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36182800000007

第7章 教师转变角色: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6)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湖南省的高老师结合教学实际,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沐浴在文学光辉中。她认为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为积极探究、自我建构。也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自由、充分的读书时间并不多,以往有些教师把学生读书当成一种摆设,常常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学生还未来得及好好思考和咀嚼,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析讲解,结果是学生对课文一知半解,或者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真切体会,只能死记教师的分析,食而不化。这是因为以往的教师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如何“教”,总是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堂表达非常清楚,也不过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以“教”代“学”,把教学过程当成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又总是想尽办法去达到自己设计中的理想状态,课堂就会变得机械、沉闷、程序化,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真实、自然。其实,阅读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主观意志去审视、感受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联想或生成新的思想感情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也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展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松开手,放宽心,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如在教学《秋天》一诗时,高老师只是向学生简要介绍了作者在众多诗人心目中的印象,配乐示范朗诵了全诗,便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我琢磨着读,一对一互读互评,挑选读得好的在全班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之中体味和推敲诗句,揣摩诗句,鼓励学生以课文为平台,与文本、教师和同学展开对话,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堂课下来,全班学生不但能把这首诗背下来,而且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诗的理解,许多有见地的见解在讨论中阐发出来,课堂教学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诵读、研讨、交流,学生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与作者的美好感情形成了共鸣。学生感受到了诗的旋律回荡、节奏轻快、音韵和谐的音乐美,也领悟出了诗的每一小节所描绘的画面的流动的绘画美。

现在,教师应当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文本的平等对话,进而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为此,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不要轻易干扰学生,打断学生,也不要作喋喋不休的烦琐分析,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领悟,自我建构;不要强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要允许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感悟。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对符合学生求知欲望、阅读心理、知识背景的巧妙引导,让学生自己感悟文本,而引导的线索是学生通过充分读书对课文的质疑。围绕学生所提的一个个问题展开研讨,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文本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

(二)教学生深刻质疑的方法,使“问”的过程变成“思”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国古代也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名言。学生能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提出疑问,就表明他们其实已经对文章进行了一番思考。而一旦他们提出的疑问得到了解答,他们便会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更乐于理解、易于吸收。所以,我们更应该提倡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会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使教师直接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需要我们和风细雨地向学生讲清楚“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的道理,讲明白质疑问难对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多元思维的品质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其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课文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教师“讲”,而是自己“问”。

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不少学生会出现为问而问的现象,或者提一些在教师看来很是可笑而怪异的问题。教师当然不能因此而向学生泼冷水,而应及时引导学生不但敢问,而且善问,善于发现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因为提问的质量关系到下一步学习钻研的深度和最终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内容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也包括生字新词,但更是指课文教学的重点难点。高老师的做法是,除了让学生找出有关字词句障碍以外,还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比如,小说应当就线索的安排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和人物形象的特点、环境描写的内容及其作用等方面发现和提出问题;说明文则可以从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语言的特色等方面质疑问难。为了使学生能够提出更加深刻的问题,高老师还引导学生养成了初读课文做到“四问”的习惯,即一问写了什么,二问怎样写的,三问为什么这样写,四问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对初中学生来说,自己去探究文章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有时还有难度,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找好切入点。高老师在教学《(世说新语)两则》时,组织学生围绕“入门而不顾”展开了探究、讨论。赞成这样做的认为:朋友本来失信,还恶人先骂人,而且还说父亲“非人哉”,极大地伤害了元方的自尊,所以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赞成的认为:骂人是友人情急之下说的,再说友人已经“惭”了,得给别人改错的机会,从“下车引之”便可见友人道歉的真诚。俗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智慧的火花在闪烁,知识的种子在发芽,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教师和学生在深刻质疑、积极答疑中达到教学相长、和谐共进。

(三)激学生独到品评的意识,让“讲”的过程变成“赏”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却非易事。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在对文本充分感悟、深刻质疑的基础上,进行广泛交流,发表独到品评的热情。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尊重了学生语文实践中的感受,呵护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闪现出的智慧火花;学生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才会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才能感到自己是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

“品评”就是鉴赏,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选入的都是意新、情真、言美的上乘之作。这些文章,字句考究,文笔生动——语言美;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结构美;清新典雅,委婉深邃——意境美……这就给学生鉴赏品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小小的鉴赏家,即使说得不到位,也没关系,关键是教师必须敢于让学生评,让他们发表独到见解。可以先让学生做局部鉴赏或某一方面品评:或是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之处,或是课文构思布局谋篇的精巧之处,或是思想观点耐人寻味闪光之处,或是写作技法高明之处……

这种鉴赏品评要依据课文,分析字、词、句、章,不要做架空分析。不是一味地说“好”,允许或欢迎学生敢说“不”,并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鼓励学生不囿于陈说,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权威,让学生向教师挑战,向书本挑战,向权威挑战,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塑造学生个性。

高老师经常让学生“当老师”,把一些浅显或规律性较强的文章教给学生去分析品评。事实证明,学生为了使自己的见解得到认同,课下作了充分准备,查阅很多资料,而这又给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共同探索、倾心交流是课堂的主旋律,学生阅读文本,与作者交流,对文本、对作者提出全新的问题为文本注入新的思想。学生之间通过争辩,倾听原生态的、个性化的理解,达到互相启发,互相激活。教师不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会使他对生命产生敬意,并从中受益。课堂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在律动的教学进程中通过对话释疑解难,交流思想,共同感受教材的魅力。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绿色流淌的,是乐趣无穷的,是赏心悦目的,也是和谐美好的。

和谐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只有和谐的课堂,才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与发展的沃土。

三、教师成为知识的建构者的注意事项

(一)新的理念,新的观念

一直以来,教师的角色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者,其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对于课程来讲,教师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即教师考虑的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教师成了传授知识的道具、载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也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删减、添加等,即去设计课程。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从一堂课的宏观方面来看,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从一堂课的微观方面来看,教师要从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入手,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如:思考题的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时间设计以及内容设计等等。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师必须具备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二)熟悉教材,挖掘乡土知识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成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自我实现、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的信息资源。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用好、用活课改实验教材,把适合于教师讲解、学生看得懂的教材资源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于学生思考、探究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三)了解学生,贴近学生

要想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学记》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就是入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缺点,他平时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古今中外教育理论都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了解学生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学生有着共同的特点,每个教师都面对着年龄段大致相同、有共同身心特点的学生。因此要想教育学生,必须首先做到了解学生。不但要知道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个性差异,而且还要了解他们的生理状况、思想状况、所处的环境以及性格特点,不但要知道学生是动态的,他们的许多特点并不十分稳定,常常会因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而且还要了解到学生经常会情绪化,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他们很快发生较大质的变化。因此,必须从总体上了解学生,从个性上了解学生,从变化上了解学生,从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上了解学生。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有的学生也许不那么聪明,但很热心,善于帮助别人,有一颗爱心;有的学生很顽皮,爱打闹,但是聪明;有的学生勇敢;有的学生自信;有的学生爱干净;有的学生爱劳动,让我们教师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指出他们的不足,科学地、真诚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才能使他们扬长避短的“人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