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合称,更名为“皇帝”,自称为。为了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秦始皇还创立了与皇帝称号相一致的一些名物制如皇帝的命令涉及制度的叫“制”,诏告臣民的令文叫“令”。另外还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称“玺”,为此,秦始皇还命令天下的能工巧匠用蓝田山美玉制成玉玺,玺钮龙鱼凤鸟的形状。丞相李斯用大篆体书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刻于玉,称为“传国玺”。从此“传国玺”开始了它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五次全国性大规模巡游,每次巡游都有惊险的经历。相传皇有一次巡游到洞庭湖,风浪大作,眼看秦始皇乘的船就要倾覆,情急之中,秦始随身带的玉玺投入湖中,顿时湖面风平浪静,但玉玺却沉入湖底,不见踪影。8 年秦始皇出行的队伍正行走在陕西的华阴一带,突然有人拦在护驾的车马前,对秦的随从说:“请将此玉玺交给祖龙(秦始皇的代称)。”话一说完,此人就消失了,国玺”重新回到了秦始皇的手中。秦末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领兵率先攻入关中,只当了 46 天皇帝的秦王子婴把国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经过大小百余次的奋战,用了四年的时间打败了西楚霸王,建立起汉王朝。刘邦即皇位时,就佩带着“传国玺”。西汉时,“传国玺”一直存放乐宫内,成为皇权的象征。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独揽朝政,他急于篡夺皇位,就阳侯王舜逼迫王太后交出“传国玺”。王太后眼见刘氏江山将落入王莽手中,却又,一气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玉玺上雕刻的螭虎被崩落一角。王莽拿着缺角的国玺”,装出一副天命不可违的可怜样,哭哭泣泣地把小皇帝拉下宝座,自己登上涎已久的帝位。之后,他让工匠用金把玉玺的缺角镶补上。王莽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稳,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农民军立刘玄为更始帝,更始军攻入都城长安。王莽见大势已去,携带着“传国玺”仓皇而逃,逃跑途中被商人杜死,更始军校尉公宾割下王莽的头,从王莽身上拿下“传国玺”交给了他的上司李李松将玉玺呈送给更始帝。此时,另一支农民军赤眉军的对手,只得奉玺投降。后玄又将玉玺献给了刘秀,刘秀携带“传国玺”登上皇位,从此玉玺在东汉皇帝的手代一代地传了下去。东汉末年,董卓叛乱,天下豪强在袁绍、袁术的率领下讨伐董卓,洛阳城内一片混乱,董卓弃城逃往长安。孙坚率兵驻扎在洛阳城南宫殿中,一天突然发现宫殿中井内闪着五彩的光,孙坚觉得奇怪,便命令手下人下井打捞,不想却捞着一位妇尸体,妇女的脖子上戴着一个锦囊,打开一看,内有一个用金锁锁着的朱红小匣,小匣,里面有一玉玺,上面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缺一小角。孙道这是秦始皇的“传国玺”,窃喜这莫非是天意让他当皇帝。没想到他手下的一个与袁绍是同乡,将此事告诉了袁绍。袁绍正有僭越帝位之心,当然想占有“传国玺令人扣押了孙坚的妻子,孙坚被逼无奈,只得交出玉玺。后来袁氏兄弟败在了曹手下,“传国玺”又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东汉亡后,“传国玺”归于曹魏和西晋。此后,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面,“传国玺”几经辗转,又落入东晋征西将军谢尚之手,谢尚把它献给了东晋朝廷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攻破宫城,劫得“传国玺”,不久侯景败死,他的部将鉴将玉玺投入栖霞寺的井中,有一个寺僧将玉玺捞出收存,后其弟子将玉玺献给武帝。
隋灭陈后,“传国玺”归隋代皇帝所有。隋唐两代,“传国玺”仍被统治者奉为至朱温篡唐后,“传国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被契丹击败,登楼自焚,玉玺也遭焚烧落不明。直至北宋哲宗时,有一位名叫段义的咸阳人把玉玺献给了朝廷。金兵南侵又将玉玺掠走,后归元朝皇帝所有。明朝灭元时,蒙古部落将玉玺带到了漠北。“传国玺”不知所终。
“得宝即得国,失宝即失国。”“传国玺”既然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守国之宝,也定了它被不断争夺的命运,在这颗小小的玉玺上折射了一幅幅朝代更迭、祸福交历史画面。
围绕着秦始皇的历史疑案确实太多了,秦始皇的死因就是其中之一。关于秦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其大过是这样的: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第一站到了湖北梦,去过了湖南南部的九嶷山。然后顺长江而下,到过江苏、浙江一些地方;转过头从镇江附近上船至长江口,沿海北上,到山东琅琊、荣成山、芝罘山等地,一路劳顿着,又沿海而行,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赵高奉命写遗书,给受命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予丧命咸阳而葬。”信还未送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宫(今广宗附近)了。从上述记载中,似乎秦始皇的死因已明,无可置疑。可是将所有记始皇死亡情况的文字细细阅读,却发现其中有耐人寻味之处,秦始皇沙丘之死也得扑朔迷离了。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自幼有各种疾病——蜂准(马鞍形鼻梁)、挚鸟膺(鸡胸),项均为先天或发育时落下的病症,又有豺声(支气管炎),所以体质较弱。秦始皇活上荒淫无度,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120斤,极度劳累。加以出巡中7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生病,但是否秦就因此在途中一命呜呼,尚令人怀疑。有的学者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秦始皇身边从赵高。赵高是个宦官,他的父母都是秦国的罪人,据说是秦统一战争中灭赵时的俘虏。受秦宫刑,母亲是宫奴婢,赵母在秦宫中生下赵高兄弟几人,都是生而为奴。后来皇听说赵高身强力壮,懂点“狱法”,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是专管宫廷乘舆车与印墨书的宦官头儿。秦始皇还命令赵高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学习法律。在秦始皇这巡中,自然少不了中车府令的事务。而且后来赵高还“行符玺事”,即职掌传达皇令和调兵的凭证“符”和“玺”。赵高在秦始皇病重和死后的种种表现,使人不得不秦始皇的死与赵高有关。秦始皇这次出巡,上卿蒙毅也在随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为皇帝的亲信,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被遣“还祷山川”。这可能是赵高的计谋。因蒙恬当领兵30万随公子扶苏驻防上郡,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苏目。加之赵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赵高才恢复官爵,赵高对恨之入骨,发誓要灭掉蒙氏一族。赵高遣走蒙毅,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清掉个绊脚石。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就假造秦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指责蒙恬为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消息以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取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了。为了遮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咸鱼装在车上以乱其臭,迷惑大家。到了咸阳后,胡亥,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总管宫殿大小门户,可以把秦二世控制在手。赵高阴谋得逞后,又开始实行他的新计谋。他向秦二世谗言,陷害蒙氏兄弟,诛杀子。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的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世不但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投狱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是宦官,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灭掉蒙氏一族,斩杀李斯,并不是赵高的最终目的,他还要控制当朝皇帝秦二以达到篡位称帝的目的,为此他还精心导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闹剧。有一天赵了一头鹿进入咸阳皇宫,把它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一听,不觉大来,说丞相你错了,怎么把鹿说成马了?并让左右大臣们确定到底是马还是鹿。大当中,有的怕得罪赵高,不敢说实话,只好默默不语;有的讨好赵高,跟着说假话,是马;有的尊重事实,直言为鹿。结果那些说了实话的人,后来便被赵高暗中依“法裁了。这是赵高企图篡权的一次预演。他特意设下圈套,要试验一下哪些人对他帖耳,哪些人还不大听话。
当时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声势很大。刘邦、项羽的起义军已俘虏了秦王离,多次打败章邯,席卷关东,刘邦起义军数万正在攻武关。这些都被赵高隐瞒不久赵高便派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率士兵千余人,乔装谎称为盗,闯入秦二世所望夷宫,秦二世惊骇不已,阎乐历数胡亥的罪状后,逼他自杀。秦二世自杀后,赵把玉玺佩在自己的身上,来到大殿,欲自立为帝,可是群臣不从,赵高无可奈何,胡亥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王。子婴随即用计刺杀了赵高。子婴也只当了 46 天的秦王降了最早入关的刘邦起义军,后为项羽所杀。
秦始皇之死,实质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的导演者就是赵高,李斯、胡蒙恬、蒙毅等都是政变的牺牲品。赵高的最终目的是要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而他像后来支配秦二世那样支配活的秦始皇,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对他来说赐良机,只有在秦始皇死后,他才能假传遗诏,一步一步实施他的计谋。秦始皇是还是被害,目前尚无定论,如果是被害,赵高又是如何使秦始皇致死的?这些都是上的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