跨越:给别人爱你的理由

为什么先要别人接纳自己,而不是自己先去接纳别人,为什么要求别人先给予,而自己不先付出?人可以要求自己先付出,但不能这样要求别人。你肯播洒爱的种子,才能有爱的收获。于是,就有了一个营造好人缘的原则,叫做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原则。

不错,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互动的对应的,不论哪一方先开始了交往行为,双方就会进入互动过程中,这叫做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原则。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互动过程走有一个开始,由谁先开始?《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后来有人把这叫做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按照主动性原则,这个黄金法则应该稍作改动,你想让人家怎样待你,你首先要怎样待人。每一个期望拥有好人缘的人,都应该首先从自己开始积极交往。这就要坚持主动性原则了。

人际交往中坚持主动原则,就是要给别人一个爱你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你先要爱别人。就是在人际互动中,为了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无论是情感定向的交往,还是功利定向的交往,交往顺利进行和延续,都该先从自己开始。从我做起,主动表达自己的友好,主动伸出自己的援手,主动献上自己的爱心,主动以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当你成为别人的朋友时,你也就拥有了好朋友。

跨越自我中心这道心障

心路迷障:为什么人际关系障碍重重

心理咨询中,晓岚这样诉说着自己的困扰:

作为父母唯一的宝贝女儿,我从小就脾气不好。谁稍微惹着自己,就满心不高兴,就谁也不理。上学的时候,和同学关系就总是不好。我总是感觉别人太虚伪,自己总是吃亏,我愿意帮助别人,可是别人就利用了我这个弱点,并不给你回报……

大学毕业,我来到了现在的单位上班。可是,我的人际关系仍然不好。现在,我在宿舍和同伴的关系闹得很僵,简直没法一起生活了。刚来时,我尽力为同伴做事,给大家打水,每次打水都是两三个暖水瓶,谁洗衣服了,我也会帮助晾衣服。但是,一个周末,我外出买了一点东西,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我想起了我的衣服还晾在外面,就加快了脚步,一溜小跑奔回了单位。我们晾衣服的地方在宿舍的后面,等我到了那里一看,大家的衣服都摘了进去,就我的衣服还在外面没人管,孤零零地在那里。当时,我就非常生气,跑回宿舍,大声喊,你们为什么这样自私?屋里的同伴突然从慌乱中回过神来,有的说,哎呀,你看,跑进来就忘了。什么忘了,就是自私!我也不听他们解释,就跑出了屋子,随后的几天里,我就自己生闷气谁也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