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没有回头箭
34802000000061

第61章 加强网络治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不仅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且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可以说,人类从来也没有像在进入网络时代后,有如此强大的信息生产能力和如此快捷的信息传播和使用能力。正因为如此,如何应对公共空间的网络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治理,就成为摆在所有国家政府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参与者的权益,维护网络的正常的秩序,使网络不断造福于人类,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

从国际社会来看,政府围绕互联网的治理,除了运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外,更多地要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治理。据有关机构对世界42个国家的调查表明,大约30%的国家正在制定有关互联网的法规,而70%的国家在修改原有的法规以适应互联网发展。

第一,在围绕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方面,主要通过新的立法予以保障。如美、英、法、德、日等在立法中规定,凡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主张恐怖主义,利用网络贩毒等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对涉及色情、欺诈、教唆和诱导犯罪,侵犯知识产权、著作权和个人隐私等,规定了具体处罚措施。与此相联系,各国纷纷出台了治理垃圾邮件的相关法律。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先后颁布了《反垃圾邮件法》;欧盟颁布了《隐私和电信指令》,重点打击垃圾信息。

在加强网络安全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还通过立法,进一步规定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德国《多媒体法》、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互联网审查法》以及新加坡《互联网操作规则》等,都以专门篇幅对网络服务商的责任、义务作出具体规定。而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虽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立法,但相关的规定在一般性互联网法律中都有体现。德国还要求服务商不得链接或在搜索引擎中出现法律禁止的网站,违者

最高罚款1.5万欧元。

第二,在运用法律加强互联网的治理中,各国都加大了执法力度。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防范计算机和互联网犯罪的专门机构,以法律形式授权警察和安全部门秘密监控网站和电子邮件。还有很多国家,都成立了打击网络犯罪的专门机构,比如,印度、韩国、意大利等国家警察部门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调查和打击网络犯罪。

第三,通过法治的途径,保障公民的网络参与权和个人隐私权。比如美国,一方面强调言论自由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并将这一原则运用于网络;另一方面,还对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通过立法加以规定,确立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准则。这在一定意义上,为公民的网络参与奠定了法治基础。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把网络时代保护个人隐私权放在突出位置。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制定了专门的信息数据保护法。德国规定联邦检查机构拥有对数据保护的控制权,并规定可以将数据转移给公共部门的具体条件。

第四,注重网络参与者的自律行为,是多数国家进行网络治理的重要举措。以美国为例,一方面美国《宪法》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但同时,又对言论自由有多达18种限制,如没有引发危害公众秩序导致暴乱的言论自由;没有扰乱学校安静上课的言论自由;没有造谣生非的言论自由;没有妨害他人权利的言论自由;不能以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妨害城市交通或违犯交通规则; 没有辱骂他人因而招惹冲突的言论自由;没有说下流脏话的自由;黄色书刊不在言论自由权保障之列;诈欺不实的商业广告不受言论自由的保障;毁谤性言论不受保障等。实际上,这些对公民表达行为的上述种种限制,客观上为网络参与者自律行为,提供了细致的法律依据。

第五,在网络治理中,政府必须担当起重要职责。作为网络治理的主体,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授权,并制定和落实法律的相关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这方面,目前世界普遍流行的做法包括:一是建立网络参与的登记注册制。要求服务商在从事相关服务时到政府主管机关指定的部门进行真实资料登记,以此明确和强化网络从业者的法律和网络安全责任,如新加坡、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二是实名制。即以真实姓名或资料使用互联网,促进用户自我约束及问责。目前,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网络实名制,但有的是政府行为,有的是服务商为降低风险的自发行为。三是许可制。以审查许可的方式,对一些重要网络内容或重点从业者和用户进行某种审查。四是分级制。主要是根据一定标准,对网络内容进行分级,以便于网络用户选择合适的网络信息,主要是保护未成年人。五是举报投诉制。主要是发挥社会力量,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