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进了中学校门
一位孩子的母亲写信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她说:
我的女儿叫慧慧,最近我发现她突然失眠了。因为这在她生活中还是第一次,明天她就要从一个小学生变为初中生了。孩子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一个劲儿地像是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我的新同桌是谁呢?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会喜欢我吗?和同学们怎么谈话?作业多不多?
其实,不单孩子,就是我也有几分不平静。您说孩子走进中学的校门,我们当父母的应该给孩子哪些帮助?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是他们生活道路上的又一次转折:熟悉而值得留恋的一切都将过去,充满希望而又陌生的生活开始了。于是,激动、兴奋、害怕、茫然交织在一起。如何迈好这新的一步?家长和孩子自己都很关心。
为此我回信中写道:
首先,要看到孩子升入初中后会遇到许多新问题,面临许多新变化:
——社会角色的变化。小学那会儿,他们是全校资格最老的"大哥哥"、"大姐姐"。而到了中学,他们成了资格最嫩的"小弟弟"、"小妹妹",从峰顶一下跌到了谷底。可另一面呢,他们在家人亲友面前的地位却上升了。小学那会儿,父母拿他们当孩子,这会,说他们"长大了"。这一低一高,会激发出许多新的矛盾来。
——学习活动的变化。小学时整天围着语文、教学、英语三门课程转。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多了,一会儿一门课,一会儿一位老师,给人一种"走马灯"似的感觉。在学习方法上,老师也不再手把手教人去做每一道回了,而需要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自觉性。
——行为规范的变化。小学时的一些规矩到了中学要有改变。过去允许的,到了中学可能要禁止,过去禁止的,中学却可能允许了;过去可以依赖别人的,到了中学却需要自主了。
——人际关系的变化。小学时出了什么事,班主任就在身边。到了中学,班主任可能要上几个班的课,来班上的机会少了。而科任老师每天多关心本学科教学,一个人一个特点。同学间,过去的好朋友多分手了,必须重建新的朋友关系。
这一切都需要孩子尽快顺利地适应,才有助于他们的中学生活有一个好的起步。那么,您该如何利用孩子新生活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初中新生阶段的心理适应指导呢?
一是利用"新奇效应"。您应认识到,学习环境的转变也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契机。应该利用"新奇效应",让孩子重建信心,树立新的自我形象。有个男孩在小学时因脾气过犟,跟班主任发生冲突,影响了学习。进中学的前夕,趁暑假里旅游的机会,他父亲与孩子进行了一次谈话,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告诉儿子:新生活的起步可以使你变成一个全新的人。因为任何人对你都没有成见,全靠你自己怎么重新做起了。正是这次谈话引发的心理效应,帮助男孩顺利地渡过了适应期,也成为老师喜爱的学生之一。
二是重建学习规范。孩子进入中学的最初阶段,主观上都希望给人一个好印象,在行为上较谨慎。这正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进行规范训练的最佳期。学校所以在入学之初进行的一系列入学教育,正是针对这一特点,以便提高效果。相反,这时候的任何疏忽,都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很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学校积极配合,抓好开头,帮孩子重建与中学生活相适应的学习生活规范。
三是建立新的朋友圈子。"朋友圈子"是关系到孩子校内校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交友得当,可以从中受益,反之则会危害他的健康成长。倘若孩子过去被一些有不良品行的同学所包围,那么孩子上中学后正好是一个摆脱的机会。如果孩子过去交的朋友没什么不好,但开学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留恋旧的朋友圈子,则需引起您的注意。因为长期如此,会引起孩子对新集体有所抵触或难于认同。同时,还会使他因朋友圈子的狭窄而得不到广泛的知识和形成良好的人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请您关心孩子踏进中学校门这个特殊阶段的心理指导。由此,孩子将走向成功。
升入中学,孩子为什么告别了"尖子生"
电话里,一位家长朋友在和我诉苦:"马老师,您说,我们这孩子是怎么了?孩子在小学时一直在班里总是第一,考中学时也是以在他们那个小学前三名的好名次考入重点的。可是,进了中学后,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名次了,先是在班里排在10多名,现在又到了20多名。您说孩子这是怎么了……"
听着朋友的诉苦,想起了不少家长朋友曾经和我讨论过这类问题。对这类问题应怎样看呢?
非常明显,首先是一个的竞争层次问题。重点中学录取的是小学时的尖子生。而这时的尖子生是相对于小学时的竞争对手而言的。到了中学,大家都是尖子生,竞争对手不同了,大家在小学时都是第一名,可现在有些同学不能再保持第一名了。正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是个很自然的事,是个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客观存在的事情。
电话里,家长朋友对这一点表示理解,同时又问道:"那么,在强手的竞争中哪些学生会丢掉第一名呢?我们孩子为什么这样?"
这就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了。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地转换学习方法,有的可能是因为对老师的教学不能适应,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有的可能因为出现了某些具体的心理障碍,等等。但是,有一点是基本的因素,那就是天资递减律的作用。
人们习惯于把人的先天素质称为"天资"。天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但天资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的。这叫做"天资递减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如果把17岁时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4岁前可达50%,4~8岁再增加30%,剩下的20%是8~17岁发展起来的。这,与其说是表明能力在早期发展快,不如说在早期天资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大,以后逐渐递减。我国民间相传的"十岁神童、十五才子、二十凡人"的说法,体现了对天资递减律的朴素认识。
天资递减律告诉我们,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受较多的天资的影响,相反,年龄越大天资的作用越小。在小学时,当然也不能排除天资之外的影响,但是相比而言还是较多地受天资的影响。到了中学,虽然天资的作用还是不能否认的,但是相比而言天资的作用正在逐渐让位于后天的因素的影响。就是说,小学时可以较多地凭脑子的聪明,而到了中学后,脑子的聪明之外更多地需要后天的因素了。这些后天的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是否满腔热情,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勤奋努力,刻苦拼搏,等等。在强手竞争中,哪个学生在这些方面不留意成了弱项,就会把好名次让给别人。
"对,对,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我跟他说,单靠脑瓜的那点聪明不行,必须要刻苦,他就是不信。这回我要把您的这些话好好讲给他听。看他还不信!"听我讲了上面的意思,电话里家长朋友连连地说。
"可是,大家都努力了也不会大家都第一。"我又话锋一转说,"因为人的智力的确有差别,而人的后天条件即非智力因素也是有差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差别不可避免。有差别就不能大家都第一。但是,只要努力了就是成功。正因为天资递减,所以不论是谁,为了成功,都应勤奋努力。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应该为他加油,而不必为他的名次过分担忧。您说呢?"
当我们说再见的时候,彼此已经有了共识。
"第一名"的困惑
又一个周六的晚上,到了正要结束咨询服务的时候,我的心理咨询专
线再一次铃声响起:"是马老师吗?真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打扰您——我们刚刚找到登载您文章的报纸。情况是这样的:我的女儿在小学一直是学校的尖子,今年考入重点中学,刚上一周的课,回家来就象要得精神病似的,说在那里上不下去了,闹着要回到本乡的中学来上,弄得我们全家不知如何是好……"一位父亲急急地说。
随后我又听到了女孩自己的诉说:"过去我在小学时总是第一,到中学后可坏事了,有的课程我跟不上了,计算机过去根本没学过,英语也差得远,我就着急,学不好心里就特别难受,总想把当天学过的知识全记住了。越是想记住越记不住,脑子越来越糊涂,真有点顶不住了,我非常着急,非常害怕,真像要得神经病似的。"
孩子的父亲问我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请我讲给他们全家听。在他们做准备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几乎数不清的家长朋友和少年朋友与我讨论过的一个话题:在小学时数一数二的,到了中学为什么不行了,应该怎么办?我把这叫做"第一"的困惑。现在又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
于是我跟女孩的父亲说:
"请您放心。您的孩子只是出现了心理障碍,与精神病毫不相干。为什么出现了心理障碍呢?主要是生活变化引起心理上的落差所至。一是孩子升入中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我专门有过谈适应中学生活的文章,就不多说了。二是您的孩子又是从乡下学校考入城里的学校,这又增加了孩子的适应难度。因为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城乡是存在差别的,这不单是老师的问题,有许多客观方面的因素,比如计算机课程的是否开设就是这样。三是您的孩子到中学后找不到'尖子生'的地位了,找不到'第一'的感觉了。这是问题的关键。其实,稍微静下心来想想就不难理解,'第一'这个概念的内涵总是相对性的,它总是相对于某一个群体中的其他的人说的,是相比较而言的。就是说,是否第一,要看和谁比。重点中学,强手林立,学生群体的构成与乡村小学的情况相差甚远。都是'第一',集中到一起不能大家都'第一'。其实,这个道理是'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的',只是人们感情上难于接受。上面三个因素共同作用,诱发了孩子的心理障碍。"
"但这只是外因。所有面对这样的外因的孩子都会产生适应上的困难,都会带来情绪上的波动,但并不是都产生心理障碍。您的孩子的心理障碍的产生还有其自身性格这个内因的作用。根据我们初步的沟通和推测,您的孩子是个特别懂事、特别要强、特别心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容易拿事太当回事,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于是同样的外因影响之下,容易诱发心理障碍。所以,重要的是帮孩子学会放松自己,让自己有一颗平常心。"
孩子的父亲和我达成共识之后,请我和孩子谈谈。
我和女孩换个方式谈了上面的意思,女孩表示理解之后问我还能不能赶上去。我肯定地说:"能。但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你好比运动员跑到了转弯处,聪明的运动员不会在这个时候赶超别人的。等转过弯,你可以尽情地去赶超。你好强上进,这当然是好事,但山外有山,谁也难保在什么时候都第一,别让'第一'成为你的包袱。马老师喜欢这样一句话;只要努力了就是成功。把它送给你好吗?其实,仔细想想让出'第一'又何妨?让出'第一'并不就是输家。这样一来,你扔掉了包袱,在跑道上就会跑得更快。人的脑子更是这样,特别喜欢好心情,你心情好了,它才愿意为你服务。"
在女孩的笑声中,她的父亲心情也有几分轻松地跟我道谢。我又趁机"制造"了一点紧张:"您的孩子过去的成长可能是很省心的,但是一旦让您费心了就会很麻烦的。就心理咨询的经验看,太拿事当回事的孩子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今天谈的情况就是一个先兆。不过您别怕,防治的灵丹妙药是,您先拥有一颗平常心,再让孩子拥有平常心,亲子接受一个共同的信念:让出'第一'不算输,让出'第一'又何妨?"在笑声中我们结束了通话。
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家长朋友和少年朋友走出"第一"的困惑。如果故事中的父女俩也能读到这篇文章,相信女孩已经走过"第一"的困惑,已经充满信心地开始了新生活。
孩子为什么想辍学
一位当父亲的来到心理咨询室,满脸愁苦地坐在我的面前:"马老师,您说我们那个儿子是怎么回事了?今年暑假开始读的初三,这不,刚刚开学没几天,他忽然闹着不去上学了。我们连哄带劝,连说带闹,孩子就是不去上学。您说这孩子是多让人着急?好啊,你不是着急吗?你越着急他越是不给你去上学了!您说这可怎么办?"
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之后,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晓雷也是一个初三男孩。初三,是初中的关键时刻。可是,晓雷却偏偏"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想上学了。他说头痛。医生检查的结果是什么毛病也没有。过了一个星期,他还不去,对谁都发火。学校通知说,再不去就没有学籍了。家长没办法,找到心理咨询室的一位老师求救。
这位老师跟家长谈过之后,又来到晓雷家。
晓雷躺在沙发上,眼睛都不睁。可是看得出,在与他父母交谈时,他眼皮微动,并非充耳不闻。老师请孩子的父母先离开,单独对晓雷说:"我可以和你聊聊吗?要不,我说几句你听听,好吗?"他点点头。老师说:"你什么病也没有。你是学习上遇到不顺利,失去了信心,想逃避困难。可是,你明明知道中考是躲不开的,所以你心里很矛盾和烦躁。你对自己不满意,却把火气向别人发,这是没用的。我们可以帮你,但最终得靠自己救自己。至于你愿不愿'站'起来,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说完老师把他一个人留在屋里。
随后,老师和家长进行了沟通。
按照老师的建议家长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是不再提上学的事,除了必要的话以外,不跟他说话,若无其事的干自己的事,不再过分关注他。同时不准他随便出门。在生活上来了个水平下降。粗茶淡饭而已,水果冷饮没有了。有时候还让他自己做饭,如果懒惰,就只有啃干馒头了。这样绷了几天,孩子就有些熬不住了,对邻居说:其实我也很矛盾。邻居把这话告诉他妈妈,他妈妈装作不知,就是不提上学的事。正当孩子像热锅上的蚂蚁时,他爸爸觉得火候差不多了,非常严肃的说:"按《义务教育法》规定,你不上学你犯法,我不送你上学我犯法。你看着办得了。"他妈妈偷偷给她舅舅打电话,请舅舅过问一下。晓雷很佩服舅舅而且有点怕。舅舅来电话了:"听说你好几天没上学了,怎么回事呀?我老远地跑到外面来挣钱,不光为了我的孩子,也为了你。你说,你到底去不去上学?"晓雷话也不流利了:"那我,那我,去。"这回妈妈说话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去上学呀?"他说:"我正想,正想……后天去吧。""要不,明天就去!"爸爸不容商量地敲定。晓雷晚上彻底洗了澡,第二天,终于上学去了。
事后,晓雷跟家里说了实话,原来开学后老师讲三年级多么关键,中考竞争多么激烈,把他吓丢了信心,所以想装病逃避。
"这个故事和我们的孩子的情况差不多,对我很有启发。"来访的家长朋友有所感触地说。
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遇到孩子辍学的情况,家长绝不可以做出比孩子还着急的样子。你着急他就不着急了。要做出平静的姿态,把孩子推向第一线,他的急让他自己去着。这样才能促进他心理上动机的斗争,促进他自己战胜自己。
二是辍学的孩子因为心里烦躁,往往会找茬跟家长较劲,家长千万别上当,要不理他,不给他对人发泄的机会。这样可以给他创造反思的氛围,因为人在和别人打架时是不爱反思自己的。
三是对辍学的孩子,粗暴固然不好,拉拢也大可不必。如果孩子不上学家长还要好吃好喝地哄着,岂不成了辍学有功了吗?不能让孩子这时太舒服。这样可以避免无意中强化孩子辍学的念头。
四是借助在孩子眼里有权威的人的作用,这是很必要的一条。这样,既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又可以算是找个台阶。
五是不要轻易说孩子有病。轻易说孩子有病,孩子就会以病卖病,找到了逃避学习的借口,大人也缓解了心理压力,其结果极容易真的让孩子不能再走进校园。所以应从积极方面多做工作。轻易说孩子有病,是不负责任的。
当我们结束会话的时候,这位父亲满脸的愁苦已经消散。
转学故事中"美丽的谎言"
下面这段关于转学的故事,是周六晚一位母亲在心理咨询专线里讲给我的。
暑假过后,这位母亲的儿子转到离自家很远的一所中学。转学后一个月的光景,儿子突然给家里打电话,说坏事了,学校好像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什么秘密呢?原来这个男孩在原校读的是初三,转学到新学校读的是初二,这段实情隐瞒了下来。可是,学校老师们在工作中很快发现其中有"埋伏":先是班主任老师在第一天见面时,就听男孩无意间说出了三年级的一段课文;随后是科任老师对他没有课本产生疑问;继之是随着了解深入,发现他学业基础虽然较差,却又不像新手,比如语文课有些课文总是先于其他同学背下来……老师们需要确认这个男孩到底是从几年级转来的,于是,不约而同地相继找他谈话了。由于当初家里特意商定想掩住这一事实,如今老师看出来,孩子有了一种被揭穿谎言的负罪感,于是,很有些焦虑不安地给家里"告急"。也是,孩子一个人在异地他乡,本来就人地两生,这下就更是心里没底了。
男孩的家长意识到当初的决策错误,告诉孩子跟老师实话实说。可是,又担心会有什么不好。于是,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
"当初怎么没照实说呢?"我问。
男孩的家长说:"怕让人知道从高年级转到低年级,会让孩子没面子。同时,帮助转学的朋友也说不必说出实情,也就瞒了学校和老师。"
我说;"实际上转学常有降一年级的,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至于旁人的意见,由于不实际做教育教学工作,也未必切合实际。但是,这样并无恶意的隐瞒,却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人为的心理压力。即使没有老师的询问,孩子的心理压力一样藏在心灵深处,难以化解,好比小偷总是要时时担心被别人看出破绽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老师的询问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了。"
"您说得对,隐瞒对孩子是一种压力,还是实话实说的好。"家长表示理解,随后又关切地问,"可是,老师为什么要证实这一情况呢?"
"这是为了教育教学的需要,也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又来了一段"长篇大论":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措施,要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而每一种教育方法的效果,都不是单由方法本身决定的,往往取决于具体的教育对象。这便是所谓"对症下药"。要教育学生,必须先要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比如一个刚转学来的学生,到底学没学过高一年级的课程,老师在上课教学或下课辅导时,自然都应区别对待。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措施的效果如何,都要看他到底是落在教育对象的怎样的心理背景上。再有,教育教学工作又不单是师生之间的单一的沟通,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向的沟通。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就会使沟通受阻,教育措施难以奏效。有一个实例。一个刚转到班上来的学生把课文背得非常流利,老师带头鼓掌。可是,同学们没几个人响应,局面很尴尬。最难受是那个新转来的学生,满脸通红地趴在了课桌上。随后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是降班转学来的。您看多尴尬?
最后我说:"总的来说吧,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实情,是为了更好地教好孩子。所以,孩子转学时,单是为了孩子自身,也该跟新学校的老师如实地介绍孩子原来的情况,这包括一切事关孩子的教育发展的情况,沟通得越详细越真实越好。"
"感谢您的分析帮助,有空我们当家长的还要去跟老师见一面,把孩子的情况进一步说清楚。"男孩的母亲很通情达理地说,"可是,这多不好意思。老师跟孩子那么费心,我们还跟老师说谎,我们真有点没脸见老师。您说……"
"您能及时补救,这很好。跟老师说清了,孩子也就没有了心理压力,不用天天为此而忧心忡忡,也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他的新生活了。"我肯定说,"至于说谎,谁也没什么恶意,就算一个'美丽的谎言'吧,老师会理解的,您说是吗?"
耳机里传来男孩母亲轻松的笑声:"'美丽的谎言'——您说得真好,我们一定要跟老师说实话"。
"实话实说,更美丽。"在笑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通话。
一场"条子风波"
寒假里的一个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的声音:"马老师,您快帮帮我们!我在孩子的本子里偶然发现的一把条子,都是一个男孩写给女儿的,还有女儿在本子上写了好多这方面的话……我家这个年怕是也过不好了……"
我很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约定见面具体谈谈。
冒着寒风,孩子的母亲和父亲一同来到心理咨询室。看着他们脸上挂着的寒气,我感到了他们心中似乎也有一丝寒意。落座后,看过男孩的条子和女孩的本子,我判断两个孩子没有过深的感情投入,属于一般的男孩女孩之间的吸引和倾慕,是性心理处于对异性的狂热期的一般表现。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性心理发展一般都经过如下的几个阶段:①疏远异性的时期(大约在六七岁到十来岁);②向往年长异性的时期(大约在十岁以后);③对异性的狂热期(大约相当于中学阶段);④浪漫的恋爱期(大约在中学毕业以后)。其中,除了第二个阶段不一定每个人都经历到,其他几个阶段是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要经历的。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大致如此,具体到一个人身上,当然各个阶段的时限会有所不同。
中学阶段的少年大约正处在对异性的狂热期。对异性的狂热期,也有人叫做积极接近异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怀着一种积极接近异性的渴望,走进初春的季节,面对使你新奇兴奋有好感的异性同学,如同一个初次走进春天的花园的人,眼见遍地鲜花,感觉都是那么让人喜爱,以致不知所"好",因而对各种各样的异性同学都会产生一种喜欢和好感,和异性在一起,感到兴奋和快乐。这时候的异性同学交往有两个特点:一是交往对象的广泛性。就是说与异性的交往不是一对一的,常常是对很多异性伙伴都有好感;二是交往对象的多变性。就是说这时候的交往对象不是很稳固的,今天喜欢那个异性同学,明天又会喜欢这个异性同学。
常有些男孩女孩把这时的感情错当成真正的爱情,不少成人也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这种感情特点,动辄就给孩子定性:谈情说爱。所以,这样的事常常由于成人的干预失当,反而把孩子们推到一起,把事情弄糟。想到这里,我劝慰女孩的父母不用过分着急害怕,我先来和孩子们谈谈再说。
男女孩交往的问题往往主要在于女孩的态度。于是,我先找到了女孩。我们摆平了位置,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女孩没有保留地讲述了她心中的秘密。她说自己也正为这件事苦恼,因为自己尝到了这种不成熟的感情给自己带来的苦涩。她说要不也准备来找我咨询了。
欣慰之下,我和女孩谈了很多很多。我说:你们的感情是美好的,可是,美好的东西不一定要拥有。你知道什么叫长大?所谓长大成人就是学会放弃的过程。学会该放弃的东西就放弃,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那就是成熟。放弃的东西并不就是坏东西。在好坏之间人是较容易放弃一面的。困难的就是面对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该放弃的也要放弃。你们这个年龄的男女孩更多的是一种两性之间的吸引、好感,至多是一种朦胧的初恋。初恋只是一种经历,是初春季节的一段路,是不要什么结果的。你知道未来那么长的人生道路上还会遇到多少优秀的男孩?人生少年时没有这段经历是遗憾的,可如果只剩下这一经历也是可悲的。少年的生活是多彩的,怎能只要一种色彩?世界很大很大,你们的成长需要吸收的营养很多很多。可当你把这种感情盲目放大并移到眼前的时候,你的眼睛就看不到别的东西了,你的心灵就装不下别的东西了。那时候只剩下可怜的"感情"岂不是会贬值吗?
临别,女孩说不用再找那个男孩了,自己完全能处理好。我给女孩写了只有一句话的赠言:马老师相信你能学会放弃,学会放弃就是走向成熟。
而后,我又给女孩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介绍我和女孩沟通的情况,并提出了我的建议:真诚地做孩子的朋友,孩子是愿意接受人生的指导的。
几天后,女孩在信中对我说:谢谢您犹如春雨的一席话,我懂得了"放弃",我懂得了春天只能播种,而不是收获的季节……谢谢您这位大朋友送给我的那句话,我会把那珍贵的几个字珍藏在心里……
年后,我得知女孩的家里过了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女孩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喜讯的时候,没有了年前的寒意,仿佛和煦的春风已经吹进他们的家中。
再以后,我知道女孩重新找回了自己成功,靠自己的真功夫考进了一所重点高中。
一场条子风波平静下来了,我却思绪难平。
我们不少大人手中都高举着"早恋"这一挞伐之鞭。多少为人父母者甚至教育人的人,一见男女孩交往,哪怕是一起谈过一次话,一起走过一段路,写过一封信,递过一个条,就动辄定性为"早恋",接下来就是煞有介事的研究如何防治。
其实,男女孩之间的感情故事常常远非我们所说的"恋爱",而是性心理发展到积极接近异性时期的一种自然的感情体验。再说,恋爱什么叫"早"?说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恋爱为"早",相信谁也不会点头。说不到恋爱年龄的恋爱为"早",那么又如何界定恋爱年龄本身?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早恋这一既模糊又尴尬的概念谬种流传起来。欣幸的是,为适应新词新语产生的现实而以增加新词语为首要宗旨的最新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却拒收"早恋"进来与"早婚"、"早育"为伍。谬误的东西喊的人再多也不会成为真理。
难道能否认在少男少女之间会发生恋情?一点不想否认,也不能否认。少年男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本应该叫做初恋。这种初恋是拒绝世俗的功利主义的,是不考虑婚姻的,是一段纯美的感情经历。初恋是人生第一朵绽开的鲜花,如初升的朝阳一样美好。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凭心而论,谁没有过年少时初恋的美好回忆?虽然它像梦一样迷蒙而短暂,但它注入人心的那种温馨、向往,难道不是培养人美好的崇高情操的最好精神营养之一吗?说句实在话,谁果真在年崐少时没有过初恋,那是一种人生的缺憾,而且这种缺憾会在人格上留下影响终生的残痕。
不错,初恋是幼稚的。但它如别的事物一样,没有初始哪有发展?没有幼稚哪有成熟?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人类正常的异性恋爱的初始阶段视之为非呢?人们所以发明"早恋"这么一个荒谬的概念,就因为那么多人对青少年的初恋这种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不愿承认,不敢正视,更不想肯定。于是,那么多为人父母者同时举起"早恋"这一挞伐之鞭,对青少年的初恋来一个共讨之,共伐之。于是,挞伐之鞭下便有了一幕幕看得见的悲剧,便有了那么多青少年心灵上看不见的创伤。
放下我们手中"早恋"这把挞伐之鞭吧。
我们肯定初恋,并不意味着可以听任少男少女盲目坠入爱河。因为他们到底还小,还不识水性,还招架不住爱河中巨大旋涡的冲击,闹不好会被爱河淹溺。我们需要的是对少男少女的异性交往给以指导。对异性交往,虽然"男女授受不亲"没有了公开的市场,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此至今还是十分挑剔。因而,对孩子们的异性交往,在表示赞成应该允许正常交往的同时,又对孩子的异性交往表示十分担心和害怕。其实,真正令人担心和害怕的是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的心态。因为决定孩子们异性交往发展方向的不是孩子自身,而是社会的力量。无端的禁止和阻抑往往会使他们的异性交往发生畸变;明智的态度是开放,是疏导。
为此,我想和家长朋友说,孩子们没有谁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没有谁甘愿自己在感情的旋涡中沉没。只是他们需要成人做他们真诚的大朋友,为他们的心田及时地播洒雨露和阳光。
我也希望少年朋友把你心中的故事讲给你信任的成人听听,你会由此得到人生的指导。
女孩性心理问题的根源
制约孩子性心理发展轨迹的根源是什么?下面这个故事会给我们以启示。
已退休的张某被公安局拘捕了,原因是猥亵少女。张某交代的名单里,有王媛13岁的女儿小新,可是不管怎么问,小新都说张爷爷对她很好,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行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王媛因为家里没人帮忙请了小保姆。第一个保姆做了8个月,王媛再三挽留,那个女孩就是要走,问她为什么,她就哭。第二个保姆干了大约有一年多,有一天她说不干了,王媛再三追问,她说:"大姐,大哥他,他老是对我动手动脚。"
王媛严肃地问丈夫,丈夫大喊冤枉。王媛警告他说:"这次我相信你,以后你不许有这样的事。现在女儿也好几岁了,你在家里要检点一些。"
新来的保姆小兰是个活泼的女孩,很讨人喜欢。开始王媛十分担心她,可是看丈夫每天忙到半夜才回家,与小兰相处得也正常,王媛逐渐放松了警惕,家和女儿就基本上交给了小兰。
一次,王媛出差几天回来,带女儿去吃肯德基。忽然她看见临座有一男一女在接吻,就盯着看。王媛不悦地说:"不许看,这样不好。只有结了婚的男人和女人才能这样亲,不然就是坏孩子。"小新天真地说:"那小兰阿姨也是坏孩子,她跟我爸爸亲嘴。""你看见了?""当然看见了,爸爸还骂我,把我往外赶。妈妈,"她把小嘴凑过来小声说,"我从阳台的窗帘缝往里看,还看见爸爸亲小兰阿姨的奶奶,小兰阿姨把爸爸抱得很紧。妈妈,我有好几次都听见他们这样喘气,像你背我上楼的样子。"王媛挥手给了女儿一耳光:"不许说。"小新"哇"地一声哭了。
王媛回到家翻出了一包避孕套。她早上了环,从来不用这个东西。她"啪"地一下摔在丈夫面前。丈夫壮了壮胆说:"不就是个小保姆吗?我给点钱打发她回去就是了。"王媛上去就是一耳光,声嘶力竭地说:"你去问问你女儿,她的第一节性教育课,是从你这个畜牲这里学到的,她以后要是毁了,我就杀了你!"
王媛离婚了,她向自己单位要了一间房,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她不敢交任何男朋友,怕给女儿脆弱的心灵带来伤害。她不知道前夫与小保姆的事带给女儿的阴影有多大,但她感觉到这种阴影的存在。王媛一心一意地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天天辅导女儿的学习,唯恐女儿想到男女之事而分心。
小新长到十来岁了。王媛注意到,每当电视上有男欢女爱的镜头,小新显得非常不自然,她不敢与母亲的眼光对视,局促不安。有一天,王媛在小新的书包里发现一本没有封皮的破书,翻了一下,发现里面有许多性爱的描写,她狠狠地把女儿骂了一顿,不许她再看这样的坏书。
小新越来越少跟母亲交流,王媛对女儿的状态越来越担心。这一次又出了这件流氓案,她怎么可能放得下心?她不知道怎样让女儿说出心里话。万般无奈,王媛找来了她的女友莉莉。莉莉是她的中学同学,现在做心理咨询工作。
莉莉果然有办法,她带着小新上公园玩了一天,回来时就已是成竹在胸。她悄悄把王媛约出去:"老同学,这两本书你带回去读,了解一点儿童的心理,别着急,小新与那个张某有过一点接触,不算严重,她还是处女。不过小新有一点心理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共同解决。"莉莉顿了顿说,"张某对小新有过语言挑逗,最严重的是借机装着无意地碰小新的乳房,还假装称体重,抱过小新,并有意地用下面顶她。小新不敢承认这些,一是怕挨骂,二是她说她喜欢这种接触,喜欢这种感觉。""什么,她喜欢?"王媛吃惊地问。莉莉严肃地说:"是的,喜欢!她甚至告诉我,她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被人挤,碰撞乳房,她都觉得很舒服;她知道这样不好,可她不敢跟你说,有很重的心理负担,觉得自己很肮脏也很下流,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去体味这种感觉。她偷偷地哭,拧自己的大腿,在日记本里一遍遍骂自己,地甚至想过自杀……"王媛惊呆了。
小新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性心理问题?
首先是父亲的不良的"性启蒙"。小新的父亲与小保姆的关系对小新性心理发展是个危害很大的不良性刺激。虽然她当时不太明白,但那件事还是留在她的记忆中。当她性发育基本成熟后,这件事就会由潜伏状态被激活而经常在她的意识中闪现,从而影响她的性心理的发展。因为这是她唯一了解的男人与女人的关系。这种不良性刺激反过来又会刺激性早熟,使得她对男人既好奇又厌恶,既渴望接触又怀有罪恶感。
其次是母亲的过分的"性禁锢"。小新母亲的态度又跑到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采取性禁锢,不是加重孩子对性的好奇心,就是加重孩子对性的罪恶感,或者兼而有之。小新母亲看到了她父亲给她的"性启蒙"的危害,但是没有看到自己的"性禁锢"的危害。小新就是在母亲的性禁锢之下而强化了对性的好奇心和罪恶感,致使出现了性心理障碍,在这种矛盾中痛苦挣扎,不能自拔。
父母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是很大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轨迹常常是父母的生活态度所描绘出来的。给孩子不良的"性启蒙"是罪过,对孩子过分的"性禁锢"是愚昧。我们需要做得是以我们自身表现出来的应有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形成健康的性心理,让孩子逐渐懂得什么是自然而健康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
男孩,为何不敢去公厕
一位家长朋友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向我倾吐着满腹的困惑和愁苦:
"我们的孩子不知犯了什么毛病,中学快毕业了,他却不想上学了。平常,孩子就胆小内向。最近告诉我说,他做什么事都害怕,见陌生人就心慌,紧张的哆嗦。有时候,说话紧张的口吃。上体育课时候,心里一紧张就肌肉僵硬,总也没有好成绩。我说你怕什么,他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心里总是想些怕人的事。昨天又告诉我说,他不想上学了,怕去学校。这可真把我愁坏了!您说,孩子这是怎么了?"
既然孩子已经长大,最好还是与本人直接沟通为好。于是,第二天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孩坐在了我的面前。但见一个挺帅的小伙子,脸上挂着羞赧,微笑中却不好意思看我,似乎是在躲避我的目光,表情很不自然。经过题外话的许多沟通,感到他比较自然轻松了,我们进入正题。他又重述了大致与家长在电话里谈过的相同的内容,反复强调一个"怕"字。据经验看,他这样的怕是由一个事物泛化而来的,偶然的口吃更是表面现象,都不是病症根源所在,背后一定有他实质上真正怕的事。不弄清真正的病症根源,咨询会话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他到底怕什么?
进一步的沟通之后,男孩坐直了身子,抬起了头,一副豁出去的神情:"马老师,我全说了吧!您看我像个男子汉,可我羞怯,懦弱,成年累月地生活在紧张恐惧之中。我有心理障碍好几年了。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十二岁。一天,课间和同学们在公厕里一起小便。忽然一个同学象发现什么秘密似的大声取笑我:'你们快看,他的小便怎么这么大!'一句话,大家哄堂大笑,我满脸通红,羞愧难当,没解完小便就赶紧系好裤子,跑出厕所。第二天,我就趁着没人的时候去小便。没想到刚要小便时,后面就有同学说笑着来了。我赶紧系好了裤子。从此,我总为自己的小便感到羞愧痛苦,怕别人再看见我的小便。我不敢去学校的厕所,总是等放学回家后再小便。后来,我发现自己只要有人在一旁,就排不出小便。再后来,就是身边没人,在学校的公厕里也难于小便。平时,一旦有了尿意,就心跳加快,浑身发热,老是被尿意憋的难受。就这样,我熬过了这么多年,痛苦每一天都缠绕着我,没有一天开心过,有时甚至想过自杀……"
男孩眼眶溢满了泪水,又低下了头,说不下去了。
现在问题清楚了:他怕去学校以及所有的"怕",根源在此。生活中偶尔的排尿困难是正常的,谁都可能遇到。但如果总是如此,甚至只要旁边有人就排不出尿,以致怕去公厕,就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障碍,构成恐怖症了。恐怖症的病因有先天因素,如国外调查发现恐怖症患者的家庭中患恐怖症的比例较高;后天因素,如父母患恐怖症时,孩子由于模仿也较容易发生恐怖症;人格因素,如恐怖症患者多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精神因素,如某些精神创伤会诱发本病。这个男孩形成排尿恐怖症,前面两个因素不得而知,后面两个原因是很明显的。他的胆小、羞怯、内向等性格是内在原因,而同学们的取笑以及自己对生殖器的大小的担忧,在他这样的性格背景上,就构成了一种精神创伤。而这样的困惑,对这样性格的男孩来说,更是羞于对别人启齿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下便出现了这种心理障碍。就是说,他的毛病就是自己吓唬自己闹成的,是认知上的障碍造成的。
沉寂片刻,男孩抬起头以一种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微笑着就病症和病因等讲了上面的意思。我知道,消除他的心理障碍,首先要通过认知疗法使他获得新的领悟,来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
男孩听我讲了上面的意思,长吁了一口气,而目光中还有困惑:"那……"
我知道他要问什么。于是,就他关心的阴茎大小的问题,我自然而轻松地介绍了有关的知识。通过交流,使他明白自己的阴茎是很正常的,从而消除了他心存已久的顾虑。心病消除了,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这下,好像一块石头搬掉了,我心里轻松多了。"男孩紧锁的眉头开始舒展,脸上有了微笑,"您还有什么办法让我可以在公厕里小便吗?"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恐怖症较普遍应用的主要行为疗法,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步一步去接触那些引发恐怖情绪的事物和情境,即使患者暂时还会产生恐惧,也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忍受和适应,直至恐怖情绪消除为止。具体操作方法分四个步骤:第一,明确引起恐怖的具体刺激情境;第二,将恐怖的反应症状由弱到强排成一个等级系列;第三,学会一种或几种与恐惧反应相对的松弛技术,如,深呼吸放松法、意守丹田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等;第四,在恐怖刺激由弱到强出现时,进行肌肉放松,使松弛反应和恐怖反应这两种互不相容的反应发生对抗,从而抑制恐怖反应的出现。
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在想象中进行:比如由想象自己一个人在家中厕所小便开始,到一个人在外面的公厕小便,到远距离和别人同时小便,到近距离与人同时小便,如此等等,具体排序以自己的实际恐怖程度由弱到强。每想象一个情境时,有紧张反应就进行自我放松。直到不再紧张了,再进行到下一个情境。第二步是把在想象中进行的过程迁移到生活的现实中来,也是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每一步都要坚持做到位。当然,这需要自己的信心、耐心和恒心,需要一个过程。
男孩听到这里,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跟我握别时脸上又有了青春的光彩。
不记得过了多久,男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说他一切都好了,说他每天的生活又充满了阳光,真的很感激。
直到此时,男孩的家长才听我在电话里大致介绍了孩子的上述情况,连连说:"多亏了您,要不我们可一点办法没有啊!"
放下电话后我思绪未平。
的确,对孩子这样的性心理障碍的调节和矫治,似乎家长无能为力。但是,孩子性心理障碍的形成,家长是难辞其咎的。因为,许多性心理障碍都源于早期性经历的阴影。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也一再地证实这一点。如果家庭中有自然而科学的性教育,如果孩子能够就性的问题和我们坦然交流,如果我们和孩子不再谈性色变,那么,这个男孩的性心理障碍以及许多许多包括成人之后的性心理障碍,都可以防患于未然了。您说呢?
孩子不再离家出走
一位当父亲的急匆匆找到我,那情形十万火急,急得语无伦次:"马老师,这回可出事了,可坏了……您看,这是孩子的信……"他忙乱中掏出一封便信——
爸妈:
对不起,我走了。你们不要找我,不要为我伤心和难过。昨天晚上,爸对我说,我要学不好就一文不值。听了这话,我的心非常难受,我整整想了半个晚上。其实,我现在的学习根本就跟不上班,让我学习还不如让我做点小买卖呢。昨天晚上,你们说,我说的任何话你们都不相信,这使我更加难受。因为我毕竟是你们的儿子,你们都不相信我,那我还在家里呆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其实,过去我跟你们说的话,除了学习成绩以外没有一句是假的。
我现在觉着学习实在是太累,我觉得我的脑袋已经不够用了。你们总说争取考重点。以我现在的水平,即使努力也是无济于事。因为,估计我们班能考上重点的顶多不过十几个人。我对自己真的没有信心了。你们放心,我想我离开你们也未必就生活不了,自己找一点事儿干也未必不行。如果以后我还活着能够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一定会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一定会让你们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老人。
对不起!我走了!千万别再找我。
经了解,孩子此时正在教室里上课。我赶紧据实相告:"请您放心,天下太平。"
孩子的父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端起我早就递过的水杯,而后叙述了他们家中的故事。孩子是在前天晚上父母的批评之后几乎一夜没睡决定出走并写下信的。第二天他要做一些准备然后行动。晚上,父母可能意识到势头不好,又和孩子进行了较为平和的谈话,孩子的决心就动摇了。信,是今天孩子母亲要洗衣服才发现的。于是,有了虚惊一场。
面对这位父亲的困惑,我说:"虽是一场虚惊,可您也感到教训不小啊!您的失误在哪里?一是对孩子的目标期望太高,超出了他的实际。这对他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下,他苦苦地寻求出路而不得。二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在孩子已经不知路在何方的时候,父母又表示了对他的全面的不信任。这等于在孩子即将熄灭的希望之火上又泼了一盆凉水,孩子彻底灰心了。孩子不怕批评,甚至不怕打骂,但他们不能承受的是父母的不信任。因为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啊!"
"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您万不可央求孩子别再闹出走,否则孩子以后会以此相要挟。"我说,"您只需要坦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方法错误,和孩子认真而平等地彼此说点心里话,父母听听孩子的心声,也让孩子了解一下父母的心。而后,和孩子商量一个现实的学习目标,让他切身感到父母是信任他的。您应该欣慰的是您的孩子是个好儿子,就是在决定离家出走的时候,仍然知道想让父母'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老人'。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不好谈的呢?"
随后,我找到了那个男孩:"你想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想让父母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老人。说明你是个好儿子。就凭这一点马老师非常欣慰。但是,外面的世界还不属于你们。你离家出走,不想老师,不想同学,不想父母?其实,你的爸爸和妈妈是爱你的。"
"我也知道爸妈是爱我的……"男孩的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我替他的父母做了必要的解释,在他和父母之间搭个桥。而后告诉他,不要管考不考重点,不要这个包袱,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从做好学习上的一件小事开始,努力了就是成功,相信你会尽最大努力的。
在男孩后来的日记中了解到,事后的当晚,男孩的父母和他第一次真诚而平等地进行了亲子交流和沟通。他说先是妈妈哭了,爸爸也谈得泪流满面,他说他从没有过地那么动情,他说他进一步了解了父母,他说幸好没有出走,使自己少走了一段人生弯路,他说应该照马老师说的,不再背着包袱,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不管怎样,毕业以后我要敢对自己说:我努力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男孩的脸上又有了笑容——他又开始轻装前进了。
"父子战争"的启示
电话约定之后,一对夫妇为了孩子和我坐到了一起。几句寒喧过后,孩子的母亲急急地给我讲述了他们家中的一场父子战争——
昨天早起,孩子的爸爸问起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躺在被子里该起不起,满脸的不高兴。他爸爸发现了他的《中学生手册》,见上面的成绩又退步了一大截。他爸爸就强叫起他来,跟他要谈谈。我们这孩子,最近一两年来越来越不听话。小时候,也常常犯脾气,那时候都觉得他还小,就没放心上,就由着他。可现在,你说什么都不行了。他已经是个中学生了,按说该懂事了。可他只学会了不听话,学习学习马马虎虎,生活生活懒懒散散。在学校让老师特别费心,敢跟老师对着干,还不错,到现在他还算对老师服气。在家里让父母就更费心了,他比父母还能耐,根本不服你管。别的孩子都有个怕头,他,想怎样就怎样,真是无法无天。这不,放暑假了,他竟然把书全扔在了学校,什么都没带回来。是我们现给他从学校找回来的……
我这是说哪去了。我也是气坏了,还是说昨天早起吧。就这个样子,他爸爸想跟他谈谈,他却比谁都横,吹胡子瞪眼不出好气,而且跟他爸爸说,谁也别管我。他爸爸急了,举起手来想吓唬吓唬他。没想到他却先动起了武,上来就扑他爸爸。他爸爸这回可真动了火,一顿打,打的孩子身上都见了血。孩子一下跑了,一天没着家。到晚上我要去找,他爸爸不让找。我打听了几个同学都看见过他,想他也远不了,就狠狠心没去找。其实,他爸爸和我一样,也是悬着心。第二天中午他回家了,说是在学校一个教室里忍了一夜。这时候,他还不认错,他爸爸又把他打了出去。到晚上回家时,孩子才算认错……
这时候,心情沉重的父亲抬头面对着我:"这回给我的触动太深了,太深了。过去,我总是耐心又耐心,总是左讲道理右讲道理,总是没完没了地宽容他。哪知道,反到让他越来越没样了。直到现在他眼里没有了父母,动不动就抡搭父母,到这回还要打爹骂妈了。真不能再跟他客气了,真不能再宽容他了。我真急了,我要好好管教管教他。我跟他说,你没爹没娘打爹骂娘的,我宁可不要你这个儿子,也不能再轻饶你。你必须认识你的错误,你必须承认你的错误,你必须向父母道歉!您说,这回他也受到了很深的触动,他也深深知道自己错了。这还是第一回。我现在想起曾经看到过的您说的那句话:必须让孩子心里有个界限。您说,我这回这样做对吗?"
"您的想法没错。其实您已经发现您现在的感悟是对的。的确应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最起码的行为规范,这个规范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逾越的,逾越它就会受到惩罚。"我也有几分心情沉重地说,"应该给孩子自由,应该让孩子独立,但是,决不能叫孩子为所欲为,行为毫无规范。这是并不矛盾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无所规范的孩子会养成反社会人格,长大后也不会处理人我关系,难于适应社会,弄不好还会被社会所淘汰。现在,一些中学生中就表现出因无所规范而适应困难的问题。已经是中学生了,还要靠学校从头进行最初步的行为规范的训练,很难。常言道,桑树要小弯,孩子要小教。到十几岁了,再训练起来老师们真是太费力了。"说到这里见孩子的父亲会意地苦笑了,我趁势说道,"您不是切身体会到这一点了吗?"
"是晚点了。应该从小就教他懂得什么是界限,什么是不能逾越的界限。现在晚点了,晚点了。"孩子的父亲有点追悔地说。
"还来得及,还来得及。您的孩子不是受到深深的触动了吗?这说明您让他开始懂得什么是必须遵守的规范,什么是不能逾越的界限了。您这种做家长的深沉的责任感会送给孩子的未来一份更为深刻地幸福。"说到这里我话锋一转,"只是,治病还是别光等做手术一个法子呀!我倒不是一概反对打孩子,特别是小孩子,该打再不打,更是家教的失败。可是,教孩子懂得什么是界限可不一定非要靠打不可,您会想出许多比打更好的办法。是吗?"
我们在会心地笑声中告别。
孩子厌学的"病根"
心理咨询室里,一位家长朋友找到我:"马老师,说这孩子厌学怎么治?"
不少家长为孩子的厌学而头疼,这又是一位为孩子厌学感到头疼的家长。我一面心里想着,一面笑着请他坐下:"说说看,孩子怎么个表现?"
"就是不喜欢学习。从小这样,升入中学更严重了。老师说上课不愿意听课,回家更不愿写作业。去过少年宫,去过特长班,写大字,拉提琴,画画,电脑,都学过,去几回了,学费都白扔了!你问他,他说上课没意思,看书没意思。"家长朋友一脸的愁苦不堪。
"那么,他觉得什么有意思?他喜欢什么?"
"只要不说学习,什么都行。"家长列举出孩子的爱好,"爱看电视,电视剧看起来没完没了;玩游戏机人迷,简直是一绝,'九人快打'、'三国志'什么关都过得去,有时候大人都玩不过他;还好打麻将,昨天晚上还赢了200块呢……"
"孩子有这么多爱好,就是不喜欢学习,您看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想和家长朋友一起来探讨。
"是啊,我就愁的这一点。"家长求救似地说,"您看毛病在哪里?"
"您说孩子厌学,这看法有点不准确。他不单是厌学,而是厌恶劳动,厌恶一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学习不过是他厌恶的劳动中的一部分。他喜欢的东西都属于娱乐消遣的范围,没有一样是创造性建设性的活动。而劳动的本质就在于其创造性建设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他们只会玩,只会享受,只会消费自我,而不会做,不会创造,不会实现自我。这是令人忧虑的。您的孩子虽没有那么严重,也有了点'八旗子弟'的样子,闹不好将成为一个只会玩的人。因为他厌恶的不只是学习,而是一切创造性的劳动。"我分析说,"最近,接触了解了一些厌学的学生,情况固然不尽相间,但相当部分厌学的学生,都是花钱如流水,只知享受玩乐,对任何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都感到没意思。这是有点普遍性的。"
家长朋友有所悟:"我真没想得这么深,我只觉得他不爱学习……"
"是的,为什么许多家长把孩子厌恶劳动只看成厌学,把孩子全局性的缺点只看成局部毛病,把全面发展上综合性问题只看成智商问题甚至仅仅看成分数问题呢?这是因为,这些家长的眼睛只盯住了一个分数,别的东西就还不见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正好用在这儿。"
"的确如此。"家长很有感触地说,"我也犯了这个毛病。"
"所以常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急急火火地找到你,愁苦万状地说孩子如何如何厌学,恨不能立刻讨一付药,拿回去给孩子吃,吃了马上考个前三名。要问他孩子别的情况。有的家长甚至说,您别管他别的,他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好,只要拿来好分数就行。这些家长不知道,孩子很少有单纯厌学的,厌学只是孩子性格弱点的部分表现,就好像发烧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一样。光吃退烧药有时去不了病,光抓厌学,也解决不了问题。"
家长朋友一个劲儿地点头:"在理在理。那么您说我该怎么办?"
"您的孩子的问题,主要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生活的主要内容到底是创造进取还是享受玩乐,这条路不能让孩子走歪了。"我恳切地说。
"可现在许多成人活着不也是在享受玩乐吗?他们活得挺好的。对这么个十几岁的孩子谈生活态度,是不是……"家长又生疑问。
"是这样,吃喝玩乐的人的确不少,他们在社会上也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没有都进了监狱。"我说,"这是因为他们是成年人,知道在关键处把握自己,掌握分寸。孩子可不行,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自己的能力,一旦认准享受玩乐的生活道路,轻者变成什么也不能制造的'废物',重者则可能成为社会的'害虫'。因此,我门应该看到孩子厌学后面的带有更大危害的问题"
"给孩子讲人生的大道理他听不进去多少,真不好办。"家长有些为难。
"您不必非给孩子讲多少人生观的大道理,或者您不会讲干脆不用讲道理,您只要少给孩子钱,少带他进商店,少让他看电视,少让他玩,少跟他谈论抽烟、喝酒、打麻将、穿皮尔卡丹、吃满汉全席、坐豪华汽车、住总统套间的乐趣,就有了,就是最好的人生的教育。家庭生活自然是舒适轻松好,但如果超出一定限度,让家里充满着一味追求享乐的氛围,那将是孩子厌学毛病的温床。因为这种家庭氛围本身就是厌恶劳动,厌恶一切创造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氛围。"说到这儿,我笑对家长朋友,"也许我说的重了一点,但真心地希望帮您找到孩子厌学的病根,治好这毛病。"
"谢谢您,要治好厌学这个病,是应该从这里入手。"家长朋友真诚地说。
我们能达成共识,对他们的家庭生活,对孩子的成长将是一件幸事。我想。
母子俩,到底谁是患者
这位母亲的来信又讲述了一个不轻松的故事——
马老师:
您好!早就在报纸上知道您是心理咨询专家。在您百忙之中也来打扰您,盼望您能够帮助我。
我今年48岁,小学教师。我的大孩子是女儿,因生活困难,只读了中专,已经结婚成家。儿子今年14岁,读初二。他从小活泼可爱,懂事听话,不讲吃穿。我的丈夫在儿子几个月时因病去世。所以,我从小就教导孩子要勤俭,要努力,做人,就得要强。可是,儿子从进了初中,虽然个子长得像个十七八的小伙子,学习却一点点地退步。放假了也看不到他写作业,问他,他说早写完了。特别是和我说话越来越少了。他回家来,我和他说话,他总是嫌我唠叨。我说十句他也就答你一句。
我每天都为儿子的学习发愁,我一切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了。可他就这样回报我。我很苦恼。它爸爸能写会画,能吹会唱,手特别巧。可惜他早早地走了。我的兄弟们都是大学生或研究生,没有不爱学习的。我和儿子经常讲这些故事,我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学习,咱没有别的办法,一没有权,二没有钱,只有好好上学才是出路。可是上了初中,我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了。您说,儿子到底除了出了什么毛病?我可怎么办?
马老师,您能帮我让孩子变好,好好学习吗?哪怕上个大专也行。这样我就对得起他死去的父亲了。真能如此,我得亲自谢谢您的大恩大德!
您的读者 赵鸿钧
大恩大德,我绝不敢当,心中的沉重倒是真的。一位单身的母亲面对这样的困惑,怎能袖手?于是,我当晚复信如下——
赵鸿钧朋友:
您好!马老师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是很遗憾,我不能对您有大恩大德。因为,谁都不可能为一个初中生的将来而给您什么保证。但是,我还是给您写了这封回信,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我仔细看了三遍您的来信,用心理咨询的行话说,因为我们要作出诊断。您愿意听我的诊断吗?诊断的结果是:孩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毛病,真正的患者,是孩子的妈妈,是您自己。您也许说:我怎么成了患者?!哦,请不要生气,请听我细细说来。
首先,您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那么多为人父母者都在热切地盼望着。在我们的国度里,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热潮汇聚的狂涛巨浪,正残酷地吞噬着孩子们弱小的心灵乃至生命:可爱的孩子,有的惨死在家长高期望值的疯狂心态支配的手下,有的禁不住家长高期望值的威压而小小年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孩子在高期望值的重压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一幕幕悲剧,您也有所闻听吧?
大海之中有百鱼,不能都成龙,大林之中有百鸟,不能都成凤。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这是最朴素的事实。您不信?就请听听心理科学的声音。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说,中外研究一致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总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中常水平。这是为什么?科学告诉我们,凡是影响因素很多的现象都服从常态分布,因为这些因素一齐出现和一齐不出现的机会都很少,有些出现有些不出现的机会较多。这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概率规律决定的。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说,其发展状况也是由众多因素制约的,也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般水平。这样,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服从常态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一般情况。因此,所谓成才,最终是成"高才"或"低才"者总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中才",是一般的人。
有人说,只要各种条件具备,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天才,那只是理论假设;有人说,按照某种方案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那不过是现代神话。理论假设很诱人,现代神话很迷人,可都当不得真,能当真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
您也许说:我没有盼望孩子成天才啊?但是,您以自己出色的丈夫为参照,以自己大学和研究生毕业的弟兄们为榜样,以哪怕上个大专为底线,不正说明您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吗?再说,您失去了丈夫,女儿没有读成大学,又已经出嫁。这样的家庭现实,让您不仅把全部的希望压在儿子身上,而且把全部的感情也系在了儿子的身上。这一"压",也许"压"得太重了;这一"系",也许"系"得太紧了。您说,孩子的身心哪里承受得了?替孩子想想,您对孩子的高期望值,也许让他已经喘不过气来了!
其次是您对孩子缺乏理解。
您从小就这样教育孩子,为什么孩子进了初中,才让您感到了苦恼?
孩子进入初中,是一个生活的转折期,会有一些适应上的问题。所以,会出现学习上的变化。原本这不是多么麻烦的事。可是,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给孩子提供具体的帮助。您还是只知道您自己心中对孩子的高期望。
到了初中,孩子就是少年了。少年期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是自信自尊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评价自己,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用依田新主编的《青年心理学》中的话说,"自我的发现,使之产生追求独立的欲望,努力争取自己的解放,他们开始具有自己的目的,无论什么都想自己试一试,并且不要他人干涉。"可以说,追求独立,确立自我,是少年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家霍林沃思称之为"心理断乳"。而这一切常常具体地表现为再那么不听话了。这一时期大致正是初中阶段。
对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您或许几乎全然不知。于是,孩子感到了您的"爱"让他受不了了;于是,您感到孩子不再接受您的教导了;于是,您的母子两人世界里少了温馨,多了冲突;于是,您苦恼地向我求助了。
其实,现在唯一能帮助您的,就是您对孩子多些理解。您走进了孩子的心,您就会对孩子有一颗平常心;您就会感到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您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您就会感到不能把父辈的以及整个家庭的希望"压"在"系"在孩子身上;您就会感到不能只让孩子听家长的,而是在孩子自己的人生路上需要您帮一把。
这样说,对孩子就不抱希望了?
不,绝不。不错,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峰。但是,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我们需要的是以一颗平常心来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满怀期望地去教子成人。只要孩子成长为大写的"人",他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愿你们母子的心走到一起来,共同营造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您的朋友 马志国
父亲的话,变成削割孩子自信的一把刀
电话约定后,一位当父亲的找到我:"马老师,我是专门为孩子来咨询的,这回您可得帮帮我的忙了,真把我们难住了。您说该怎么办?"
我请他坐下来静静心:"别急,孩子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们的孩子念初一,是个男孩子。性情上慢慢腾腾,畏畏缩缩,对学习没有热情,没有信心,一提学习自己就说不行,不愿意去学校。这不,学校刚刚考完试,别人都考个70分80分的,我们这个小子您说考多少?他才给您考了个一位数——9分。您说这可怎么办?老师让家长签字,他妈和我一看就着急了。孩子也吓得够呛,一边哭一边说,爸爸您打我吧。我知道这回不是打一顿的事了,我们商量着得向您来求教了。"看得出,他心中的苦涩让脸上的笑容变成一种苦笑。
看来孩子是有点问题,难怪家长着急。可是病根在哪里呢?我试着让这位父亲讲讲他们家中的故事,特别是亲子之间的故事。
他说:孩子从小就脑子笨,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曾经带他去测过智商,是在一家医院里做的。我记不清智商是多少,只记得大夫说他的智商不高。后来我们也感觉他确实说话做事好像脑子不好……
孩子上学后学习不算好,越来越不好。我打过骂过,我为了激发他努力,曾经不只一次地对他说,和别人同样地上学听课,同样地一个老师,你为什么这样,这样不努力,这样没出息?你让我很失望,有你没你一样,有你还不如没你呢!他妈妈也跟他说,你没看到吗,你爸爸对你都失望了。真的,马老师,这个孩子真的让我很失望……
我跟孩子讲,你爸爸在生活经历中曾经有过挫折,你要给爸爸争气,你一定要努力,要作"人上人",今后才能让别人不敢小瞧……
由于我在部队上工作惯了,在家里也习惯象在部队上那样,不自觉地就是指挥命令,对孩子很少有过笑脸,很少说笑话,特别严厉,常常是说一不二,孩子小时候,我一烦了就真的狠命的打孩子……
对了,说起打孩子,我们两个大人在孩子小的时候也经常打架。有时候,我打妻子打得见了血,把孩子吓得哇哇地哭,浑身哆嗦。有一次我把妻子赶出家门,孩子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当他从痛苦的回忆里走出来的时候,苦笑着摇摇头。
我很理解他的痛苦,但又不得不这样引发回忆痛苦的往事。因为咨询实践告诉我,要对一个症状做出准确的诊断,需要了解大量的信息。
至此,对孩子问题的病根已经有了初步的把握,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印证。于是,第二次咨询中我约见了这个男孩。智商测验的结果表明,智力虽然不算很高,肯定属于正常。可是,沟通后了解到这男孩却有一点不太正常,的确如我预料的那样对自己很没有信心。
在对孩子进行了必要的心理支持之后,我和孩子的父母又坐到了一起:"事情常常如此,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却在大人身上。你们孩子的情况正是这样。"面对他的困惑我继续说,"教育孩子的问题是科学,马老师只好实话实说。"接下来我试着条分缕析。
首先,孩子的智力不成问题,没有毛病,属于正常。在心理学上叫做中常水平。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常水平,大约占总人口的97%左右。这证明说孩子笨是没有根据的。再说,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孩子的发展和成才不是由智力单方面决定的,关键的是非智力因素。
那么,孩子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先讲述了拿破仑回忆自己的继母当年是怎样给他幼小的心灵注入自信的种子的故事。而后回到了他们的故事中来。
孩子很小的时候你们去测智商,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一是心理学研究认为7岁以前测的智商对于预测孩子以后智力的发展没有多大的价值;二是测试结果及其解释的科学性也不能保证。应该说,正是当初一个智商测验,让孩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成了一个"笨孩子"。此后,你们无时无刻不在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以致竟然从你这当父亲的嘴里不只一次地说出"你让我很失望""有你不如没你"那样的话,并且,母亲又再三强调这一点。孩子实在闹不清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了。关于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孩子就是从大人特别是爸爸妈妈的嘴里听来的,而且孩子又常常按着大人的评价那样发展。在心理学上有个"心理暗示",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个"没出息"就会毁掉一个孩子,一个"有希望"就会成就一个孩子。来自大人的评价逐渐形成孩子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方面会象一个标签一样贴在人的身上,常常是那么难于揭掉,常常会伴随一生,让一个人果真如标签标明的那样发展。所以有人把这种心理效应叫做"贴标签效应"。你的那些"你让我很失望"、"有你不如没你"一类的话,比你给孩子的打骂对他的心灵的伤害更大,简直是用一把又钝又狠的小刀一下一下地在削割着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这样的话如果出自他人之口,也许不会挖掉多少孩子的自信。可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又是最大的依赖和靠山。当一个年幼的孩子切身感受了父母对自己是那样地失望之后,他的内心该是多么悲凉?他对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孩子的心灵实在还招架不住父母制造的冰霜雨雪的袭击呀!
家庭的良好心理氛围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阳光和雨露。而你们做家长的在孩子面前的战争烟火,无疑给孩子原本悲凉的心灵的天空又平添了凄苦的阴云。孩子的心灵世界中缺少了甚至没有了阳光。再加上当父亲的不能做孩子的朋友,总不忘自己是"首长"。这种不能及时转换角色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角色固着"。父亲整天板着面孔,甚至狠狠地打骂孩子,这不是让他没有希望的心灵更感到无助和无望吗?
再说,孩子还不能理解成人社会的许多许多事情。面对一个孩童父亲讲述自己的故事是要特别慎重的。你讲自己的挫折,讲要做"人上人",讲不让人小瞧,也许在成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你知道孩子会怎样理解?我那么了不起的爸爸都不能当人上人,都有人瞧不起,我这样一个没用的人就更没有希望了……孩子就是这样常常跟大人理解的恰恰相反。这不是无形中加剧了孩子走下坡路吗?
随着我们的交谈,这位父亲由疑惑到领悟,由领悟到追悔:"您说的太对了,问题在孩子身上,病根在大人身上。我们当家长真是不称职。"
现在,最需要的是要给他们为人父母者以信心,于是我说:"不必过于追悔,谁做父母都是在干中学,都会有些失误。现在你们这么关注孩子的问题,就是一个好开端呀!一切还都可望转变。"
第三次咨询我又见到了男孩的母亲,进行了必要的多向沟通。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很快取得了共识——不惜任何努力,通过艰苦的工作,给孩子的心灵重新注入一颗自信的种子。
男孩是得了"多动症"吗
这一天又是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的日子。已经快要下班的时间了,一位女士急切地敲开了房门。一迈进房间,就无力地瘫软地坐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起来。随便陪着别人掉眼泪,不是称职的心理咨询师。我硬下心肠,来个"无动于衷"。等女士平静下来,我知道她是一个中学男孩的母亲,是为孩子来访的。
她说:孩子今年15岁,念初三。眼看该毕业了,却不好好学习,不写作业。成绩已经到了班上的后几名。最可气的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总是鼓捣东西,玩钢笔,在书上乱画。整个一个多动症。从小学就有这毛病,到初一时好一些,初二之后就严重了。我们曾经给孩子去看过医生。医生说是到了多动症边缘,给我们开了一些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吃了也没怎么管事。从今年,我们又给孩子买了治疗多动症的一种新药,几百块钱的药一个疗程。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说孩子上课老实多了。可是后来又不管用了。这不是,今天学校老师又请我们家长……哎!这可怎么办呀?求您帮我们治好孩子的病吧!
孩子是多动症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已经十几岁的孩子了,必须和男孩进行直接会话,才能做出诊断。我说明了这层意思,孩子的母亲表示理解与合作。于是,我们约定了与孩子会话的时间。
这一天,男孩如约坐在了我的面前。只见他带着一副眼镜,文文静静的,老老实实的。这就是那个让家长愁苦万状的多动症的男孩吗?我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你想和马老师说点什么心里话吗?
我不争气,总让家长生气,是我不好。
你哪里不好?
我懒得写作业,上课纪律不好,不注意听讲,总想玩点东西,总想跟别人说话,我对不起家里。
男孩还是那样文文静静,老老实实。可是,这不像咨询会话,男孩好像在向我做检讨。于是,我进一步向男孩阐明态度:第一,马老师作为心理咨询师不会对你的事情做简单的道德评价;第二,马老师不是站在你的父母一边来对付你,而是要帮助你的。我说:"你知道对不起家里,说明你是个好孩子,你想让自己变好。马老师知道你一定是遇到了困难。也许马老师能帮助你。如果你愿意,可以和马老师讲讲你的心里话,比如,你是从什么时候不愿意写作业,不好好学习的?"
男孩的眼泪止不住静静地流淌,抽泣着说:"从小学三年级。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感觉有点不习惯。有一次,我的作业有一个题不会,后来就忘写了,老师罚我写好几遍。从那就不爱写他的作业了。慢慢地形成了习惯,什么作业都不爱写了。老师就找家长。家长就打我。爸爸脾气非常不好,从小就爱打我,只是我都记不清了。我懂事后,记忆最深的爸爸第一次狠狠地打我就是在三年级。而且,从那起就总打我。那时我心里想,你越打,我越不好好学习!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打我把一个墩布把都打折了。妈妈和爸爸一样地可怕,妈妈脾气也不好,还只会和爸爸告状。我心里的话从来不和他们说。反正越打越不给你好好学习。现在,我知道父母是为我好,我也想改好了,可是,改不了。爸爸妈妈总是让我考重点高中,可是,我上课还是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我的学习成绩……"可能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静静地听他诉说,男孩缓缓地打开了心灵的闸门。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你做哪些事情时注意力最集中?"我插话问。
"我喜欢看电视,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偷着看,看电视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男孩已经没有了顾虑,和我实话实说。
至此,我终于可以作出确切的诊断了。男孩哪里有什么多动症!
事情就是这样,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经常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多动"和儿童多动症混为一谈,把儿童多动症的外延给人为地弄宽了。虽然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致认为在总人口中多动症的比例很小。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很好动,很像多动症的症状,但是并非都是多动症。
那么,多动症之外造成孩子好动的情况有哪些呢?
一是年龄特征。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个最明显的外在区别。反之,小小孩童像个大人似的沉稳不动,到真是个令人担忧的事了。
二是气质特征。人的气质有不同的类型,有一种类型叫做多血质。多血质的孩子的明显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情绪不稳,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做事常常不够专心。年龄越小,气质类型的特征就越明显。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是智力特征。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孩子智力确实比一般孩子明显高出一截。这样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在一起上学,教学内容就会让他们"吃不饱",他们就学有余力。这些多余的精力怎么办?孩子是不会安排自己的精力的。于是,就常常表现为不注意听讲,活泼好动,时间一长还会形成习惯。结果,让人没看出他们有多少聪明却看到了他们的多动。
四是学习障碍。有些孩子可能是知识上有了较多的缺露,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面对课本和作业难于集中注意,总想做点别的活动。
五是教养习惯。有些孩子还会因为从小教养失当,养成了不能安静的习惯。习惯一经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也常常表现为多动。
六是标签效应。人的心理行为的发展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常常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说的通俗些就是,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自己就常常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呢?更是如此。只是孩子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就是说,大人认为孩子是个怎样的人,孩子常常就成为怎样一个人。就是这样,孩子常常会来"证实"大人的评价似乎总是有根据的。因为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大人的评价常常形成孩子的自我认知,于是就朝着大人评价的方向发展了。这里,大人的评价如同一个标签,所以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标签效应"。就是说,有些孩子的类似多动症的表现,是大人不经意间经常的评价"培养"出来的。
上述这些儿童的"多动"和儿童多动症似乎一样,其实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多动的表现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有无选择性。真正属于多动症的孩子注意力难于集中的症状,是没有选择性的,就是说,不论做什么事多动症的孩子都难于集中注意力。而有些孩子的"多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多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就没有这种表现。
按说,这些都是不难发现和理解的,可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朋友却没有发现和理解,而是把儿童一般的好动简单的和多动症画了等号?关键的就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在我的家教咨询中,说孩子有多动症的大多是说表现在学习上,很少有人说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多动症的。这是为什么呢?很好理解:由于家长对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问题的是极少数人,那么原因在哪里呢?找来找去就有了"重大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好动。于是,想起了多动症。于是,孩子从此有了一个标签贴在了身上。这样一来孩子岂不是蒙了天大的冤枉?这个男孩的情况就是蒙受了不白之冤。
现在,这个男孩很想改变自己。但是他面临的困难是父母要求他考重点高中,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几乎无望的目标。他对自己没有了信心。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给他信心。于是,我建议说:"你愿意和马老师定一个'君子协定'吗?咱们先不说能不能考重点,马老师以为你下次考试前进几个名次是没问题的,你有信心吗?如果有信心,咱们拉勾?期中考试只要你有哪怕一点点前进,马老师也愿意听你的好消息!"
男孩和我拉勾的时候是那么有力量。
如果非要说男孩得了什么病,叫做"自信缺失症"或许更为恰当。男孩为什么没有了自信?根源分明在家长身上!一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简单粗暴的打骂打掉了孩子的进取心,二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三年级是一个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开始,是个需要多多帮助的特殊的阶段,父母是没有给孩子实际的帮助,只知道着急上火打骂相加。三是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已经是班级倒数的学生了,家长非要让他考重点,那是给他一个"水中月",他哪里会有去努力的信心和动力?四是对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一个没有什么毛病的孩子竟然带他四处求医,竟然吃了那么多的药。这好比给孩子贴了一个消极的标签,让孩子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病的人,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一个学习有问题的人。这种标签效应的结果就是孩子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先是家长一点点地消磨了孩子的自信,然后家长又为孩子的学业无成而责怪孩子有病。
人一旦没有了自信是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关键地是给孩子自信。我最后的定一个较低的目标和他拉勾就是要唤起男孩的自信。谈了上面的意思后,我希望家长配合,尽最大努力帮孩子找回自信:一是千万不能再打孩子;二是听听孩子的心声;三是不要再拿孩子当多动症患者四处求医问药;四是降低一下对孩子的期望目标,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家长表示深有感触,以后一定很好配合。
在后来的一个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响过,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马老师,我是那个和您拉过勾的男孩,这次期中检测我前进了6个名次。您说我该向您报喜吗?"
"应该,应该,这就是应该祝贺的喜事呀!"我记起了那个曾经没有自信的男孩,为他由衷地高兴,"马老师祝贺你的进步,马老师相信你会继续前进的!"
我感到男孩那一连的感谢声里,有兴奋,有希望,更有自信。
"重病号"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这是一个女孩的让人一有几分困惑的来信: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女孩。我身体不好,有病,去年曾经休学……
我一点也不适应环境,学校让我感到很有压力。看同学们有说有笑,积极乐观,我觉得自己被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一种被孤立被冷落的可怕的感觉。我努力去交朋友。先交了一个朋友,不久发现我们的脾气合不来,就分手了。后来又交了一个。吃饭打水我们都在一块,但她只是表面上给我安慰鼓励的那种"知己",我有很多话都不爱跟她说。就这样我找不到一个朋友,没有一个人能给我真正的安慰……我就胡思乱想:自己真不行,真没用,什么也做不了,将来怎么办?我真的不可救药了?就这样想啊想啊,心里好难受,对什么都感到没意思,上学更感到没有意思,学校的生活让我厌烦,简直让我窒息。就这样,我经常给家里打电话,爸爸经常要来看我,有时候隔一天就要跑一趟来看我。爸爸一来,我就算看到了最亲近的人,我就要大哭一场。弄得爸爸也不知如何是好,就更勤地来看我,我也就更盼爸爸来。
去年就是这样,爸爸说要不就休学,我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在家里我才摆脱了压抑的心情,才开朗起来。家人亲友都拿我当病人,我就享受着大家的照顾和安慰。我是准备借休学调整好心态,好满怀信心地迎接第二年的学习。哪知道今年到校不久,又旧病复发。就有了前面说的更大的痛苦。现在,只有到了假期,在家里,在爸爸妈妈面前,我才感到了快乐。只要一到学校,我就陷入忧郁压抑之中。爸爸又经常来看我,严重时甚至一天一趟。现在,我又要如去年那样快坚持不了了。我真怕再如去年那样。马老师,我不想那样,我真的很怕,您救救我,救救我这个重病号!真心地谢谢您在百忙之中分担我的忧愁!
一个求救的女孩
究竟这个"重病号"得了什么"病"?虽然从信中可以初见端倪,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才能确切诊断。于是,我约请女孩和父亲来当面会话。
女孩的父亲对我说,孩子去年休学是因为她想自杀。我心中一惊:为什么?
他说:那次头天我刚去学校看了孩子,她见了我就哭,也说不出什么,只说想家,想爸爸,想妈妈。我好容易才劝好了。我不放心,过了一天上午又去看她,才发现她一个人在宿舍里。好容易叫开门,我发现孩子吃了安眠药,险些出了危险。这孩子平时就很软弱,内向,在家里还不如妹妹能行。家里也就偏爱她,处处照顾她,我更照顾她多一些。从小她去上学,我就不放心。到了高中住校了,我就经常去看她。今年复学后,又犯了老毛病,真怕她再出什么事,您说不是更让人担心吗?我就更勤地去看她。同时,我还让她读初中的妹妹经常写信劝她,安慰她。就是这样,她又要坚持不了了……嗨!这孩子究竟闹得什么病,她到底是怎么啦!
面对女孩父亲"她到底是怎么啦"的问题,我心中的答案明晰起来。
随后,我又和女孩单独进行了会话。女孩高高的个子,脸上却挂着幼稚的无助。在经过沟通消除了疑虑之后,女孩和我谈了好多好多。除了重述信中的内容,印证了她在家中的情况,她一再谈到,自己什么也不行,将来也什么干不了,自己去努力和别人交朋友却找不到好朋友,自己回到家里就什么都好了。她把去年休学和现在的痛苦,说成因为学习不好。可是她又承认考试总是在前几名。她说现在又要期末考试了,所以更加害怕,所以写信求助。
至此,已经十分清楚,可以说女孩什么毛病都没有,又可以说女孩有一个最要命的毛病——她的心灵没有和年龄一同长大。通常,这个年龄的青年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依赖性向独立性的过渡,应该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性了,应该是可以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独自生活的人了。但是,她的心理发展水平没有跟上生理发展的水平,她的心态比她的年龄幼稚的多,没能及时实现正常的由依赖性向独立性的过渡,形成了对家庭对父母强烈的"依恋情结"。这就是她的心病所在。这个心病比什么心病都严重。因为"没长大",会使人在生活中感到处处痛苦,处处碰壁,不能形成基本的生存能力,严重了还会由此酿成人生的悲剧。这个女孩情绪上的障碍,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上的障碍,对自己的没有信心,把自己当成病人,等等,都是这种"没长大"的心病的症状。而这种心病是主体不容易意识到的,所以,女孩把她的心理障碍归结为学习考试压力。
女孩没长大,病因在哪里?"病"在孩子身上,"因"却在父母身上。正是以女孩的父亲为主的家庭成员对女孩的过分照顾和保护,"培养"了女孩对家庭对父母的"依恋情结",使它没能适时地告别依赖,走向独立,因而给女孩的人生平添了那么多无谓的苦痛。我知道,依恋情结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女孩也不可能通过一次咨询就可以长大。但是,拨开迷雾,认清心病,对父女俩都是必要的,由此会让女孩迈开长大的第一步。
于是,我先对女孩具体地讲了人际交往的一些方法,应试的心理调节的方法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这且算治"标",以帮助她眼下能在学校坚持复习考试到放假。而后,我用女孩便于理解的方式分析了上面讲的"没长大"的心理障碍,使她意识到自己应该创造条件以便真正早日长大。以求从根本上使她的心病得到彻底的治疗。女孩表示理解并有信心坚持到考试放假。我又给了女孩一些心理支持,表示相信她一定愿意让自己真正长大。
和女孩结束会话,我和女孩的父亲又深入地谈了女孩的病症和病因。女孩的父亲有一种豁然领悟的感觉,表示同意我的分析,也愿意积极合作。于是,我请女孩的父亲先仔细思考一下,为了孩子早日长大,根据实际情况,到底该怎样狠狠心,放放手。女孩的父亲愿意回去好好想想。
不久,到了春节。女孩又一次坐到了我的面前。她说年前会话后,感觉还不错,不用休学可以坚持到了考试结束,坚持到了放假回家。假期里心情一直很好。她说上次的谈话给她很大的力量。现在她担心开学后再出现问题,坚持不下去。问我该怎么办?
"你是想在马老师这里继续得到支持和力量,好哇!这说明你有了努力改变自己的很强的自救意识。其实,上次谈话后你的这些感觉就是你自救的结果。"我进一步强化她的自救意识。
"现在,马老师能给你的只是一些建议。"我说,"一是当自己有时情绪不好时别太在意它。人的情绪有周期性,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不把它放在心上,就会淡化那种不好的感觉,使它很快在你的心中的天空飘散。二是别再扮演病人的角色。你把自己当病人,其实是你在运用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叫做退行作用。可是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是消极的。你把自己当成病人,这样你就会感到受特别的照顾以及逃避学业都是顺理成章的,你就心安理得了。这样只能加重你的依恋情结,强化你的依赖心理。三是接纳现实的自我。你先前说过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是由于依赖性而导致的对自己的没有信心,对自己的不满意。其实,人无完人。谁都有不足,谁都有长处。至少,你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努力地改变自己,并且从年前的那段情绪的低谷走了出来。与马老师接待的一些只会说'我不行,我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来询者相比,你不是很了不起吗?四是拿出行动。人心灵的长大不是光靠想出来的,主要是在时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开学后你最需要做的是:不给家里打电话,不让爸爸去看你,一直坚持到四周休假时回家。那时候你行进在回家的路上,肯定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最后一条最重要。如果你坚持不到底,就会前功尽弃。我们做一个最糟糕的设想,你全当是下地狱,也该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其实哪有这样舒服的地狱?怎么样?你有这个信心吗?"
"有!"女孩笑声中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我一定按您说的全做到。"
"好!"我极力地赞赏她,"还有一条,在努力去做的过程中,凡是感到成功的时候,就把成功的体验具体而详尽地尽情地记录下来,不拘形式,只要是成功的感觉,怎么想就怎么记。我们把这叫做'成功日记'。你看好吗?"
"'成功日记',好,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一定坚持记成功日记,我一定会成功!"女孩脸上有了灿烂的阳光。
"我希望看到你的成功日记。"在她告辞的时候我说。
而后,我又和女孩的父亲进行了沟通,希望他能很好的配合,不要再对孩子过分照顾和保护,不管怎么挂念也不要去学校看孩子。并且不要再让妹妹写信安慰她,让她强化"我是姐姐"的意念。
一个周六的晚上,刚刚到了我为读者咨询服务的时间,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就想起一阵铃声:"马老师,您听出我是谁了吗?我是那个记成功日记的女孩。我今天特别高兴。开学以来我一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也没让爸爸去看我。成功地坚持到了休假,放假那天回家的路上心中别提多兴奋了,从来没有过的快乐!我想,一定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您,您高兴吗?明天我去看您!"第一次听到女孩这么自豪快乐的话语,我都被感染的兴奋起来。
第二天,女孩小燕子一样欢快地飞到了我的面前。从她的"成功日记"中看出,她开始跳出了依恋情结,开始摆脱依赖,走向了独立,开始发现一方属于她的美丽的天空,她将在这方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寻觅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的人生。
时隔很久之后,一次,电话里女孩告诉我她现在在学校里生活很好,最近一次考试还拿了全校第一名,有信心走进大学的校门。
又一个女孩的心灵开始长大了——我欣慰地想。
女孩为什么总想调班
丽影是个高三女孩,最近提出一定要换班,说在原来的班上没法上课了,太痛苦。家长和老师都很困惑: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丽影在妈妈的陪同下,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我先听丽影讲述了她的故事:
还是读初三的时候,先是我的同桌,后是我们班上几个女生,总是伤害我。我的同桌对我的学习情况,总是好打听。据说她在家里狠劲地学习,可在学校里,却引诱我去玩。下课的时候,一见我在写作业,她就说:"唉呀,学习这么刻苦呀!"我的同桌和另一个女孩,经常在下课一唱一和地说我:"又学习哪?这么认真呀!""是呀,就这样人家还说考不好哪!"考试前,别人问我问题,我说我也不很清楚。她们就说,考试考了第四名,还说不会。真虚伪呀!就这样,我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有一种不安全感。说起来,我也很自私。她们越是这样,我就越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读书写作业常常有意无意地连捂带盖,怕人看见。后来换了桌,总算到了毕业。
到了高中不久,我的同桌又和初中的那个同桌一样。好像重复了初中时的生活。我又感到了那种被监视的感觉,感到特别不安全。而且这回更严重了。于是,我更少和别人交流,越来越不愿意在教室里学习了。有时一进教室,就想她们又该议论我了。后来换了座位,我还是怕走进这个学习环境。所以想换班。
可以肯定,丽影的问题不是换班可以解决的。因为,她不是遇到了什么实际的人际关系的麻烦,即使换个班,还会很快"复制"出同样的故事。在我们的沟通中,她几乎没有拿出一个有力的论据,来证实确实有人来伤害她。
丽影的痛苦基本是她"自作多情"的结果。她在人际关系的认知上有一个误区——她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互损的。事实上,人和人之间一般是不存在这种得失关系的,不是你少了他才多了,你减了他才增了,你矮了他才高了,你瘦了他才胖了,你退步他才进步,你少了智慧他才多了智慧。相反,人际之间的许多方面都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利和相容,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互利而不是互损。单就人的发展说,就是因为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人。假如丽影真的逃避了学校和同学,一个人关进家门,那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个废人,更不用说发展和有所作为了。过去,由于丽影是带着认知误区来看人看事的,就对人有十分严重的戒备心理。这种心理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于是,就总是感到别人好像真的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在时时损害着自己。这种心理的投射作用,正如"疑人偷斧"的道理一样。
结合具体事例,我们又谈了很多很多。丽影对此有了较好的领悟,表示不再换班,要尝试和同学们重新接触和交往。在结束会话之前,我给她安排了两项自我训练的内容。一是搜集证据,证明人和人之间的互利或互损;一是自然地和同学们交往,记录下来每一次交往中的好感觉。
望着丽影告别的背影,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她形成了这样的人际认知的误区呢?
在和丽影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之后,感到他们都是很好的人,也很有文化和修养。然而,谈话间的一个情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几年前,丽影的父亲借给了别人钱,到后来,人家说什么也不认帐了。可以想见,丽影的父亲该是多么恼恨,该是怎样的一番议论感慨。成熟的人的由这个事件得出的结论是:有些人你不能相信他。可是,这样的故事走进孩子的耳朵后,孩子的概括常常是这样的:别人是不能相信的。差别在哪里?在于孩子的概括是过分化的概括。就是这样的过分化概括,让丽影形成了对人不信任的人际态度。进而丽影的潜意识里运用了投射作用这种心理防卫机制,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了别人身上,于是就常常感到同学们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我对丽影的父母建议,通过活生生的生活实例,给孩子一种熏陶,让她看到人际关系主要是互利的。家长表示一定很好地合作。
不久,丽影又来到心理咨询室。她和我交流了对人际关系新的看法。她说她找到了很多很多的例证,说明人和人之间的确是互利的。同时她让我看了她关于与同学相处的好感觉的记录。她告诉我,在教室里不再感到那么有压力。有时候,同学们的做法还常常让她很感动。她说,我有信心走好高三这一年。
临别的时候,丽影脸上的笑容告诉我,她已经走过人际关系的认知误区。我想,丽影会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阳光。
男孩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电话约定之后,一位母亲坐在我的面前,一脸的困惑和无奈。她的诉说也是这样地沉重:
"我的儿子今年17岁,现在读高一。小时候对我的话言听计从,是个乖孩子。最近一年多见我象见了仇人似的,一年多了没有笑容,没有话说,回家就躲在自己的房间,谁哪句话不对心思,就发脾气,就砸东西。在学校也很不像样,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违反纪律,打架,成绩严重下滑。这不,最近因为打架事件闹严重了,学校要劝退,好不容易学校才同意给一个处分……您说,孩子到底出了什么毛病,怎么办才好?"
看来有必要与孩子直接沟通了,正好,孩子也有求询的愿望。于是,一个高高的男孩坐在了我的面前。这是一个挺文静挺漂亮笑起来甜甜的男孩,如果不是他自己承认,你很难把他和一个乱发脾气,乱砸东西,乱打架的男孩连在一起。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沟通,男孩也是一脸的困惑和无奈:"我有病,我脑子出了毛病……"
"说说看,'毛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男孩皱起眉头,进入痛苦的回忆:
我的毛病是从初三的时候开始的。一次,在紧张地复习迎考的时候,我在妈妈工作的房间复习功课。妈妈来了突然地斥责我:这是你读书的地方吗?随后又说过几次这样的话。我当时非常别扭,心里憋气,不知怎样发泄才好。就这样我砸了不少东西。从那以后,我总是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课堂上也会突然想起这件事,想起来就什么也干不下去了。结果中考因几分之差而择校进了重点高中。我是带着非常糟糕的失败的心情开始高中生活的。我虽然知道妈妈很不容易,可有时我想就是妈妈耽误了我,我从此不再和妈妈说话,回到家没有笑容。
再有,在初中时,我与一个女孩有了感情,我们是认真地,是为结婚而恋爱的。可是,中间出过不少麻烦。我也发现女孩不再那么纯真可爱了。这让我也很痛苦,心里也很烦乱。
就这样,我经常没有理由地发火,砸东西。在学校里我也经常胡闹,怎样坏就怎样做,就想跟别人对着干,看谁不得劲就烦,一句话不对劲就打起来。其实,我心里很痛苦,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甚至有时候都不想活了,我不想回这个家,几次在回家的路上想撞死……我这是什么病,我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男孩抬头看着我,那神情是痛苦中带着期盼。
这个男孩没有病,只是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在心理学上,也有人称之为"过渡期"、"危险期"、"危机期"、"关键期"、"第二反抗期"等等。这些称谓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这个时期的特殊性。中学生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是自信自尊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评价自己,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用依田新主编的《青年心理学》中的话说,"自我的发现,使之产生追求独立的欲望,努力争取自己的解放,他们开始具有自己的目的,无论什么都想自己试一试,并且不要他人干涉。"可以说,追求独立,确立自我,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家霍林沃思称之为"心理断乳"。
所谓"心理断乳",是指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人的第一次诞生是脱离母体的解放,由于随后的生理上的断乳,与母亲身体的联系切断了。但是在心理方面,孩子与父母仍然联为一体。所以,这一次解放是不完全的解放。正因如此,这个时期的孩子才需要父母与成人的保护,他们表现出对成人较大的依赖性。而孩子总要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乳"。而心理上的断乳,必须在精神的一切方面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才能完成。以心理上的断乳为基础,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才能完成。
心理断乳期正是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半成人半儿童的时期,心理上存在着成熟与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因而,这一时期是人心理发展历程中一个"多事的季节",所以才有人称之为"危机期"、"危险期"。这一时期主要处在初中阶段,也有的要晚一些,延续到高中初期。不同的孩子在心理断乳期的表现,会有早晚轻重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在家庭这个港湾中,有的会卷起一阵狂风巨澜,有的却似乎只是一阵微风细浪。但是,每个人在心理断乳这个多事的季节,生命的长河中都会经历那么一段并不风平浪静的日子。
听了上面的意思,男孩紧皱的眉头逐渐地放开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上面谈的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背景方面的原因。"我继续分析,"恰在这样的心灵剧变的日子里,你和妈妈的冲突,你和女孩的交往,无疑都是对本来就不风平浪静本来就随时可能掀起波涛的心灵的推波助澜。这是具体的心理诱因。于是,在你的心中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躁动的心灵难以平静了。于是,有了你的那些躁动不安的种种近乎顽劣的表现。"
男孩一再点头,表示领悟。
"但是,你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满意,你并不想这样沉沦下去。于是,你感到了深深地对人无法言说的痛苦。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相对而坐。是吗?"
男孩由衷的微笑是那样地灿烂。他转而问道:"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办法也就有了。"我说,既然你没有毛病,就接受现实的自我,不用特别地跟现实的自我较劲。这样,心结就会较容易地自然解开。当然,全不必以"不听话"来拒绝父母给你的人生扶助,更不必以"反抗父母"来追求盲目的"独立"。"何况你有一颗向上的心。渡过这段生命的急流险滩,就会逐渐地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人生阶段。这个基本问题解决了,至于你和妈妈的关系自然不成问题,你与女孩的关系你也会作出更成熟的选择。至于学业,肯定会随着心灵的成熟逐渐好转的。你说呢?"
男孩使劲地点头。在我介绍了几个调控情绪的方法后,男孩的微笑中又闪现出对自己的信心。
男孩的妈妈知道了上面的情况,也舒展了眉头。我们就亲子关系做了较多的交流,男孩的妈妈对我的建议非常赞同。
后来,男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马老师,真谢谢您帮我走过了生命之河的急流险滩。"
听着男孩的新的故事,我想:读懂了自己的心,每一个向上的年轻人都会走向成熟;读懂了孩子的心,每一位父母自然都会更懂得怎样爱孩子;读懂了亲子关系,每一个家庭都会多一份温馨。
心理透视:17岁男孩杀母为哪般
这是一个曾经震惊国人的不幸的信息:一个17岁的男孩,浙江省金华市中学生徐某,亲手杀害了自己的生身母亲!今天我们痛定思痛,为的是避免以后悲剧的重演。为此我们忍痛再一次走进这一幕现代悲剧。
2000年1月17日午饭后,徐某看见母亲在房间里一边绣花一边看电视,也想去看电视。母亲却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要考前10名,还不用功点。接着又不停地讲学习、考试成绩、考重点大学一类的话。
徐某后来说,听了这些话,感到压力很大。从小学开始,母亲要求他必须考97分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标准,不是打就是骂,要不就去找老师;有时甚至作业错了,也要拉着他到老师那里说清楚,很伤自尊心。进入高中阶段时,他在班上大约居于40名左右,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升到了第22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就名列前10名。本学期期中考试降至第18名,他的母亲知道后就拿皮带、棍子打了他一顿,并说如果期末考不到班上前10名,就要打断他的腿。想到母亲打自己的情景,他很害怕。他说他学习已尽最大努力了,但同班同学都特别厉害。因此,他感到很压抑,很委屈,很痛苦。
在这种极端痛苦的情绪下,当时患了感冒的他背起书包准备上学去。这时,他发现门后有一个木柄榔头,就把它放进书包。随后返回用榔头朝母亲头部猛击一下,母亲痛得大叫,他继续击打,直至母亲不动。当时,他也曾想过把母亲送到医院抢救,但是又害怕如果母亲活了就不要他了。
徐某父亲在外地工作,回家发现妻子尸体后及时报了案。l月26日,逃到外地的徐某被警方抓获。
在看守所里,徐某回答了下面的问题。
——你为什么恨母亲?
他沉思片刻,眼圈发红,低声回答道,当时很糊涂,她总是为我的学习操心,在班上学习名次后退一点就打我骂我。真有点害伯,她总是没命地打。有时,我睡觉了,母亲还站在床前不走开。我非常害伯,不知道母亲要干什么。
——母亲从什么时候开始打你?
这个问话勾起了他遥远的回忆。他说,从小学开始,母亲要求他考试成绩不能低于97分。低了就打,打腿,打脸,用皮带打,用棍棒打。
——母亲打你是一种爱的表示?
他立即回答,对这种爱,有时能理解,有时不理解。不可能每次考试都考好,但是母亲绝不允许我学习的名次有一点点后退。
——心中的苦恼向谁倾诉?
他哼了一声说,平时和母亲交流很少,也不好把家里事跟别人说。
……
徐某是一个坏学生吗?徐某的老师、同学、校长都反应说他是个好学生。一个好学生怎会亲手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造成这幕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从教育的角度看,是切中时弊的。但是,徐某从小就承受着沉重的课业负担,从小母亲就对他期望过高,而且又打又骂。为什么这慕悲剧却在徐某17岁时上演?其中的心理缘由何在?我们一起对此进行一番心理透视。
从心理学上看,这慕悲剧首先源于高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下面我们看到的便是高中生心灵世界的图景:
——心理状态的躁动和不安。
高中生正处于从孩子到成人的过渡期,心理学上叫做青年中期。在以第二性征为代表的包括内分泌机能和神经机能等急剧的生理变化的同时,他们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产生了以往没有体验过的内部欲求,他们对自己和周围变得更加神经过敏。他们不仅对异性的兴趣增加了,而且,在思维、情感、动机等等方面也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内心世界的剧烈的变化,破坏了心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他们陷入躁动不安的心态之中。就是在这种躁动不安中他们开始要求独立。这种心理上的独立,不是都能顺利进行的,特别是升学竞争的激烈,加剧了这种不顺利。于是,他们就在没有很好地准备和适应的情况下,向周围的人们提出很多要求,而他们的要求又往往缺乏现实性。因此往往不能被周围的人们所接受。这种矛盾又大大加剧他们内心的动荡不安。
——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混乱。
随着青年期的到来,自我意识觉醒了。因而有时便意识到自己这个人已脱离了周围世界而独立存在。青年开始发现自我,这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是可喜的,但这时的自我又不是完全成熟了的自我。因此,青年从自我中发现的是内部剧烈的动摇和混乱。他们有时既把周围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又不完全认为自己是脱离他人存在着的。于是,出现了与他人拉大距离的体验和不能彻底分开的体验这种双重感情的交织和矛盾。同时,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给了青年自信心,形成了他们自主性和自律性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他们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还不能完全地独立。这又使他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矛盾状态之中。
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可说是自我充实的时期。他们发现了自我,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性,因此很想充实强化自我,但是往往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们的态度就变成防御性的。之所以如此,也许就因为在他们从无意识和有意识两个方面认识到了自我的劣势、脆弱。为此,他们的行为不稳定,动摇性很大,烦恼严重,陷于激烈的恐惧与不安之中。如果再遭受到考试竞争等社会压力,就会越来越表现出防御性的态度和行为。防御性行为的一种变相表现有时候便是对人的攻击性。就是说,有时候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的背后不是强大的自我而是一个脆弱的自我使然。
——情感体验的不稳和易怒。
由于内心世界的动荡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的感受性和兴奋性增高,所以他们内心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一个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很强的情绪反应,容易表现出冲动、反抗、粗暴。而且,情绪易变,极为不稳:一会儿沉浸在身体发抖的狂欢中;一会儿又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一会儿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会儿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一会儿对人满怀热情;一会儿又对人怒不可遏。情绪体验如此强烈如此不稳定,是青年心理的又一个特征。
容易发怒是他们情感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意识到自我,珍视自我,想拚命地保护自我。同时,感受性锐敏,有很强的获得承认的要求。因此,压抑自主行为或伤害自尊心的事,对青年来说是难以忍受的,自我被不安所笼罩,由此就容易产生恐惧和愤怒的情绪。当自我要求不能获得满足时,就表示出更强烈的愤怒。愤怒是欲望和需求被阻抑时产生的情绪。儿童在身体受攻击时,在渴望的东西得不到时,都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到了青年中期,由于自我觉醒,自尊心增强了,他们正试图保护自我。所以在当自主行为被阻抑和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发怒,是极为常见的。
——亲子关系的矛盾和紧张。
对自我的发现和与他人对立的姿态,增强了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的不满情绪。不满情绪的积蓄,会带来怎样的行动呢?一般说来,他们选择的两极是逃避和反抗,逃避的极端形式有时甚至会选择死;反抗的极端形式便是与人为敌以及让人不可理解的各种恶性事件。
这种人际关系特点很容易首先表现在与父母的关系上,使亲子关系陷入矛盾和紧张之中。亲子关系的变化,常常表现为他们不再经常与父母说话,从学校回家后就关在自己的房里。这是心理闭锁性的表现。所以闭锁自己,原因之一是为了获得独立。可是,自我意识发展使他们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之中,使他们既不愿意失去对父母的依存,又想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因而陷入苦恼之中。这种状况便是"心理断乳"。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当然要经历比生理断乳痛苦得多的体验。由于这种苦恼,常常导致了对父母的反抗。正如施普兰格所说的,青年对父母的反抗是很平常的。不难理解,由于上述诸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效应,他们的对父母的反抗常常表现为攻击性行为,甚至采取极端的形式,从而导致恶性事件。
上述这一切心理特点在高中一二年级表现明显,与女生相比在男生身上的表现又往往更为外显而强烈。
透过17岁男孩杀母的悲剧,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心理图景。
当然,这样的心理年龄特征并非必然会酿成悲剧。但是在一定的外部心理诱因的作用下就较容易酿成悲剧了。
面对高中生的这些心理年龄特征,如果成人特别是父母对他们给予起码的理解,给予恰当的指导,就不会引燃他们躁动失衡的心灵的爆炸,就会使他们严重失衡的心理逐渐地获得新的平衡,也就使他们走过生命的躁动的季节,走向心灵的真正的成熟。绝大多数高中生正是获得了这样的幸运,才平稳地走过了躁动,走向了成熟。
然而,徐某没有这种幸运。他遇上了一个个性心理很不健康的母亲,遇上了一个把对孩子的爱畸变为病态心理的母亲,遇上了一个对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全然不知全然不顾的母亲。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害的心理氛围。于是,这种有害的心理诱因引爆了一颗剧烈躁动着的心灵,酿成了一幕现代家庭教育的悲剧。
但愿这慕悲剧留给我们永远的警醒!
进了毕业班,父母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铃声又一次响过,话筒传来一位母亲的声音:"您是马老师?太好了,这正是您的咨询电话。我的孩子今年暑假后该念初三了,您说如今大都一个孩子,到了这当口,谁不悬着心?都说您对孩子的心理挺有研究,这回可得请教您了。我的孩子成绩不是特别好,您说到了毕业班,还能有很好的发展吗?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我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听着对方的谈话,我想到了暑假里接待的几次家长朋友为孩子到了毕业班所做的心理咨询。孩子最后一年这个关键时刻,的确是个让家长们牵肠挂肚的事。
那么,在这个关键时刻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电话里,我们先谈了毕业班这一年孩子还能不能有很好的发展的问题。
我知道一个男孩,他在初二时还是个很不起眼的学生,成绩在中游偏下,就是老师们对他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可是,初三开始不久,老师们发现了他的发展势头,只见他的成绩一个劲儿地往上窜。最后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到高中后还在继续发展。这种在毕业班的一年中有较大发展的学生,在初高中都经常发现。
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及其它人才学的研究认为,人的大脑的潜能是非常大的,通常人们只用了大脑潜能的7%~10%左右。就是说,人脑的140~170亿个神经细胞,数量虽然庞大,可平时却大部分都闲置着。这就使我们大多数人的脑力的90%左右处于潜伏状态。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的缘故。可是,一旦谁的发展过程中具备了较好的主客观的条件,就会使大脑的潜能得到较多的开发,表现出较高的能力。在毕业班生活这个外因的作用下,孩子们的内因也处于变化的好时机。因此我们对进了毕业班的孩子的发展的应该充满希望。
"照您所说,我们的孩子还有希望前进一大步。"家长朋友看到了希望,"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有利于孩子最后一年的发展呢?"
我的建议如下:
一是给动力。我的大女儿那年暑假后读高三,电脑中记录着我们父女开学前的一段对话——
女儿,明天就要开学了,你将投入一场真正的持久战。一年,是需要点持之以恒的精神的。这一年对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生的命运。人一辈子的路很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现在你就走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步好比一个十字路口,你怎样选择将决定你今后的人生道路的走向。你曾经走过一些失败,你又由失败走向了前进。这是令人欣慰的。但这次你不能等失败以后再前进,因为现实怕是不再给你这样的机会了。所以,你只有牢牢抓住这一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步,你才会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美好的未来。爸爸知道你有足够的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有坚定的信心创造自己的美好的未来,但你的命运在你自己的手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描绘你的未来。你一定能好好把握这一年中的每一天。——爸爸。
爸爸,女儿已经清楚这一年的重要。用我们有些同学的话说,"再苦再累这一年"。都读了十多年了,不就是为了这最后一年的拼搏吗?这一年不容我失败,我只能不断前进。由于以前的磨炼,这一年我也不会再失败。我会把握好自己的命运,更有信心为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奋斗。请您放心。——女儿。
孩子面对毕业班的生活,自己也有压力。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变压力为动力,给他们加油。可行的方式很多,总的说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在他开始新的拼搏之路的时候给他一个动力。
二是定目标。目标对人的活动有定向、激励、保持等动力作用。所以明确目标是必要的。应注意的是帮孩子定的目标要切实。目标太高,容易让人失去信心;目标太低,容易让人缺乏热情。这都不利于激发动力。特别是有些家长一味盲目地让孩子"考重点"的目标策略往往效果不好。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
三是重过程。定目标是为了促进孩子朝目标前进的过程。没有过程,目标毫无意义。所以,您一定要帮孩子把握好学习过程的每一步。我喜欢跟孩子们讲:上好一节课,做好一道题,完成好一个学习任务,至于目标的实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成功就是把握好过程中的每一步。
四是常沟通。和谁沟通?一面是和孩子沟通,一面是和老师沟通。这样可以较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心态,以便当好参谋,帮孩子把握好朝目标前进的过程。
在我们就上面的看法进行了交流之后,我说:"孩子进了毕业班,的确是父母该多费些心的时候。您打来电话这本身就表明您是孩子的好家长。可我最后想提醒您,不管对孩子的毕业班生活怎样关心,也要抓得住放得开,还是应该让他自己来当毕业班生活的主人。您呢,就'退到二线',当当孩子毕业班生活的好助手吧。"
女孩为何想重读高三
电话约定后,一位很有修养很有气质的女士来到了心理咨询室。落座后,我知道她是为了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前来求询的。我不知接待了多少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孩子到了毕业班就是这样让人牵肠挂肚。她的孩子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呢?
她说:"我的女儿叫志玮,过去还可以,进了毕业班就让人费心了。这不,最近孩子提出说想要重读高三,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对许多心理问题都不好进行简单的判断。因为似乎同样的问题往往有很不相同的心理背景。于是,我请女士谈谈孩子的成长经历。
"孩子是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的。"女士说,"小学,初中,一路顺风,学习总是名列前茅。中考以前10名的高分考进了重点中学。这下,更是被赞扬声所包围。孩子到我们单位,同事们对孩子竖起大拇指:好嘛,听说考重点咱们考了个前10名,差不多一个女状元了,清华、北大已经向你招手了!孩子遇到了亲友,大家更是赞不绝口: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名牌大学写定了!志玮,志玮,是得立志做点伟大的事,也不枉你妈妈给你起的好名字,我们都指望你来增光啦!在学校里,她是班上第一名,大家更是对它众星捧月:老师说,你是咱们班的旗帜;同学说,有一个清华、北大也是你的啦……孩子就是这样伴随鲜花和掌声开始了高中生活。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考试名次一再下滑,直滑到了这次期末班上的40多名。孩子说怕进学校的门,怕进教室的门,怕……"
是什么心理原因让志玮的成绩一再下滑?我请女士讲讲孩子的其他方面的特点,比如性格等等。
"孩子从小就什么事都争强好胜,总说我要当科学家,要做大事。"女士说,"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下班晚,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说,您的孩子真乖,放学了伙伴们都让家长接回了,我们怕她哭闹,没想到孩子却自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闭目静思。她告诉我们说长大要当科学家,我要练习思考,我要学习一休。孩子长大一些了,对自己更加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半点的不如意。她经常说,我必须在同学中要出色,必须做出类拔萃的人。最近她说,就以这样的成绩去高考,我不能接受,我要重读,要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走进名牌大学。孩子平时很少外出,就一个人在家里读书学习。她看不惯那些打打闹闹的人,说他们庸俗。现在,就更不愿和大家打交道了。"
听到这里,我问:"请问您做什么工作?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了解父母的有关情况,对于孩子问题的诊断是很有用的。因为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是对女儿的影响,主要来自母亲。因此我请她实话实说。
女士笑了:"能和心理咨询师交流对我也是很有帮助的,您放心,我实话实说。"于是,女士开始回顾自己人生的心路历程:"我在妇联工作,人到中年被任命担任了副主席。其实,我不是想当官的人,但我一直想着应该做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工作特别认真。就说小事吧,单位的一些文件总是传到我的手上时发现出了一些文字上的毛病。虽说无碍大局的事,但是这么明显的毛病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有发现,却总是逃不过我的眼睛?我自己都感到奇怪。生活上我更是严于律己。下班回到家了,我都不愿意如一般妇女那样用织毛活来打发时间。就是看电视也不爱看那些连续剧,觉得那样太白白地消耗时间,不如看看新闻一类的节目可以多获得一些信息,获得一些知识。平时,我基本上不出门,有时候我试图和邻居们接触,可是我总感觉融入不进去。就是回到娘家也感觉和大家一起聊天太没意思,太荒废时日,太虚度人生。"
"我也感觉很累,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真的让我感到很累。我不是为当官累,真的,我不是官迷心窍的人。但是我总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所以我对自己不敢有一点点的放松和懈怠。有时候我总是盼着退休,好过上一种逍遥的生活。"
这的确是一位很有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女士,是一位好干部,好同志。但她对自己期望过高,过于完美主义,使生活过于单调,思维过于狭窄,是一个会工作却不会生活,会当领导却不会当女人,有良好的人品却缺乏健康心理的人。
现在总算比较清楚了志玮所以要重读高三的心理的来龙去脉。志玮是陷入了过分的自我高期望值和完美主义的心理误区。正因此,到了强手如林的重点高中面对那么多很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她的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她怕自己众星捧月的局面不再,怕往日的鲜花和掌声不再,怕自己完美的形象不再。事情常常就是这么怪,怕鬼偏偏遇到鬼,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志玮的成绩从顶峰开始下滑了。其实一点不奇怪。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保持适度的情绪紧张度,才有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情绪紧张度太低,缺乏强烈动机,认知活动的效率不高;情绪紧张度太高,动机过于强烈,认知活动的效率也不高。这是过分的高期望值和完美主义造成的过重的情绪压力,使大脑的神经细胞出现超限抑制的表现。
所以,志玮的问题表面看来是学习问题,实质是性格问题。而性格问题的根源又在她母亲身上。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话虽讲得有点绝对,却说明父母的性格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孩子总是模仿父母的"好手",这就决定了,在家里父母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任何口头说教。因此要让孩子形成健康的性格,父母必须做出表率,做出样子给孩子看。那么多为人父母者为孩子做出了榜样,也的确有一些为人父母者把自己身上的毛病传染给了孩子,还在四处讨教管好孩子的方法。现代心理学以及所有的人才科学都证实,"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很有道理,孩子的性格是在童年就奠基了的。而童年给人影响最大的是母亲。孩子的性格常常是父母特别是母亲性格的翻版或写照。从志玮身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她母亲的影子,是她母亲的性格"复制"了女儿的性格。
所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首先需要做父母的好好调节自己的心态重塑自己的性格。因为性格只能用性格来塑造。家长一旦拥有了健康的性格,同样会对孩子耳濡目染。为此我们进行了较多的交流。女士说真是受益匪浅。
两天后,志玮坐到了我的面前,写在脸上的是愁容。她承认所以想重读高三是因为对现在的成绩不甘心,不满意。通过会话基本印证了我上面的分析。我重申了对她的问题的看法。志玮也意识到了母亲性格对自己的影响,她表示理解。
于是,我明确两点建议:第一,盲目选择重读未必能解决问题,一定要慎重。根据实践看,重读高三的同学确有成绩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但只是特例,平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还有不少踏步不前甚至每况愈下的例子。而带着心理压力重读,可能会比现在还要糟糕。第二,关键是修炼健康的性格,进行心理调整。用一颗平常心待自己,丢掉完美主义,也就放松了心情,就会更好地发挥大脑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也许根本就用不着去重读了。这便是性格即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功的决定作用。
最后我说:"如果说小时候主要是受母亲性格的影响,那么,现在你妈妈也在积极地重塑自己的性格,何况你已经长大,更应该主动铸造自己健康的性格,而不能再继续对母亲的性格的'复制'了。你说呢?"
"您说得对,不要'复制',要'新建',要创造自己崭新的健康的性格。"女孩和我分手的时候脸上已经有了灿烂的笑容。
不记得过了多久,志玮的妈妈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她说,孩子不再要求重读,现在心态很好,而且学科检测的成绩也有了回升。她说,感谢我不仅救助了孩子,也帮助了孩子的妈妈。她说,她们娘俩正在共同重塑自己的健康性格。
孩子要大考,父母怎么办
"马老师,您好!真不好意思打扰您,但面对毕业前一次次的考试,我压力很大,觉得特别累,只好麻烦您了。我平时学习挺用功的,可最近一到考试时,心里越来越不平静。以至到现在,一看到试卷,眼前就一片漆黑,脑子一片空白,即使是做过的题也忘了。等考试一结束,一走出考场,又全都记起来了。我现在特别着急。您帮我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能帮我摆脱这种困境吗?"
读着这封中学生的来信,心理咨询中一个个初高中毕业班同学的焦虑的面容浮现在眼前,他们普遍感到压力太重。在和我做了大量沟通压力减轻之后,他们都说出同一个意思:就是爸爸妈妈不好办。在调查和观察中发现,不少毕业班同学的压力确实来自家长。于是想跟家长朋友聊聊:孩子面临大考了,您该怎么办?
一是别太拿孩子的考试当回事。
开头那个同学的困境是怎么造成的?就是由于太拿考试当回事,考前复习可能过度疲劳,考场情绪可能过分紧张,从而超过了大脑能承受的限度。于是,到了答题时,大脑就出现了超限抑制,也就是脑细胞由于过强的刺激作用而自动停止工作不再听从使唤了。于是,大脑出现一片空白。等走出考场时,心情轻松下来,脑细胞的抑制解除,又重新兴奋起来,于是就又都记起来了。这道理告诉我们,如果您真爱您的孩子,就别太拿他的考试当回事,来点平常心。这样孩子受到感染,就会把考试看得淡些再淡些,就会感到复习起来是那样心清气爽,就会感到在小溪边柳荫下捧读一本书这道风景是那么美丽而惬意,就会感到在考场上挥笔疾书简直是过一把瘾。谁能如此处之泰然,谁的大考就多一分胜算。
二是别给孩子的考前生活制造紧张空气。
孩子要大考了,吃啊,睡啊,父母自然牵肠挂肚。可是,您要当心别给孩子帮倒忙。
先说睡吧。有些家长恐怕孩子考前睡不好误了事,于是,每到晚上就老早张罗孩子上床睡觉。孩子呢,就这样硬性地躺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睡,总想着怎样才能睡觉。结果呢?灵得很,一准睡不着。所以最佳策略是,困就睡,不困就学,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随便翻翻书,只是别看小说。反正睡好睡不好不碍什么事。结果呢?入睡反倒容易得多。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呢?真的无所谓。一来所谓"睡不好",多是主观感受,心学上叫"主观失眠"。只要别放心上,就会有足够的精力。二来一夜不睡(实际这于孩子们可能性极小),通常并不影响人的记忆思维等智力水平。所以,孩子考前如果说没睡好,您该鼓励他挺起胸,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再说吃。如今营养补剂五行八门,迄今还没有哪一位营养学家说过这些东西可以提高考试成绩。倒是有考生说:别人都喝我不喝,怎么考得过别人?家长买了很多补品,考不好更对不起爸爸妈妈。这些心理上的依赖和压力,就是家长给孩子帮了倒忙。所以,您不必担心孩子该大考了不知吃什么好,就跟平常一样,足矣!别拿"吃"来吓唬孩子。至于孩子正坐在那里静心复习的时候,父母一会送上补品,一会递上饮料,更会扰乱孩子平静的心,甚至让他们心惊胆战。
孩于要大考了,您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平平常常的生活氛围,平平常常的临场心态。日后孩子会真心地感谢您:爸爸妈妈真懂我的心。
落榜女孩走向堕落的背后
小婷原本是一个挺不错的女孩,但是,去年高考落榜了。谁能想到她竟由此走向堕落的深渊!
这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从小婷的自述中看到她走向堕落的心路历程:
"……在此之前,我们全家像对待公主一样的看待我。一家6口人挤在两间房子里,还要给我拨出那间小屋让我专用。家里一日三餐从未断过小灶。那时的生活真是温暖。然而,我这个'希望之星'在高考时不幸名落孙山。眼看平时学习成绩比我差的人兴高彩烈的样子,我恨死了自己。就在我的心灵遭受从未有过的煎熬的时候,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在一夜之间从公主变成了一个乞丐,变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爸爸整天横眉瞪眼,妈妈也是满脸愁容。"
"一连几天的晚上,我都在河边徘徊,人生就是这样残酷。如果我考上大学,人们肯定不会这样对待我,可是今天竟是这样的境地。"
"这时候,有一个我原来觉得不太正经的男同学小李居然安慰起我来。那天晚上我们谈的很晚。就这样我天天和他在一起,什么学习啊,理想啊,统统都扔到'爪哇国'去!不幸的一幕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在一个闷热的秋夜里,在小李的劝饮下,我多喝了几杯葡萄酒,醉汹汹地不知怎的就顺从了小李。后来我与小李发展到难舍难分的地步,我长期不想回家睡。我要让父母知道女儿的厉害,谁叫他们不拿我当人看!"
"几个月后我发现小李不与我那么亲热了。有一天,他竟厚着脸皮对我说,他还有第二个,第三个,我狠狠打了他一巴掌后跑开了……"
"于是,后来我跟许多男性发生了关系。但是我还是不解气。最后我用硫酸水把他浇了。反正我已经没指望了,肯定要'进宫'的……"
读着这令人痛心的故事,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会心疼啊!
高考,总是有人考中有人落榜。落榜,考生自己本来已经够难受的了。在心理咨询中曾有同学对诉苦:我的基础不太好,心里总是担心,怕考不好,怕万一失败。人言可畏啊,我真不知万一失败,父母、亲友、老师、同学……我都该怎样面对?我在给高三同学做的一次团体心理咨询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这样的担忧和恐惧。在我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来信,来电,来访的求询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初高中毕业班学生,他们向我倾诉着自己的难耐的心声——唯恐考砸了无颜见爹娘、无言见老师和同学,更有甚者,有的还向我寻求如何面对父母"最后通牒"的对策。可以想见他们一旦高考落榜,心灵必将陷入低谷。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亲人的理解和抚慰。前面故事中的女孩落榜后走向罪恶的深渊,她个人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交了一笔很重的学费。但是,她的父母的责任该是什么?她的父母交的这笔学费就轻吗?
我看到的是她的父母的追悔的眼泪。
痛定思痛,我不想说成才之路千万条一类的话,只想说,孩子们的路该由他们自己走了,父母别再把孩子的生命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了。孩子高考落榜了,是他自己的事。痛苦,他们能慢慢消化,成为一种精神的营养。道路,他们能够作出抉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正在学会负责。为人父母者别太自私了,别只顾了自己的面子而误了孩子的人生。
孩子高考落榜了,为人父母者应该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理解,应该扮演的最好角色是给孩子当个好参谋。其实对孩子的整个生活,父母都只能是当好参谋。
因为孩子才是他自己生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