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动了中国经济
36543200000020

第20章 大国崛起的龙象之争(2)

现在回到中国和印度方面,中国经济在我看来最大的挑战,国内对这个问题也讨论比较多,所以我中间说一组数据来说明。针对消费内需的下降,我们看一组数据。这个是家庭消费占GDP的比例,90年代基本上是停滞不前的状况,然后在2000年达到高点,现在一直在下降,现在大概是33%、34%这样的比例。

这个是中国和美国,美国的曲线跟中国正好是相反的,他家庭消费占GDP的比例是在上升,而我们是在下降。中间这个差就是******等这些人来中国就要跟中国讨论的问题,如货币、汇率、保护主义等等,就因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差。他们希望中国的消费能够增加,美国的消费能够下降把这个减少。

这是中国巴西、南非的比,这是巴西和南非,这是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个是中国和印度,一会儿我会再讲这个问题。

全世界有一种观念,认为中国的消费低是因为中国人的储蓄率高,中国人为什么储蓄率高?因为我们是孔夫子的后代,是儒家文化等等,这些看法是非常成问题的。首先看中国的消费率到了2000年达到高峰,然后一直往下降。除非认为中国人2000年以后变得更加儒家,更加孔夫子化了。但我们在外面看的话都是相反的,中国人越来越不传统化,好多传统的文化都已经在消失,显然是从文化价值上是不能解释时间上的变化。因为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另外其他东亚国家也是孔夫子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人家也是孔夫子,但是人家的消费率要比我们消费率高出20%个百分点。

因为一说到文化,就好像跟我们的政策没关系,跟我们的经济体制没关系,这主要怪孔老二,怪孔子,说是2000年以前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非常非常错误,而且也解脱了政府的责任,政府就说是因为文化,不是因为我们政策造成的。这个是中国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

中国去年的统计数据很不错,官方的数据也好,叫社会零售增长了15%,远远超过GDP的增长,所以有一个问题确实中国有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得到了解决?我觉得这个能够看到15%的增长率,应该我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中国的数据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中国公布数据的时候,它经常不公布这个数据的定义,这个我觉得是挺要命的。国外经济学家研究中国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要看中国社会零售的定义,为什么叫社会?这个词不是简简单单的随便叫,它有一个具体定义。中国的社会零售数据里面包括家庭消费和机构消费,机构消费是政府和企业,所以即使你真正增长了15%,你也要问你自己,在15%增长里多大程度是家庭消费造成的,多大程度是消费机构造成的。

至少你应该问你这么一个问题,然后你才能够做出一个中国是不是走出消费低谷的一个判断。因为一般来讲,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是消费驱动还是不是消费驱动?我们指得不是政府去消费,是指家庭去消费。因为政府消费他怎么消费?他消费钱还是从家庭来,他得去抽税,抽完税已经才能消费。所以从政府的消费来讲,它是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只有家庭消费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增长。因为政府不公布这些具体的比例,所以我没法跟大家讲到底是哪个更重要,但是我去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统计局每年对中国的家庭会做一个收支调查,收支调查里面就会问今天花多少钱,什么零售多少等等。然后你就从那个统计局做调查的数据跟官方零售统计的数据作为比较。因为那一部分肯定是家庭的,而官方公布的数据一部分是家庭,一部分是机构的,两个部分比较理解那个差就是机构的。

给我的数据不是特别全,只能到2007年,我只能跟大家讲这么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在80年代的时候,机构消费差不多是占整个零售消费的10%,到了2007年报告大概是2000年左右达到高峰,是超过了25%,增长了两倍多。

这个也很有意思,90年代的时候,中国政府在公布这个数据的时候,它不公布哪些是机构消费,哪些是家庭消费。但是80年代还是公布了,所以我用我的这个方法论跟80年代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进行比较,两个基本上是吻合,所以我是比较相信我这个方法论的,也就是说这个估算在我看来还是比较准确的。

到2009年我没有数据,因为没有这么快能够拿到这个数据,我认为这个数据是在增高,而不是减少,当然这是一个假设,没有特别多的根据。可能诸位比我更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如果仅仅是靠机构消费,特别是政府消费,我觉得中国经济走出消费的低谷的状况还要有很多年,光靠机构消费是绝对不能以我们的经济增长成为一种消费的模式。

为什么消费下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个是属于预防性、谨慎型的消费。说社会保险不足,所以需要加强储蓄来买社会保险。另外一个就是谨慎型消费,就是收入过低。我赞成第二种观念,第一种观念实际很多人信这个,但是没有特别多的证据支持第一种。比如印度的例子,印度也不是有非常发达的社会保险机制,很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跟我们国家是差不多的,他没有很发达的社会保险机制,但人家的消费占GDP的比例高于我们中国的20%,高于我们中国的25%增长点。显然社会保险是一部分原因,但绝对不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其他的原因。

而印度另外一个例子也很有意思。如果从家庭储蓄率来看,它(印度)实际上跟我们中国是差不多的,甚至有可能比我们中国还高,这就是家庭储蓄占GDP的比例。中国差不多是20%-22%左右,而印度我看到的研究是25%,它往往比我们还高几个百分点。但是它的这个消费占GDP的比例却比我们高,这是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的个人收入跟他的GDP比例,这个比例比我们高。只有这么一个可能性,从研究性来讲,他时这里照旧有困难,就是印度政府不去收集个人收入的数据,只收集消费的数据,所以不能直接来说明这个问题。

那从推论上来讲,从简单的推论来讲,这个结论肯定是这样的,我想他的个人收入占GDP的比例可能在0.7%、0.8%左右。而中国是0.45%、0.5%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国家也就是印度储蓄率比中国高,它的消费也比中国高,只有这么一个概念,除非你认为他的资金比较发展,没有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也就是印度这个国家,我们去印度确实也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投资,但它这个国家的经济推动是靠个人收入增长推动的,这也是跟我们研究其他国家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民主国家,虽然他不能够很快地推动GDP的增长,但是他能够推动个人收入的增长。

我先讲周小川在2009年的时候,提到中国家庭的储蓄率没有增长,储蓄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巴西在60年家庭储蓄占GDP的比例也没有增长,主要是政府组织在政府,它非常非常相近。

90年代个人收入增长明显放慢

从GDP来看,这30年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最近这几年速度加快,但是它的变化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是在8%以上,大概都在这么一个水平。但是如果你要看个人收入的话,这30年就非常不一样,这是80年代,这是90年代,这是现在,低谷就是在90年代。90年代为什么有一个低谷?

主要就是在农村,这里面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委员会有没有考虑到城市化,考虑多移民这些,这些基本上都可以去解决,确实中国的移民、劳工的数据不好找。我最近在广东刚刚完成了一个广东农民工非常大型的调查。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一会儿我可以报告一下我们调查的一些结果。

确实这个数据很难找,但是你可以做一些假设,怎么把这些收入包括进来。我这边做的假设,就是你假设农民工的收入占城市的50%、30%等等,你可以做这些假设然后出这么一个数据。不管你做什么假设,这个结论是不变的,也就是80年代个人收入的增长是非常快的,90年代明显放慢,但是GDP没有放慢,但是有所恢复,但是还是不如80年代。

我最近的一本书里面,这个观点其实中国过去的30年,实际上有很不一样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的措施,而是怎么一种改革方向可能不会影响GDP的增长,但会影响个人收入的增长。这就巴西当时在民主制度的时候贴近个人工资的增长,然后到1994年以后开始推动GDP的增长,这个是非常非常相像的。

印度最近几年的经济表现

印度从他历史上来看,60年代、70年代他的增长速度是很低的,是百分之3点几。在发展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词,叫做印度增长速度,要去开会的时候不用说,就说印度增长速度就知道了,与会的人就都知道是3%。

这是我们那篇文章造成的影响,我们那篇文章是2003年发表的,印度能不能超越中国,它以前是百分之5点几,到了2004年以后,差不多到9%。9%,80%叫东亚经济发展速度,也就是从印度发展速度变成东亚发展速度,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

另外看现在的金融危机,它基本上没有经济大规模的刺激措施,几乎没有。我去问了一下,你们这个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是多少?他说是40亿美元,这根本是小菜一碟。但他GDP增长是7%,他是有货币的政策改变,咱们这个货币政策改变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从财政的刺激上讲,印度是非常小的。当然他不像我们这样,8%、9%这样是非常不错的,在没有政府大规模投入情况下,增长可以达到7%这就说明他的自营行业是非常非常有活力的。

今天中国讨论所有这些问题,国进民退,不管国进民退,是有这种现象还是没有这种现象,我们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国家和私人企业在经济发展里面起了一个作用,印度很明显的是靠私营企业,而且它的增长是靠内需。

我们常常抱有一个观点,印度的发展是它的外包、软件等,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软件随着IT行业占他就业只有200万左右。印度有11亿人口,它也就是这200万,而这200万可能你把他们家保姆、司机都包括在里面,真正在这儿来做计算机也可能就是十几万,二十几万,实际他从交易方面是很小的,但是他主要是靠内需。

我们一说印度服务行业发展就说它的软件,实际根本不是这样的。印度服务行业发达,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个国家没有城管,就是这么简单。中国现在老在说,怎么能够发展我们的服务行业,说这说那,还有我们的银行,银行是服务业,但是从就业方面来讲它不会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只要把城管取消,中国服务行业马上就超过印度。

从GDP比例上来讲,城管就打击这些东西,印度的服务行业基本上就是我们到哪儿去看印度,觉得他又脏又臭又乱,这就说明他服务行业发达。因为他都坐在那儿卖小商品,在那摆小摊。你城市干净的话就不要服务行业,不要有服务行业的发展。你作为一个城市化国家,城市就比较干净,在这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印度选择了不要城市干净,人家要就业。

在穷的国家,你看印度在18、19世纪的时候,英国有一句话叫做就是摆小摊的国度。英国也是从摆小摊开始,所以这个服务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自我就业,自我就业在穷国家是最重要的一个就业来源。

但是印度有这个问题,历史上如1963、1964、1967、1969、1975年曾经有高速的增长。就是说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成功,不在于你能不能有一年、两年、三年高速经济增长,在于你有没有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所以很多人对印度最近这几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增长是有疑问的。你看过去人家也可以,有那么几年也不错,你怎么会认为将来高速的增长能够程序下去,我觉得问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合理,问得非常好的问题。

所以就得去研究,为什么过去印度有几年能够达到高速经济增长。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那几年它的天气情况比较好。印度是一个热带国家,是一个农业国家,不是旱就是涝,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天气一好GDP就上去了,天气不好GDP就下去了,所以人家问我,你对印度将来增长有没有信心?我说是有的,为什么?因为现在做软件,天气不好也可以做软件,天气不好也可以制药,就是说印度的经济结构也已经改变了。所以我对他将来是有信心的,虽然他过去也有一个高速增长,但没有持续下去,但我觉得他将来会是持续下来的。

刚才讲农业好了,气候好就刺激他的经济增长。这里面又带另外一个问题,印度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差的地理位置,它是一个热带国家。很多经济学研究,热带经济国家成功的例子只有一个例子,就是新加坡。很多热带国家都不成功,我们是亚热带,世界上发达国家国家都不在热带,欧洲美国什么等等不在热带,就是热带因为疾病比较难控制,有一些非常不好的问题。非常有意思的是,经常有人老问我,你到印度去,他有很多的缺点。比如他的基础设施差,文盲率高,他有种姓制度,种族关系比较紧张。有这么多的问题你怎么还说它好?而我说你说他这个缺点,你还没有说到他最大的一个缺点,我来帮你说话,我把那个地理位置加进去,这个地理位置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