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英雄先遣连:1950年西北部队进军阿里纪实
36158800000006

第6章

7月27日,喀什军区党委正式向先遣连下达8月1日启程进藏命令。李狄三等人当天奉命到达于阗。根据王恩茂、左齐两将军建议,独立骑兵师党委决定,进藏先遣连连长由原一连连长曹海林担任,政治指导员由原一连指导员李子祥担任,副连长由师侦察参谋彭清云担任,同时任命一团保卫股长李狄三,任该连总指挥兼党代表,并同参谋周奎琪、干事陈信之三人组成团机关进藏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随先遣连进军阿里。同时,还规定李狄三是以团首长身份具体指导先遣连进藏工作。并兼任先遣连党支部书记。

当晚何家产从和田赶回于阗,并在途中听取了彭清云关于三次进入昆仑山区侦察情况的汇报。等他们赶到于阗时,已是凌晨一时了。先遣连所配电台、翻译、兽医、掌工和各单位调人的三十多名骨干全部到齐,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三时,王恩茂将军打电话询问准备情况,当他听何家产说准备基本就绪,只是还差部分防寒物资时,将军当即表示全部由军区解决并让何家产抓紧最后几天时间,认真组织部队学习政策,掌握政策。

据当时在王恩茂同志身边工作的许多老同志回忆。那天夜里王恩茂放下电话后,马上找来了后勤部的领导,当即作了几条指示:第一,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先遣连全体官兵每人至少要有两件防寒皮衣,即除每人一件皮大衣外,必须要有一件皮裤或皮背心。第二,要保证每人一条毛毡或一条毛毯。第三。立即停发军师干部的翻毛皮鞋(此鞋是原国民党起义部队库存的,共计一百六十余双),已发出的马上追回,全部发给先遣连,并每人外加一双毛毡筒。第四,先遣连所需帐篷全部改为棉帐篷,和田出毡子要就地赶制。最后王恩茂又命令道:“以上全部物资必须在30日前送到于阗。”

“库存不够,尤其是皮大衣只有一百一十多件,还缺二十多件呢。”后勤干部为难地说,“赶制怕来不及了。”

“这好办,军首长不是都有皮大衣吗?每人送一件就够了,另外你还可发动机关的干部们捐赠几件不就解决了嘛。”王恩茂说着脱下自己的大衣:“就这样,一人送一件,保证够了。军里领导的我来要,明天你们来取就是了。”

第二天,王恩茂政委果真从郭鹏、左齐等领导同志那里找来了十多件皮大衣。说来也巧,王恩茂政委赠送的大衣,恰好分给了把自己的皮大衣让给了战士的李狄三。他穿上大衣时,对师政治部主任肖林达说:“我一定保存好,解放阿里后,我再还给王政委。”然而,李狄三没能回到雪山下面见他尊敬的政委了,他倒在阿里高原的冰雪之中。他的战友们回忆说,他十分珍爱那件黑羊羔皮大衣。平时很少穿,去世前,他又将大衣送给一位在执行任务中丢失了大衣的蒙古族战士。后来,这位叫拉五瓜的战士进军普兰宗时,又把这件大衣披在了一位在雪地里冻得奄奄一息的藏族娃子身上。

不知名的藏族同胞哟,你可曾知道,这件大衣上曾有过共和国一位将军的体温。你也许不曾知道这一切,但是,作为农奴的后代,你是幸运的,你是穿着这件大衣走进共和国温暖怀抱的。

我们的祖先曾经留下一个古老的遗训,叫做“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或者唤作“悠悠寸草心,难报三春晖”。

将军们对先遣连的心意并非图谁所报,只是一片爱兵之心。然而,郭鹏将军当年的一片爱心,事隔十多年后,竟被一群也许是过于天真的红卫兵们当作帮助“叛国集团”“叛国”的罪证,致使冤屈中的将军又增了几分冤情、几缕惆怅。

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前夕,彭清云向我们谈起了当年的一段往事:那是先遣英雄连进藏之前,郭鹏将军送给带领侦察组进入昆仑山区侦察的彭清云两件心爱之物。那天,彭清云被召到疏勒的二军军部郭鹏将军的办公室里,一见面,郭鹏就问彭清云:“知道我找你干什么吗?”

“不知道。”彭清云答道。

“交给你一项任务,怎么样?”

“一定完成。”

“好,不愧是特级英雄。根据兵团的指示,我们准备让你带领一个小组先行进藏侦察,把道路情况搞清楚,为先进去的那个连作点准备。根据王震司令员推荐,我们还准备让你到这个连去任职,你要有点准备,把侦察任务完成好,连队进去时把握就更大了。有没有信心为解放西藏再立个头功呢?”郭鹏问道。

“请军首长放心,我们会努力完成任务的。”彭清云答道。

“嗯,有股虎劲,我送你两件东西。”郭鹏说着拿出一架望远镜和一枚指北针问彭清云:“还记得你们四师活捉的那位国民党的旅长吗?这是他的心爱之物,不过也跟了我几年了,今天就送给你了。”

“不,军长,这可是彭总奖给你的。全军谁都知道你有三件宝,除了这两件还有那把日军马刀。”彭清云指了指挂在墙上的马刀说。

“怎么,不想要吗?等会儿我改变了主意可就没你的分了。”郭鹏又拍了拍彭清云的肩,语重心长地说:“此去藏北,山高路远,任务很重啊。”

“请首长放心,就是死上百回,我们也会完成任务的。”彭清云坚定地说。

“不,必须活着回来。记住这也是任务。壶梯山上你孤身一人冲进敌阵,硬是从碉堡里拖出一条打红了的机关枪。”郭鹏紧紧握着彭清云的手说,“阿里是最后一块阵地了,要用最小的代价拿下来。全国都解放了,各行各业都需要人哪……”

彭清云流着泪告别了他的军长,将军也流着泪送别了自己的部属。彭清云没有辜负将军的希望,在九死一生后。又回到了新疆,并在二十多年后担任了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驻新疆某分部的副部长。今天依然健在,离职休养在新疆军区乌鲁木齐的一个干休所里。但将军却乘风而去了。睹物思情,彭清云时常在怀念郭鹏将军。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前夕,他才将当年将军送给他的那枚指北针,擦了又擦,看了又看,细心包裹起来,送给当年进藏先遣英雄连所在部队。

现在这枚指北针陈列在进藏先遣英雄连——高原某部一连荣誉室里。

今天想起来。当年王震、郭鹏、王恩茂诸将军的心爱之物,为先遣英雄连进军藏北添了多少温暖,增了多少豪气,又壮了多少行色!

南昌起义后的第二十三个八月一日,先遣连在新疆于阗,举行了解放祖国最后一片陆地的誓师出征……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3岁生日。

新疆最南端的于阗县普鲁村,一块靠河边的麦场上,临时搭起了一座会台,两侧几十面红旗在秋风中舞得哗哗直响。

主席台对面35米处的出征门,披红挂绿,彩旗招展。

太阳下,进藏先遣连七个民族的136名官兵和300多匹骡马组成了一个威武的钢铁方阵。在场的数千名官兵和前来送行的和田地区各族各界群众,都在静心等待着中国革命历史上那彪炳千古的一刻。

也许当时在场的人们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天在中国现代史上,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上,在西藏的现代史上将会产生怎样的意义。前推23年,朱德在南昌起义的那天,就可能意识到这支队伍将会改变20世纪中国的命运,因而在自己使用的英国造毛瑟手枪上庄重地刻上了纪念的文字。

从此,这支队伍里向旧世界打响了第一枪的战士们,跟着他走过了万水千山,一直走到了共和国的今天。也许当年的朱老总就曾想到历史会有这么一天,中国将是一个赤旗的世界。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历史走过了短短的23年,昆仑山下已聚集起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他们将要向中国大陆上最后一片黑暗中的阵地,率先出击。

此去,先遣连竞结束了中国革命战争在中国大陆的全部历史。

今天,我们无从去推测当时在场的人们的心境了,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他们经历过的历史了。

上午10时,独立骑兵师政治部主任肖林达宣布进藏先遣连出征誓师大会开始时,顿时全场欢声雷动。

独立骑兵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何家产代表王震司令员举行授旗仪式:“我受第一兵团党委和王震司令员委托,代表王司令员和兵团党委,向进藏先遣连授旗。请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先遣连副连长彭清云同志代表进藏先遣部队接旗。”

彭清云骑着一匹披红挂花的战马,稳步来到主席台前,郑重地从何家产手中接过了那面“向西藏大进军”的战旗。英雄策马舞旗绕场三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先遣连136名官兵从此接过了那座由喀喇昆仑和冈底斯山脉组成的“世界屋脊”!

当彭清云飞马三圈后,战马驮着他和那面舞动的战旗闪电般地驰进会场。先遣连的方阵前,彭清云猛地一提马缰,疾奔中的战马猛地收住前蹄,随着一声长啸,战马腾空左转90度,不偏不倚,面向方阵,稳稳地落下了前蹄。

“立正!向战旗敬礼!”随着曹海林一声令下,先遣连的骑兵方阵中所有的战马昂起了头颅,随同背上的主人,一齐将眼光投向队列前那面迎风飘扬的战旗。

整整三分钟的注目礼。

“向战旗宣誓!”李狄三的口令,方阵中霎时举起136只钢铁般的手臂。主席台上的何家产、田星伍、肖林达等人俯瞰着这片结满拳头的森林,含着热泪缓缓举起了右手,向台下这支背负着整整一座阿里高原的英雄队伍致意,也默默地祝愿这支即将出征的铁骑征程顺利。

据彭清云回忆,宣誓结束,何家产正要宣布出征命令,沿着河道飞来一骑,直奔主席台而来。师机要参谋翻身下马:“报告师长,王震司令员急电。”

何家产接过电报扫视一眼后,大声说道:“同志们,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王震司令员代表兵团党委和彭德怀副总司令为你们誓师出征发来贺电,祝同志们征途一帆风顺。”

接着田星伍宣读了电文并转达了郭鹏、王恩茂、左齐等将军的问候和祝愿。

电文如下:

李狄三、彭清云及先遣连全体同志们:

为配合西南我主力部队进军西藏,完成解放中国大陆最后一块土地之重任,你们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令,在“八一”这个光荣的节日里,誓师出征,先行进军藏北阿里,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全军的光荣。我代表兵团党委和彭德怀副总司令员向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进军藏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此去山高路遥,任重道远,你们在没有地图、没有向导、没有道路的情况下,孤军挺进,用双脚为西藏人民踩出一条解放之路,自由之路,这是一项十分艰难而又十分光荣的任务。同志们将要进军的阿里,是举世无双的高原。此去征程困难重重,你们不仅是一支侦察队,还是一支探险队、战斗队和工作队。相信同志们能够精诚团结,克服困难,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之巅,为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陆地,立大功,立新功。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人民在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祝同志们征程顺利,出师大捷!

王震

1950年8月1日

何家产随之大声说道:“同志们,党和人民都在期待着你们的胜利,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先遣任务,胜利是属于你们的!”

“毛主席万岁!”

“向西藏进军!”

何家产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欢呼声、口号声和持久的掌声。从当时留下的电影胶片上可以看到,此时何家产双手轻轻一压,山呼海啸停止了,随之他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先遣连的队伍又大声宣布道:“现在我命令进藏先遣连出征!”

队伍就要出发了。

走在旗手后面的李狄三高高举起一条带红缨的马鞭,转过身来对队伍大声说:“同志们,唱起《挺进歌》,踏好节拍,向出师门前进!”

队伍在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中,响起了气壮山河的呼号:

挺进!挺进!挺进!

向西藏,向阿里,

向祖国的边疆进军。

那里的穷苦奴隶,

多少年来受着剥削压迫,

早就盼望着人民的军队去解放他们。

五十多年后,这支用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填词的《挺进歌》,仍在昆仑山上的部队中广为传唱。先遣连幸存下来的老战士们都曾记得,那是誓师出征前的一天下午,他们的党代表李狄三新填的歌词。晚上他又一句一句地教唱,直到全连人人会唱为止。当年他们就是唱着这支歌离开了昆仑山下的新疆土地,踏上征战藏北高原的征途的。

彭清云说:“到达阿里后,李股长又把歌词进行修改,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段新词,主要讲了我党我军的政策和主张。后来,李股长又让翻译把第三段译成藏语教唱。每次我们外出宣传发动群众时,就先用藏语唱《挺进歌》,让群众了解我们的主张。再后来,就连附近的许多群众也会唱了。歌词的藏语忘了,汉语还记得几句,好像是……”

老人说着又唱起了那支歌:

挺进!挺进!挺进!

人民的队伍到藏北,

赶走帝国主义势力,

为了国家的统一,

我们是藏家的亲兄弟,

汉藏平等,

团结一致,

永不分离,

直到那共产主义,

把西藏建设成美好的天地,

队伍在嘹亮的歌声中,高举着鲜红的战旗,告别了送行的亲人,向着遥远的雪山前进了。从此,他们沿着一条自古罕有人迹的道路,踏上了进军藏北的征程,去迎接那九死一生的苦难考验。

十里相送也觉短。何家产一直将他们送到昆仑山下的普鲁卡子,临别了,他有千言万语想向这支将用鲜血和生命去投石问路的队伍说,他几次张开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何家产从头至尾,将136双手一一握过后,挥泪扬鞭,催马离开了先遣连的队伍,任凭马儿放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