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永乐大典残卷
35246900000476

第476章

寂然之中,天几常动。应感之际,本愿常静。洪钟在,叩与不叩。鸣未尝止,宝镜在手。照与不照,明未尝息。

枢纽群动

【宋张南轩集】

《扩斋记》:太极混沦,生化之根,阖辟二气,枢纽群动。惟物由乎其间而莫之知,惟人则能知之矣。

【晋陶渊明诗】

日入群动息。六爻之动

【易】

《系辞》: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张子正蒙】

《大易篇》:六爻各尽利而动,所以顺阴阳刚柔仁义性命之理也。故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四变之动

【类说】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动与上下,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险以动

【易】

《解卦彖传》:解,险以动,程传谓坎险震动,险以动也。

巽而动

【易】

《恒卦彖传》: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动刚柔皆应恒。

刚以动

【易】

《大壮卦彖传》: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

明以动

【易】

《丰卦彖传》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

危以动

【易】

《系辞》:危以动,****不与也,惧以语,****不应也。

智者动

【论语】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岩下放言】

孔子言:仁者静,智者动。吾观自古功名之士,类皆好动,不但兴作事业,虽起居语默之间,亦不能自己。王荆公平生不喜坐,非睡即行,居钟山每早饭已必跨驴一至山中,或之西庵,或之定林。或中道舍驴遍过野人家,亦或未至山复还,然要必须出,未尝辍也。作《字说》时,用意良苦,常置石莲百许枚几案上,咀啮以运其思。遇尽未及益,即啮其指至流血不觉。世传公初生,家人见有獾入其产室,有顷生公,故小字獾郎。尝以问蔡度曰:有之,物理殆不可晓,苏子瞻性亦然。初谪黄州,布衣兰艹履,出入阡陌,多挟弹击江水,与客为娱乐。每数日必一泛舟江上,听其所往,乘兴或入旁郡界,经宿不返,为守者极疾之。晚贬岭外,无一日不游山。晁以道尝为余言:顷为宿州教授,会公出守钱唐,夜过之入其书室,见壁间多张古名画,爱其钟隐雪雁,欲为题字,而挂适高不能及,乃重二卓以上,忽失脚坠地,大笑。二人皆天下伟人,盖出于智者当尔。

圣人顺动

【易】

《豫彖传》:圣人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安身而动

【易】

《系辞》: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

虑善以动

【书】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待时而动

【易】

《系辞》: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士无官守,无言责,政当以道自处,待时而动,必在上者,不若魏侯之于干木,昭烈之于孔明。降其礼,听其言,亦不屑就之矣。

【宋薛季宣****集】

复潘秀才必胜书。

省德而动

【左传】

僖十九年,宋子鱼言于宋公曰: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量力而动

【左传】

僖二十年,楚斗彀于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

当时而动

【荀子】

当时而动,物至而应,事起而卞。

感物而动

【礼记】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疏云:其心本虽静,感于外物而心遂动。是性之所贪欲也。

观衅而动

【唐书】

《陆贽传》:贽安边疏云:力寡而敌坚,则先所易,是谓观衅而动也。

以类相动

【礼】

《乐记》:凡奸声感人逆气,应之,逆气成家而淫乐兴焉,正声感入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月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

通而后动

【庄子】

《刻意篇》:不为物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通而后动。

先倡后动

【淮南鸿烈解】

《原道训》:先唱者穷之路也,后动者达之原上。

治成于动

【采真集】

天下之治,未有不成于动而入于止。震者动而有为之卦也。故动于上则为豫,为壮,为丰。动于下则为随,为履,为益。皆足以措斯世于治也。良者,止而不为之卦也。故止于上则为蒙,为蛊,为剥,止于下则为遂,为蹇,为旅。皆所以跻斯世于乱也。

霸以利动

【宋陈后山集】

《拟御试武举策》:王以安行,霸以利动,利之者伪也。

见者竦动

【宋汪藻浮溪集】

《户部尚书许公墓志铭》:公聪明强记,任气敢为,状貌雄伟,议论轩然见者竦动,知其为非常人也。

荐绅耸动

【宋王与钧蓝缕藁】

与正言内简执宪乌府,纪纲肃然抗议龙池,荐绅耸动。

笔意浮动

【元牟山献陵阳集】

《跋捕鱼图》:今观此图,江天欲雪,鱼正深潜,而渔郎四集,网下如雪,无所逃于天地间乎?然则笔意浮动,殊可顽赏,与鱼相忘于江湖亦足乐也。

昼伏夜动

【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齐侯与臧纥言伐晋。对曰: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昼伏夜动,不冗于寝庙畏人故也。今君闻晋之乱而后作焉,宁将事之非鼠何如?

两脸俱动

【酉阳杂俎】

众鸟趾前三后一,唯鹦鹉四趾齐分。凡鸟下脸眨上,独鹦鹉两脸俱动如人目。取其目睛和人乳研滴眼中,能见烟霄外物也。

体合飞动

【唐颜鲁公集】

《放生池批答》:体合飞动,韵合铿锵,成不朽之立言,纪好生之上德

鸾凤飞动

【宋河澹小山杂著】

《跋御书》:周易泰卦八法之法,上侔三圣,下陋二王,云汉昭回,鸾凤飞动。

龙鸾飞动

【宋吴泳鹤林集】

《赐御书宋濂精舍额谢表》:云汉昭回,意态生于辇外,龙鸾飞动,精神运于画前。

飞蠕动

【鬼谷子】

《揣章》曰:故观其虫月口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注曰:虫月口飞蠕动,皆微虫耳,犹怀利害之心。故顺之而喜悦,逆之则悖怒,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是以利害者,理所不能无顺逆者事之所必行。然则顺之致利,逆之致害,理之常也。故观此可以成生事美也,生事必审机微之势。故曰:生事者几之势也。

【淮南鸿烈解】

《原道训》:豉行喙息,虫月口飞蠕动。

水泉动

【东坡物类相感志】

《按礼》云:冬至后十日水泉动,信夫阳气升而感之,故动摇也。

中心不动

【采真集】

贫贱不忧夭寿不贰,此之谓不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不动。不惑故能定,不动故能应。

【涧泉日记】

文中子曰:吾不仕故业不动,故无悔。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

【吕原明杂记】

言学者当习不动。初习不动时,但违其心,及人之憎恶已,以之捶楚杀害,皆坚忍不动。初习自然不动矣,既不动,则曰:我不动也。

寂然不动

【易】

《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注曰:易指著卦,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

【酉阳杂俎】

《郑符》云:柳中庸善易,尝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云:和尚心在前瞻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动,吾无得而知矣。

不震不动

【诗】

《商颂·长发篇》:敷奏其勇,不震不动。

凝然不动

【程氏遗书】

凝然不动,便是圣人。

元气不动

【张行成述衍】

洛书则十五居中,四十之初自相交以为用者,形载气而与俱元气生荣卫,荣卫并行,元气不动之理也。

无理不动

【礼记】

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非礼勿动

【论语】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非礼不动

【晋书】

《黄泓传》:泓父沉善天文秘术,泓从父受业,精妙愈深,兼博览经史,尤明礼易。平生忠勤,非礼不动。

大本不可动

【唐书】

《郑肃传》:文宗以肃尝道东宫,诏兼宾客为太子授经,既而太子母爱驰。为谗所乘,发斥有端,肃因入见,言太子天下大本,不可轻动。意致深切,帝为动容。然宠方煽太子终以忧死。

柱石安可动

【唐书】

《本传》:安重诲为边彦温等告变,唐明宗疑之。因廷诘彦温,具伏其诈,即斩之后数日,赵凤奏事中兴殿。启曰:臣闻奸人有诬重诲者。明宗曰:此闲事朕已处置之,卿可无问也。凤曰:臣所闻者系国利害,陛下不可以为闲,因指殿屋曰:此殿所以尊岩宏壮者栋梁柱石之所扶持也。若折其一栋,去其一柱,则倾危矣。大臣国之栋梁柱石也。且重诲起微贱,历艰危,致陛下为中兴主,安可使奸人动摇。明宗改容谢之曰:卿言是也。遂族彦温等三家。

坐位不动

【太平广记】

唐袁天纲善相术,武德九年,窦轨自益州被召诣京师,谓天纲曰:更得何官?天纲曰:面上家人坐位不动。辅角右畔光泽,至京必蒙圣恩还来此住,果重授益州都督。

侍立不动

【南书】

《徐传》:侯景攻陷台城时简文居永福省,贼众奔入,侍卫走散,擒独侍立不动。徐谓景曰:侯公当以礼见,何得如此。凶威遂折,景乃拜。

坚卧不动

【东汉书】

《吴汉传》:建武三年冬,汉率建威大将军耿,汉中将军王常等,击富平,护索二贼于平原。明年春,贼率五福余人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宋史】

《御传》:御子惟忠知兵事。天圣中契丹与夏国会兵境上,声言嫁取,惟中觇得其实,率麾下往备之,戒士卒母轻动。一夕风霾,有骑走营中,以为寇至,惟忠坚卧不动,徐命擒之,得救诞马盖虏所纵也。

承剑不动

【左传】

哀公十六年,白胜将作乱,谓石乞曰: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

举尸不动

【元史】

《五英传》:至正中,毛贵益都时,英年九十六,水浆不入口者,数日而卒。毛贵闻之,使具棺衾以葬,将敛举尸不动,焚香祝曰:公子弘请公归葬先茔,祝毕,尸遂起。观者惊异。

丧车盾不动

【新唐书】

《承天皇帝炎传》:安禄山乱,上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议以炎为元帅,左右请用广平王许之。后张良娣,李辅国,谗炎有异志赐死。大历三年,进谥承天皇帝,遣使迎丧彭原,既至城门丧车盾不动。

银山不动

【宋吴泳鹤林集】

见郑侍郎启填压三边定,力若银山之不动,指挥诸将良筹如宝藏之无穷。

如山不动

【宋吴泳鹤林集】

《圣节表》:黼坐朝,岿如山之不动,细毯论道,粹于玉之无瑕。

【颂古联珠】

云居因僧问;僧家毕竟如何?曰:居山好,僧礼拜师曰:你作麽生会?曰:僧家毕竟于善恶、生死、逆顺境界,其心如山不动。师乃打曰:孤负先圣丧我儿孙,又问傍僧你作麽生会?僧礼拜曰:毕竟眼不观玄黄之黄,耳不听丝竹之声。师曰:孤负先圣丧我儿孙。黄龙南云:作麽生道得一句不孤负先圣?丧我儿孙。若人道得到处青山,无非道场,若道不得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妒君福。投子青颂曰:突兀嵯峨万仞横,四边无路不通行,自古两轮光不到,夜深王老入西岑。成枯木颂曰:四顾巍峨琐碧阴,松风和雨响于琴。居山不用逃声色,百鸟归来何处寻。佛鉴心勤颂曰:僧家毕竟居山好,丫角女子白头早。行穿月色岭头松,迹到白云岩下草。寂寂峰前古寺基,家家门首长安道。相将八月雁南来,莫教孤负太平老。

禁物不动

【仙传】

黄卢子善气禁之道,禁虎狼百虫皆不得动,飞鸟不得去,水为逆流一里。

神色不动

【颂古联珠】

荆南白马昙照禅师常曰:快活快活,及临终叫苦。又曰:阎罗王来取我也。院主问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麽地。师举枕子曰:汝道当时是,如今是,主无对。法眼代云:当但掩耳出去。地藏恩颂曰: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谁道者汉,生也颟颟需顸顸,死也莽莽卤卤咄。宝峰照颂曰: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拈起枕子时,新罗夜打鼓。圆照本颂曰:一生叫快活,临终没依怙。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像舁不动开元寺供养。后有设问:无刹不现身圣像为甚麽不去高丽国?长庆棱云:现身虽普睹,相生偏法眼益别云识得观音未。

毁誉不动

【维摩经】

宝积赞佛云: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大悲拈不动

【禅林僧宝传】

浮山远禅师作三交嵩公赞曰:黄金打作钅俞石筋,白玉碾成象牙梳。千手大悲拈不动,无言童子暗嗟吁。

六种震动

【法华文句】

六动者,谓动起涌震吼觉,一中又有三,谓动遍动,等遍动,直动为动。四天下动为遍动,大千动为等遍,馀五亦如是,合十八种动

坚湿暖动

【楞伽经】

坚湿暖动非作生,谓四大各有自然之性。为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

舍静求动

【永嘉集】

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

灵唇鼓动

【三宝咸通录】

齐武陵世,并东看山人掘见土黄白,又见一物状如两唇,其中有舌,鲜红赤色,以事奏闻。帝问道俗沙门法上,曰:此持法华者六根不坏也。乃集持法华者,围绕诵经,才始发声。此灵唇舌一时鼓动,同见毛坚以事奏闻,石亟缄之。

地八震动

【释迦谱】

佛古阿难:凡世地动有八因缘,夫地在水上,水止于风,风起则水挠普地皆动,是为一。得道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观水性多,观地性少,欲自试力故则普地动,是为二。菩萨降神母胎,地为大协是为三。菩萨从右肋生则普地动,是为四。菩萨初成正觉,是为五。初转地上****,是为六。佛教将毕欲舍性命,则普地动,是为七。如来欲无余涅盘,地大震动,是为八。

风动幡动

【宗门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