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什么?你保密,保个屁。”彭清云说着一把拉过陈信之,“要是李股长有个好歹,老子跟你龟儿子没完。”
陈信之见大家都埋怨自己,又望了望昏迷中的李狄三说:“我错了,不该替股长保密,请组织上处分我吧。”
“处分你有个鸟用!”曹海林道,“都快4个月了,你才说。要是早知道,他会成这个样子吗?你真他妈的混蛋呀。告诉你,先遣连没有我可以,没有你也可以,可就是不能少了李股长。他是主心骨、是大梁,你小子知道吗!”
这就是曹海林发自心底的呼喊。这就是一位曾经在旧军队中浪迹多年,投奔光明一年半后真切的感受。这就是一位只有120多天党龄的共产党人清醒的意识。“文化大革命”中,曹海林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小将们揪斗他时。严刑拷打问他是怎么混进革命队伍的,加入共产党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曹海林被打得遍体鳞伤时只有一句:“怎么能说是混的呢,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起义的。是自愿的,是李狄三介绍我入党的。至于动机,那就是像李狄三一样为人民服务到死。”没法,红卫兵让他找李狄三出示证据,他说:“李狄三已经牺牲在阿里高原了,他为党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就这样,曹海林又多了一条新的罪行:“亵渎英烈”、“企图以死无对证来抗拒革命”,“罪加一等”。之后,自然又多了几回皮肉之苦。
浩劫结束后,组织上给他第三次平了反,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说:“有,和前两回一样,公开宣布我曹海林还是共产党员,是李狄三同志介绍人党的真共产党员。”组织上满足了他的要求,在他所在的团场党员大会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一位领导同志公开宣布:“曹海林同志是1951年1月,经进藏英雄先遣连党代表李狄三同志介绍人党……”
5月21日,安子明率部到达两水泉,与前来迎接的彭清云会合。见面后,安子明便问:“李狄三同志现在何处?”彭清云告诉他在扎麻芒堡,病情很重,17日就停止饮食了,现在恐怕不行了。安子明怕随大部队走延误时间,当天就带着龚医生和电台人员随彭清云出发了。25日晚,当他们到达十里达坂附近时,收到进藏指挥部来电:“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已经结束,本月23日李维汉和阿沛,阿旺晋美分别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在关于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十七项协议》上签字。当天下午,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接见西藏地方代表团和西南进藏部队及西藏工委负责人。毛主席指示:“下一步关键是落实协议”。详细条款,另电发出。望速将此消息转告李狄三及英雄连全体。译电员刚刚读完,彭清云就说:“太好了,李股长这下有救了,我们早就等着这一天。他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好起来的。”
5月28日12时,当安子明赶到先遣连时,曹海林说:“李股长已经不行了。”然而当彭清云叫了几声股长后,已经两三天没说过一句话的李狄三竟“嗯”了一声。彭清云伏在他的耳边说:“股长,大部队到了,安副团长看你来啦。”李狄三猛然睁开眼睛,放大的瞳孔里流溢着照人的光彩。在场的人们都从他微弱的鼻息声中,听到了他的声音:“安副团长,辛——苦——啦。”
安子明激动地伏在他的耳边轻声道:“老李,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西藏和平解放协议23日在北京签订了。兵团和军师首长都很关心你的健康,王恩茂政委把军里最好的医生都派来了。你安心休养吧,过几天我们送你回新疆。”
李狄三的脸上顿时泛起了笑容。安子明又伏下身子问他听到了吗,他艰难地点了点下巴,似乎想说什么,可只动动嘴角一个字也没说出来。彭清云赶紧把耳朵贴在他的嘴上,才听清了两个字:“日记。”彭清云从他的枕头下取出两本日记替他交给了安子明,李狄三双眼僵直地看到安子明接过日记后,脸上还挂着一丝微微的笑容,便停止了呼吸。
时值1951年5月28日12时15分,噩耗传出,扎麻芒堡顿时笼罩在巨大的悲哀之中,迎接后续部队的准备工作全部停了下来,营区里到处都是男儿的哭声。下午六时,会师仪式在悲壮的气氛中开始了。安子明站在临时搭起的冰台上宣布:“独立骑兵师进藏部队会师开始,全体官兵和军马肃立默哀。每人鸣枪三响,向李狄三同志志哀。”最后还下令当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那天夜里,安子明、曹海林、彭清云等8名干部集体为李狄三守灵。灵堂里,安子明流着泪捧读了李狄三留下的日记。
日记实录了先遣连自1950年8月1日进藏后,所经历的一切,每天都有详细的记载,大到峪崆谈判,小到风土人情、丧葬禁忌十分详细。4月28日,李狄三只歪歪斜斜地写了几行文字,那是一封写给骑兵师党委的信:“……连队到达扎麻芒堡不久,我就病倒了,工作没有做好。请党宽恕……”
日记的最后一页写于1951年5月7日,是他的遗嘱,详细地安排了他仅有的几件遗物:
曹海林、彭清云二同志:
我可能很快就不行了,有几件事需请二位同志帮助处理。
1.两本日记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全部资料,万望你们交给党组织。
2.几本书和笛子留给陈(信之)干事。
3.皮大衣留给拉五瓜同志,他的大衣打猎时丢了。茶缸一只留给郝文清。几件衣服送给炊事班的同志,他们衣服烂得很厉害。
4.金星钢笔一支,是南泥湾开荒时王震旅长发给的奖品,如有可能请组织上转交给我的儿子五斗。还有一条狐狸尾巴是日加木马本送的,请转给我的母亲。
这就是一位共产党人的最后清单,这就是一位人民功臣的全部财产,这就是一个儿子留给母亲的全部孝心。安子明的泪水湿透了李狄三的遗嘱。许久,他才抬头来对曹海林和彭清云说:“我们尊重李狄三同志的遗愿,把他留下的东西清理安排好(后来,因李狄三参军时的原名李彦青改名李狄三,加之家乡地址不详等诸多原因,直到1962年,也就是他去世11年后,部队政治部门才和他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将他留下的钢笔等遗物转给了他的儿子李五斗——作者注)。”他深情地望着李狄三的遗体,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安息吧,我的好同志。我们会完成你留下的工作。”
随后,在场的几位干部决定由安子明执笔联名上报李狄三同志的事迹和他逝世的噩耗。安子明含着泪水起草了一份电报,他发誓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李狄三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品质。在电报的抬头上,他一连写下了四级党的组织:“师党委并喀什军区党委、新疆军区党委、西北军区党委”。
由于进藏部队电台无法直接与各级军区联系,安子明又在电文的结束语中加注了这样一段文字:“万望师首长尊重进藏部队全体官兵的要求,代为上转此电。以彰烈士功绩。”
拂晓前,安子明、曹海林、彭清云看见一颗闪亮天际的流星,划破了高原的夜空……
何家产接到电报后,怎么也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会是真的。他找到坐镇骑兵师的左齐将军说:“这怎么可能呢,4月底师里发电报让他下山治疗,他还回电说他没事,等后续部队上去后再说,可现在他竟牺牲……”
左齐默默地读完电报,含着泪水拍拍何家产的肩膀说:“他已经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不容易呀。按安子明的意见,尽快上报喀什和乌鲁木齐。”
何家产走后,左齐将军静静地坐在那里,回忆着他和李狄三的那次见面。那是部队到达南疆不久的日子里,二军奉命组建独立骑兵师,准备进藏事宜。王恩茂、郭鹏提了一个干部名单,作为师团机关干部人选,其中就有李狄三。上报兵团之前,左齐副政委去五师亲自召见这批干部,临行前郭鹏军长指着花名册告诉左齐:“李狄三在二军是个人物咧。”将军记得五师的领导对他说:李狄三是河北省无极县人,1917年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8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跟随八路军120师参加抗日战争,在平汉铁路以西的太行山区坚持游击战。在同年秋季的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部队转移,腿部负伤,被迫留在冀西一位老乡家里养伤,伤未痊愈就返回了部队。在一次行军中,被贺龙师长选中,调入120师宣传队。他能说能唱能写,还吹的一手好笛子,是120师当时一位十分活跃的宣传员。不久就被贺龙师长派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三五九旅任指导员,在南泥湾大生产中被评为边区劳动模范,随后又被调任保卫干事、民运股长、联络股长、保卫股长,战斗中曾先后九次负伤。1946年随一兵团进军大西北,参加了解放西北的历次重大战役,三次荣立大功。
左齐将军听完汇报后,决定亲自见见这位被郭鹏军长称之为“人物”的李狄三。谈话给将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到军部,郭鹏问左齐:“我推荐的几个人怎么样?”左齐说都是好样的。尤其李狄三是块好材料,沉着机智,政治性强,很稳重,适合独立工作。后来确定先遣连总指挥时,左齐将军首先想到了李狄三。将军没想到此去藏北,李狄三竟献出了38岁的年轻生命。他想到这里,提笔写了一首《悼狄三》,以寄托哀思。可惜悼诗的原文,今天已无处寻找了。1988年春节前,在济南干休所里,根据我的请求,将军回忆了许久,也只记起了诗的最后两句:勇士肝胆涂高原,天殉地殇亦平淡。
李狄三逝世九年后。左齐将军在建党39周年前夕,撰文《李狄三》,再次沉痛悼念了这位为西藏人民的解放事业以身殉职的优秀共产党员。文章全文发表在1960年7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将军通过这篇洋洋万言的悼文,第一次公开向世人披露了进藏先遣英雄连挺进藏北的那段悲壮岁月。
骄子殉职,勇士辉煌。令山哭河泣,让天殉地殇。5月29日,王震、郭鹏、王恩茂、左齐等将军先后发来唁电,沉痛悼念李狄三同志。
6月1日,王震司令员再次致电吊唁,并令安子明及英雄连:“为李狄三同志举行隆重追悼会,厚葬烈士,树碑永志。”
“葬礼是十分隆重的。”据彭清云回忆,当时在先遣连已经牺牲的六十多位烈士中,李狄三的葬礼是最隆重的。
6月1日下午6时,安葬李狄三时,扎麻芒堡附近的群众来了许多人,日加木马本还从三科儿请来两位活佛为烈士诵经,他们在李狄三的灵前摆满了祭品。墓地在营区东北角那五十多座坟茔的正中,墓穴里铺着四张牦牛皮,烈士的遗体用马皮裹着。葬礼开始后,雪地里传来一片诵经声。安子明、曹海林、彭清云、陈信之、周奎琪、王永平六人抬起烈士的遗体,缓缓走向墓地。送葬的队伍从营区一直延伸到墓地。从曹海林开始,全体官兵用一把铁锹掩埋了烈士。雪地里渐渐隆起了一座新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就是厚葬了。”彭清云说,“立碑是不可能的。别说是石头的了,方圆几十里连棵小树也找不到,我们只好在李狄三同志的墓前插了一根帐篷杆子,也像藏族人那样挂了一条哈达,周参谋写了‘李狄三同志之墓’,就算是立碑了。下午我们又给师里发电报请示,建议等阿里解放后,重新安葬李狄三并立碑。”
1952年阿里骑兵支队成立。后来战友们根据王震司令员的指示,重新迁葬了李狄三的遗骨。今天。阿里首府狮泉河的向阳坡上,一座高高隆起的坟茔,就是李狄三烈士的墓地,墓前一块高大的灰色石碑镌着“李狄三烈士之墓”几个赫然醒目的大字。西藏和平解放后,李狄三被追授“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在进军噶大克的途中,冈底斯山又多了几座新峰,高原上的“圣水神山”,才从此真正有了山魂水魄……
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关于和平解放西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上签字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后,西藏的历史从此有了新的一天。
此后,每年的5月23日,雪域都要沸腾一次,山水都要高歌一曲。
这天是格萨尔王的后裔们法定的狂欢节。
早在15年前,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的日子里,当中央代表团团长、当年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李维汉之子李铁映的专机降落在拉萨机场时,藏族人民以其民族最隆重的礼节,迎接了这位来自共和国首都的使者。当年解放西藏的各路大军的代表也先后云集拉萨,他们是敲开雪域大门的英雄,他们是藏族同胞心中的菩萨。40年后,当他们重新踏上西藏的土地时,当之无愧接受那一条条雪一样洁白的哈达,云一样美丽的鲜花。
一时间,共和国开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几乎所有的镜头都对准西藏,对准了拉萨。中央电视台打破常规,利用黄金时间,向全世界的观众详细地介绍了雪域的沧桑变迁,雪域的古今文明,雪域的腾飞变化。淋漓尽致,完完美美地把雪域推给了世界,世界拥有了雪域。
雪域,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了一个充满无限诱惑的话题。
然而,细心的人们发现,在一系列文字的、音像的宣传中。当年的四路进藏部队中的川康、云南、青海三路都有代表去了拉萨,而唯独没有见到解放了阿里31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英雄连”的代表。此时此刻,当年英雄连的幸存者们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