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36245100000013

第13章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中国要走的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看到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强调“中国机遇论”;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这里,除了敌对势力居心叵测的鼓噪外,确有一些人以以往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事实为鉴,对中国的发展心存疑虑。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关注,我国党和政府明确宣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就是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最好诠释。

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它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中国不会也不可能按照资本主义的模式发展自己。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世界将看到社会主义中国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资本主义大国的发展道路。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将全力保持自身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问题又是核心问题。现在世界上北方发达、富裕,南方贫困、落后,而且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发展中国家要解决贫困落后问题,发达国家也有一个再发展和发展速度问题。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发展中国家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技和资金,是发展不起来的;而离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商品就没有出路,发展也有限。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最为紧迫的任务,也是解决全球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和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形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合作共赢的机遇。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980年到200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20.7%),联合国贸发会议也把中国和美国并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火车头。截止2004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5600多亿美元,中国市场年进口也达到5600多亿美元,对世界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着。中国从自身发展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必将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将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贫困发生率从30%下降到2.8%,率先实现了中国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庄严承诺。这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性成就,也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巨大贡献。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人口大国,中国近30年来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累计少生了3亿多人口,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已经制定并正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认真履行我国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承担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已经明确了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将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上,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和平发展道路,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努力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外来侵略、掠夺之苦,深知和平发展之宝贵,也十分珍惜自己发展所必需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人民懂得,一切通过霸道强权来实现本国利益的行为,一切把本民族利益凌驾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民也懂得,我们这个星球的资源已供养不起第二个美国,13亿人口的中国不可能照搬美国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我们的人民勤劳智慧,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极其广大。中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人民远不富裕,这同时意味着中国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期支撑。中国正在不断深化改革,致力于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目的就是要不断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中国社会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出来,主要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依靠提高国民素质,依靠扩大国内需求来推进国家发展。中国的发展当然需要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我们将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通过自由贸易、平等竞争、国际合作来赢得市场和获取资源,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自身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使我们尝到了这样做的好处,中国决不会改变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的苦难中孕育生长的,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占据着思想上道义上的制高点。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将昭告世人:社会主义也一定能够在人类发展实践中占据制高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为此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