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35244300000367

第367章

辰州沅陵智鼎禪師

州之瞿氏子。示眾。萬法無心便是休。隨緣動止得優遊。一天明月照今古。堪笑人從指上求(頴秀悟嗣)。

歸州觀音純備德禪師

蜀東鄷都李氏子。上堂。若不恁麼則負當機。若只恁麼有負山野。只得向恁麼中不恁麼。不恁麼中却恁麼。豎拂子曰。本是圓成無欠缺。只因擬議涉趦趄。從斯直下承當去。一目了然括十虗(耳毒泰嗣)。

武岡金城在邇道禪師

西蜀渝州桂溪人。參獅山申。充侍司。巾瓶有年。後聞雪林梅道望。腰包往依。梅曰。別却雲山。來此作麼。師曰。兩頭扶起。梅曰。你作麼生扶。師便喝。梅便掌。後入室。梅問。你近日事何如。師曰。一事不為。梅曰。一事不為。是個死漢。師撫掌作舞而出 上堂。無法可說。三山五嶽。有法可說。龜毛兔角。虗空開口。須彌倒卓。佛法有無間。人人不自覺。覺不覺。收放風雲如掌握。喝一喝(雪林梅嗣)。

鼎州護國通玉禪師

州之李氏子。頌溈山水牯牛曰。天曉黃鸝樹上啼。一聲嘹喨一聲低。東君昨夜傳消息。帀地春風打竹籬(天機舜嗣)。

澧州慈利道林百獃善禪師

上堂。達磨大師來也。在道林拂子頭上。興慈運悲。為汝等說第一義諦。還見麼。若也見得。今日正是小雪節。個個面門冷似鐵。其或未然。大家剔起眉毛。務要討個明白。何故。不入虎穴。爭得虎子 上堂。全提祖印。獨坐雄峰。棒喝齊施。令行有據。道林這裏。唯握一柄金剛寶劒。凡有來者。即教脫却貼肉汗衫。便與一刀兩段。震威喝一喝(一念龍嗣)。

澧州伏牛憨郢賢禪師

初投神鼎澤披剃。後依龍潭龍服勤。有省。囑住伏牛 問大師在神鼎時如何。師曰。頭帶夜叉帽。曰在龍潭時如何。師曰。手持楖栗條(一念龍嗣)。

澧州龍潭光孝斷雪初禪師

荊楚歸州項氏子。上堂。奇言妙句。俱是歷代祖師道過。錦繡珠璣。盡是諸方大老說盡。今日新光孝。作麼生道。乃提起僧伽黎曰。乞兒破席府袋抖一抖(一菴龍嗣)。

石梁青蓮不醉常覺禪師

楚青江杜氏子。禮德山波完具。服勤三載。恒喫痛棒。一日波問。生從何來。師曰。初一初二。又問。死從何去。師曰。小盡二十九。大盡有三十。波深器之。後佐中邑徹。入室次。徹問。萬法歸一。作麼生會。師曰。落花有意隨流水。徹曰。畢竟一歸何處。師曰。流水無心戀落花(枕石徹嗣)。

補遺

臨濟宗

南嶽下第三十七世隨錄

[障-音]邡羅漢雲林地禪師

通江董氏子。參石谷慧嗣法。重建[障-音]邡羅漢。乃馬祖脫白處也。上堂。問如何是羅漢境。師曰。參天蒼竹密。填空古栢稠。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大雄殿一座。頭陀祇十人。曰人境不立時如何。師曰。虧汝到與麼境界。乃曰。一棒一喝。一拳一脚。直指臨濟心髓。全彰德山韜略。古之不多一點。今之不少一劃。全得草偃風行。如虎戴角。撞著磕著。橫機殺活。脫或未然。山僧未免重下註脚。以拄杖卓一卓。喝一喝。也是千錯與萬錯。復卓曰。錯錯(石谷慧嗣)。

龍門淨居月目初禪師

樂至鄒氏子。上堂。僧問。如何是龍門境。師曰。清風橋下兩池水。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歇。曰人境以蒙師指示。向上宗乘事如何。師便打。乃曰。時開飯店止飢寒。引水龍門且種田。佛法寧教齊爛却。從斯弗說老婆禪(石谷慧嗣)。

綦江石門蒼桐華禪師

綦江封氏子。丱歲出家。石谷慧印證。隱山為常。其示眾曰。山悠悠也水悠悠。一杖雲深任自遊。樹杪松花堪作食。秋迴荷葉可為裘。堂堂佛法消塵鏡。渺渺光陰送客舟。若要頓超如幻景。只須常牧此心牛 又云。溪山一一都成畵。竹樹叢叢畵不成。堪笑住山人性蠢。钁頭一柄足平生 暮年仍歸石門。臨行偈曰。來時黃菊篩金。去時青山舖白。想起者個骷髏。千回萬回作客。今朝踢倒須彌。拶得虗空出血。涅槃城裏不相知。笑殺率陀古彌勒(石谷慧嗣)。

[郫-卑+((白-日+田)/廾)]箇護國天然貴禪師

上堂。今朝腊月初八。處處闡揚佛法。惟有護國不然。見人只是生罵。驀拈拂子曰。向者裏薦得。剎剎塵塵。毗盧境界。溪聲鳥語。觀音理門。其或未然。依舊鼻孔向下垂。擊拂子下座 元宵上堂。不唱陳年曲調。要打新鮮鼓笛。無言童子口吧吧。無舌人兒能解語。等閑操動沒絃琴。海水騰波山自起。且道。沒絃琴作麼生操。以拄杖作操琴勢曰。會麼。若將耳聽終難會。眼底聞聲方始知(紫芝藏嗣)。

錦官萬福瓊目溫禪師

上堂。昔人聚石說法。今我法說亦空。石火電光。難為湊泊。驀拈拄杖。卓曰。惟有者個。赤條條。光灼灼。有時和泥合水。社舞村歌。有時孤峰獨立。挂月懸星。動則俾觀音勢至。結舌藏鋒。靜則令釋迦老子。無本可據。且道。利害在甚麼處。良久曰。參(紫芝藏嗣)。

少蛾慈明嵩耳住禪師

上堂。弘機獨唱。千聖潛踪。截斷眾流。棒雲無路。若箇正因衲子。顯大機施大用。于石火閃電光中啐啄。縱奪人天。權衡佛祖。敲唱雙行。殺活齊彰。行凡聖窠窟。斷生死根苗。猶未是向上事。王令已行天下徧。將軍塞外絕烟塵(語嵩裔嗣)。

西蜀定遠舌響訥禪師

定遠龍氏子。參半天下于林野奇。掌下有省。回蜀。見書雪旵。以印證焉。上堂。打開光明藏。現出本常理。天地絕點翳。四海清如洗。森羅與萬象。都盧在裏許。休言覩明星。誑惑癡男女 上堂。爐鞴弘開。魔佛頓鎔。鉗錘高舉。理凡情盡。箇箇焦頭爛額。人人皮綻肉鎔。任是百煉精金。到此也須失色。卓拄杖曰。拈出紅爐金彈子。簉破諸人鐵面皮(書雲旵嗣)。

金川中巖麗眉釆禪師

開爐上堂。個事人人本具。何須向外討覓。頭頭頂著青天。步步踏著實地。山僧不是妄言。要且理無二致。所以龐居士曰。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若于此中透徹。一生參學事畢。其或未然。長連床上。豎起脊梁。切莫瞌睡。抖擻精神。只看穿衣喫飯。運水搬柴底。畢是個甚麼。參(書雲旵嗣)。

西川峨嵋舒光照禪師

蘄水人。避世入峨嵋絕頂。影不下山者。二十餘載。忽一日欲下山。鳴鼓上堂。九旬限滿。巧中藏拙。晝夜殷勤。拙中藏巧。養馴一個水牯牛。頭角崢嶸世上少。今朝四足印莓苔。笑殺平田黃大老。辭世示眾。形本無形。說亦無說。盡大地人難摸索。七十九年住娑婆。彈指光陰如夢覺。舉步踢倒蛾嵋山。者邊那畔總一箇。喝一喝。擲筆而逝(大冶況嗣)。

射洪會靈幻住明禪師

上堂。雨過莓苔淨。陞堂說法時。斯緣誰解會。啼鳥上花枝 小參。初撾塗毒鼓。三舉撲地鐘。敵勝超羣句。生蛇始化龍。咄(耳毒泰嗣)。

[(雪-雨)/粉/大]陵黃陵純備德禪師

鄷都上堂。立教明宗。須張縵天網子。活捉龍蛇。可以直下承當。安邦定國。要展揭世經綸。生擒虎兕。乃能全身擔荷。所以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去即印住。住即印破。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于斯擬議。錯過千山。少涉思惟。白雲萬里。致使三世諸佛。總放不下。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伶俐衲僧。自救不了。正恁麼時。作麼生履踐。喝一喝曰。振奮吒沙無向背。爍迦羅眼莫能窺(耳毒泰嗣)。

重慶香國[穴/(爿*臬)]堂秀禪師

開爐上堂。爐火乍燔。是鐵是銅須經煅。槖籲大煽。若凡若聖盡鎔鎔淬般若之智鋒。礪金剛之神劍。若是躍冶之金。徒勞鍛煉。驀豎拂云。者一星兒火種。自鷲峰發燄。嵩少騰芳。太白山中。標天之光彩。錦江江上。闡亘古之宗猷。如如意珠。似帝青寶。可以福國裕民。為祥為瑞。入聖超凡。而今落在香國者裏。只得借曼殊普賢作爐頭。勢至圓通為冶匠。五百聲聞緣覺作散工。扇火扇風。添煤添炭。山僧忍俊不禁。未免助其神用。遂擲拂子曰。直下來也。急著眼覷(佛語御嗣)。

唐安曇雲文璧福禪師

上堂。柳舒金梅正白。幾經霜凌幾經雪。寒枝傲骨占春先。却把清香輕漏泄。惟佛與佛無分別。揮拂子曰。筍過東家作竹林。藕穿池面為荷葉 臘八上堂。積劫深懷疑彈子。實難吞吐田皇宮。六年雪嶺時無懈。驀地擡眸見己躬。此是大覺老人在霜天。月下悟得底。今日福上座。向情與無情煥然等現處。舉似大眾。還會麼。若會得。天地虗空。生汝心內。人物殿堂。皆汝元常。正恁麼時。且道。大覺老人。畢竟悟箇甚麼。良久曰。泥半掣斷黃金鎖。鐵馬衝開碧玉關(孔一等嗣)。

成都德元玉諾昌禪師

上堂。吾年三十四。佛法總不識。強登曲彔牀。渾無些子伎。全提臨濟宗。惟憑斯箇力。頭頭絕覆藏。處處無踪跡。活潑潑耀古騰今。峭巍巍輝天鑑地。當陽露出端倪。揚眉已落第二。且如何是全提意旨。卓拄杖曰。青天也皺眉(瑞林蓮嗣)。

窰山鎮疆大旭宗禪師

至節上堂。六花亂墜。寒氣逼人。日南長至。百卉萌生。山僧裹頭大睡。誰管他人屋上霜凝。以拄杖作圓相云。會麼。于中薦得。百千三昧一時證得。神通妙用。無越此宗。人人向文殊眉睫上往來。個個于普賢行門中出入。高揖釋迦。不拜彌勒。到恁麼田地。有無不立。凡聖一如。隨緣放曠。任通逍遙。又何必山僧再下註脚(曉元濟嗣)。

嘉州九頂子開乾禪師

上堂。若論箇事。一味尋常。騎聲葢色。法法全彰。縱奪殺活。不犯鋒鋩。清風明月。不坐玉堂。快須擉瞎娘生眼。炯炯寒光照大唐。靈利衲僧。聊聞舉著。直下承當。雖然如是。脚跟下與伊三十拄杖。且道。利害在甚處。卓拄杖曰。鴛鴦綉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佛冤綱嗣)。

興元淨明天湛熾禪師

上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時當秋末。萬卉潛榮。或抑或揚。觸目現成。豈不見。置山河大地于一毫端。透頂透底。絕羅絕籬。顯大機。明大用。觸處普賢境界。發揮佛祖機籌。有時拋三放兩。拈尾作頭。有時充塞虗空。擘開華嶽。驀豎拂曰。會麼。步步登高易。深深入海難。擊禪床下座(佛冤綱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