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36245100000022

第22章 改革开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妥善应对,切实解决。

其一,资源能源难以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承受。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我国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一些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居世界前列。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投入的各类资源却比产出所占的比例高得多。与此相对比的是,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我国人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也十分严峻。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2005年接受环境监测的522个城市中,有近四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总之,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已临近生态阈值。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我国的资源能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难以承受,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持续,国家安全也将难以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其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系统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日渐凸显,我们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在科技投入上增长缓慢,创新人才也严重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用于向国外支付专利费。在我国生产的世界名牌领带产量占世界的75%,而利润只有6%左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一些涉及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无法从别人那里买到。高科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国家安全。目前我国先进技术的对外依赖度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国家的经济安全、技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其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与不好,质量高与低、效益好与坏,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拉动经济增长要素因素结构。如果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将难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难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改善民生,不利于应对国际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恰好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近些年来,我国投资和出口相对于消费而言,增长较快,导致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国内需求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同时,外贸的顺差过大,引发了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如果不改变我国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随着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产品的成本优势、竞争力会减弱,出口会受阻。而在当前世界经济放缓、美国金融动荡的影响下,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率非常迫切。应及早部署,防患未然。从消费领域本身看,结构性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

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不是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目的,而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因此,要把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缩小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确实走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