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三条道路(第3卷)
36363900000027

第27章 三生万物·中

王小妮(1955-)

王小妮,1955年出生于长春市。曾就职于长春电影制片厂。1985年迁居深圳,自由写作。出版有《我悠悠的世界》、《手执一枝黄花》、《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世界何以辽阔》、《方圆四十里》等诗歌、散文、随笔、小说集。曾获得《作家》诗歌奖、吉林省图书奖、美国安高诗歌奖、《上海文学》创作奖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应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2004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年度诗人奖”。

月光白得很

月亮在深夜照出了一切的骨头。

我呼进了青白的气息。

人间的琐碎皮毛

变成下坠的萤火虫。

城市是一具死去的骨架。

没有那个生命

配得上这样纯的夜色。

打开窗帘

天地正在眼前交接白银

月光使我忘记我是一个人。

生命的最后一幕

在一片素色里静静地彩排。

月光来到地板上

我的两只脚已经预先白了。

坐在下午的台阶上

太阳专心地照耀我

我的白袖子满满的大皱纹。

由西向东

什么都慢悠悠过去。

那个在轮椅上点烟的人

他在60年里经历了的

我只用了30年。

突然在这个云彩重叠的下午

我发现我是一个富人。

立在街角的自动提款机啊

我在这世上存了许多许多好时光。

一个人平静好还是动荡好

飞翔好还是走路好

长好还是短好?

有人过去提款

金属被时间磨得亮光闪闪。

什么时候黄叶遍地

我的银行因为不耐烦

因为积蓄太多

而当街倒闭。

火车经过我的后窗

火车

有时候运人

有时候运黄牛

有时候运机器。

我的后窗被隆隆震动。

没见到双层旅游列车

没有天堂地狱上下连通的那一种。

我看见人或牛疲劳的眼神

火车看见我每天每天临窗洗手。

铁路就是典型的断头台

牛断得快一点

人断得慢一点

人们显得微微比牛高兴。

没空去注意机器

我想没有人活得过一团铁。

水来给我洗手

说明一件事情结束了。

而火车还要赶路

火车不敢停顿

每天准时到我的后窗口大声鸣笛。

从北京一直沉默到广州

总要有一个人保持清醒。

总要有人了解

火车怎么样才肯从北京跑到广州。

这么远的路程

足够穿越五个小国

惊醒五座花园里发呆的总督。

但是中国的火车

像个闷着头钻进玉米地的农民。

这么远的路程

书生骑在驴背上

读破多少卷凄凉的诗书。

火车顶着金黄的铜铁

停一站叹一声。

有人沿着铁路白花花出殡

空荡的荷塘坐收纸钱。

更多的人快乐地追着汽笛进城。

在中国的火车上

我什么也不说

在北京西我只听见人声一片

在广州我听见芭蕉正扑扑落叶。

满车内全是鸟语

信号灯裹着丧衣沉入海底。

我乘坐着另外的滚滚力量

一年一年

南北穿越中国

我的火车不靠火焰推进

我的心只靠着我多年的沉默。

一个少年遮蔽了整个京城

荒诞啊

突然在一个九月的早晨

北京成了巨大的不可知。

八百年的古城

为我一个人重筑护城的高墙。

我送出门的是个单纯少年

千层万层收藏好能到达北京的票。

光芒随后披云戴月跟了过去

我变成了我

答案变回了谜题

容易统统变化出了难。

它曾经宽敞的街道

再三折叠成为弯曲不明的胡同。

北京城因为他

而却滴水不泄

成了一件高不可取的新神器。

所有的故事都蒙上天鹅绒

这是我们母子之间

博大精深的魔术。

我总是那个猜谜的人。

吃半碟土豆已经饱了。

送走一个儿子

人已经老了。赵丽华(1964-)

赵丽华,1964年11月出生,河北廊坊人。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深圳航空》、《晶报》、《都市女报》等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现居廊坊。

广寒宫

我们遇上了悲伤的生活

但我们也得到了足够的安慰

你擦着我的眼泪

你说: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

就是把这台拖拉机的柴油

换成汽油

这样它的震动就会小一些

它喷出的黑烟

也会少一些

那样我们就可以开上它

去广寒宫玩了

约翰逊和玛丽亚

一只老波尔羊感慨:

“在过去

我们总是担心

树后面的狼

你们这代人

就没有这样的忧虑了

有苜蓿吃

有棚子睡。”

一只小波尔羊抱怨:

“可是你们那时候

男女搭配是合理的

恋爱是自由的

你看现在

主家为了省钱

60个姐妹

才配给一个约翰逊

可是明摆着

他跟我们就是走形式

只有和玛丽亚在一起

他才是真心的”

铲车

它抓土

伸着胳膊

张着大爪子

动作迟缓、夸张

它一抓就是一大铲

它抓住后就一古脑倒进

拖斗车里

它接触最多的

除了地上的土

就是拖斗车了

还有冷漠的世界在它的外面

滚烫的汽油在它的里面

廊坊不可能独自春暖花开

石家庄在下雪

是鹅毛大雪

像是宰了一群鹅

拔了好多鹅毛

也不装进袋子里

像是羽绒服破了

也不缝上

北京也在下雪

不是鹅毛大雪

是白沙粒

有些像白砂糖

有些像碘盐

廊坊夹在石家庄和北京之间

廊坊什么雪也不下

看不到鹅毛

也看不到白砂糖和碘盐

廊坊只管阴着天

像一个女人吊着脸

说话尖酸、刻薄

还冷飕飕的

时机成熟,可以试一次

我要这样

持续地

专注地

不眨眼地

意味深长地

或者傻乎乎地

色迷迷地

盯你三分钟

如果你仍然一付

若无其事状

我的脸就会

首先红起来

衣柜

衣柜里的衣服

像是站着的

如果我不去动它

它就这样直戳戳的

还好

没有肉体在里面冉冉(1964-)

冉冉,土家族,1964年生于重庆酉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从秋天到冬天》、《空隙之地》等。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首届“艾青诗歌奖”。现居重庆。

空隙之地(组诗选六)

在那里,见让人喜悦,心底一直都有微笑在沸腾……

——亚丁《漫游》

最大的雪

最大的雪

躺在地上

朝东走去

墙顶上没有人

朝西走去

西北风不停

一个人戴着帽子

没有了耳朵

攥紧的拳头在听

从清晨到黄昏

两只脚相互追赶

两只耳朵轮流熟睡

天黑了

最大的雪躺在地上

比狗还要安静

晚饭呀

晚饭呀胖子呀

酒呀给窜来窜去的狗

一块骨头啃

吃过晚饭回家去

空隙之地又大又平

空隙之地刚下过小雨

蹲下身来拱起背

让他们轮流跨过去

拉圆圈子

让那些醉鬼跑不成

十几个麻子

小雨又下起来

十几个疯子

每个眼里都点着灯

十几个光耳朵的缩脖客

偏着身体行酒令

空隙之地

火把从四面走近

影子快速集合

一个驼背忙于蛙跳

他的后面是一串驼背

两个孩子来报喜

一株梅花要飞

几十株梅花要飞

没有风只有酒

该死的酒再也喝不得

酒壶里面乾坤大

雪止住了大地的渴

积雪下石头在摇晃

那些实心的酒坛

无嘴的酒壶

一点酒也滴不出

两个孩子

笨重的孩子

一左一右来报喜

他们快乐地颠簸着

像被担着的一挑水桶

绕着树跑的风

藏不住

绕着树跑的风

揪它的衣领

它在前面打喷嚏

剁它的脚

它在树梢上跳

抓它的手

池塘在发抖

揽它的腰

门窗在尖叫

月光堆在打谷场

黑母鸡啄风

遇上五百个光头

风就避开脸

不再吹拂

说不出来

还是早晨

披着衣服准备出门

看见的都在眼里

说不出来

因为多

因为平稳

不动的是多么的宽

看见田野同时看见了云彩

看见河流也看见了山峦

剩下的那么多

说不出来

因为久

因为相同

不变的却没有旧

树林是去年的树林

露珠在暗处闪光

比阳光耀眼的是水潭

其它的颜色

说不出来

走在路上

刚洗过的眼睛

因为看见而明亮

看见的都是见过的

因为太满

说不出来

五个人走过

一个骑着大马

一个背着他的妈

一个甩动灵活的瘸腿

一个含着烟

一个空手跑后面的狗在追

互不相识这五个人

在上午的不同时候

从街上走过

风卷起地上的尘埃

他们都皱着鼻子

大声咳嗽

妇女们忙进忙出准备午饭

她们嘟嘟囔囔

恼怒地嗅出了自己身上

猪油和大蒜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