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没有回头箭
34802000000047

第47章 要从制度上杜绝“吃空饷”现象

近来,有关公职人员吃空饷的问题,不断在媒体上曝光,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先是山西省的女商人王辉,从1992年开始在京晋两地经商至2007年进入政界的15年间,在县民政局“从来不上班”,却一直领着工资,2011年突然弃商从政,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副县长,引起社会一片哗然。紧接着,浙江的永新在自查中又爆出全县有192人在吃空饷,再次引发网上的热评。

那么究竟什么是吃空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所谓吃空饷,是指一个公职人员(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上班可以照样领工资,享待遇。吃空饷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除了上面所举山西和浙江两个例子外,在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大概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吃空饷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一些官宦子弟或者和本单位领导有特殊关系的一些人员,在某单位有职位,但是从来不去上班,工资照领;还有的单位领导人,在上报单位的工资总量时,比单位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多,如把只有30人单位的工资总量上报为35人,多出来的5人的工资也是空饷;还有的领导人利用职权,隐瞒事实,编造一些虚假工作人员信息,发放工资和福利,有的甚至将自己未成年的儿女也列为吃空饷的对象,等等。

吃空饷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存在公权力滥用、腐败泛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我国的公共机构管理混乱的直接体现。可以肯定地说,凡是存在上述形形色色吃空饷现象的地方,一定存在着公权力受不到应有制约和监督的问题,也一定存在组织人事制度以及财务制度等被亵渎的问题。如果不能刹住这样的官场歪风,任其蔓延,不仅会影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形象,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也可能使其进一步泛滥,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在斥责吃空饷这种官场现象时,我们也应该深刻进行一些反思,探究吃空饷现

象产生的原因,这对我们及时矫正这种错误行为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们以往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中,为了能够尽快分流富余人员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为了鼓励一些工作人员永远离开党政机构,我们允许一些人停薪留职,到市场上创业。也有的地方给离开党政机构下海创业的人员一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工资照发,待过渡期完结后,再停止其享受的工资和福利。其次,我们的一些上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往往喜欢在下级借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仍然由原单位发放,这种现象也客观上为吃空饷的现象提供了一定空间。最后,目前我国在县乡两级,对领导干部的年龄要求过度呆板,往往一个领导干部刚过50岁,就要从第一线退下来,说是退到二线,实际上就等于可以自由、回家不上班了,但所有工资福利仍然按照在职对待。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助长了吃空饷现象的蔓延。

由此可见,吃空饷现象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和条件,除了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之外,笔者认为还要从制度这个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杜绝吃空饷现象的产生。第一,要在全国普遍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区分不同的情况和类型,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和类型进行规范,特别是对停薪留职、下海创业等现象,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对于完全属于吃空饷的问题,要进行严厉的查处。要选择一些影响较大的事件公开处理,以警示全国。第二,对吃空饷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严厉的查处,特别是那些利用权力为自己的亲属、熟人等提供吃空饷机会的领导干部,更要严厉惩治,从权力源头上,杜绝这类现象的产生。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在一些地方,即使不存在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但是由于领导干部不负责任等造成的吃空饷现象,也要启动行政问责制度,从根本上铲除吃空饷的社会环境。第四,对那些停薪留职、借调等特殊人员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同时利用门户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第五,要反思我们在县乡两级有关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的政策,纠正在这方面存在的巨大的人才浪费,逐步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使用人才的机制,避免由于这部分人才使用不当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