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1
36644300000203

第203章 戶政七賦役二(3)

附繪地圖法

法造反羅經。如下式。分二十四字。七十二向囗。兩囗空隙。亦可作一囗看。是七十二向。實得一百四十四向之用。不必更分三百六十度。轉易舛混。○一向分六向。一子正。一子兼癸少。一子兼癸太。一子癸。一癸兼子太。一癸兼子少。餘仿此。二十四向。共成一百四十四向。每向二度半。又造定向尺。如界尺式。首用圓盤。即正羅經。邊分若干囗。與反羅經相準。中作十字囗。以取子午正中。中心用釘合於尺上。仍令活動。可以旋轉。尺上作中囗如甲乙。尺邊任刻細分。如丙丁。又造圖紙。用朱絲。作正方格。格之大小。準定向尺細分。任以十分。或二十分為一格。量地之法。用反羅經居子向午。對所欲量之地。視鍼頭所指。即知何向。此用反羅經之巧。用軟步弓。量定若干尺。至轉灣處止。即簿錄某向共若干步。是為一節。嗣轉他向皆如之。凡一轉為一節。清丈田畝。逐坵四面。皆用此法馭之。其簡法又有三。一曰人行計步。先較準本人行步若干。當弓步丈尺若干。即計行步之數為準。一曰車行計輪。先量準輪圍若干尺。任於輪之一幅作識。但以輪行若干周計之。三法中此為最的。一曰舟行計艣。先較準行若干艣當若干步。惟風水順逆所差甚多。宜隨時消息之。此法止能御直囗。不能御弧囗。遇弧形之地。宜於弧旁標識作直囗。縱橫成句股形。入以算術。此不具載。大抵止繪地圖。三法已足。清丈田畝。則必以弓步實量。得數始密。至畫圖之法。先於圖紙上占位。作一定點。為起手之地。復於定向尺首圓盤上。取所記某向囗。移指中囗甲乙。並將尺邊丙位。移就定點上。仍審上層十字囗上子下午。地圖本上北下南。與紙格勿稍偏斜。乃循尺邊。於定點上丙位起。按分繪畫。甲乙為向囗。丙丁囗既與甲乙平行。亦即向囗矣。是為一節。續繪次節。即於前囗之末。接起後囗。以下皆如之。即圖成矣。

*本頁為圖形 上圖反羅經式,下圖定向尺式。

啟肅毅伯李公論清丈書

馮桂芬

清丈之役。承手書慰勉囗借。倍萬恆情。讀之令人感義增氣。弟方喜其不致辱命。踴躍從事。前月杪。俶裝登舟。候潮未發。忽得方伯文。意主停輟。乃舍舟回寓。別遣人往撤局。昨歸覆計繪成者萬畝。已丈未繪者亦如之。糜錢七百數十緡。頃讀大文。屬為核議見覆。是停輟與否。尚有待鄙人末議。具徵執事虛懷下問之盛心。不勝欽感。當方伯之銳意清丈也。議始夏五。松郡官紳力阻之。弟博采官幕議論。殆無一人以為能行者。因是怠緩悅從者半年。方伯持之彌堅。以成此遷延之役。受事之始。惴惴焉以區畫無方。累執事之明是懼。馴至奔走連旬。成效甫具。方伯忽入人言。乘弟不知。飛文請罷。有同頑笑。夫經費之逾原議。為弟誤信人言。致書方伯。已深自引咎矣。乃復書從而諷刺。照會更甚。今見詳文滋益甚。弟於方伯。講席未冷。曾忝賓師。王人雖微。不屬行省。何遽皁隸使之。股掌玩之。顧虛文不足辨。而事理所擊。是非所關。有不能默爾息者。敢為執事陳之。照會以每畝三十文。恐民力未能完繳。可謂仁者之用心。顧聞南匯空給印單。並不丈量。每畝名定六十文。實出一百數十文不等。何以於空給印單。則六十文至一百數十文不傷民力。於實辦丈量。則三十文即傷民力。此不可解者一也。經費三倍。弟則過矣。至拙箸繪地圖議。則事與繪田圖不同。一縣之圖。每方十里。徑半寸已成巨幅。河道幹枝。寥寥數畫而已。今繪田圖。則一里中。凡為徑半寸之方者。一千二百九十有六。縱橫界畫以百計。蠅頭細書以千計。其詳囗奚啻千倍。方伯比而同之。豈第巨屨小屨同賈之說乎。此不可解者二也。竊嘗論之。今法規重矩囗。倍屣於常法。若行之。則費等而事轉易。常法易於量。而難於繪算。今法難於量。而易於繪算。常法易誤。誤亦不知。今法難誤。誤即立見。常法易舞獘。今法難舞獘。此其異也。一縣但得能句股諳測望者一人。以御山水間阻疑難之處。自餘諸人。能事不過三端。一能分羅經一百四十四向。一能作縱橫界畫。一能乘除法。其方田法即在乘除中。可臨事學之。宜選諸生中能乘除者。旁及地師畫師。大難之後。諸生多失所。月脩數千。已可大庇歡顏。一縣百人。不難羅而致之。又嘗熟籌深計。需人過多。雖輪辦亦不能無生手。不如同時並舉。方議博求知算者十餘人。又於川沙局練習丈繪好手十餘人。為蘇松太十餘城分辦之用。期以甲春招董試丈。甲秋開局。乙夏斷手。一年為限。至遲則一年有半而已。方伯屢晤。不一詢及。乃自為數十年五六年之說。此不可解者三也。清丈正為田有多少而設。清丈之後。可以核實賦稅。可以潛弭爭訟。可以絕豪強之兼并。可以絕馴懦之為人兼并。其為善政。正在於是。丈得十畝。單署九畝。或十一畝。無是事也。則以實丈數目為準。乃一定之理。至賦稅因之而有贏縮。贏而增賦。民駴之矣。方伯言泖湖之濱。無糧之田。連阡累陌。自應升科。又當別論。縮而減賦。可再瀆乎。則用顧亭林之說。以一縣之田畝。攤一縣之糧科。亦一定之理。今曰川沙田僅及舊額十分之九。將糧賦攤派通境。恐民心未能帖服。照會則稱大拂輿情。面晤則稱恐或控告。夫願出無田之糧。不願出攤派之糧。非人情也。田畝具在。非有截之侵之者。將誰之控告。

且縮於原額。於民無增糧之害。尚不帖服。萬一贏於原額。於民有增糧之害。更何如其不帖服。是必處處無贏無縮。而後可清丈。既處處無贏無縮。又何用清丈為哉。此不可解者四也。詳文以停止為與民休息。是以舉行為騷擾。不知騷擾者何在。此不可解者五也。詳文又言該廳委員可信。何以不令與聞。不派委員。皆方伯自為之。乃層層指駮。一似絕未與聞初議者。此不可解者六也。清丈之終。必有按田派糧。裒多益寡之事。在平時究多不便。獨行之減賦之時裒益無形。毫無不便。此亦千載一時之機會也。今轉欲需之減賦既定之後。此不可解者七也。惟是清丈不難。墊費為難。繳費在有單之後。需費在無單之先。此必不合之道。所謂司庫無款可墊者。乃近理之言。稟請停止足矣。何用齗齗辨論。惟恐弟之欲辦。一似弟有清丈之癖者然邪。且方伯亦未之思也。弟以遲暮之年。疾疚之軀。進則優游幕府。飽食安坐。退則囗唔斗室。左圖右史。不此之娛。而周流異縣。公中一飯之外。具膏秣。裹餱糧。彳亍躄躠於草田霜露中。夙無狂疾。何苦而為此哉。惟川沙之行。弟奉執事之命而往。固應俟執事之命而撤。今得方伯文而立撤者。則有說。州縣公事。無不樂於糊塗。而惡於清澈者。於田賦為尤甚。其大者奸民豪戶。句通丁胥吏役。兼并隱匿。久假不歸。一經清丈。無不水落石出。其小者。即前所謂單費。官以下。幕友紳董。丁胥吏役。皆有分焉。今議由局給單。不得絲毫增加空費。是奪其食也。故清丈之後。小不利於官以下一切人等。大不利於奸民豪戶。而獨利於鄉曲安分無告之小民。丈董之下鄉也。進茗飲爇香火者接踵。喚渡則奉囗而來。引繩則攘臂而助。咸欣欣然喜色相告。民情大可見。而相隨之地保。倔強骫骳。形於辭色。署內外人等。皆迫於執事之命。萬不得已。依違隱忍而從之。如方伯以下。同心并力。不為浮議淆。不為莠言惑。亦不難底於成。今得方伯一紙書。為若輩樹之幟。即執事拒而不許。若輩祗以為此入紳士之言耳。非執事意也。有方伯在。吾何懼。從此筋弛脈懈。觸手荊榛。不第無成。將貽笑柄。故決計不俟命而輟也。總之清丈一事。則有清糧囗法即不必行。更無清糧囗法即不得不行。斷無計較於小費。躊躇於改數而不行之理。不清丈。不必問其法之善不善。既清丈。自當從其法之善。斷無舍善而從不善之理。無此詳弟本所樂為。有此詳弟即不可為。斷無含垢忍辱而復為之理。況立法既定。盡人能為。前聞執事有必辦之說。果爾。但下其法於各郡縣。勒限一年。如法辦竣。不患不效。且使人曉然於意出執事。非人所能沮。亦非人所能贊。其得力必倍。本無俟弟之蝨其間也。至取決於二者。以為可行。則首發難端。以為可不行。則阻撓善政。其名皆不可居。非下走之所敢擅議。惟執事裁擇焉。

請定步弓尺寸公牒

馮桂芬

竊聞郡中又有清丈之議。所用弓步。尤應詳查例案辦理。紳等恭查 大清會典開載。乾隆十五年。奏准各省舊用弓尺。開明到部。江蘇等省。均未遵照部頒弓尺。或二尺二三寸。或七尺五寸為一弓。或二百六十弓。或七百二十弓為一畝。若令各省均以部定五尺之弓二百四十步為一畝。儻大於舊用之弓。勢必田多缺額。正賦有虧。小於舊用之弓。又須履畝加徵。於民生未便。且經年久遠。一時驟難更張。亦無庸再議。嗣後有新漲新墾之田。務遵部頒弓尺。不得仍用本處之弓。云云。復查  皇朝文獻通考。戶部則例。語有詳略。大指相同。成憲昭垂。自宜永遠遵守。是所丈苟非新漲新墾之田。應用江南省舊用弓尺。不用部頒弓尺之確證也。至江南省同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而以六尺為一步。不以五尺為一步。舊用之弓。即匠作合省通行之六尺竿。一竿即一步。匠尺即宋三司布帛尺。以通行蘇尺核實計之。部尺一尺。當蘇尺九寸。故五尺弓得蘇尺四尺五寸。匠尺一尺。當蘇尺八寸。故六尺竿得蘇尺四尺八寸。實差蘇尺三寸。此六尺竿之弓。官丈書及業田士民。家置一具。出門而合。父老相傳。從無歧異。查長元等縣。現在尚有康熙年間官造魚鱗冊。印信煌煌。貽自故府。可憑可據。共見共知。雖係不全。與現田對圖對址者不少。試以此匠尺六尺之弓量之。無甚贏縮。若以部頒五尺之弓量之。無一址不增多畝分。與冊數不合。再查此冊核算畝分。用六歸。以六尺為一步。以六寸為一分。零數有五尺幾寸。若使應以五尺為步。是縣冊已顯違功令。豈理之所有。其為應以六尺為步。確鑿無疑。而天下之尺。除周漢尺外。無更小於匠尺者。其為以匠尺六尺為步。亦可無疑。此又江南省舊用弓步以匠尺六尺為步。不以五尺為步之確證也。現在須丈之田。既非新漲新墾。自應用六尺舊弓。其乾隆十五年以後升科田畝。應用部弓者。賦役全書。列有數目。無可增減。自應劃出分別辦理。至於舊用六尺之弓。本無異議。推異議所自起。其始由於華亭縣呈出火烙舊弓。不知此弓自為新漲新墾之田而設。並行不悖者也。其繼由於咨請部頒弓式。不知弓式原應如此。且自有新漲新墾之田可用。並非謂 會典則例可以抹去。仍亦並行不悖者也。又 會典諸書。屢言各省不同。絕不言各府不同。是同省則弓步相同。如蘇屬上海寶山等縣。未經兵燹。所用官弓。即係六尺之弓。紳桂芬前在川沙丈田。藩署送到步弓。係上海六尺之弓。若一府一縣改用部弓。則上海等縣。又將如何。 會典又統及山東等省。是不用部弓。不止一省。若一省獨改用部弓。則山東等省。又將如何。是必不合之道也。至長元等縣。魚鱗冊尚存大半。新補者不過小半。今忽改用部弓。是一冊之中。大半以六尺為步。小半以五尺為步。更必不合之道也。竊惟尚書言律度曰同。論語言權量曰謹。不同不謹。必致畝分無從畫一。胥役從而訛索。獄訟因之繁滋。百獘叢生。民無所措手足。設有兩人於此。皆有足六尺弓二百四十弓一畝之田。皆溢出於部弓之外。一則清單及魚鱗冊積數分明。自無所謂隱匿。一則無單無冊。既不能聽其溢出而不坐以隱匿。亦豈能不遵 會典則例而坐以隱匿。若不明定章程。辦法實屬兩難。紳等既確有所見。相應環請電鑒各情。申明舊例。於前頒部弓之外。補頒蘇省舊用之弓一具。通飭各屬。將舊有之田。應用六尺舊弓。新漲之田。應用五尺部弓。兩項分別辦理。不得混淆。以絕流獘而符成憲。再此係申明舊例。應否咨部存案。或竟附片陳明之處。伏候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