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儿护理百科全书
36701900000003

第3章 1~2个月宝宝

生长发育标准

排便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粪便呈黄色或土灰色,且多为成形便,并常有便秘现象。而母乳喂养的宝宝粪便多呈金黄色的糊状,次数多少不一。

有的宝宝则与之相反,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是粪便并不干结,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也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常有的现象。

排尿

随着哺乳、摄入水分的增多,宝宝的尿量及排尿次数逐渐增加,每天可达10次以上,每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每日可达250~450毫升。宝宝排尿的次数多,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宝宝尿多,就减少给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宝宝会出现脱水热。

体温

1~2个月宝宝的正常体温在36℃~37℃,但宝宝的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体温变化较大。宝宝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因此,1~2个月的宝宝仍要做好保暖护理。

睡眠

1~2个月的宝宝每天需睡眠20小时以上。哺乳间隔时间由2~3小时逐渐延长至4~5小时,尽量使宝宝晚上多睡白天少睡,以便尽快和成人生活节律同步。

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

双手紧握拳头→伸开手→被动抓握。

原始反射消失,因为在获得某些成熟的技能之前,必须去掉相应的原始反射活动,如抓握反射、觅食反射、惊吓反射、踏步反射。

会翻身,如果宝宝仰卧时,成人稍拉宝宝的手,宝宝的头部可以自己稍用力,就可以完全后仰了。

当父母要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宝宝也会立即做出吮吸的动作。

能力发育标准

听觉

宝宝醒着时,近旁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可使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好像在注意聆听声音。宝宝喜欢听妈妈的声音,不喜欢听过大的声响和噪声。如果在耳边听到过响的声音或噪声,宝宝的头会转到相反的方向。

视觉

宝宝大部分的时间在睡觉,每2~3小时会醒来一会儿,当宝宝睁开眼时,父母可以试着让宝宝看自己的脸,因为宝宝的视焦距调节能力差,最佳距离是19厘米,还可以在20厘米处放一红色圆形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移动玩具上、下、左、右摆动,宝宝会慢慢移动头和眼睛追随玩具。

触觉

宝宝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都有触觉感受能力,就是说他们有冷热和疼痛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是触觉最灵敏的部位。

宝宝出生10多天了,睡觉时呼吸粗重,怎么办?

答 首先要看看宝宝的枕头或者嗓子是不是不舒服,还有可能是肺炎。若宝宝除了呼吸粗(有呼噜声),吮吸乳汁的过程中还会有呼吸不畅、吐奶的现象,还经常吐泡泡……妈妈要仔细观察,情况比较严重,那就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宝宝不到40天,晚上连续睡8~9个小时,半夜会排尿,但不会醒,也不用哺乳,这种情况正常吗?

答 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不用担心。父母要注意宝宝白天吃奶是否正常,是否2~3个小时喝1次奶,排便是否正常,1天最少1次,如果没有,那就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新生儿脱皮怎么办?

答 在给新生儿洗澡或换衣服的时候,常会发现有薄而软的白色小片皮屑脱落,特别多见于手指及脚趾部位,这是正常现象。新生儿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叫表皮的角化层,由于发育不完善,因此很薄容易脱落。家长只要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

怎样能让宝宝不吐奶?

答 尽量不要让宝宝仰卧着吃奶,每次哺乳之后,将宝宝的头竖起来,用手轻拍宝宝的后背,直到宝宝打嗝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