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通房大丫头
3681500000024

第24章 天题天考

第二十四章天题天考

现在是明中期,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一大反贼,如果现在就有人知道李自成的身份,解释只能有两个,一个是那时的确出现过一个同名同姓的反贼,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穿越者。

唐唐更倾向于后者,武安国能穿过来,自己能穿过来,怎么就不许别人穿过来呢?

看来百多年前武安国的一次穿越把这个时空通了一个大窟窿,人们来这个时空旅游变得更容易了。

“咚咚咚,当当当……”突然,一阵锣鼓喧天。

从县衙之内缓步走出两个中年人来,左边一个身穿官服,显然是清苑的马县令。右边一个身穿白色衣服,身材略胖,鼻直口方面目慈祥。唐唐猜测,这个人应该就是出题的武氏传人。

在他俩身后,四个武氏家兵抬着一个香案。香案之上摆放着一摞足有上百个卷轴。

锣鼓过后,县令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诸位乡亲父老,每月一次的武氏天考的时候又到了。众所周知,天考已经进行了将近千场,护国公传下来的一百零八道考题却只被破解了一道。他就是三十三年前本县的一名猎户,仅仅因为答对了一道考题,就被护国公推荐,连科举都没有参加就被授予六品官职,如今已经是当朝的兵部尚书了。天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还是那句话,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农,是工,是商,都要踊跃答题,答对了有奖,打错了额不罚。好了,过多的话我就不赘述了,现在请武氏庄园的小公爷武希贤大人开题。”

武希贤上前两步,站在那根旗杆附近,沉声说道:“题还是那道题,规矩还是那些规矩,无论是谁,只要能够说出此人的身份,此题就算破解。”

说着话,武希贤轻轻一拽缠绕在旗杆上的一条细绳子,旗杆顶端的那个卷轴就呼啦一下展开了。

一看题面,唐唐差点笑出声来:“我勒个去的,这么简单啊!”

题面只有七个字:康熙是做什么的。

“他是个武状元。”

“是个掏大粪的。”

“是炸臭豆腐的。”

“……”

题目简单,众人给出的答案更是雷人。因为题目早在三十三年前就已经公诸于世,答案也出现了成千上万种,几乎所有人回答的都不认真。开什么玩笑,几十年了,能想到的职业几乎都被说过,大家也只能往歪里想,说不定还有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可能。

一旦被自己碰对了,那可就发达了,当今的兵部尚书就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回答不正确,也没人觉得遗憾,这可是天考,几十年来都没人答对过。

唐唐被五花八门的答案逗得前仰后合,这哪里是考试,分明是胡闹吗。

这个武安国还真有意思,死就死了,留下这些题做什么,难道还真的希望碰到另外一个穿越客?

不过幸好有这些题,否则怎么能找到唐唐这样的穿越客。

唐唐正发愁没机会和武氏传人取得联系,现在好了,如此简单的一道题,答案张口就来。嘿嘿,这可是天考的第二道题,难度比第一道大,说出第一道题的答案就能混个兵部尚书当当,自己回答了第二道题,怎么也不会比他差吧?

兵部尚书可是官居一品,往上应该就是封王封侯了。

咱马上就要成为大人物了,还会饿肚子吗?

正当唐唐得意洋洋,准备说出答案的时候,人群中却突然有人大喊道:“康熙爷是做皇帝的!”

这嗓子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了。

三十多年来人们给出了成千上万种答案,却惟独没有人说过皇帝这个职业。不是没人想,而是想了也不敢说。现在可是大明朝,古代没听说过有个叫康熙的皇帝,要是有人说了康熙是做皇帝的,岂不是说大明朝的天下要被别人夺去了?

“是谁在那里喷粪,难道你想造反吗?”一个武士摸样的人大声呵斥。

“给我拿下!”马县令更是惊恐万状,连忙下令衙役抓人。

很快,一个年轻人被衙役抓到前方。此人看起来二十多岁,身穿丝绸衣服,虽然瘦不拉几,但在几个衙役的拉扯之下毫无惧色。更奇特的是,此人的发式和其他人不一样,前半边头发被剃得干干净净,明明是个男子,后半边却编了一条乌黑锃亮的大辫子。

马县令不敢怠慢,大喝一声道:“拉进去,升堂,审问!”

突然,武希贤大喝一声:“且慢!”

“小公爷,你这是……”马县令想要询问缘由,但却突然发现武希贤面露激动之色,正欣喜若狂的盯着那个年轻人,顿时心有所悟,惊倒:“莫非……莫非这道题破了?”

“不错,三十三年了,第二道天题终于有人破解了!”武希贤激动地泪光闪闪。

“题破了,第二道天题有人破解了!”

消息顿时如风一般传开,围观的数百人有的欢呼,有的唏嘘,但大多数人都是羡慕。这小子命怎么这么好呢,装着胆子说出康熙是皇帝,一场荣华富贵马上就要到来了。

“先生大才,破解了第二道天题。”武希贤对那个年轻人深施一礼道:“按照武氏遗训,你有资格最先看到第三道天题的题面。”

说着话,武希贤走到香案旁边,拿起一个编号三的卷轴,略一沉吟就打开了。

第三道题的题面也简单:溥仪是做什么的?

围观者当中有人抢先大声把题面喊出来,立刻引来众人的猜测,有的说溥仪是私盐贩子,有的说他是买炊饼的,也有人说他是做大官的,可偏偏就没人敢说他是做皇帝的。

武希贤不理众人七嘴八舌,期待的看着那个青年人:“先生,此题你可能解?”

那个年轻人皱着眉头,看了老半天摇摇头道:“此人我不认识。”

只听答案,唐唐就知道,这个人肯定是个穿越客,而且生活的年代在清朝康熙年间到光绪年间,肯定还没到宣统,自然也不是顺治之前。

没能破解第三道题,武希贤虽然有些失望,但总算第二道题有了答案,因此脸上不满笑容,恭敬地问道:“请问先生贵姓大名?”

年轻人说道:“我呀,姓爱新觉罗,名纳哈出。”

“爱新觉罗?你姓爱新觉罗?”武希贤身子一震,脸上的笑容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生畏的严肃。

“那还有假,爱新觉罗可不是随便有人敢冒充的,咱可是正宗的黄带子。”说着话,纳哈出撩开衣襟,亮出一条黄色的腰带,得意洋洋的说道:“瞧见没,正黄旗满洲,咱可是正宗的皇亲国戚。我爷爷三表叔四儿子老婆的三舅舅给代善贝勒的侧福晋的亲侄子赶过马车呢!”

“你说你复姓爱新觉罗?”武希贤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一倍。

“嗨,我说你这人耳朵聋了吗,我不是说了我姓爱新觉罗,名纳哈出吗?”纳哈出肯定穿过来还没多久,还没弄清楚状况,因此还在耍黄带子的威风,不耐烦的说道:“不是说答对了有奖品吗,麻溜得赶紧拿出来啊,爷可是饿了一整天了。”

“好好好!”武希贤连说三个“好字”,突然倒退几步,冲十二个家丁喝道:“全体预备,一级武字诀,目标纳哈出,执行!”

“哈!”十二个家丁同时呼喝一声,整齐的向纳哈出迈开脚步。

“别整这些歌虚头巴脑的仪式,赶紧来点实惠的啊!”纳哈出更不高兴了。

可是突然间,纳哈出发现情况不对头,那些走向他的武士似乎不是过来行礼,他们的目光怎么那样狰狞,他们怎么都把背后的大砍刀抽出来了呢?

纳哈出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了,下一刻,十二柄大砍刀同时砍下去,他的身体瞬间就分裂成数十块。

“杀人了!”围观者顿时乱作一团。

不过还好,十几秒钟之后大家就安定下来了。所有人都知道,武氏传人对付的只是那个纳哈出,虽然不清楚是为了什么,但却知道肯定对自己没什么威胁。因此大家只是站开了一点,全部盯着武希贤,希望得到答案。

马县令却紧张的冷汗直冒:“小公爷,这……这是为何啊?”

“我只知道,这是武氏家训中最重要的三条内容之一。”武希贤一脸庄重,拍了拍马县令的肩膀说道:“县尊大人不必担心,我这就回武氏庄园,立刻休书给密云我大哥禀明此事,大哥当会上书圣上。呵呵,我估计,杀了此人,你不但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反而可能会立功。”

“立功”马县令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武希贤一点也不在乎马县令,走到旗杆旁边高举卷轴大声说道:“第三道天题已经面世,有知道答案的没有?”

人群又开始一阵抢答之声,只可惜没有一个人说对。

唐唐倒是想回答,可是有了纳哈出的前车之鉴却犹豫了。

原来答题不一定会得富贵,还有性命之忧啊。

不行,需要先观察观察这些武氏传人,确保安全之后再和他们联系。

否则的话,纳哈出就是榜样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