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心儿女心
34722500000002

第2章 呵护稚嫩的心芽:发生在学前期的故事

新生的宝宝真的会迈步吗

又是一个周六的晚上,我来到我的工作室,照常按时开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耳机里传来一个年轻的男子的声音。通话后我知道他是一位年轻的父亲,是为了他们的小宝宝来求询的。

真的很难得!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为孩子的教育而求询的家长多是孩子的母亲。因而,我显出比平时更多的关注和热情,来倾听这位年轻的父亲的家教故事:

"我是一个刚刚当父亲的人,我们的孩子到今天出生还不足一个月,挺逗人喜爱的。"您说,刚当爸爸的人好像就是一个刚进校门的小学生,面对一个小生命,心里有一份自豪,也有一份新奇,还有一份困惑。真的,我和爱人虽然都是大学毕业,但孩子身上的许多事情我们都不懂。比如,孩子刚出生不久,那天我爱人忽然发现他的两个小脚刚一碰到东西就出现迈步的动作,好像要走路的样子。当时我们齐声惊呼:小宝宝就要走路了!可是静下心来感到不对,哪有不到一个月的孩子就学走路的?我们就担心孩子是不是出了毛病。还有,那天孩子静静地躺在小床上。我无意间弄出一个较大的声响,我爱人就批评我吓着了小宝宝,说听到我的那个声响,孩子双臂很快地向前一伸,又很快地缩回,整个下了一跳的样子。我爱人担心会把孩子吓坏了。您说这都是怎么回事?刚出生的小宝宝为什么出现迈步的动作?孩子是不是会吓坏?怎样知道新出生的孩子发育是否正常?

"马老师,上网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家杂志的网络版上都有您的心理咨询文章,知道您对儿童心理也很有研究。昨天,我特意在网上查到了您的心理咨询专线,就拨通了这个电话。真高兴我能第一个和您通话。"

"当了爸爸真幸福,是吧?马老师祝贺你!"我高兴地说,"马老师理解你们的心情。年轻的父母面对一个小生命,在幸福喜悦之中,常常有点不知所措,常常有这样的担心:我们的小宝宝发育是否正常?我这里介绍一下家庭测查的方法。"

随后我介绍说:我们可以把刚出生一个月之内的小宝宝叫做"新生儿"。新生儿刚刚来到这个大千世界,便以其特有的行为反应来应答各种各样的刺激。这些行为反应是先天带来的,属于本能行为,叫做"无条件反射"。新生儿的发育特别是脑的发育是否正常,就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无条件反射来测查。

1.觅食反射。把小宝贝放到床上,用手指碰他一侧嘴角,他的小嘴就转过去。手指绕着他的嘴继续移动,他也会转头追踪。这很有点象小动物觅食的动作,故而称之为觅食反射。年轻的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喂奶时,就可以借助这种反射,用手指轻碰孩子靠近妈妈奶头一侧的嘴角,以使孩子顺利地叼住奶头。觅食反射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不过,7~8个月大的婴儿睡眠时也还会出现这种反射。

2.吮吸反射。把手指等东西塞进小家伙的嘴里,他会象吸奶一样做出吸吮动作。这种反射出生后约4个月时消失。

3.抓握反射。用一个小棒碰新生儿的手掌,他就会把小棒紧紧抓住,以至足以把自己的身体吊起来。这种反射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有趣的是,这种反射常伴随觅食反射和吮吸反射,形成一个连锁反应:新生儿的手心一碰到什么东西,便紧紧握起小拳头(抓握反射)。随后,小拳头便往嘴里送去,一旦碰到嘴及附近的皮肤,小嘴便搜寻追踪(觅食反射)。接下来就是口、唇、舌协调的吸吮活动(吸吮反射)。

4.拥抱反射。任何突然的强刺激都可以引起这种反射。可以这样一试:将新生儿放在桌上,重击其任一侧桌面,新生儿就会双臂突然前伸,姿式有如拥抱,随后,急速收回。动作中拇指、食指成C状。通常,这种反射在3~5个月前后消失。这种反射是标志着新生儿神经状态是否正常的一项最重要的指标。

5.巴宾斯基反射。刺激新生儿的脚掌,就出现脚趾先扇形展开,然后卷拢的反应。这种反射在出生后8~9个月左右最迟在1岁半前消失。因这种反射是由法国神经科医生巴宾斯基发现的,故此得名。

6.迈步反射。扶住新生儿直立或平躺时,脚掌接触到什么物体,他就会做出迈步的动作。到两个月左右这种反射就消失了。几个月后再出现迈步动作就跟本能的迈步反射不是一回事了。

7.防御反射。新生儿对疼痛刺激也有反应,如缩回四肢等。最初是刺激一处全身反应,但连续若干次后新生儿马上会节约能量,只缩回那个被刺激的肢体了。

这些反射只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如果该出现没出现,该消失没消失,则表明脑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如果觉得孩子这些特征不够明显,不好判断,可以请儿科大夫检查诊断。

听到这里,年轻的父亲有所领悟地说:"照您的解释,我们孩子的类似迈步动作的反应就是迈步反射,而那个好像吓一跳的反应,就是拥抱反射了?"

"对。这是你们的小宝宝发育正常的标志。"我肯定说,"这都是不用担心而应该高兴的事呀!请接受马老师再一次的祝贺!"

"这下我们就放心了。谢谢您的指点!"年轻的父亲语气中流露出的是轻松与欣喜。

放下电话,我的心也有几分欣喜。

在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多是母亲更为关注孩子,有的几乎是母亲一人负责教养孩子。听着他们的家教故事,感到似乎他们的家庭不是一个三人世界,在家教这台戏中,常常看不见父亲登场。现在,的确在不少家庭中忽视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父亲自己放弃了自己对孩子爱以及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是否发挥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关系着孩子是否受到健全的教育。要使孩子身心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接受来自父母双方的影响。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是重要的,一个人甚至到长大成人、进入社会、生儿育女都受到母爱的关怀。但是,父亲的责任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学前的儿童更有其特殊的影响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家里和父亲接触的机会越多,接触的时间越长,孩子的体力智力就越发达,个性心理就越健康。这是因为父亲以完全不同于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来对待孩子。母亲给予孩子的乳汁、爱抚、接触、对视、对话、护理,等等,都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使孩子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而父亲对孩子多是以激励的方式教育,和孩子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多以游戏为主,身体运动方式交流较多,大运动的刺激较多。这样,孩子与父亲的交往中,父亲成了孩子游戏的伙伴,孩子和父亲在一起会感到愉悦、兴奋和平等。就是这样的父子交往,给孩子的心灵的成长注入了宝贵的精神营养。

如此说来,这位年轻的父亲能够这样关注孩子的发育,不是让人很欣慰的吗?

但愿这位年轻的父亲继续和孩子的母亲一样地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但愿更多的孩子的父亲和孩子的母亲一样地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宝宝在啼哭中向妈妈诉说什么

这是一位年轻妈妈的来信——

马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刚刚作母亲的人,面对自己的小宝宝的啼哭真的不知所措。我不懂孩子到底都为什么而啼哭,孩子一哭我就紧张不安,有时候甚至和孩子一起哭。后来我感觉孩子的哭声好像也有不同。看过您的好多有关儿童心理的著作,知道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就专门写信求教了。您说孩子的啼哭是否不同?我该怎样辨别孩子啼哭的不同意义?请您帮助我。

一个年轻的妈妈 小夏

这封读者来信提出了一个确实让不少年轻妈妈都关注的问题。于是,我当晚回信如下——

小夏朋友:

你好!

马老师祝贺你当了母亲,这是很幸福的事!马老师也很理解你的心情,下面的内容我想会对你有所帮助。

宝宝离开母体降临人间的瞬间,是以一声清脆的啼哭宣告自己的诞生的。伴随这声啼哭,经历了十月怀胎的母亲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伴随这声啼哭,宝宝瘪缩的肺叶顿时展开,开始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伴随这声啼哭,宝宝迈开了人生独立生存的第一步。

此后,宝宝除了每天大约睡17~20个小时,还有大约1个小时是啼哭的时间。

啼哭,是宝宝独特的语言,宝宝用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和妈妈进行"交流";啼哭,是宝宝独特的运动,宝宝用以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自己的生长发育;啼哭,还是宝宝闹病的信号,宝宝用以告诉妈妈,他这里或那里不舒服。对宝宝的啼哭,既不能听而不闻,也不能一哭就抱。年轻的妈妈,最重要的是学会听懂宝宝的啼哭:

——躯体因素引起的啼哭:①平坦而断断续续的哭声,有时伴有小嘴啜啜欲食或有寻找奶头的动作,常常是在告诉你:"妈妈,我饿了!"②情绪烦躁显得有些不耐烦的哭声,是宝宝告诉你:"妈妈,我尿湿了!我屙'巴巴'了!"给换尿布后哭声即停止。③爆发性高而尖的哭声,往往是说:"妈妈,我痛呀!"这种疼痛常因突发的打击、针刺或烧灼等外部强刺激引起。④营养不良的小儿常烦躁好哭,但哭声无力,缺乏正常的生气和音色。

——心理因素引起的啼哭:①试探式的啼哭,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常为干嚎无泪,多是撒娇,想让妈妈来抱抱。这时,你可不要一哭就抱呦!因为,孩子任性的毛病可能就是由此开始的。②有节律的安详而洪亮的哭声,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常表示宝宝感觉良好,正在锻炼身体。此时,确实没有引啼哭的异常情况,可以放心让宝宝享受啼哭。③有些宝宝爱大声哭闹,也有个性上的原因。人的气质类型就是先天遗传的。如果宝宝在气质方面胆汁质或多血质的类型特征较明显,就比粘液质或抑郁质类型的爱大声哭闹。

——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①哭声短促,单声而低调,伴有咳嗽或呼吸时哮鸣声,鼻翼扇动,发热等,常为支气管炎或肺炎所致。②宝宝吃奶吮吸乳头时,突然把乳头吐出并放声大哭,这样的情况需注意检查口腔是否有炎症或鹅口疮等。③平坦而持续的哭声或烦躁而经常的哭闹,则可能是由身体某些部位的炎症引起的疼痛或不适所致。例如,6个月前的宝宝,卧床时间较长,泪水、溢奶或小虫进入耳道而引起炎症。此时宝宝除持续性啼哭外,患耳会拒绝抚摸,或摇头抓耳后哭声更高。检查耳部可见耳内红肿和潮湿。④阵发性剧烈的哭声,常常是各种肠道急性感染或消化不良引致肠子痉挛的外部表现;如伴有缺水时则哭声无力或嘶哑。⑤夜间啼哭,睡眠不宁,白天一切正常,又称"夜啼"。可能是因白天睡眠无规律,或衣被过厚等护理不当,或鼻子堵塞引起;稍大的幼儿可能是白天嬉戏过度或受惊吓所致。应找出原因,给予纠正。佝倭病或蛲虫感染也是宝宝夜间哭闹的常见原因。佝偻病儿常伴多汗易惊,烦躁,头颅呈方形,囱门闭合延缓等。蛲虫感染时,因虫子通常在夜间宝宝入睡后爬至肛门周围产卵,宝宝因肛门搔痒难忍而哭闹,若是在此时马上查看可见肛门周围有白色绒状小虫。⑥声调高而尖、发声急、哭声骤起骤止,往往是由颅内出血或脑水肿引起的所谓"脑性尖叫"。婴儿期因骨缝未闭,颅内压力增高的体征往往不明显,这种尖叫声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警号,如有头部碰撞史或发热伴囟门隆起,应及时找医生进一步检查。⑦特别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患重病时也常有不哭不闹的表现。这个时候,其实是宝宝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比起"大哭大闹"还可能更严重。

你看,啼哭原来是宝宝独特的语言。现在,你能从自己宝宝的哭声中听懂宝宝向你诉说的是什么了吗?

你的朋友 马志国

早期教育,最早应该教什么

这天,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找到我。落座后我才知道他已经当了爸爸,是为了孩子的问题来求询的。

"我们孩子快一岁了,我心里想着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个有作为的人,就从前些日子开始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年轻的父亲表达着他的家庭早期教育的规划,"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命运留给我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所以,我对孩子要进行早期教育。可是,您说孩子怎么对拿笔写字没有兴趣?前些天,我给孩子一支笔,让他在纸上学写字。开头还可以,可是不久他就没兴趣了,再给他笔他就扔得远远的,而去玩别的东西了。您说,这么大的孩子不该进行早期教育吗?"

"早期教育越早越好。"我肯定地说,"但是早期教育不等于早读书,早识字。常常有些人一提起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是读书、写字、算数,等等。这实在是早期教育的严重误区。因为这违背了儿童心理的特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实在是害莫大焉,弄不好会压抑了孩子一生的发展。"说到这里我善意地笑了,"你是个难得的关注孩子培养的好爸爸。可是你教育的内容不对头,刚刚一岁的孩子可还没到学写字的时候呀!想在孩子身上圆你的大学梦,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心急呀!"

年轻的父亲不好意思的笑了:"那么,您说早期教育首先教孩子什么?"

"感官训练是对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步。"我明确地说。

随后我先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把12对孪生老鼠分为两组:一组放到刺激丰富的环境中,一起装进一个大笼子,灯光明亮,能听到各种声音,并装有梯子、车轮等;另一组放到尽可能没有刺激的环境中,单独装进小笼子,放在昏暗无声的屋子里。80天后,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老鼠脑子的体积大,皱折深,分量重,而且"聪明"得多。心理学的许多实验都是先在动物身上做的,这正象医生先拿动物做实验一样。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让孩子多用眼、用耳、用手等感官,丰富的感官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孩子也就更聪明。

我分析说:当人使用眼、耳、手等感官时,也就分别认识到事物这样或那样的属性,这样的认识叫感觉。感觉好象很简单,却一点不能小瞧。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基础。人要是看不见,摸不到,听不着,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将是怎样的情形?还怎么产生复杂的心理?孩子从母腹这个小天地来到陌生的大世界,如果说他们对世界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最初就是各种感觉。孩子的各种感觉能力都是逐渐发展的,所以,不要把心理学家说的视觉型、听觉型等,完全看成是先天的,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认定眼睛不好耳朵好,或耳朵不好眼睛好。就是说,敏锐的眼睛、耳朵,都可以培养训练出来。还是那句话,对孩子的感官训练是家教的第一步。

"您说得对,不能一提早期教育就是写字、算数,是应该首先进行感官训练。"年轻的父亲表示了领悟和赞同,"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感官训练呢?"

就感官训练内容和方法我做了如下介绍。

首先是眼睛的训练。

孩子刚出生对光就有反应。不要以为新生儿怕见光。眼睛的训练,最早应先给孩子以明暗光线的刺激。随着孩子长大些,可以在他的小床周围悬挂各种色彩鲜艳的气球、布条等,这比他睁眼只看见白色的屋顶好得多。小家伙首先偏爱红色,可以拿个鲜艳的红球放在他眼前,逗引他用两眼注视,随后慢慢移动红球,吸引两眼跟踪红球。小家伙对人的脸似乎有极大兴趣,比注视别的东西的时间都长,以至盯住妈妈的脸长时间目不转睛。妈妈可以在哄抱孩子时经常变换位置抱孩子,让他从不同角度注视妈妈的脸,训练视觉机能。对再大些的孩子应给他准备五颜六色的玩具,还可以利用游戏训练视觉能力。例如,大人在一张纸上先画一条红线,让孩子也画一条红线,画一条绿线,孩子也画一条绿线,其它颜色类推。孩子画得颜色不一样,算输。然后互换由孩子先画。这叫"画线游戏"。也可以跟孩子说:我心里想着屋子中的一个东西,是红色的,你猜是什么?他就可能猜各种红色的东西。猜着了再轮换。这叫"猜猜看游戏"。还可以把棋子、豆粒等小东西放在桌上几个,让他看一眼很快说出数目,说对了互换。这叫"数数游戏"。当然,热爱孩子的父母还会创造出许多训练孩子眼睛的游戏。

其次是耳朵的训练。

稍一留意就会发现,小宝贝出生后似乎耳朵更好使些。所以,更应及早训练耳朵的听力。比如,小宝贝啼哭起来,不要以为只有喂奶才是好办法,弄出一个清脆的音响(如铃声),同样能止住小宝贝的哭声,还可以吸引他寻找声源。自然,悦耳的歌声是最好的听觉刺激。虽然母亲未必是歌唱家,但为了孩子还是应学会几首好听的歌。因为孩子早期实在是跟母亲交往时间最长。给孩子轻声地朗读诗歌也是个好办法,这可以使他们随大人语调的变化有不同反应,又为发展语音听力做了准备。孩子非常喜欢有人跟他"谈话",尽管他们还听不懂。所以,父母热情洋溢的语调也是很好的听觉刺激。跟大些的孩子玩"悄悄话游戏"也可以训练耳朵。如果孩子由于某些疾病(如中耳炎)听力受损,除其它措施外,父母更应注意对孩子大声喊话,以训练听力。

再有是手的训练。

手并非只是用来劳动的。对幼儿来说,手首先是一种重要的感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手获得的感觉叫触摸觉。闭上眼试想,事物的凉热、软硬、轻重、大小、远近等都可以用手来"认识"。而且,就是睁开眼,象凉热、软硬等也只能靠手摸出来。只是成人有了经验,以后似乎用眼可以看出来了。这就不难理解,幼儿的两只小手总要东摸西摸闲不住,对他的"生活"的意义该有多么重要。因此,应该充分"解放"他们的双手。让小宝贝的手摸摸抓抓还可以训练他们手眼协调。对大些的孩子,还可以做"蒙眼睛游戏",给他们手上一个东西叫他们猜是什么,或者让他自己摸,猜摸到的东西。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触摸觉。一些运用手指的游戏,如折纸、剪纸、拼图、搭积木、捏橡皮泥等,也可以发展孩子肌肉~关节的感觉能力,而且,观察力、创造力等也从中得到发展。常言道:心灵手巧,反之也成立:手巧心灵。

还有是嘴的训练。幼儿的嘴不只管吃,那也是认识事物的一个感官。小家伙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仿佛不放进嘴里就不知道那是什么。这的确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一个渠道。因此,有些东西让孩子尝尝,也是有益的感官训练。当然要注意安全。

我们进行了如上的沟通之后,年轻的父亲有了更深的领悟:"原来这才是早期教育呀!以前我把早期教育只当成教孩子早读书早写字了。这不,那次孩子又把笔扔得远远的,我还差点打孩子一顿呢!这样的早期教育有点瞎胡闹了。看来,要培养孩子首先要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谢谢您今天先培训了我。"

孩子拆坏了小汽车

现在,坐在我面前的女士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急切地说,他们的孩子太可气了,恳请我的指点迷津。

"孩子出了什么问题?不用急,我们一起来讨论。"落座后我平缓地问。

女士开口还是有些激动:"我们的儿子刚刚两岁,应该说平时倒是很讨人喜欢的,就是有一样太气人了——只要有什么新鲜一点的玩具或别的东西到了他手上,一会儿功夫准给你鼓捣坏了。唉呀,不知他亲手破坏了多少好玩具!为这,闹过孩子好几次了,也不管用。这不,最近他爸爸出差,今天回家来给宝贝儿子新买回来一辆玩具汽车。孩子倒是真喜欢,小汽车到了手上,着迷一样地就自己玩了起来。可一会儿的功夫,就便把小汽车给鼓捣坏了,小汽车被拆成了好几块,轮子也掉了。他爸爸说是花了不少钱买的,多让人心疼。"说到这里,女士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咳!真拿他没办法。您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能破坏东西?怎么这么可气?"

闻言至此,我反而开怀地笑了:"不是'可气',是'可喜'呀!"

"您不是开玩笑吧?"女士真的有点困惑了。

像这位女士介绍的这种孩子破坏玩具的情形,在有孩子的家庭大多都有过类似的镜头。于是,不少年轻的父母们常感到迷惑:这孩子怎么这样坏?怎么这么能破坏东西?常常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破坏性"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的这种"破坏性"行为,是由好奇心引起的一种探索性行为,是创造欲望引发的一种创造性行为。我们知道,孩子长到一两岁,随着肢体的发育,活动能力逐渐增强,个体的独立性加强了,他们认识事物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前的用眼看,用嘴触,还要用双手去触摸、用身体去试探;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的认识,还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探究事物内部的秘密。以前那些只能看到不能摸到的他认为神奇的东西,对他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这个阶段孩子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行为,有一种执着性和坚韧性,有一种打破沙祸"问"到底的精神,不把自己所探求的东西内部秘密弄明日,他是决不罢休的。同时,这时候的孩子,既没有是非观念,也没有道德观念,更没有价值观念。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好东西和坏东西,不知道什么叫值钱的东西和不值钱的东西。他们只知道被求知的欲望所驱使。于是,许多好东西被他们亲手"破坏"了,于是,他们的这种探索性和创造性行为似乎成了一种"破坏性"行为。

谈了上面的意思之后,我说:"这样看来,孩子的'破坏性'行为原来是一件的好事了。有人说,小时候拆汽车的孩子,也许就是将来的汽车大王!如此说来,你们孩子拆汽车岂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了?你看这是开玩笑吗?"

"孩子拆汽车还有这么多道理,真没想到。这么说不能简单地反对孩子的破坏东西了?"女士有所领悟。

"是的,做父母的对这时候孩子的破坏性行为,不应当给予简单的一概否定,而应当正确引导。"我肯定地说。

对于孩子的这种"破坏性"行为,父母应从两方面着手引导。

首先是对孩子这个阶段的某些"破坏性"行为要正确认识。父母要看到其背后表现出来的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特点,是孩子正常的发育现象,是孩子的一种积极的探索性和可贵的创造性。

其次是在行为上要保护孩子的这种"破坏性"行为。父母不能随意训斥或打骂孩子,更不能不准孩子摸这摸那,而应该鼓励孩子去积极地认识新事物。必要时父母还应要给孩子创设一定的探索环境,让他拆卸一些东西,以帮助孩子满足探索事物认识事物的欲望,以保护孩子积极的探索性和可贵的创造性。例如,当孩子要拆卸玩具汽车时,父母就可以帮助他拆卸,拆卸以后,再帮助他安装起来。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认识了玩具汽车的构造,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这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事实上,确有一些在某一领域很有成就的人,就是从小时候的这样的"破坏性"行为起步的。

当然,孩子有时是因为生气,使性子,发脾气,故意把东西弄坏。对这种破坏性行为,父母要坚决制止,而且要弄清孩子不高兴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引导。

"看来,当父母的教育孩子真要做个有心人。"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对孩子的有些'破坏性'行为,确实要给予保护和肯定,来培养孩子探索性和创造性。谢谢您的指教。"

"当妈妈的能有这样的态度,你们的孩子是幸运的。"我赞叹地说,"愿你们的孩子永远保持积极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为什么孩子光知道玩

灯下,又一封读者来信展开在我的面前——

马老师:

您好!今天写信向您请教一个教育孩子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快3岁了,整天光知道玩儿。我们想让他早一点开始读书写字。可是孩子总是没有玩起来兴趣大。我们看一些读物上说,游戏对学前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您说,是这样吗?孩子对游戏为什么这么喜欢?游戏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我们该怎样指导孩子的游戏?

一位为孩子的游戏而发愁的妈妈 赵艳霞

年轻的妈妈能为孩子的游戏发愁,其实是一件好事,于是我回信写道——

赵艳霞朋友:

你好!

你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对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是孩子的天职,光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呢?因为游戏合乎童心特点。一是使他们感到有趣愉快。二是能满足他们模仿的欲望。如羡慕司机叔叔开大汽车,自己搬个小椅子一骑,拿个东西当方向盘,"嘀嘀!开车喽!"一下就当上了司机。现实中还做不成的事,在游戏里这么一"假装"就办成了,多么有魅力!三是适应他们的想象和心愿。在游戏中他们是主人,可以自由地想象。而且,游戏总有个满意的结局,"打仗"必然胜利,"医生"总是治好了病人的病,"探险者"总是马到成功,从来不用拿现实来检验。既可以异想天开又有满意的结局,岂不是妙极了?!

游戏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在于促进童心的发展。一来游戏是孩子认识周围事物的途径,可以增进知识,启迪智慧;二来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促进个性发展;三来游戏也有利于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例如玩开汽车,孩子要通过想象来个"创造发明",才找到替代物。还要回忆起有关开汽车的印象,经过思考,"汽车"才开起来。在开汽车的一系列活动中,又进一步体会到动作、声音与汽车开动的关系,这就发展了智力,增长了知识。同时,开汽车还要照顾"乘客",请乘客坐好,报站名,请乘客互相关照,有时还要修"汽车",这又促进了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至于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对于游戏的这些意义和作用,福录贝尔这位于1840年首先正式提出"幼儿园"这一名称的德国教育家曾这样概括道:"我发现游戏是清醒儿童的头脑,促进儿童的智力,加强儿童的精神,锻炼儿童的身体的强大力量。"真是一语中的!

然而,对孩子的游戏,却有许多父母不屑一顾甚至抱有偏见。"去去,别捣乱!没看我正忙,谁有功夫跟你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没出息。""你看这床上叫你糟踏成什么样了!""叫你玩,叫你玩!"随着一声断喝孩子屁股着实挨了两巴掌。瞧,童心泯灭的大人竟这样粗暴地不公正地对待孩子的游戏!好在孩子们童心不灭,还会千方百计地去玩。如果孩子果真被限制得不再知道玩,真不晓得他们怎样一天天地健康成长?!只要想想孩子患病时"不愿意玩"的情形多么令人焦心,就不难理解人为地限制孩子的玩,对他们身心发展有多么不利。鲁迅先生曾记述过这么一段往事。一次,他以兄长的威严、成人的好恶,踏碎了弟弟将要做成的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的玩艺儿。多年以后他才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感到深深自责。鲁迅曾发出不要"虐杀儿童精神"的呼喊,今天还有必要向不重视孩子游戏的父母再次这样疾呼。

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待孩子的游戏上堪为表率。马克思非常喜欢儿童,平日里他时常是孩子们游戏的伙伴。他常常跟孩子们折叠小纸船,放在水桶里,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用火把纸船烧掉。有时,他和恩格斯用双肩驮着孩子做骑兵游戏,跳跃奔跑,一直玩到汗流满面气喘吁吁为止。真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既然游戏对孩子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让孩子玩得更好呢?

一是让孩子当游戏的主人。比如,要让孩子自己玩,不要因怕弄坏玩具就只让孩子在一边当"观众"。又如,要让孩子玩自己想玩的游戏,不要一切由着大人。再如,不要轻易打乱孩子游戏的"构思"。

二是培养孩子好的游戏习惯。如不打扰别人,有常性等。

三是多鼓励孩子跟伙伴一起玩。这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基本条件。

四是大人要当孩子游戏的伙伴。对幼小的孩子更要注意这点。须知:从不跟孩子一起游戏的父母不是称职的父母。

五是不要突然命令孩子停止游戏。突然命令停止游戏,无异于剥夺孩子的正当"权利"。可以先打招呼:"准备一下吧,再过几分钟我们该上街了。"这既是对孩子的尊重,又可以使他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

六是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游戏种类繁多无计其数。按年龄发展说,从出生到三四个月属"成人~婴儿游戏",就是大人逗着孩子玩;三四个月到1岁半左右属"实物游戏",如见东西就抓就啃的,不管什么拿起来就"叮当"敲打,拿杯子喝水玩;以后直到六七岁属"假装游戏",如有角色游戏。

好了,相信你是一个懂得童心的妈妈,让孩子的心灵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吧!

你的朋友 马志国

如果孩子是个左撇子

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响过,打进电话的是一位母亲。她的孩子是个左撇子,她说她很为孩子担心。为此,我们讨论了几个有关的问题。下面是这次电话咨询的笔录,希望对关心这个问题的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问:左撇子的孩子怪吗?

答: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人右手用得多,左手用得少,这叫做右利手;有人左手用得多,右手用得少,这叫做左利手;左右手用的差不多,叫做均利手。左利手俗称"左撇子"。

调查发现,世界人口中的10%左右是左撇子,这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习惯于做事以左手为主。一项统计还证实,在100年前的同类调查中,左撇子的比例为7%,这意味着左撇子的比例在增加!所以,不要逢人便说:"这孩子真怪,是个左撇子……"这样的话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一种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怪物"之感,让孩子自惭形秽,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明白:左撇子并非低人一等。左撇子只是面临着比一般人更多的挑战。

问:左撇子是天生的吗?

答:调查表明:世界上约有2/3的左撇子是男性。父母双方都是左撇子,其子女肯定有半数也是左撇子。这说明具有遗传性。但并非所有的左撇子均与遗传有关,因为至少有84%的左撇子,其父母不是左撇子,12%的孪生子中,一个不是左撇子,一个是左撇子。这说明也有的左撇子是"学"来的。

问:怎样才算左撇子?

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制订过一个确定左撇子的标准,规定了10个检查项目:执笔写字;拿筛子;掷东西;刷牙;用剪刀;擦火柴;穿针线;拿锤子;握球拍;用毛巾洗脸。为避免主观意识的干扰,检查前不让被检查者知道正在接受检查,以使测试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上述10项均采用左手,或其中前6项采用左手,后4项有l~4项用右手者,定为左撇子;前6项中有l~5项使用右手者为"均利手"。

问:左撇子儿童容易发生危险吗?

答:调查证实,左撇子儿童发生意外事故,如跌跤,被尖锐硬物割伤,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儿童大1倍多。一是因为左撇子的脑结构决定了其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稍逊于右撇子。如左撇子儿童一听到声响,不管来自左方还是右方,往往把头一律向左侧。正因为如此,他们走路、骑车、溜冰时较易摔倒。二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用品都是按照右利手的使用方便设计的。如文字的排列、书法的次序、门锁的安排、交通规则、握手的方式等,这些都会给左撇子带来许多不便。因而对左撇子儿童要特别注意安全教育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问:强行纠正左撇子好吗?

答:日常生活中,左撇子确实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强迫左撇子改用右手是有害的。会造成左脑负担过重,左右脑功能失调,右脑功能混乱,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强行纠正左撇子还可能造成孩子口吃,语音不清,唱歌走调,阅读困难,智力发育迟滞,甚至神经质。因此,对习惯用左手的孩子,家长千万不可去强迫他们改用右手。最好的态度是顺其自然。

问:左撇子聪明吗?

答:人的大脑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活动,具有处理语言,进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字运算及分析等功能;右半球支配左半身的活动,是处理总体形象、空间概念,鉴别几何图形,识别记忆音乐旋律和进行模仿的中枢。一般情况下,左脑抽象思维功能较发达,右脑形象思维功能较发达。

大脑皮层上的手部代表区非常大,因而,手的活动对大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通常右利手的人大脑仅左半球的功能较发达,右半球的功能开发利用较少。而左撇子的右脑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这就能极大地提高其整个大脑的工作效率。并且,唯独左撇子才有可能将大脑的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功能与大脑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功能合二为一。有的学者发现,信息从大脑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左侧比传递到右侧快。

由于如上的原因,使得相当比例的左撇子智力较高。1982年,日、美等国所作的一项统计表明,左撇子成长为艺术家、建筑师的比例,要比右利手的人高。如14世纪文艺复兴的三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菲尔都是左撇子;西班牙的绘画大师毕加索,美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等许多智力发达的著名人物也都是左撇子。在其他领域中左撇子胜人一筹者也同样大有人在。

问:左撇子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左撇子现象启示我们,如果儿童左半身活动频繁,就会促使右脑发达,从而使左右脑的功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左右脑协同工作,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应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使用左手、左脚。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训练:一是夹积木。要求孩子用左手拿筷子把积木图案摆出来。二是拍皮球。要求孩子在拍皮球时双手交替。三是拣火柴。要求孩子把火柴一根一根摆进火柴盒内,只能用左手,不准用右手。四是跳皮筋。要求孩子用左脚跳,不用右脚跳。多引导孩子这样锻炼,孩子就有望更加聪明。

钢琴上跳动的音符好沉重

在我们的印象中,钢琴弹奏的乐曲是轻松悦耳的。可是,有时候钢琴上跳动的音符是那么沉重,沉重的让人受不了。不信,您听——

"马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又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我儿子今年6岁,学习弹钢琴到现在已经一年了。是我在上学时的老师主动提出教孩子的。当初,我想就这么一个孩子,是该好好培养培养,不然将来怎么立得住脚。我们就节衣缩食为孩子买了钢琴。每两周里,利用一个双休日,我陪儿子跑一趟,去让老师辅导。在家里,每天晚上我都陪儿子练琴。开始时,孩子倒是有兴趣。后来就不行了,一到练琴时间,孩子就为难,得大人做工作才肯坐到位子上去。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感到太牵扯精力,每天的日子过得心里紧紧巴巴,一点也不轻松,很忙,很累,心里累,好像有块大石头,心理压力很大。我真有点力不能支了,到现在,我每天都是硬撑着。于是,孩子的爸爸看不过了,我们有了分歧。他说应该顺其自然,说不然累坏孩子不说,大人要先累倒的。他说,孩子有孩子的未来,我们夫妻在一起走的路最长,真要累坏了,可怎么得了。您说,我该怎么办?"

听着这位母亲的故事,我仿佛听到她家中传出的钢琴声是那么沉重,我的心也挺沉挺沉的,可我却开口道:"我真该祝福你的幸运!"

"我怎么幸运呢?"她很是奇怪。

我给她讲了两个小小的故事:一位父亲让女儿练钢琴,一直练到用两根绳子把孩子的小手吊起来,手指刚好够到琴键。孩子苦不勘言,一天,趁人不备,砍断了自己的一个手指。孩子说,砍断手指我也怕疼,但这只是一阵儿,不用一辈子怕……

一位母亲教女儿练钢琴,一直练到孩子一见钢琴就条件反射地手指发抖。终于有一天孩子砸坏了钢琴。她知道家里买一台钢琴不容易,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从二楼的阳台上跳了下去……

我说:"你幸运的是有孩子爸爸对你充满深情的分歧,幸运的是孩子刚刚是面对钢琴有一点为难,幸运的是你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准备调整教子的策略,幸运的是你的孩子有个好爸爸好妈妈,他的爸爸妈妈将给他以科学而理性的爱,当然,还幸运的是你拨通了这个电话。"

于是,电话里我讲了我的看法:一个孩子能否走上艺术之路,需要看主客观许多因素。单是客观条件还不够,还必须有主观上的条件,比如,在能力类型上,有听觉型、视觉型等区分。听觉型的孩子对听过的东西记得牢印象深,在感觉能力、记忆能力上有明显的听觉优势,就便于形成音乐能力。再如,孩子的年龄、性别的不同,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一个几岁的男孩长时间坐在钢琴前,实在不是能承受得了的。一句话,不是谁都会成为艺术家。但是,每个孩子受点音乐、美术等训练又都是好事。一来孩子的有些心理潜能还有待开发;二来可以刺激大脑右半球的发展,上让孩子更聪明;三来可以让孩子学会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这也是全面发展的所必须的。

问题的关键是应还给教育以本来面目(我知道这位母亲是当教师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素质的和谐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而我们目前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可以说走向了教育的异化,背离了教育的本来意义,那就是把教育看成做买卖,急功近利,极端的功利主义。教育自然也有功利意义,但是,不应该径直地盲目地极端地追求功利主义。否则,所谓的教育就乱了套,就陷入了困境,就酿成悲剧。

"您说的对。"这位母亲与我有了共识,"我自己就陷入了困境,类似于您讲的悲剧故事我也有所耳闻。为了避免悲剧,为了走出困境,我会调整好的。谢谢您。"

行文至此,很想再转述一位母亲的故事:

我的邻居是剧团里的一名小提琴演奏员,退休后开始了一种门庭若市的职业:教儿童弹琴。一幢楼里住着,难免碰面。在我女儿4岁时,碰面有了新的聊天内容,他鼓动我让女儿跟他学弹钢琴。他极力夸赞我小女儿聪明无比,美丽无双。如此悦耳动听的话语是很感动人的,我不尽有点飘飘然,有点忘乎所以。我甚至多次想像到少女时的女儿,用一双纤纤玉手抚弹琴键的优雅情景。于是,我准备去省城买钢琴。这时小提琴演奏员的的儿子介入了这件事,他正就读于省城一所艺术学院的钢琴系,他熟悉钢琴。他是个很诚恳的青年。他在即将带我去买钢琴的时候,对我女儿进行了一些音乐方面的测试。之后,问我女儿学弹钢琴的目的。我当然是希望女儿有所出息。这个青年竟反对我让女儿跟他父亲学弹钢琴,理由是她太幼小,而学弹钢琴是件极枯燥极辛苦的事,他还说,您没见我爸爸年岁大了对钱多了几分热情。他认为,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不了解孩子学习的专业技能属于什么性质,结果是赶鸭子上架,摁牛头河水,折磨孩子。他说,等孩子稍大些,有一定理解能力了,对音乐仍感兴趣,不妨再学弹钢琴。

我没再强求女儿学弹钢琴,我有了新的领悟……

倘若前文那位来电话的母亲读到这段故事,肯定也有同样的新的领悟,家中钢琴上跳动的音符,肯定不再那么沉重。

应该怎样跟娃娃说"性"

一位家长朋友和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康康和芬芬是学前班的好伙伴。这一天,两人在康康家做完作业,看起了康康小时候的照片。

芬芬一边看康康小时候的照片上光屁股的样子,一边好奇地说:"你下边有这东西真好玩,我们没有。"

"那你们下面是什么样呢?我从来没看过,让我看看好吗?"康康说。

"不给看。"

"那你为什么要看我的?"康康生气了。

他们是好朋友,双方父母又是同事,芬芬见康康生气了,忙说:"给你看。你也得脱下来给我看。"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玩起来。

这时,正好康康的父母下班回家,一看两个孩子光屁股的情景,气得火冒三丈,抄起棍子便朝康康打去。两个孩子吓昏了,不知闯了什么大祸……

"马老师,您是心理咨询师,您说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看?"家长朋友讲过故事,怀着深深地思虑和困惑这样对我发问。

说来真是令人费解,迄今为止,我们的儿童性教育似乎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尽早地让孩子心灵上产生对性器官以及有关性问题的羞耻感、罪恶感。这是我们应努力摆脱的误区。因为这极不利于孩子们的性心理卫生。我国有心理卫生专家指出:"虽然有关性的错误观念及性反常行为常出现在成年期,但其原因却常植根于童年和青少年期,如对性的'不洁感'、'神秘感'、'罪恶感'和'压抑感',便往往形成于早期而使人备受其害。"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对于性教育可能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5岁之前,尤其是5岁之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无疑将决定儿童少年以致以后一生有关"性"的种种方面。因此,应开展科学的性启蒙。

"您说的很有道理。"家长朋友赞同地说,"那么,您看到底应该怎样对孩子说'性'?"

于是,我们就学前性启蒙讨论了如下几个经常遇的问题。

——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性器官,大人怎么办?

所以有些孩子对性器官有不健康的特殊的关注心理,不能不说许多大人对孩子发现性器官的神经过敏、大惊小怪是个重要诱因。本来,孩子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器官时,他们并不觉得这与耳朵、脚趾有什么两样。父母就该像看待孩子的其他发现一样,为他的新发现而高兴。这有助于孩子对性器官形成一种轻松正常的心理。

——孩子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大人该怎么办?

孩子最初玩弄性器官跟玩弄耳朵、脚趾一样,大人就把它们一样看待。也许五六岁的孩子玩起来时,会有一种快感。这时怎么办?也无需大惊小怪严加斥责,最好视而不见。一会儿,他会自然地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如果死活不肯让孩子玩,那最好的办法是用有趣的活动把他的注意力引开。记住:大人一定要处之泰然。如果一看见就像着了火,那麻烦得很——也许孩子就会由此染上玩弄性器官的习惯。

——孩子发现男女性器官的差别时,大人怎么办?

男孩发现女孩没有小鸡鸡会觉得奇怪:她的小鸡鸡跑哪里去了?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鸡鸡也会惊奇:我怎么没有?丢了,还是藏起来了?此时大人应顺其自然,巧加引导。告诉他们:"你是男孩,长大了跟爸爸一样","你是女孩,长大了要当妈妈","能看出男孩与女孩不一样,真聪明!"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知道"我是男孩","我是女孩",这是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精神面貌的基础。有些大人千方百计限制孩子的这一认识,既不开明,也不高明。由于当今家庭结构的特点,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往往较晚,又多是如开头的故事那样是在与别人家的异性伙伴玩耍时获得的。对此,大人更应该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切莫总是联想到丑恶与罪过。开头故事中的康康、芬芬有机会了解这一点,实在是值得庆幸的;而大人对此视之为"洪水猛兽",真不知这对两个孩子性心理卫生会带来多么严重而深远的消极影响呢!

——孩子如果问有关性的问题,大人怎么办?

孩子对一切都是好奇的。"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问题不知让多少妈妈感到难堪。于是孩子们得到的答案常常是"你是从外边拣来的"之类。这是让幼小的心灵多么不可理解的事情,在他心里只有伤心和痛苦:原来他的生命来自一个"悲惨的世界"!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位作家的妻子对孩子的答话值得借鉴。

一天,刚上小学的孩子问她:"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你和爸爸在一起才有了我?"她用很自然的态度回答:"你不是见过鸡蛋吗?由鸡蛋可以孵出小鸡来。妈妈肚子里也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像蛋那样的东西,叫卵子。爸爸身体里也有一种小而又小的东西,叫精子。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就变成一个受精卵。它很小很小,但它会长大,在妈妈肚里经过10个月就变成一个小孩子。到时候,妈妈肚子收缩,孩子就从妈妈身下一个通道里生出来了。好孩子,你就是这样来的。为了生养你这小宝贝,妈妈可吃了不少苦呢!"

类似这样的回答,没有欺骗,全是真话,也没有涉及什么不必要让孩子知道的内容,一些细节又自然地放到未来去。性神秘感没有了,又避免了一些歪曲的知识,而且又把思路引到母子亲情上来。真是睿智!谈到难为情,那实在是大人"自做多情",孩子的心里没那么多东西。心理卫生专家的忠告是:孩子询问有关性的问题,成人应坦然相告,既不回避,也不说谎,既要讲科学性,又能做适当变化,做到有问即答,不嘲笑,不斥责。

"怎么样?您以为言之有理吗?"最后我一半幽默一半认真地说。

"讲的好!讲的好!我们真是不应再对孩子谈'性'色变了。"家长朋友给我以认真的肯定。

我好像受了表扬的小孩子一样高兴,更高兴的是我们有了共识。

男孩为什么爱夹腿

这位来信求询的年轻妈妈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她的信中写道——

马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5岁男孩的母亲。我的孩子3时进了幼儿园,平时表现聪明、懂事,自理能力也比同龄的孩子强得多。前不久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我和丈夫接受了幼儿园老师的建议,把孩子转入另一所幼儿园中班。到了新环境后,由于孩子对新老师不熟悉,就产生了紧张情绪。午睡时想小便也不敢叫老师,只能夹紧两腿憋尿。以后就养成了睡觉前夹紧两腿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出了心里话。他说每次夹腿都把小雀儿夹得很紧,随后就有心跳、脸红、舒服的感觉。我一听暗暗担心,孩子会不会学坏了?孩子出了什么毛病?困惑之中像您求询,请您指教。

一位读者 徐艳艳

应该如何看待孩子这样的问题呢?我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徐艳艳朋友:

你好!

不用担心你们的孩子学坏,有人把孩子的这样的行为叫做夹腿综合症。这种情况常见于学前儿童,其实它就是幼儿的一种不良习惯,类似手淫,但不伴有性意识,只带来一定的快感。由于一些偶然的原因发生了一次对生殖器的摩擦挤压一类的刺激,体验到一种快感,就会出现继续这种行为动作的欲望。于是,逐渐地会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有些幼儿在一些用裆部摩擦的游戏中,也会体验到类似的感受,而去重复有关的的动作。这样的孩子的身心发育,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均无异常,不用担心孩子是否得了什么毛病。因此,除个别过分严重的需求专科医生诊治以外,大多数儿童不需上医院诊治。

建议你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进行调适:

1.丰富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类有趣的活动。丰富有趣的生活会在无意间冲淡重复夹腿动作的欲望。

2.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作息时间安排紧凑,睡前醒后不让孩子入一个人在被子里呆过长的时间。

3.睡前引导孩子心理放松,和孩子一起听听音乐,或在音乐中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入睡。

4.一般情况下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最好给予忽视。在前面几种措施的配合下,忽视的结果常常是孩子不知不觉中告别了那种习惯的动作行为。

5.只有在问题比较严重时,才有必要以孩子适宜接受的语言,和孩子谈谈这种行为对生殖器及其身体的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应注意的是在孩子一旦淡化了这种行为后,家长就不必再提及此事,避免无意之间反而产生强化作用。最好采用忽视法,从而分散其注意力。

6.注意孩子健康性格的培养。根据造成孩子这种行为的起因,你们家庭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总之,父母千万不要为此而大惊小怪。因为成人的大惊小怪实际上等于一种强化刺激,使孩子的有些习惯动作更巩固,钉在了孩子身上难以消除。所以,一定要处之泰然,措施自然,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引导孩子淡化夹腿的行为动机,从而使这种行为习惯逐渐消除。

你的朋友 马志国

孩子提前入学好不好

"您是马老师吗?这么晚了打扰您,真不好意思。为孩子入学的事想请您帮着拿个主意,孩子的爸爸和我的意见不统一……"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位年轻母亲的声音。

孩子的母亲介绍说:孩子今年6虚岁,上了两年幼儿园,3岁开始的,当时就知道是早了一点,比同班的孩子都小。到现在如果不去上小学,就得在幼儿园重复一年。我怕他这一年白过,就想让他提前一年入小学。在我准备报名的时候,他爸爸表示不同意。为此,我们讨论了两三次,谁也没说服谁,总觉得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利弊。就这样,一直没有定下来……

孩子提前入学到底好不好?这真的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肯定或否定的问题。

还是早在1958年,有人提出6岁入学的问题,当时是7岁入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就对这个问题做过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6岁入学儿童比7岁入学儿童,在适应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要低些,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的年龄特征。研究也认为,在教师正确的教育下,这种差距可以得到弥补。但是,这要求采取不同于7岁儿童的特别的措施。虽然过了几十年,如今入学年龄普遍提早了一些,可基本意思没有变,还是个相比较而言的问题,仍然存在年龄特征的不同。今天,一些专家的研究也表明,孩子提前入学与其思维发展不协调。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思维都处于具体思维阶段,即使到学前末期也只能是抽象思维的萌芽。大人强行让孩子提前入学,超越其思维的发展阶段,孩子就可能产生思维障碍,甚至会在孩子的思维发展中埋下一个难以逆转的"病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将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应区分一下。一是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入学。学前的早期教育方式很多,但有一点是一定的,那就是不同于学校的正规学习生活。条件允许可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但不是一定要送到学校去。二是提早入学不同于提前入学。提早入学好不好,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总体决策问题。可以根据各方面情况早一些或晚一些。但学校教育的对象总是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的。而提前入学好不好,则是一个家庭的个体决策问题了。必须首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老师对提前入学的孩子采取特别措施,老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群体,必须针对群体共同的年龄特征来实施教育。

这样看,好像提前入学不好是可以定论的了。可是,除了心理的年龄特征外,还有心理的个别差异。确实有一些孩子发展早一些,智力高一些,一时又没有合适的特殊学校,采取提前入学的措施也是可以的。事实上也有因此而成功的实例。这就需要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盲目效仿。

问题恰恰在于,目前的让孩子提前入学的情况,大多是盲目效仿,是缺乏理性的盲目行为。为什么大家要盲目效仿呢?最深层的思想根源是极端的功利主义,本质上是教育的异化。让孩子提前入学为什么?是为了好让孩子有超常的发展,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不同一般的人,是为了在孩子身上"榨出更多的油",为父母的脸上增光。可是,提前入学并不能造就神童,弄不好还会事与愿违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也就直率地谈出这样的道理。

电话里我们交流了上面的看法。孩子的母亲表示同意我的看法,说那就不让孩子提前入学了。

我说:"不是我不负责任,这件事该算居家过日子的大事了,大主意还是得你们自己拿。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们做父母的能出现分歧意见是一件大好事,兴许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幸运。因为由分歧到一致,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必将有更为合理的决策。看样子你在家中不会是金口玉言的'女王'。是吗?"

"真谢谢您!"电话里传来会意而轻松的笑声。

入学,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记得那是新学年刚刚开始的日子,一天下午,一对年轻的父母电话约定后找到我,痛苦不堪分明写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向我诉说着家中遇到的新难题——

我们的孩子是个男孩,今年暑假后该入学了。可就是为孩子入学的事让我们伤透了脑筋。这不,昨天是开学第一天,孩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学校。怎么劝说也不行,实在没办法,我们强制着连拉带拽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哭破了嗓子也不肯在学校呆着,趁老师一没留神,我们刚进家门,孩子就又跑回家来。我们当时真是又气又急,连闹带打,孩子连哭带嚎,闹得整个家庭都乱了套。这可怎么办?我们听说您的心理咨询也有家教的内容,就来麻烦您了。你说我们这孩子是怎么回事?他怎么就不愿上学?孩子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准确地说不是孩子出了毛病。"我微笑着说,"应该说是家长没有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孩子一天天长大起来,就要走进校门了。孩子将要面对一种全新的生活。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帮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

"对,是这样。那么我们应该帮孩子做好哪些方面的入学心理准备呢?"孩子的父母关切地问。

于是,我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第一是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和对老师尊敬热爱的心情。可以跟孩子讲讲自己当年刚上学时高兴的心情,也可以介绍一下学校有那么多的有趣的活动,还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参观一下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对孩子提出的一些好奇的问题,可以告诉他:"你就要上学了,学校里老师会告诉你的,你还可以从老师那里学到好多好多有趣的知识。"还可以经常谈谈父母念小学时老师怎样怎样地关心学生。这样能唤起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有些家长不注意平时做这样的工作,反而轻率地随便议论学校和贬低老师,这对孩子的入学心理准备极为有害。不错,学校工作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也是普通的人,错误缺点也难免。但无论怎样,父母不能当着孩子面去大加非议。还有些家长拿学校和老师来吓唬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不难想像,这样的做法哪能在孩子心灵上激发出对老师和学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呢?到了孩子真的该走进学校那一天,还能不出现麻烦?

"我们就曾经这样,孩子一不听话就拿老师吓唬。"孩子的父母深有反思地插话说。

我对他们的反思和醒悟表示肯定,然后继续说道:

第二是帮孩子养成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生活习惯上,应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最好制定一个与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吃饭定时定量,不乱吃零食等。在学习习惯上,入学前的一段日子应增加孩子安静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如剪纸、捏人、写字、画画等,以便入学后能尽快适应课堂学习。还有,还应该教孩子正确地握笔姿势,培养孩子爱护文具、爱护书本等良好习惯。

第三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加强孩子自我服务性劳动锻炼是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开始的。在孩子将入学时应特别考虑如下的一些必须的独立生活能力:①孩子会自己走进厕所大小便吗?会自己穿脱裤子吗?会自己擦屁股吗?②孩子能认清自己的东西吗?会将自己的文具收拾起来吗?会自己削铅笔吗?③孩子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的姓名吗?知道学校的校名吗?认识从家到学校的路吗?④孩子能简单回答别人的提问吗?在集体中(不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能明白老师交待的事情吗?⑤孩子会扫地、擦桌子吗?③孩子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吗?需要别人帮助时能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吗?不难理解,这些都是入小学后应必备的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具体的独立生活能力。

第四是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父母应教孩子学会合群,懂得尊敬老师,学习一些常规的礼貌用语。还应训练孩子克制自己,遵守纪律,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能力。这都是由不同于家庭生活及幼儿园生活的学校生活的特点决定的。

在我们进行了如上的交流之后,我说:"看来你们的孩子需要在入学的心理准备这方面补课了。是这样吗?"

"您分析的没错,我们的确是没有帮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我们回去要好好补上这一课。"孩子的父母为走出困惑找到了出路,心情轻松多了。

帮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是孩子顺利度过第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的关键一步。一般说来,孩子做好了如上的心理准备,到入学时,父母把他高高兴兴送到学校以后,他会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地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如果发现孩子某一方面心理准备不够充分,那么,在入学的最初阶段,就需要特别留意,及时"补课"了。

后来,那个男孩的父亲又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帮孩子"补"上"心理准备"这一课之后,孩子已经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学校已经成了孩子的乐园。

关注多彩的心空:发生在小学期的故事

孩子初当小学生的日子

一位年轻的妈妈——我过去的一位学生,曾经读过我的《童心与家教——献给学前儿童家长朋友》一书。这一年新学期刚开学不久的日子,我们又碰到一起,聊起了孩子的教育。她说:"孩子学前这几年可让人费心了,多亏了您的那本书帮了忙。现在好了,今年暑期开学孩子刚刚送到学校去了。孩子交给了老师,我可以喘口气了。"

"现在可不是你当妈妈的喘气的时候,相反正是你特别费心的时候。"我认真地说。

"为什么?"她有些不解。

"就因为孩子刚刚送到学校去。"我解释说,"当你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孩子就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孩子初当小学生,这意味着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开始经受一次重大转折:入学前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入学后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入学前较多地受成人照料,入学后则要逐步学会独立生活;入学前缺乏集体生活训练,入学后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然而,刚刚入学的孩子面对这全新的生活,这陌生的世界,还很难适应。学校、老师当然在孩子入学之初,将尽最大努力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适应期。许多研究和实践都证明,在入学之初多费些心,日后才能省些心。你说,在这节骨眼儿上,当妈妈的怎能不多费些心思?"

"幸好今天和您说起了这件事,要不我还要犯一个不小的错误啊!"她有所领悟地说,"那么您说,孩子初当小学生的日子里,我们当家长的该费哪些心思呢?"

由于是学生,我便实话直说:

首先是强化入学适应期心理训练。这包括如下几个意思:一是强化孩子尊师爱校的情感。这时你特别要注意切不可随便非议或诋毁孩子的老师。二是强化适应学校生活的习惯。比如一定教孩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按时到校。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小学新生家长遇到的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你如果缺乏思想准备,常常会被搞得精疲力竭。解决的办法是不要迁就,不要包办代替。只靠闹钟催促不行,重要的是要建立巩固的习惯。为了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建立良好习惯,可以采取比赛、每天作记录、接受全家委托早起完成某项任务等方法。当然家长的以身作则必不可少。如因特殊的工作需要你得晚睡晚起,应跟孩子说明缘由,以免孩子模仿。三是强化独立生活能力。如尽快教孩子能自己上下学,完成值日任务等。四是强化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比如尊敬老师啦,团结同学啦,遵守纪律啦,等等。

"还真是这样,我差点忽略这些。"她更为关注地说,"您说还有什么呢?"

我继续分析说:再有是当家长的自己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应注意的有下面几点:一是入学后,孩子对老师也许比对你更依恋更尊敬了。老师的话"句句是真理"。在孩子眼里,老师更棒。"我们老师说的",常常是他反驳你的有力根据。应珍视这种感情,在孩子面前干万别说他的老师不好。当妈妈的别有什么失落感,应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老师的依恋感,这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二是新的生活让孩子有好多好多新的感受:老师啦,同学啦,上课啦,游戏啦……当妈妈的可别因为忙,顾不上这些,应该在百忙中抽出点空,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感受,你的家教才能有的放矢。二是孩子上学了给家庭生活秩序和节奏带来相应的变化,你在心理上要适当调节,以适应"形势变化"。其四,孩子入学后活动天地广阔了,客观上使他们摆脱了父母用爱心编织的羽翼,这是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好时机,当妈妈的别再像从前那样爱得太多太死,应该给孩子一点自主权了。

"您这心理咨询师真是名不虚传,您说的这一点好像就是对我说的,说到我心里去了。"她感触很深地说,"我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随后我提出了最后一点:还有就是主动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老师家访,你肯定会热情接待。可不能光等老师找你。在孩子入学之初,家长也该抽空多找找老师,来个"校访"。这除了是因为家长与老师理应沟通情况外,还因为入学之初孩子实在容易出现麻烦。有些孩子就是因为入学的最初阶段家长的疏忽,而给后来的学习生活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隐患。而及时沟通,麻烦剛一露头就解决好,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入学适应,而且有利于孩子今后漫长的学习生活。所以需要和老师及时沟通。

说到这里我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马老师的说法仅供参考,还请多多指教哦!"

"您还是那么幽默。"伴着爽快的笑声她说,"真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说的太好了。在孩子刚刚当上小学生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当家长的撒手不管还真不行。看来,我还没到喘口气的时候呀!"

"是的。"我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这意味着在孩子人生旅途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宣告了孩子学前生活的结束和新生活的开始。在入学最初阶段这个关键的转折期,真的需要我们当父母的多费些心思。在这点上,马老师知道你肯定会当一个合格的妈妈,祝你成功!不过,适当'喘口气'也不妨碍你当一个好妈妈呀!"

我们在欢笑中握别。

上下学接送孩子好不好

这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跟我讲起他们母子之间的一段故事。

她的小宝贝刚刚背起书包上学去,成了一名小学生。在如今上下学接送孩子正"热"的时候,她竟可以咬住牙让孩子跟一个邻居姐姐自己去走那三四里的路回家。头一天,她悄悄当了一回"地下工作者",站在一棵大树后面看着孩子。新生们先放学了。同伴们都被亲人接走,校门口只剩下小宝贝一个人孤零零呆坐在校门口等邻居姐姐。年轻的母亲几次抑制不住要奔向孩子,几次又咬牙收住脚,一任慈母热泪静静地流淌……

最后她问:"这样做,您说我是不是太狠心了?"

面对这一发问,我竟一时语塞,使我不由想起经常看到的一幕幕的情景。

每天上下班,我路经一所小学门口,时常赶上孩子们也正是上下学的时候。总见有许许多多好心的家长来接送孩子。一时间,校门口竟也门庭若市,好不热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父母的这番"爱心",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

孩子初上学,一来对学校到家的路不太熟悉,二来上下学时间常是人多车多的时候,孩子年龄小,路上的安全问题是有些令人担心。这时,如果家与学校之间的路较远,车较多,接送孩子上下学,应该说是必要的。这可以使孩子有一个过渡,使他逐渐熟悉上下学的路线,适应生活的变化。

问题在于,有些家长在孩子初上学时要接送,上一二年级要接送,上三四年级还要接送,日复一日,乐此不疲,这就不足取了。有些做祖辈的更是不辞辛苦。

一次,一位孩子的母亲来到心理咨询室跟我诉苦:谁愿意孩子的姥爷(外祖父)没完没了地接送孩子?孩子上小学时姥爷就接送,一连就是六年。我们不同意,就闹意见。老人说接送到上中学就不接送了。可如今,孩子已经是中学生了,就这么两百米的路,老人还是要接送。孩子也不高兴,那天自己骑车先走了。老人就在后边紧追,边追边闹:这个臭孩子,你等等我!

像这样不问道路远近,不管孩子年龄大小,争相接送孩子,大人们到底是要干什么?闹得不少孩子们觉得自己的两条腿成了"废物";闹得一些不去接送孩子的家长反觉得自己"心太狠"。这叫怎么档子事呢!

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做父辈、做祖辈的都上过学。那时绝少有家长放学时在校门口如急领失物般地把孩子圈进怀里。我们呢?都是从自己上下学开始,学走人生路。我们有几个被车撞着,有几个被"拍迷糊药"的拐走。我们就这样长大成人。

孩子好比小鸡,不能总依偎在母鸡的羽翼下。他们要扑展自己的翅膀,去独立地寻食,独立地生存。母鸡过度地保护有害于小鸡。因为母鸡的羽翼总要遮住小鸡的一些视线,使小鸡看不清自己前面的道路。

亲子之爱,人之常情。爱孩子几乎是父母的天性。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爱,极容易爱得缺乏理智,爱得太盲目,爱得太露骨,爱得"水深火热"、爱得"死去活来"。殊不知,这爱一旦过了头,孩子便会被爱的汪洋所淹溺。这便是所谓"溺爱"。结果呢?孩子的心灵中吸收不到"精神钙质",成为"精神软骨症"患者,难于自立于世。长期接送孩子上下学有诸多弊端,最大的弊端是使孩子形成依赖性人格,缺乏独立性品质,难于自立。孩子要学会自己走自己的路,是需要一分勇敢精神和自立精神的。

谈话至此,我对这位年轻的母亲说:"咬牙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心太狠了吗?不,这是心中蕴藏着对孩子的深爱。从你的小宝贝很快学会了自己上下学,就不难悟出这深爱的高明和睿智。"

"长期接送孩子上下学确实弊多利少。您说的对,为了孩子的成长有时候父母就要心肠狠一点。"年轻的母亲不再忧虑。

当然,孩子刚入学我们对孩子上下学的不能放手不管。怎么教初入学的孩子上下学自己走呢?第一,应该多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第二,可以教孩子一些走路的常识。如教他路上靠边走,注意车辆,不要边走边玩,横过马路时要先看左,后看有,等等。第三,可以让孩子与邻近同学结伴而行。第四,如若觉得因情况特殊实在不放心,可以当当"地下工作者",暗中保护孩子。这既保证了安全,又不妨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再有,孩子们放学,老师也会安排好,让孩子们排队走,这也可以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一般说,孩子初入学时费点儿心,以后孩子就能自己走了。

在我们进行了如上的沟通之后,年轻的母亲增强了自信:"您放心,我会帮助孩子从上下学开始学走人生路的。"

行文至此,我想对更多的家长朋友说:

您不必跟别人攀比:人家都接送,我不接不送,显得多狠心。不!您若真的尽早教孩子学会上下学自己走,那才是对孩子的真爱,是远见之举。让孩子上下学自己走,可以锻炼孩子的勇敢精神、自立精神、独立生活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些都是孩子日后生存能力应有的内涵。由此看来,前文那位年轻母亲给孩子的深爱之中简直蕴含着一种伟大!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给孩子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两条腿,走自己的路。"邓肯又作如是说。

世界,要靠孩子们自己去闯;人生之路,要靠孩子们自己去走。让孩子们以自己上下学为起点,自己学走人生之路吧!

盼孩子成才别心急

这里有两封家长来信——

我的女儿7岁了,就要读二年级了。可是孩子贪玩的心太重,一玩起来,就生龙活虎的,就是不知道学习。一叫她写作业她就烦,就没劲,不认真,不仔细,遇到难题,就着急,甚至哭起来。您说孩子怎么啦?我该怎么办?

我的儿子今年7岁,暑假后该上小学。可是他做事不专心,从小玩积木,一见困难的就放下来。我送他学画画,只会画老师教的,自己不会想象着画。上幼儿园时唐诗也背不下来,数学更不行。我不知道怎么才好,您说孩子是怎么回事?

信中反应了这两位家长的共同心态:盼孩子成才有点心急了。

在我的家教咨询中,常常有一些家长跟我讨论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却常常是孩子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倒是家长的心态出了问题。一旦家长的心态调整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拿这两个孩子的情况来说,充其量就是智力发育稍晚一些,是用不着过分忧虑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这既包含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也包含发展早晚的差异。所谓发展早晚的差异,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有人是"人才早熟",也有人是"大器晚成"。这好比人的个子一样,有的孩子长得早一些,有的孩子就长得晚一些。比如,爱迪生念小学3个月就退学了,因为跟不上班;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曾经被校长认为反正不会是有大出息的人;达尔文的日记中也曾这样写道:"不仅教师,家长也都认为我是平庸的儿童,智力方面也比一般人低下,有时父亲对我说:将来你一定给我们家丢脸。"象这样的小时候被看成笨孩子后来也成才的实例是很多的。有些孩子一两年之后就会看到变化。

再说,这两个孩子的情况也不一定就是智力发育晚。那个女孩7岁就要上二年级了,那个男孩还没上学就学画画,学数学,背唐诗了。真不知孩子的父母们六七岁之前是不是就已经成了"学问家"了?还有,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小小孩童整天"专家"似的坐在那里总是读书学习,难道不是更可悲的事吗?

至于来信中问到的应该怎么办,说到这里对策也就有了,那就是理解孩子,孩子根本没出什么问题,即使是智力发育的稍晚些,一样有望成才,需要的是家长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一些,别那么心急。请您注意:孩子到底是孩子,孩子应该有他们的童年。

千苦万苦,小女孩的心最苦

心理咨询中,我的心常常被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电深深触痛。现在打开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母亲的来信,又讲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马老师:

您好!我读过不少您的心理咨询文章,现在也有一个难题请您帮助。

我的女儿今年7岁。从开始上学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游。如果是她的智力水平有限,我也就不再勉强。事实上正好相反,包括老师都说她聪明,令人着急的是成绩总上不去。老师说,这孩子上课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的愿望很强,就是声音太小。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非常沉得住气,无论考试还是作业,根本没有一点紧迫感,即便是催她多遍,也是不急不躁地完成。放学铃声响过,别的同学早已跑出教室几分钟,她才不慌不忙地收拾书包最后一个离开。

听到这些话,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我还是强压火气多次耐心地跟她讲道理。她答应的很好,说一定改。可是过后她的老毛病还是依然故我。于是,我开始狠狠打她,认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在我的高压政策下,孩子的坏习惯稍微收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语文还可以,就是数学总是在80多分踏步。糟糕的是她连自信心都不足了,哭着对我说:"我太笨了,我也想跟优秀学生一样考个好成绩给妈妈看,可就是做不到,不能象其他同学那样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快地完成……"

马老师,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办?盼望您帮我和孩子走出困境。

一位为笨孩子而痛苦的母亲 赵心仪

放下信,我却久久地走不出信中的故事,久久地放不下痛楚的心,久久地写不出一句话。我只是依稀而又分明地听到了一个声音:小女孩向她的妈妈和爸爸,向我,向所有大人们,发出的令人揪心的哭诉和求助的声音。分明是家长无端地给孩子制造着莫大的痛苦,家长却叫苦连天。在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常常听到类似的故事。现在所不同的是这个女孩实在太弱小了,这位母亲实在太狠心了。久久地,久久地,我思绪难平。不知过了多久,我才拿起笔给小女孩的母亲写下回信——

赵心仪女士:

您好!

我读着您的信,您知道我的感受吗?我的心阵阵剧痛,我的心在流泪,在流血。您孩子的痛苦可怜的哭声就在我的耳畔,声声入耳,声声揪心!

面对您的这个教子的故事,您也痛苦,我也痛苦。可您想过没有,千苦万苦,是您那刚刚几岁的小女孩的心最苦哇!

您的孩子有什么错?她只是气质类型的特征较明显。气质就是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您的孩子有明显的粘液质和抑郁质的特征。这两种气质类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说话、做事和认识活动慢些,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慢性子"。孩子慢性子怪谁?气质类型是个性中最受遗传影响的方面,这样说来要怪也只能怪父母。

其实,这谁也不必怪。气质类型不同于性格,本来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在培养上可以顺其自然,扬长抑短,发展其优势的一面。比如孩子是较典型的粘液质,可以顺其自然,培养孩子踏实、沉稳、专注、仔细的品质,以便将来从事相适应的工作,不必非要反其自然,要孩子形成多么大胆、敏捷、快速的品质,幻想他将来当个飞行员什么的。就是说,社会几乎是天然地为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提供了各自的用武之地。

心理学告诉我们,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是中游,是普通人,比如您,比如我,比如芸芸众生。孩子居于中游,怎么就是大祸临头了?由于您的孩子是慢性子,学习起来慢些不等于脑子笨。然而,在您的"高压政策"下,在您的"狠狠地"痛打之下,孩子幼小的心灵实在招架不住了。她被您打糊涂了:她只会说"我太笨"。孩子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慢性子的娃娃,别人不满意她,她已经平添了几多痛苦,妈妈更不满意她,而且狠狠地打她,她是多么痛苦无助啊!这种一个几岁的娃娃根本不能承受的痛苦重压之下,她除了糊涂还能怎样?她除了失去自信还能怎样?应该说,是您亲手打丢了孩子的可能更好的成绩,是您亲手打丢了孩子本应具有的自信!就是这样,孩子还是说"想跟优秀学生一样考个好成绩给妈妈看"。这是多么可爱又多么让人心疼的孩子呀!

您该怎么办?如果就上面的话题我们有了共识,您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您对孩子也就会有更恰当的方法。我只提醒您:一是妈妈最应该理解孩子,一切家教的失误总是源于不懂孩子的心;二是接受孩子的平凡,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三是帮孩子多找找优点,这是您应该还给她的自信,没有优点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四是不要过分自责,读过此信,您也许很追悔自己,但您只需悄悄地改变教子策略就是了,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示自己的痛悔。因为孩子如同理解不了您的高压一样,也不会理解您的痛悔,再说您对孩子的母爱是一样的真情;五是在学习、生活的安排上,一面注意让孩子在做事在时间上打出提前量,一面注意逐渐培养加快速度的生活习惯。

好了,相信您会很快和孩子一同走出痛苦的困境,您会还给孩子幸福的童年。

您的朋友 马志国

后来的一天,小女孩的母亲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她说,她是流着眼泪读完我的回信的,她说,她真的感谢我的回信给了她强烈的心灵震撼,她说,她已经懂得怎样真正地爱自己的孩子,她说,一定要还给孩子应该享有的幸福的童年。我听着她的诉说,似乎看到了小女孩笑脸,听到了小女孩的笑声。我为小女孩深深地祝福,祝福她到底有一个爱她的妈妈。我愿把这样的祝福送给天下的男孩女孩,送给每一个家庭。

三年级男孩好棘手

由于多家报刊约我做专栏撰稿人,读者的来信也就常常经编辑先生之手转来。今天,展开在我面前的便是这样一封读者来信——

马老师:

您好!

看过您的心理咨询文章,对我很有启发。今天有个问题求教于您。我的儿子上三年级。在此前,孩子聪明可爱也较听话。但是现在变得急躁、任性、不太合群,常常说心烦。哪天话不投机或学习遇到困难,就哭喊得没完没了。如果打骂哭闹得更厉害,往死里嚎。孩子不爱写作业,老师留作业都是一写几遍,孩子反复写就厌烦了,有作业就往后拖,弄得晚上很紧张。另外看电视看得厉害,常因为看电视耽误了写作业。现在我感到非常棘手,急盼您的指教。谢谢!

一位孩子的母亲 刘莹

来信提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常常有些家教的困惑,就是因为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遇到了特殊的心理问题。于是,我回信如下——

刘莹读者:

您好!编辑先生转来了您的信。从您的来信中,感到您孩子的问题主要是年级特点所至。中年级是小学中的过渡期,是个特殊的阶段。三年级是这个过渡期的开始,就更有特殊意义了。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其特殊性,教育也对孩子提出了不同于低年级的要求。比如,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开始学着独立而有意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一些体验,知道所谓"烦"了,开始学会不讲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了,就容易学会撒谎。再如,课程内容深了,需要孩子运用较多的抽象思维,需要较多的有意记忆。这都会使孩子出现许多的适应上的困难,许多孩子的问题就是由此而生的。所以说,三年级孩子正处在一个是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年龄段。对此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帮孩子走好这个过渡期。

家教,不是教训,而是帮助;不是和孩子的面对面,耳提面命,而是和孩子手拉手,携手同行。

为此根据来信中的情况建议您:一是虽然不能说绝对不能打孩子,但随便打骂孩子只能证明父母的无能;二是弯下腰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就可以具体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烦",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并帮他解决;三是对进入中年级的孩子,家长应主动给予特别的关心,包括及时和老师沟通;四是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也安排一些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孩子在一起静静地学习(不是当"陪读"),这种氛围本身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感染;五是和孩子商定一个看电视的"亲子公约",共同严格遵守。否则,大人对电视充满热情,是没法对孩子说"不"的。您说呢?

您的朋友 马志国

他为什么一进教室就吐

一个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男孩的父亲一脸的愁苦:"马老师,您可帮帮我吧!这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

男孩已经12岁,我感到需要先和男孩进行了单独会话:"你这个年龄正是跑出去的时候,大家都在学校里,你却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有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告诉马老师吗?"

"我从小就身体不好,胃有毛病,总吐,也可能是教室的空气缺氧。"说话间一副病痛的样子。

就我所知,通常胃病不属于儿童,况且教室也不会缺氧到让人呕吐的程度。于是,我问:"现在如果不吐了,你愿意去学校吗?"

"不愿意,到学校考试也考不好。就愿意在家里呆着,早起有时候自己弄点饭,中午睡到两三点,别的时间就是听小说,看电视里的足球,同学们放学后,和大家踢踢足球。只要不去学校就好。我爸爸以前总是说要我考重点,现在又说,你不上学将来干啥?"

"你是怎么想的?"我插话问道。

"我爸爸说什么我也不言语。反正我啥也干不了,又有病。将来干不了啥就不干啥。要不,让你干啥你也干不了啥,让你当啥也当不了啥。"

"我看你可以干点什么,比如,你可以自己弄饭吃就比有些男孩强,你会踢足球就比马老师强。"男孩抬头看我,脸上有了些许笑意。

随后,男孩的爸爸和我这样诉说:"这孩子从小奶奶就十分疼爱照顾,后来却偏偏胃不好,经常闹肚子疼,一闹就吐,从三年级时就开始闹。闹重了老师就让我把他接回家。现在闹得更重了。最后只好休学。我带他去过几家医院,听大夫一说孩子的病好像还不轻,又是胃怎么样了,又是脑子怎么样了。四处求医,也花了不少钱……"

"孩子在家里闹过这样的病吗?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孩子只要回到家里就什么全都好了,是吗?"我插话道。

男孩的爸爸想了想有几分惊奇:"您怎么知道?还真是这样,孩子呆在家里就什么事也没有。所以后来也就没怎么治。您说孩子的胃病是怎么回事?"

"孩子根本不是什么胃病。"我说出我的判断,"如果说孩子有病的话应该叫做'学校恐怖症'。"

"什么是学校恐怖症?"男孩的爸爸问。

学校恐怖症是儿童恐怖症的一种,其特点是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惧怕心理,拒绝上学,如果被强迫上学,就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在当今学习十分紧张,压力较大,竞争剧烈的情况下,这种恐怖症时有发生,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据调查,在日本的200万学龄儿童中,每年就有5万儿童不得不停课退学。学校恐怖症的主要表现,一是害怕去学校,害怕参加考试,害怕当众出丑;二是如果强迫患者去学校,他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躯体不适,如心神不宁、惶惶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三是倘若同意患者暂时休息不去学校,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四是患者多数是好学生,有些虽然不是学习尖子,但也是一个循规蹈矩、不惹事生非的学生。

引起少年儿童产生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归纳起来有:一是性格缺陷。这些孩子的性格大多缺乏自信,胆小多疑,太仔细,太谨慎,太敏感。有些儿童由于虚弱的自我感到受到外界的威胁,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因而选择家庭作为逃避威胁的场所。二是溺爱和过份保护。这些孩子由于在家里被大人溺爱和过份保护,使他们表现为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从而增强了他们对学校适应的困难。三是期望值过高。由于家长、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甚至有些孩子自小受大人的影响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望,由过高的期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因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而渐渐形成焦虑性心境,感到自卑,因而害怕学校害怕考试。这三方面原因在这个男孩身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

"这么说孩子一到学校就吐是故意装出来的?"听了关于学校恐怖症的解释后,男孩的父亲不解地问。

我笑了:"说故意装出来的,也是冤枉孩子,这是孩子运用的一种心理自我防卫机制。孩子怕去学校,可是又知道学生不上学是说不过去的,自己内心体验为一种痛苦;而肠胃难受呕吐起来,不去上学就顺理成章了,自己也就心安理得,内心也就不再感到痛苦了。不过,这说不上是故意的,因为这都是孩子的潜意识里的活动。我们人的许多活动是受潜意识的左右的。"

"那么,您说就没法治了吗?"

"两三年的时间把孩子当成胃病患者,确实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一是孩子接受了强烈的消极暗示:我是个有病的孩子,我身体不好。想想看还是个娃娃就形成了这样的虚弱的自我意识,不是让孩子没有了自信的根基了吗?孩子说反正什么也干不了,就是严重的缺乏自信的表现。二是这么长时间里呕吐可以逃避学校的经验已经很深,形成了较巩固的神经联系,恐怖症状一时很难消除。因此,矫正起来的确会更困难一些。不过,办法是有的,只是需要家长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备付出较多的努力。"

"多大的困难也要帮孩子度过难关。您说吧,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问题已经解决了50%,可以避免南辕北辙了。你想是吗?现在,首先就是重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确信自己没病,是个健康有能力的男孩。这需要讲清道理,但不是靠一番道理能完全可以解决的。需要大人首先重新认识和评价孩子,以大人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对孩子的信任,来耳濡目染影响孩子。刚才我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孩子初步相信自己没病。当然,这方面还要请老师帮忙,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再有,是降低一下对孩子的期望值,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一旦有了自信,问题又解决了25%。"

"好,明天就让孩子去上学。"男孩的父亲说。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见男孩的父亲心情急迫,我又介绍说,"不能一下子就让孩子进入常规的学校生活,需要分几步走。比如可以按孩子的恐惧程度由轻到重分这么几步:请同学来家里辅导→请老师来家里辅导→家长陪孩子在教室学习→在教室单独学习→在教室和几个同伴学习→在教室由老师单独辅导→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听老师辅导→在教室正常上课。具体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不能急,要一步一步的进行,不给孩子逃避的机会,适应了较轻的情境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这叫系统脱敏疗法。如果哪一步孩子的躯体反应较重可以服用些'安慰剂'来巩固疗效。"

我又对男孩做了一些心理支持,最后我请男孩跟我大声说"我没病,我很棒。"一连三遍,一声比一声高。男孩挺起了胸,露出了笑容,我和男孩的父亲也相视而笑。见男孩的父亲脸上愁云散去,我又说道:"后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相信当爸爸的会帮孩子自信地重新走进校门。"男孩的父亲使劲地点点头和我握别。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的爸爸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孩子已经重新回到了学校。电话里传来的充满了欣喜的话语,让我也很是欣慰。

男孩,不愿上学为哪般

一位母亲带着一个男孩找到了我。在我把孩子安排的另一个房间之后,孩子的母亲急切地说:

"都说您对心理学很有研究,专门向您来求教。我们的孩子今年11岁,上四年级,暑假后考入中心小学的。学习成绩不算太好也还可以,在中游吧。可是现在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家里问他为什么,哄他说如果有同学欺负你,就去找他,咱不怕他。他说一到学校就想家,就想哭,就肚子疼。差不多一个礼拜了,家里怎么说也不行。这不,前天左劝右说的上学去了一次,又说什么也不去了……"

又是一个不愿上学的男孩,他也是因为学校恐怖症?还是另有原因?需要和孩子仔细谈谈。

想到这里,我在另一房间和男孩进行了初步沟通。我感到这是一个内向听话的男孩。我说:"我看你是个挺好的孩子,听说学习也还不错,为什么不愿上学了?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事,马老师来帮助你。想想看可以告诉我吗?"

孩子开头说没有什么事,在取得信任之后,想了想跟我开始实话实说:"就那天,我没有背下课文来,老师留我晚走背书。到中午了我妈妈找来学校。后来妈妈告诉我说是跟老师吵架了。后来,老师很生气地对我说,你以后不要让你妈妈再上学校来捣乱,又批评了我一顿。我挺害怕,天天担心,就想家,就想哭,就不愿上学了。"

孩子的妈妈承认确有其事。在排除了其它原因之后,我和孩子的妈妈也实话实说:很庆幸孩子没有太大的心理障碍,很庆幸及时进行了沟通。恕我直言,孩子的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家长和老师的冲突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家长很是不好意思地说:"当时有点着急了,态度是有点不好,其实过后想想老师也是为孩子好。我告诉孩子,和老师已经说好了,可他怎么还是不愿去上学?"

我说:"孩子到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一切都刚刚适应,加上他性格的内向,适应起来就更难一些,慢一些。现在出现了大人之间的冲突,无疑加重了这种适应困难。这件事在大人看来也许不算什么,在孩子看来就难以承受了,而且久久不能化解。这告诉我们,家长和老师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能在不经意间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随便和老师吵架,表面看来是为给孩子壮胆。其实,就是胆大的孩子也并不高兴这样。任何一个学生在灵魂深处都不会把家长和老师的冲突当成自己的幸福,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家长和老师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因为,他们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老师的爱。家长和老师,他们都很依恋。可是家长和老师却发生了冲突,这会让他们有一种随时可能大祸临头的感觉,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他们怎么承受得了?"

"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孩子的妈妈急切地问。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及时和老师沟通。"

"和老师说过了,老师也不再怪我了。老师跟孩子也一点没有恼怒的意思了。找到您就是老师介绍的呢。老师只是关心地问过孩子怎么几天没上学,孩子就又不愿去了。"孩子的妈妈抢着说。

"能和老师有了感情的沟通,这很好。"我很欣慰,孩子的妈妈虽然性情有点简单急躁,却也敢于否定自我,知错就改,是个坦率的人。"现在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沟通,来商量一下具体办法。请老师这样做:先采取暂时忽略的对策。孩子再去上学了老师全当他一直上学一样,不再和他提起前面的事,不用批评他,不用鼓励他,也不用关心他。这就为他营造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气氛,会有利于他重新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坚持下来。并且请老师做做同学们的工作,也不要和您的孩子提起那件事。因为,这时候即使是十分真诚的关怀,只要提起前面的事就会让他有一种过敏一样的反应。等孩子可以坚持在学校学习了,再请老师多给孩子做些辅导,孩子就会走过这段路了。刚才我已经和孩子做了工作,孩子表示只要没人再提那件事,就愿意去上学。"随后我话锋一转,"其实,老师也不是圣人,老师也可能有些事做得不妥。需要的是互相理解。您不是说老师待孩子也挺好的了吗?再说,您也说过,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想到这些,作为家长可不能再做跟老师,跟自己孩子过不去的事了。"

孩子的妈妈会心地笑了:"我们回去一定和老师好好沟通,好好配合。"

母女俩和我告别的时候已是满脸的笑容。

女孩,不愿上学为哪般

春节刚过,电话约定后,一个女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经过初步沟通,我知道了女孩13岁,正读六年级。按照心理咨询的常规,我与他们父女分别会话。

女孩的父亲满脸愁苦地对我说:

"马老师,和您说句心里话,我真是个很不幸的人。大女儿读到小学五年级就不不了学了,后来医生诊断是精神分裂症。孩子妈妈身体不好。我自己的血压也高,压力很大,还不敢让家人看出来。"

"不知到底为什么,现在这个小女儿也不想去上学了。许多人做工作,都不管用。这孩子是个很懂事很听话的孩子,学习也特别认真,特别知道上进,平时很少和伙伴一块玩。说起来,她也挺不幸,还是很小的时候腿部的骨骼就闹过病,虽然治好了,走路还是有点和平常人不一样。"

"回忆起来还是上学期期中检测的时候,她感觉成绩不好,情绪很低落。一写作业就想吐。当时以为她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开了一些药。后来期末考试的前两周,说什么也不愿上学了,说上学就头疼。后来就给她看病吃药,新配了眼镜,可是孩子还是说看不好黑板,还是不愿上学。这样在家里休学了两周,又去看了医生,一直吃药。期末没有参加考试就放寒假了。现在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又发愁。我们和孩子商量,要不就转学。孩子开始同意,后来又不同意,现在又说同意。我们看孩子就是不想上学了。您说这孩子要是再不上学我们可怎么办?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看,和孩子的直接会话对于诊断是关键一步了。

女孩坐在我的面前,白白净净,文文静静,几分羞赧,几分拘谨。

经过较多的沟通之后,她开始打消了顾虑,和我讲述了他心中的故事:"我就是怕考试,上次其中检测我考得非常不好,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如别人,上课脑子也听不进,写不下去作业,有时候考试脑子里什么也没有了,听课的时候脑子很乱,什么也想不了,什么也做不好了……"女孩的眼泪流下来,抽泣地说不下去了。

我递给女孩毛巾:"你说考试考得不好究竟是怎样的分数?"

"英语88.5,语文93.5,数学94.考得一点也不好,而且越来越不好……"女孩又要泪水涟涟。

"你不愿意上学还有什么难处?"

"不,我想上学。我的姐姐就没有上学,我如果再不好好上学,我爸爸妈妈心里该多不好受!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总想读好书,上好学。可是我又特别怕上学,又不想上学,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感觉什么也做不好了……"

现在,对女孩心病可以做出诊断了。她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所以对学习没有信心,是因为怕考试成绩不好,所以怕成绩不好,是因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通俗点说,女孩的心病是心太重心太高给自己造成的过重的学习心理压力。究其原因,一是家庭因素。女孩的姐姐因病没有读书,父母肯定背负着很重的包袱,对小女儿寄托着更多的希望。尽管可能父母没有直接对女孩加压,那种无形的影响耳濡目染,女孩心中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同时,周围的人们会有各种暗示,让她担心姐姐的病会轮到自己身上,所以她更想通过好好学习来证实自己和姐姐不一样。这又是一种心理压力。再有,女孩的父亲的性格中过分的谨严和压抑,必然会影响到孩子。二是身体因素。女孩腿部的疾病给她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三是性格因素。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女孩形成了自己的严谨、内向、完美主义的性格,形成了对自己的过高的期望。这一切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女孩终于不能接受自己的学业不能出类拔萃的现实。于是想逃避。

但是,一个学生怎能逃避学习?一个追求完美的女孩直面逃避,内心更是痛苦不堪。怎么办?于是,女孩在潜意识里启动了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问题躯体化了,出现了各种躯体症状,成了一个"病人"。于是,心理上的痛苦得以缓解:我是病人,我身体有病,不能上学就心安理得了。同时,家长带孩子四处求医问药,也强化了孩子的病人角色心理。在这样的心态下,女孩感到自己的脑子好像真的出了问题,感到自己真的学习不好了。

我和女孩就学习心理和用脑规律讨论了许多许多。

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相反,有的同学总是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来学习,虽说学得挺苦,可是效率并不一定高。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学习效率与情绪的紧张度有关。一般说,情绪紧张度太低,缺乏强烈动机,认知活动的效率不高;情绪紧张度太高,动机过于强烈,认知活动的效率也不高;只有保持适度的情绪紧张度,才有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就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看,情绪紧张度过低的情况不多,令人忧虑的是情绪紧张度过高,造成大脑过于疲劳,让大脑出现了超限抑制,降低了大脑认知活动的效率。

女孩表示了自己的理解,懂得了把学习动机要调整到一个中等强度。可是她又哭诉起来:"我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好……"

于是我引导女孩找找自己的优点。女孩说自己画画全校最棒,写字也是班上第一。我说:"还有你个子高高的,长得又是这么漂亮,还那么懂事,知道替爸爸妈妈着想。这都是你好的地方,都是你的优点。马老师猜想你的优点还会有很多。所以,马老师建议你把刚才的话换一换,你说: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在女孩复述后,我告诉她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心理暗示",也叫做"标签效应",给自己贴一个不好的标签,就会越来越不好,给自己贴一个好标签,就会越来越好。我讲述了心理暗示的许多道理,女孩自言自语地重复着"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在女孩终于抬起了头,脸上有了信心后,我又和女孩的父亲坐在了一起。我们谈了很多。我明确地指出女孩和她姐姐不一样,只是由于学习压力,心理处于抑郁状态。我建议:一是营造家庭宽松的氛围,父母先给自己的心空播撒阳光,不要让自己太压抑,以便给孩子积极的影响。二是尽量让女孩避开与姐姐的接触,周围的人们不要再将女孩和姐姐相提并论。三是帮孩子营造一种宽松自然的心态,让孩子有一颗平常心,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成功,满意并接纳自己。四是引导孩子多和伙伴交往,减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五是不要随便为孩子求医问药。只要积极地进行心理调适,孩子心中的阴云会逐渐化解的。

在我们分手的时候,我看到的是父女俩脸上的笑容。

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又是一个好消息传来:女孩又走进了春色浓浓的校园。我想,女孩的心理调适还要有一个过程,但只要心中有阳光,女孩的青春季节一定会阳光灿烂。

孩子转学好不好

已经到了就要结束为读者电话咨询服务的时间,电话里又传来一位母亲的声音。

这位母亲向我介绍了孩子的许多情况之后,说:"马老师啊,您说当父母的准不替孩子操心?可是,您说这么晚了还要耽误您的工夫。您知道了我们这孩子的情况了,现在,我们正考虑给他转学,您说转学好不好?"

在家教心理咨询中,时常碰到这种关于孩子转学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实际而又不能轻率处之的问题,因为转学是孩子生活的一个转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孩子以后的发展。难怪这位母亲如此关注。

"先听听两个关于转学的真实的故事好不好?"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我在电话里给她讲了下面的故事——

这天,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找到我,说来请教一下孩子转学好不好?在我们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的孩子读三年级,上学早,比同年级孩子小1岁。暑假里,他们乔迁新居。这样一来,离原来的学校远了,想给孩子转到离新家较近的一所学校。

在我把孩子安排了别的活动后,跟家长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孩子个人的态度如何?家长说,起初没跟孩子谈,也没想跟孩子谈,心想到时候转学过来就完事了。昨天刚跟孩子提起这事,她不太愿意。我说,做好孩子的工作是这件事的关键。因为转学后孩子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比如,你们想让孩子转学后重读三年级,不和孩子谈好的话,孩子会不会感到是留级,是不光彩的事?学过的课程再重新学一遍,孩子还能不能认真去学?新同学对孩子有各种议论,她是不是能正确对待?这一切,工作做得好,孩子有良好的充分的心理准备,转学就是孩子进一步发展一个契机,否则,也许会误了孩子。第二,跟新学校沟通如何?家长说,这点是想到了,我们准备跟新学校的老师详细地谈谈孩子的情况,请老师帮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我说,这样好。上面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转学没问题。

后来又见到这夫妻俩,他们说,孩子在新学校适应挺好,没出现什么消极的影响,孩子很喜欢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一位父亲眼我诉说着他儿子的情况:您说,孩子已经在原学校念不下去了,怎么办?我就把他转到一个新学校去重读六年级。这孩子真是太气人了!就在转到新学校的当天,我还没离开老师的办公室,下课时这孩子就又跟人家打起来了。我心里这个急呀!跟老师和对方孩子的家长一个劲地道歉。我问,到底是因为什么?听这位家长说,原来是下课后,别的班的同学看到一个新同学坐在教室里,就手指着他议论着。这也是清理之中的事。可这孩子见状就以为这几个同学是在说他的坏话,冲出去就大打出手……您说,这孩子怎么这样?

我直言相告:这似乎不能单怪孩子。孩子是因为在原学校不好呆下去了才转学的。他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上肯定处于一种高度的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付各种对己不利的刺激。于是,就在根本没听见别人说什么的情况下而"出击"了。如果在孩子到新学校前,家长把这些可能的情况都做一个大致的估计,让孩子心理上有个合适的准备,肯定不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孩子既然到一个新学校了,绝不会一开始就想搞坏自己的处境。这位父亲直点头:当时是把我急糊涂了,转到新学校前没顾上跟孩子谈这些……

在我的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电话里传来那位母亲的声音:"我知道您的意思了。要给孩子转学,不管是因为什么,都应慎重对待,应把转学做为孩子良好发展的一个契机,前前后后要做好许多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孩子本人的心理准备工作,只要这些工作做好了,该转学时就转学。"

"对。"我对她有这么好的领悟表示十分赞许,"不管是如第一个故事那样的'主动转学',还是像后一个故事那样的'被动转学',孩子都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道路。只要把工作做到位,特别是把孩子的心理准备工作做到位,就一样有光明的前途。就是那句话——该转学时就转学。"

面对一个笨孩子

这封读者的来信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马老师:

您好!我是您的文章的忠实读者,今天专门写信求教。做为一名地方刊物的记者和主编,我感觉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是个失败的家长。

我儿子今年12岁了,就要升入初中。他从刚入学到现在一直厌学,上课不听讲,不能约束自己,考试成绩从来没有上过50分,最低只不过几分。他也不愿意看课外读物。无论怎样和他讲道理都听不进去,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这里的学校总是以分数论高低,可以说我的孩子是在老师的责骂声中成长的,加上我的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促使他厌学。

我儿子出生的时候是难产,用了产钳、吸胎器,大脑严重缺氧,医生说这孩子即使活下来在智力方面也只有3%的希望。孩子不但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而且聪明、漂亮,他从小喜欢画画无师自通;到了7岁骑自行车、游泳等都是无师自通。我想,如果哪个教练能看上他,也许他是个好的赛车手和好的游泳健儿。可是我们这里没有好的体育学校。怎样使我的孩子成功,哪怕他只成功一步也是好的。请指点迷津,谢谢!

江西读者 刘雨虹

给求询的朋友的回信常常是让人很费心思的事情。我知道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一位很有成就的母亲心已经很沉重,该怎样给她回信才能给她以希望呢?我斟酌着词句写下回信——

刘雨虹读者:

您好!一个母亲盼孩子成功的急切之情,马老师很理解。但还是首先需要静下心来看清自己面对的现实。

我猜想您一定很粗暴地对待过孩子。这也许就是您说的"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结果呢,正如您所说,是"促使他厌学"。看来,着急上火是会耽误事的。马老师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因为父母的心太急,反而给孩子的成长加重了障碍。所以,马老师说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您就看清了自己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问题。科学心理学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确有一些儿童属于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原因有产前因素,指一些先天遗传方面的因素;产后因素,指后天环境教育方面的原因。此外还有产程因素,指孩子在出生过程中大脑外伤或窒息缺氧。您的儿子就是这种情况,孩子出生时大脑严重缺氧,的确会使他的智力发展低于一般水平。这便是医生说的智力只有3%希望的意思。

因而,孩子在常规学校读书,肯定会在一般学业上处于劣势地位。他不是从小就厌学,而是由于智力较低出现的学习障碍。对此,过多地埋怨老师也是不公正的。即使素质教育真的落到实处,作为普通学校的老师也是面对的常态儿童群体,也难于要求他们对特殊儿童给予特殊的教育。至于以分数论高低,更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社会还没有给老师创造一个不以分数论高低的教育环境。作为心理咨询师只能对您说——我们且不管他。

那么,您该怎么办?

首先是坦然平和地接受您的孩子。孩子的智力发展状况不能简单地怪您的家教失败。您说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家长",这种失败感正反应了您至今没能很好地接受自己的儿子,没有接受儿子智力相对落后这样的现实。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这种不能接受不理想的现实的态度,比不理想的现实本身更有危害。因为它极容易导致不现实的教育措施。接受一种不理想的现实是不容易的。但是,能够坦然而平和地接受,实在是帮助孩子有所成功的非常必要的前提。您如果听过著名演员王铁成如何接受他那个智力落后的儿子的故事,您会感悟到,对一个智力较差的孩子的深爱,首先是以坦然平和的心态接受他。

其次是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有了对孩子的接受,您就会领悟到,对孩子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这不是说不指望孩子有所成功,恰恰相反是为了有助于孩子有所成功。任何成功都是相对的。您事业的成功不也是相对而言的吗?但是由于期望值过高,面对孩子的分数您肯定是一百个不如意,您传递给孩子的只能是失败感,使他丧失信心。父母对孩子的不满意常常是由于期望值过高,结果摧毁了孩子的自信,磨灭了孩子的希望。如果说您的家教有失败之处,也许正在于此。孩子的信心不是单靠讲道理就行的,而是要一点点地强化。一个大脑受伤害的孩子能够在常规学校读书,能够考几十分,您完全应该看成是孩子的成功,这样您会给孩子一种成就感,给他继续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最后是发展孩子的特长。您说孩子聪明,画画、骑车和游泳很好,很可能是特殊能力发展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能力发展存在类型差异,不同类型的能力发展不是均衡的。有些人一般能力(即智力)不高或者较低,但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却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比如有的儿童由于智力较差从事常规的学业较困难,却能在美术体育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电视节目上曾播出过做一台音乐节目,那个"小小指挥家"就是一个智力落后儿童。在心理学研究中还发现一些很特殊的情况,有些智力很落后的人却可以很快地记住过往汽车的牌号,或者进行一些特殊的计算,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过常人,有人叫做"白痴学者"。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这么多,我想您已经领会,单是在常规学校里比各门考试,不会大家都是优等生,但是人都各有所长。您说的孩子"聪明"可能应该这样理解:孩子虽然一般能力(即智力)较差,可是在游泳、赛车类等体育方面的特殊能力上却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这的确应该着意培养,以发展孩子的特长。至于具体办法,您可以和本地的体校联系,他们会给您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何况您又是一位记者,是不愁这方面的信息的。

最后,马老师还是想提醒一句,不论怎样,都应该接纳自己的孩子,不能心太急,不能心太高。这样您会对孩子少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多给孩子一份信心,让孩子多一份成功。如此,您也就是一位成功的家长了。

您的朋友 马志国

孩子咬指甲怎么办

下面这位家长的来信提出的问题,可能正是不少家长朋友关注的问题——

马老师:

您好!

去年,在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听过您的一次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的讲座。今天写信专门像您请教一个问题。我的儿子今年12岁,就要小学毕业了。他有个咬指甲的毛病,从小学三年级至今没改。当初我想孩子还小,长大了毛病会慢慢改掉。可是到现在眼看就是个初中生了,还是没有改变。我担心这个坏习惯会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能够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我知道您对心理学很有研究,如果能帮帮我,我将非常感谢。

一位热心的读者 刘群芳

当下,我目睹过的一些学生的指甲已经咬秃的手指浮现在眼前,我理解身为孩子父母的心情。于是,我当即回信如下——

刘群芳读者:

你好!

读过您的来信,感到需要讨论的有三个问题。

一是咬指甲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心理学角度看咬指甲是神经性习惯,属于习惯性行为。神经性习惯就是那些重复性行为,包括捻弄头发(或胡须)、敲铅笔、叼钢笔或铅笔、弹响指、吸吮拇指、重复性地摆弄一张纸片或类似的小东西、弄响口袋里的钱币、折叠或撕纸等。咬指甲是神经性习惯的一种常见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神经性习惯主要是双手的动作,也有一些是嘴部的动作,如咬嘴唇或磨牙,即那些磨牙痹患者。既然是习惯性行为,就意味着是反复强化的结果。它们大多出现在个体体验到精神紧张时,而后无意间的重复就形成了一种巩固的神经联系。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下意识地出现这种行为。至于导致孩子精神紧张的原因可能很多,如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少同龄伙伴,适应困难,等等。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容易出现适应困难,从而造成精神的紧张焦虑。这也许是你们孩子所以从三年级开始咬指甲行为的原因。

二是对咬指甲应该怎么看?

神经性习惯对个体不具有什么明显的社会功能。很多神经性习惯对个体来说不引起任何问题,除非这种习惯行为过频或过强。例如偶尔咬咬钢笔不算什么问题。相反,它们可以减少个体体验到的精神紧张。在个别情况中,神经性习惯可能有自我刺激作用。同样,偶尔咬指甲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成为问题。所以,不用担心会给孩子今后的人生带来不良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常常就是开始大人的过分注意而强化了这种行为。把它看得平淡一些反倒有助于消除。当然,如果这种行为过频了,甚至把指甲咬流血或受伤就成问题了。当神经性习惯过频过强时,就需要帮助孩子消除这种行为习惯。

三是怎样消除咬指甲这种神经性习惯?

专家发现,用习惯扭转法治疗神经性习惯,包括咬指甲、揪头发、吸吮拇指,还有一些嘴部的不良习惯如咬唇和磨牙,是最管用的一个方法。习惯扭转疗法的步骤大致是:①教给患者分辩识别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情况,如将要出现的时间;②教给患者掌握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③让患者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行为时的情景;④督促患者无论什么时候习惯性行为出现或将要出现都要运用对抗反应。⑤患者身边的重要角色如家长,给予必要的督促,当患者成功地使用对抗反应不再出现习惯性行为时,一定及时给予表扬,这叫做社会支持。

对抗反应应该是一种容易做而且与神经性习惯不相容的自然行为。例如,对已经上学的咬指甲的孩子来说,对抗反应就应该是用手握紧铅笔l~3分钟或攥紧拳头l~3分钟。因为握铅笔不论在教室里还是在家里学习时都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对抗反应不会引人注意。让孩子先学习辨认每一次开始咬指甲的时间和情境。一旦察觉到这种咬指甲的行为(例如,当手指接触到牙齿时,当手正向嘴移动时),就应立即中止行为并握紧铅笔。如果孩子当时没有铅笔或钢笔可握,对咬指甲的对抗反应就应该用拳头,用另一只手握住它l~3分钟或把手放在口袋里l~3分钟。对孩子使用习惯扭转法时,家长应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既要督促孩子坚持不懈以对抗反应来抑制习惯性行为,更要及时肯定赞许孩子运用对抗反应的成功。及时的鼓励和强化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习惯扭转疗法有效呢?这可能源于对抗反应的两种功能。对抗反应的第一种功能在于它是一种替代物。它提供一种替代性行为,以取代习惯性行为,从而限制习惯性行为。对抗反应的第二种功能在于它是一种惩罚物。对抗性反应对于习惯性行为是一种惩罚,因为它是一种不情愿的活动。就是这种双重的功能使对抗反应抑制以至最后消除了习惯性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如厌恶疗法。可以在手指上涂上一些异味的东西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手指时产生一种厌恶感,从而减少或消除这种精神性习惯。再如灌满疗法。规定孩子在一定时间里反复地咬手指,向完成任务一样有次数时间上的定额,这常常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从而抑制或消除神经性习惯。因为咬指甲一旦成为神经性习惯,每次咬指甲的行为发生都会让人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强化了这一行为。而厌恶疗法和灌满疗法都是排除了可能得到的满足感这种强化。没有了强化,这种行为也就逐渐减弱以致消除。不过,据实践看还是前面的习惯扭转疗法效果最好。总之,把一种方法坚持做到位是最好的。

好了,相信你们亲子合作,孩子的咬指甲行为很快就会找不到踪影了。

您的朋友 马志国

自卑孤独的小女孩,谁给她撑起一片蓝天

"您就是马老师?唉呀!可拨通了您的电话,救救我们吧,我们的孩子可怎么办呀?!"又一个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响过,一位母亲十分焦急地开始了和我的通话。我静听着他们的家庭故事——

我们的女儿上五年级,她把人都急死了!这孩子特别不善于交朋友,整天上学下学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特别的孤独。可孩子又非常希望有人和她交朋友,在自己的班上找不到朋友,就到外班找朋友。在家里的时候,如果有哪个同学给她来电话,唉呀,她欢喜的不知怎么才好。说来真让人着急!您说吧,这孩子不光没有朋友,学习也不行。小时候,老师批评她的学习不太好,我们家长就着急,就闹她,骂她,打她,可是不管用。到如今上了五年级了,成绩还是不行。现在,她都不愿意上学去了。唉呀,急得我要命!

这位母亲的倾诉,让人分明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急躁情绪——急躁,急躁,除了急躁还是急躁!

面对如此急躁的求询者,我得尽力让自己静下心来。于是我以一种平缓的语调进行着下面的沟通:您孩子的交友问题和学习问题是相互联系的。孩子不是不会交友,是因为他学习不好,使她觉得和大家不一样,陷于自卑和孤独,不敢和同学们进行交往,使她失去了朋友。没有朋友是很痛苦的事,对孩子是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所以,一旦有人打来电话,便是对她的自卑孤独的心灵的慰藉。不是每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都会出现交往障碍,那么,是什么让您的孩子陷入自卑和孤独,不能和大家正常交往了呢?恕我直言,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急得要命"!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打骂相加!就是妈妈教子没有平常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说,中外研究一致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总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中常水平。这是为什么?科学告诉我们,凡是影响因素很多的现象都服从常态分布,因为这些因素一齐出现和一齐不出现的机会都很少,有些出现有些不出现的机会较多。这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概率规律决定的。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说,其发展状况也是由众多因素制约的,也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般水平。这样,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服从常态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一般情况。因此,所谓成才,最终是成"高才"或"低才"者总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中才",是一般的人。一句话: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是平凡的人。

有人说,只要各种条件具备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天才,那只是理论假设;有人说,按照某种方案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那不过是现代神话。理论假设很诱人,现代神话很迷人,可都当不得真,能当真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所以我们教子必须要有平常心。

电话那端很静,这位母亲急躁的心态趋于平和:"您说得很对,天才只是少数,当父母的对孩子应该有平常心。可是,我们的孩子考试都到了倒数第几名……"

"这就更需要父母对孩子有一颗平常心了。"我动情地说,"一个学习不好的小女孩,别人不满意她,她已经平添了几多痛苦,妈妈更不满意她,而且急得要命地闹她,骂她,打她,她是多么痛苦无助啊!一个小女孩,面对如此她根本不能承受的痛苦重压,她除了糊涂还能怎样?除了自卑还能怎样?除了孤独还能怎样?也许,孩子开始不过是学习一般,小小年纪,她需要的是帮助。然而,母亲急得要命,母亲打骂相加,孩子幼小的心灵实在招架不住了。她被您闹糊涂了,被您骂糊涂了,被您打糊涂了:她只会为自己的'笨'而自卑,而孤独,她还能知道什么呢?孩子的心灵是多么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扶助啊!哪怕仅仅是一个伙伴的电话,在她看来也是救助心灵的一缕希望啊!在我们今天这个国度里,应试教育还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学校和老师也有太多的无奈。一个学习不好的小女孩,在外面已经难以找到她心灵的蓝天,在家里父母怎能不尽最大努力给自己的孩子撑起一片心灵的蓝天?孩子的心灵是那样地孤独无助,她是多么需要亲人的抚慰啊!只有您的抚慰才能给孩子的心灵以光明和希望,因为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啊!您怎能忍心再去挤压孩子那孤独无助的幼小的心灵?!"

情之所至,我几乎哽咽难言。话筒里,那位母亲更是泣不成声:"谢谢,谢谢您这番话。我糊涂,为一个分数,不顾孩子的心,我糊涂啊……"

"虽然现在孩子的学习较差,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至少也属于中等智力水平。如果您的母爱化作她心灵的希望和信心,那么孩子还是可望得到较好发展的。"我的疏导使她逐渐恢复了平静和理性,于是继续说,"重要的是要以一颗平常心来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满怀期望地去教子成人。当以一颗平常心待孩子的时候,您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甚至有很多其他孩子比不上的优点和长处。这会帮孩子找到自信。而自信是孩子成长为大写的'人'的基石。只要孩子成长为大写的'人',她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您也就有了教子的成功。"

电话里女孩的母亲连连地说:"谢谢,太谢谢了!听您的,我一定要给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蓝天!"

男孩掀翻老师办公桌的背后

蒙蒙是个小学毕业班的男孩。最近,常常不守纪律,不听话,脾气暴躁,好冲动上火,和老师同学常常发生冲突。昨天,又因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和老师发生了冲突。老师怕他冲动,请来了蒙蒙的母亲。没想到这下更坏事了。老师还没介绍几句情况,蒙蒙一看妈妈被请来了,立刻激动起来,怒不可遏,当时就冲进办公室打翻了老师的办公桌,又冲进教室,推翻了好些课桌。蒙蒙象一头发怒的小狮子,老师和家长谁也拦不住了。孩子冲出去了,剩下老师和家长一起摇头叹息,不知蒙蒙到底犯了什么毛病。

第二天下午,电话预约后,蒙蒙的妈妈带着孩子找到我。在心理咨询室里,蒙蒙的妈妈介绍了上面的情况,更是摇头叹息,愁苦的掉下泪来。

"我管孩子很严,孩子过去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就是从最近才这样的。"蒙蒙的妈妈说,"马老师,孩子到底是怎么啦?是不是神经出了什么毛病?"

母亲回避后,蒙蒙坐在了我的对面。这是一个胖乎乎地男孩,大眼睛困惑地一眨一眨地看着我,眼神中流露的没有顽劣,而是一种追悔和求助。见我和蔼而亲切的微笑,好像轻松了一些,脸上露出笑容。一个满可爱的男孩。

我们进行了初步沟通之后,男孩没有了顾虑,他说:"妈妈总是让我准备考重点中学,对我常常说,为了让你考重点,妈妈再苦再累也心甘。我爸爸在外地上班,妈妈为了我很辛苦,我知道,我也努力了。这个学期,学校举办了尖子生的辅导班,却没有我。我就心里很不满,总是烦,感到上学没劲。妈妈就更是唠叨我。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上课不好好听讲,说话,打架,我妈妈一去学校,回来就打我骂我。我心里就更烦,更生气。这次,老师又叫家长,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就胡闹了。我知道不对,我很后悔……"

至此,问题比较清楚了,蒙蒙的毛病属于爆发型人格障碍。

爆发型人格障碍是指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而又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行为的人格障碍。具体表现为:①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由于控制能力差,容易与别人发生争吵或冲突,往往可以因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或暴力行为。②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缺乏自我认同的稳定性,因而不断地寻求自己的生活角色,但又没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就导致变化无常的生活态度,形成了情绪的不稳定性。③情绪和行为具有反复性。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为之后,十分内疚懊悔。在间歇期表现正常,能与人正常相处。但过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为等又会重新表现出来,呈现出明显的反复性。④挫折耐受力差。这种人遇到刺激强度即使很小,也能触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小题大作,这是因为挫折阈限低,挫折耐受力差。

爆发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一般有生理心理因素和家庭社会因素。就蒙蒙的情况看,蒙蒙十二三岁,已经进入少年期,身心发育出现突变,神经系统的抑制兴奋机能不够协调和灵活,控制力差。同时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开始进入了第二反抗期,容易和成人对抗,自尊心非常敏感,一旦受挫,就容易以暴怒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自我防卫。蒙蒙妈妈对他从小管束过严,只要与老师沟通就打骂孩子,一味要求孩子考重点中学,孩子没有进入辅导班,感到了严重受挫,妈妈没有关注孩子的年龄变化,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还是一味地唠叨。这都是给孩子的心灵积蓄危险的能量,使孩子心中的心理压力已经如同一座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于是,遇到点点刺激,就会发火。这次,孩子终于火山大爆发了。

想到此,我对蒙蒙说:"你不是坏孩子,但你就要长大了,你不愿意自己这样,是吗?要改变自己必须要从自己做起。"蒙蒙表示明天就向老师好好道歉,又问我以后怎样不让自己乱发脾气。我给他介绍了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

首先要在间歇期里加强自控能力的培养。一是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用道德的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二是增强法制纪律观念,用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三是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四是学会运用"制怒"等座右铭来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控能力。五是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等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六是正确对待挫折,认真分析挫折原因,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其次是学会在激情爆发时自我调控的方法。①警醒法。当怒火即将爆发的瞬间,立刻卷起舌头不讲话,闭上眼睛,脑子里默念"忍"字警醒自己。②回避法。迅速离开产生激情的现场,去从事别的事情,如去跑,去跳。③暗示法。如果一时离不开现场,在脑子中迅速默念:"大发脾气有什么用?发火会使自己失态的,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上一次发火自己已懊悔极了。这次千万不要再发火了……"④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严重后果,尽量把自己激情爆发后的后果想象得严重些,以使自己息怒。⑤宣泄法。实在怒火难耐,你赶紧对准一堵墙,挥舞你的拳头。这样,既宣泄了怒火,又避免了造成人员财务的伤害。

听到这里蒙蒙笑了:"谢谢马老师,我知道怎样管住自己的脾气了。"

而后,我和蒙蒙的母亲针对孩子的问题,就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进行了较多的沟通。

"看来,不理解孩子真是要坏事的。谢谢您帮我们度过这一关。"蒙蒙的母亲深有感触地说。

是啊,父母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孩子就会多一份身心健康,家庭就会多一份和谐和温馨。

小小女孩为什么想走不归路

电话约定后,我接待了一位母亲和小女孩的来访。年轻的母亲脸上挂满了愁苦和困惑。我意识到又将面对一个沉重的家教故事。

果然,孩子的母亲话没出口先哽咽起来:"我和孩子的爸爸上班的单位离家很远,所以就在单位的宿舍住。孩子在家里和奶奶在一起。那天晚上11点多了,家里一个电话打到我们单位,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才知道是孩子出事了,要我们立刻回去。当夜我们就赶了回来。原来是孩子想自杀,在一个本子上已经写好了'遗书',写了好多,给爸爸妈妈的,给奶奶爷爷的,给……"

孩子母亲陷入痛苦的回忆中,久久的说不出话,泪水静静地淌了下来,我递过去毛巾。

"……家里人说,那天,孩子不让奶奶和她一个屋子睡。奶奶听到她给同学打电话说想跳楼,可又怕楼下太脏。又问过奶奶手腕上血管在哪里,奶奶还发现她找过刀……我们在孩子的手腕上真的发现一道划破的痕迹……孩子刚刚12岁的年纪,怎么就会这样啊……"

孩子母亲又一次泪水涟涟。

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在思考这一问题。

女孩母亲终于平静下来了,她述说了有关的一些情况:

孩子的爸爸原来就在我们单位子弟学校教书,又比较娇惯孩子,孩子从小在学校里享受了一种特殊的待遇。孩子在学校里不能和同学们正常交往,不合群。五年级时为了让孩子考重点,就把他放到城里来,由奶奶照顾生活。我们很忙,有时候差不多一个月才能和孩子见个面。奶奶说孩子不听话,有时甚至跟奶奶对着干……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要好好读书,好考进重点中学。可是孩子却越来越不愿意在城里的学校上学了……

那次,孩子滑倒过一次,不是很重,但是孩子就借口腿疼好几天不去上学。后来因为作业的事老师批评了她,又不愿意上学了,提了好多条件,什么要老师先道歉等等。因为老师是我们很好的朋友,总算帮助我们把孩子又劝回了学校……

孩子也是看得书太多了。她爸爸看过的书随手扔在床上,她拿过来就看,琼瑶的小说她也看了不少……

孩子曾经和爸爸说过她心理有压力,爸爸也没太当回事。可这次孩子说什么也不愿再去城里的学校上学,想回到原来我们单位的子弟学校。我们怎么做工作也不行……

最后女孩的母亲问:"您说孩子到底怎么了?"

这一问题的答案现在已经清晰,我和小女孩的沟通进一步印证了我的判断。

"孩子承受着几乎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呀!"我和孩子的母亲分析说,"其一,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很好地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一个新环境孩子感到了难以克服的适应上的困难。其二,大人'考重点'的过高的期望心理,让孩子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难以负载的心理包袱。其三,孩子童年习惯了父母呵护有加的生活氛围,突然让她离开父母,孩子遇到了难以承受的孤独和无助的重压。孩子都想当一个好孩子。面对这一切,孩子一定努力尝试应付过。但是,她的心灵和双肩还太稚嫩。她承受不住了,她要本能地防护自己的心灵。于是,她开始和奶奶发脾气,开始找借口不去上学。当这些都不管用时,她走投无路了,她选择了最后的办法。所以,看来好像患者是孩子,其实需要医治的是家庭,是家长。就是说,病根是在做父母的人身上。是这样吗?"

"您分析的真好,看来当父母的有时候也犯糊涂啊!现在我们明白了,也就心中有数了。真谢谢您。"年轻的母亲脸上有了笑容。

不久,女孩的妈妈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现在一切平安。我欣慰地想,事情常常这样,只要找到了原因,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她又走上了洒满阳光的路

兰兰今年12岁,是独生女。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把兰兰视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期望极高。兰兰上学后一直成绩十分优秀,不仅父母乐不可支,老师同学也对她很推崇。她本人也感觉到自己的出色,很有点自得。

然而,就在众星捧月的时候,兰兰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时,兰兰正好患了重感冒,还坚持参加了全部考试。由于身体不好,复习准备不足,加上心理紧张,考试结果很不理想,不仅使兰兰第一次掉出了班级前10名,而且数学甚至没及格。

这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受不了了。由此,兰兰变得沉默寡言,精神萎靡,情绪低落,饭量也大大减少。逐渐地她怕见老师和同学,后来发展到整天躺在床上,再也不愿上学了。家长开始没在意,只是一般地安慰几句。直到这时才着急起来,问孩子怎么样了,她也说不清,只是一个劲地流眼泪。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身体没什么毛病。在大夫的提示下,这才想到孩子可能是心理上出了毛病,把兰兰带到了心理咨询室。

经心理咨询师诊断,兰兰是患了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对生活和活动的兴趣明显减退乃至丧失;心情压抑,忧伤苦闷,悲观消极,丧失希望,对学习缺乏热情,无所企求,缺乏动力,身心疲惫;自卑,自责,自我贬低,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失去意义,愿意长睡不醒;常将自己的抑郁心情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对外界和人际关系失去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认病情严重,希望治好,要求治疗。总起来说是:没有兴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精力,没有意义,没有用处。同时还会引起疲劳、头痛、耳鸣、心悸、胸闷,腹胀、便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等躯体症状。

这里应注意区分两种情况:

一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一般性的抑郁症状。后者的抑郁状态情境性很强,通常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好转或消失;前者的抑郁症状在情境改善后仍不能自拔。

二是区分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后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范畴,是精神病,有躁狂或抑郁的发作史,有妄想和幻觉,自知力严重缺失,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前者属于神经症的范畴,不是精神病,没有妄想和幻觉,有自知力,能与现实保持正常关系,对自己的症状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主动求医。所以,抑郁性神经症不能简称为神经症。有些人把两者混淆了,请一定要注意区别。

抑郁性神经症的病因大致有三:一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中的重大挫折、紧张事件都可能带来精神创伤,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就会诱发此病。二是个人心理因素。有情绪低落,寡言少语,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等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患此病。三是躯体因素。如意外伤害,躯体疾病,身体疲惫等也可能诱发此病。

心理咨询师对兰兰的家长说:"孩子患病的直接原因是考试失败后自觉太丢面子,心理上受到严重挫折,而促其发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她从小在赞扬声中长大,一帆风顺,以至意志薄弱,挫折的承受力太差。而这又与家长的过高期望和教育失当有直接的关系。"

兰兰的母亲一个劲地点头:"您说的很有道理。我孩子的确太顺了,长这么大几乎没受过什么挫折,我们也从来也不让她干家务或从事从事别的有助于锻炼意志品质的活动,只是一味地强调她的学习。现在想来,我们的教育方法实在是有问题,的确是需要改。"

心理咨询师建议说:"对于兰兰这种主要因个性缺陷而导致的抑郁性神经症,如果只求表面上一时地改变她的情绪状态,虽然短期内也可能有一些成效,但以后在一定的诱因的作用下病症还会复发。所以最好是用行为疗法,也就是通过生活和学习实践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提高挫折的耐受力,从根本上消除病症。这就需要改进家庭教育。这是治本。具体的做法,一是从认识上让孩子懂得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应该以顽强的意志来战胜困难承受挫折。二是在生活上锻炼,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绝不代劳。三是让孩子合理分担家务,承担起在生活中的责任。四是要积极锻炼身体,在体育活动中培养意志。"

"您说的对,我们一定照您说的办。可目前该怎样调整她的抑郁情绪呢?"

心理咨询师提供的方法是:

——倾诉疗法。教孩子学会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消极情绪向亲朋好友倾吐出来,以至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不要总是强加抑制。

——日记疗法。日记有两种写法:一是主观性的,有消极情绪时,在日记中自我倾诉,然后对消极观念进行剖析,找出其中的谬误;二是客观性的,不写自己的感受,不提"我"字,尽可能地记录外界的现实生活,这样逐渐会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心中也就会洒进阳光。

——暗示疗法。比如可以教孩子这样自我暗示:我知道了挫折困难并不可怕,我又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我开始学会凡事都要往积极方面想,我的心情不再压抑和抑郁了,我的心情愉快起来了,我的症状正在消失……

——交友疗法。人际交往是驱散心中乌云的良方。让孩子在和伙伴的交往中化解心中的抑郁情绪,心情就会开朗起来。

——目标疗法。挫折感往往是自我目标过高所至。引导孩子把目标调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不要太高太严。目标调低了,就容易获得成功,成功感容易使心中多一些欢乐。

最后,心理咨询师请兰兰的家长和老师多联系,加强沟通,以便及时发现情况,妥善解决。

兰兰回家后,家长首先把咨询情况告诉了兰兰的班主任,请求老师给予协作。班主任为了帮兰兰摆脱抑郁的困扰,专门做一次家访,和兰兰亲切交谈,表扬了她带病坚持考试的可贵精神,充分肯定了她的长处。老师的关心和赞赏鼓舞了兰兰的信心,使她又高兴地回到校园之中了。

在对兰兰进行行为锻炼的过程中,兰兰起初很不习惯。经家长反复的工作,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半个学期的调整锻炼,兰兰终于完全摆脱了抑郁的阴影,性格开朗起来,意志坚强了许多,独立性也有很大提高,身体也棒棒的,学习成绩也重新回到班上的前列。

兰兰又走上了洒满阳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