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274

第274章 慈湖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6)

薛疑之,字季常,号玉成,永嘉人。薛氏世学盖三百年,先生学于慈湖,刊华据实,犹程以绪余。伪学禁兴,只手卫道。着《伊洛源流》,各为谱传。又以弓冶授其子云。(参《林霁山集》。)

(梓材谨案:先生平阳人。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云:「永嘉玉成先生薛季常疑之作《伊洛源流谱》,自孔子、子思、颜、曾、孟子至濂溪周子以下,凡九十余传。庆元间,书始成,而学禁正严,楼攻媿题其端曰:『玉成以吾道方屯,恐数十年后,老成雕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日变而不复还,故作此书。』」《林霁山集》未言其名与字,即据《吹剑集》补之。)

隐君夏自然先生希贤

正字洪锦溪先生扬祖(并见《融堂门人》。)

钱诚甫先生槱(见下《融堂家学》。)

少师赵节斋与

赵与,字德渊,湖州人。嘉定十三年进士,累官至观文殿学士,历知七府。景定元年卒,赠少师。尝见慈湖而问曰:「某于日用应酬,都无一事,只未知归宿之地。」慈湖曰:「心之精神是谓圣,人皆有是心,心未尝不圣,何必更求归宿。求归宿,乃起意,反害道。」德渊奉教终身。

宗羲案:慈湖所传,皆以明悟为主,故其言曰:「此一二十年以来,觉者踰百人矣,古未之见,吾道其亨乎。」然考之自钱融堂、陈和仲以外,未必皆为豪杰之士也,而况于圣贤乎。史所载赵与以聚敛称,而慈湖谓其已觉,何也﹖夫所谓觉者,识得本体之谓也。象山以是为始功,而慈湖以是为究竟,此慈湖之失其传也。

附录

德渊知平湖,嘉熙四年大饥,分场设粥,以寓公方万里为长者,请董其役,全活者数万人。宝佑三年,再守,修举学校,行饮射礼。尹临安十三年,城中见口计日食文思院米三千石,尝籍北关米船,每日四千石入城则米价减,二千石则价贵,适入三千石则价平,无不中者,乃于监桥置平粜仓,二十有八岁,储浙西米六十万石,皆精凿,视米价贵,辄平粜之,竟十三年中,民食其惠。(补。)

谢山《奉临川帖子四》曰:「读《陆子学谱》至《赵与》、《袁韶传》,心有疑焉。四先生之讲学吾甬,句东无不从之游者,故其中不无非种之苗。慈湖弟子则有史丞相弥远及与,絜斋弟子则有袁参政韶,即史嵩之亦尝与和仲讲学阁下。《学谱》于史氏二相不录,而赵、袁则裒然大书,但与少年,慈湖所以许可者甚备。观其因求师之故,自苕霅迁居从学,是慕道诚勇矣。自其尹临安以后,则大改素行,而本传纪之不详。」又曰:「吾乡自元延佑、至正以至明成化,旧志并荥阳、南山文献诸录,皆不为与作传,至《嘉靖志》始有之,时则其裔孙有为达官者故也。与原籍青田。《永乐处州府志》有《与传》,亦言其善理财以佐国用,而又言其尹京,善发擿,有赵广汉之风。愚谓宋季之临安,亦岂可以广汉之治治之者,不过借此以恣其聚敛之威而已。至袁韶本传,不详其过,而卷末总论,以为时相私人,其见于诸家奏疏者,皆指以为弥远之党,似皆不当为之讳者也。且大儒之门下,不必竟无不肖,前之则有朱子之傅伯寿,又前之则有杨文靖公之陆棠,又前之则有程子之刑恕。与其进,不与其退,斯亦圣贤之所无如何也。」

慈湖私淑

文忠真西山先生德秀(别为《西山真氏学案》。)

文清刘漫堂先生宰(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清遐家学

沈先生民献(见上《慈湖门人》。)

沧洲家学(象山三传。)

通奉史先生宾之(别见《丘刘诸儒学案》。)

独善门人

知州王先生撝(别见《丽泽诸儒学案》。)

融堂家学

钱诚甫先生槱

钱槱,字诚甫,融堂之子。慈湖尝曰:「诚甫近于嘉定十有二年元夕后一日有觉,至晦日,又大通。」又赠言曰:「诚甫远访从容,近月问答亦详矣。」将归,侍,复求言。「孔子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诚甫领斯教也,毋或昏。」(参《慈湖遗书》。)

县令钱竹间先生允文

钱允文,淳安人也,融堂从子。咸淳九年进士,武冈令。传其家门之学,学者称为竹间先生。(修。)

融堂门人

正字洪锦溪先生扬祖

洪扬祖,字季扬,严州人也。从慈湖、絜斋游,而卒业于融堂。累官至正字,轮对者三。以讲学正心诚意为启沃,学者称为锦溪先生。有集,漫塘雅称之。(修。)

(梓材谨案:梨洲原本《金溪学案》附传,谓:「先生淳安人,袁甫之门人也。」据此则先生尝从袁氏父子游也。)

隐君夏自然先生希贤

夏希贤,字自然,淳安人也。融堂弟子。(云濠案:一本作慈湖弟子。考《严陵志》,言先生之学,尝会其极于象山、慈湖之要,未言受学于慈湖。)究明性理,洞见本原,杜门不出者三十余年。家无隔宿之储,而泰然自如,学者皆称为自然先生。三子皆承其学,而仲子溥最着。(补。)

庶官吕凤山先生人龙

吕人龙,前缀之,淳安人。景定进士,融堂之高弟也。胸次洒落,日与学者指点浴沂风雩之乐。仕止小官。学者称为凤山先生。有集。(修。)

习庵家学

侍郎陈先生蒙

****,字囗囗,和仲子。年十八,上书万言,论国事。为太府寺主簿。入对,言贾似道为相时国政阙失,贬建昌军簿,录其家,惟青毡耳。德佑初,以刑部侍郎召,不赴,卒。(参史传。)

习庵门人

直言张荃翁先生端义(见上《慈湖门人》。)

全真志先生谦孙(父汝梅。附兄鼎孙、弟颐孙。)

全本心先生晋孙(合传。)

全谦孙,字真志,鄞县人。与弟晋孙,字本心,皆学于陈侍郎和仲之门,为陆文安公、杨文元公私淑高弟。其再传为黄南山,明初大儒也。自先生父菽和汝梅,伯兄本然鼎孙,以及季弟颐孙,本然子耆,三世置义田以赡其宗,谓之「义田六老」。(补。)

杜洲家学

童松檐先生钟

童声伯先生鋐(合传。)

童钟,号松檐,杜洲子也。弟鋐,号声伯。为杜洲六先生之二。(参《鲒埼亭集外编》。)

谢山《杜洲六先生书院记》曰:「六先生者,首杜洲;次松檐,盖杜洲子钟也;次懋山曹山长汉炎,则杜洲之徒,最称耆宿,曾掌慈湖书院者也;次东发黄提刑,及与杜洲讲道者也;次草堂严高士畏,亦杜洲之徒也;次声伯,松檐弟鋐也。曹、黄、严三氏,其居在鸣鹤乡中,当日聚处于讲堂最多,故并祀之。」

副尉童先生金

童金,字子丹,慈溪人,杜洲先生之孙也。至元间,以才能荐,授进义副尉,岁督海运。秩满,扁所居曰「一间」,即先庐侧筑室百余楹为义塾,割腴田四顷,延名师以淑来学。(参《两浙名贤录》。)

杜洲门人

堂长曹懋山先生汉炎

曹汉炎,字久可,慈溪人也。慈湖、杜洲二院堂长。(补。)

高士严草堂先生畏

严畏,号草堂。亦杜洲之徒也。(参《鲒埼亭集外编》。)

(梓材谨案:先生慈溪人,绍熙年右榜进士,谢山称之曰「高士」。)

曹严讲友

文洁黄于越先生震(别为《东发学案》。)

同庵门人

直言张荃翁先生端义(见上《慈湖门人》。)

马氏家学

马先生燮(见上《慈湖门人》。)

王氏门人

锺先生季正

锺季正者,乐平人也。从王琦游,尝跋慈湖谢过遗墨云:「慈湖以订顽二字用诸文告,先生谓:『良知良能,人皆可为尧、舜,请无以顽斥。』慈湖亟改,自谢不谨。呜呼!今之令有慈湖否﹖今之友有先生否﹖」(补。)

邵氏家学

教谕邵顾斋先生大椿

邵大椿,字春叟,寿昌人也。号顾斋。(梓材案:谢山原稿作顾斋之子,此从《严陵志》改正。)所著有《四书讲义》。官为龙游教谕。元初,士子宗之。(补。)

玉成家学

荐举薛先生璩

薛璩,字叔容,平阳人也。其父受业于慈湖,而先生所著《孔子集语》二十卷。又着《宅揆成鉴》,尝进之朝,时人称之。(补。)

(云濠谨案:温州府志:「先生名据。淳佑闲,台省交荐,赐出身。尝为《天保釆薇末议》二卷。」)

独善续传(象山四传。)

教授史果斋先生蒙卿(别为《静清学案》。)

自然家学

教授夏大之先生溥

夏溥,字大之,自然先生仲子。博通经学,兼工诗,为安定书院山长,一以安定学规课士。迁龙兴教授。郑师山学于淳安,自言得大之启发之功。赵东山亦尝师之。其诗自成一家,当时称为夏体,而东山谓其大似诚斋。师山亦称其古文。先生在龙兴与道园善。(补。)

夏先生清之

夏先生潜之

清之,潜之,大之兄弟,皆承家学。(参《严陵志》。)

大之同调

修撰吴朝阳先生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