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光绪
3726600000036

第36章 四巨头会议

本书明天就要强推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双子城的作品。

丹凤一战的胜利让朝廷上下都倍受鼓舞,最高兴莫过于那些主战派。翁同龢、李鸿藻等清流派更弹冠相庆来庆祝这场胜利,纷纷认为法国人也不过如此。甚至还纷纷上奏要求大清直接跟法国开战,以镇国威。但是恭亲王、醇亲王、李鸿章以及左宗棠等人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看法,他们极力反对大清与法国直接开战——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由于恭亲王和醇亲王这两位实权王爷的极力反对,因此清流派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清流派的奏折没有被朝廷采纳,并不表示他们会就此罢休。恭亲王和醇亲王他们不敢碰,而左宗棠因为刚刚收复了伊利正是他最风光的时候,因此也逃过一劫。不过李鸿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李鸿藻策动清流派弹劾李鸿章,并且还在士林中宣扬诋毁李鸿章的言论,甚至连刚刚兴起的报纸都成了清流攻击李鸿章的阵地。

在加上这个时候李鸿章的老母过世,清流派抓住这一点,甚至还暗讽李鸿章不守孝道。古代的时候要是死了父母,当官的会回家守孝三年已尽孝道。也就是有三年的丧假(古代的福利制度就是好啊。)

面对来自清流派的攻击,李鸿章只能疲于招架。看到李鸿章一副窘迫的样子,光绪只能在心中为李鸿章默默安慰:“不要介意,他们只是‘愤青’而已,慢慢的你就会习惯的。”

相比于朝堂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光绪更关心南边。战争以为着消耗,而一切的消耗都离不开钱。虽说光绪的‘小金库’有三千万两的银子,而户部经过阎敬铭的整顿后也有了两千多万两的结余。

但是这些钱对于正处在发展中中国来实在是太少了。而在晚清说道钱,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胡雪岩。

对于杭州元宝街的住户来说,今天可以说是开了眼界了。因为今天元宝街云集了无数的商人,甚至还有来着上海的洋人,以及两江地区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以说两江地区所有有头有脸的人几乎都来了到了元宝街。而且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一位老太过寿。

而整个元宝街甚至整个杭州,有这么面子的只有胡家——胡雪岩的胡。

今天是胡雪岩母亲大寿的日子,胡府内人山人海,随便碰到一位都可能是富甲一方的商人,或者是掌管一方水土的官员。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次聚会也是一次难得叙叙同僚或同行之谊的机会。

不过胡雪岩却不在这里,在胡府最大最奢华的融冬院内的一张楠木桌旁,分别坐着胡雪岩、浙江巡抚梅启照、新任江苏巡抚颜士璋,而坐在最上座的则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这四位可是难得碰一次头的。

刘坤一看着这奢华的院子说道:“好气派的院子,人们都说胡雪岩的院子奢华,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

胡雪岩在一旁轻声说道:“让大人见笑了。”刘坤一是湘系大佬,在整个湘系中排名第三,即使是左宗棠也要礼让三分,因此在他面前胡雪岩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雪岩兄你不必拘束,我和左中堂是至交,而你又是左中堂最信任的人,因此在我面前不必拘束,当然还有你颜士璋。”

刘坤一这么说就是表明态度,我和你们都是自己人。

颜士璋笑着说道:“岘庄兄,你好像还忘了一个人哦。”说着用眼神看了看梅启照。

刘坤一心领神会,马上一拍后脑,装出一副焕然大悟的样子说道:“瞧我这记性,真是岁数大了,越来越不中用了。老弟可千万不要和老夫一般计较。”

梅启照说道:“哪里,哪里,总督大人谦虚了。”

与他们相比,梅启照有些格格不入,他属于清流派,平时很少与湘系打交道。但是今天他不得不来,因为有大事要做。

“要我说啊,一会岘庄兄应该罚酒一杯向梅兄致歉。”相比于他们,颜士璋显得毫无拘束,因为他在当左宗棠幕僚的时候就没少和刘坤一打交道。

“对,对,对,来我敬老弟一杯。”说着一饮而尽。

四人随便聊了一会,胡雪岩说道:“今日叫大家一起来,主要是有件大事要和诸位商议。”

胡雪岩顿了顿继续说道:“今年江浙地区的生丝收获喜人,我想乘这个机会收回我中国生丝的定价权,好好打一场阻击战,杀一杀那些洋人的气焰,不过要做好件事,离不开大家的帮忙啊。”

胡雪岩刚刚说完,梅启照就说道:“今年的浙江生丝收获喜人,产量比去年多了近一倍,而且质量也不错。不过这些都离不开胡兄的帮忙啊,要不是胡兄开办了农校免费教授大家知识,在加上今年风调雨顺,我估摸着今年浙江春丝的产量估摸着不会少于四百万斤。因此我在这里代表浙江父老乡亲在这里多谢胡兄的善举啊。因此胡兄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说。”

刘坤一一听四百万斤算起来是去年江浙两省春丝产量的总和,而江苏今年的春丝也获得了丰收不过产量比不上浙江,不过也有两百万斤。两省今年的产量加起来就有六百万斤,而春丝的收购价是每斤3.7两。也就是说要是胡雪岩想将今年两省的生丝全吃下,那他至少要准备两千多万两银子。即使是只有百分之六十也要一千两百多万两银子,都说胡雪岩富可敌国看来真是不假。

胡雪岩说道:“那里,我算起来也是一个浙江人,给家乡人做些小事,又何须挂齿,不过在收丝上还请梅兄多多关照啊。”

颜士璋强着说道:“你们说这句话就见外了,你们家乡人见了亲密,把我和刘大人放哪啊?”

刘坤一说道:“颜兄这话就不对了,我听说胡雪岩祖籍安徽,而安徽可是在两江的地界啊。算起来咱们还是他娘家人。”清朝时期两江指的就是江苏、安徽和江西,而胡雪岩祖籍安徽,算起来也是两江地界的人。

四人哈哈大笑,颜士璋说道:“反正我们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要钱我们可没有,我们这可没有你富啊。”

梅启照说道:“我已经湖州为你收购了五十万斤的生丝,算作个伯母大寿的贺礼,不过钱还没付呢,胡兄你可要帮我啊。”湖州是生丝最好的产地,梅启照帮胡雪岩收购了整个湖州生丝,可以说帮胡雪岩开了个好头。

刘坤一笑道:“看来你们都早已准备啊,不过胡兄这次的投资最少就要一千多万银子;而且你又在上海开了一家螺丝厂,我听说那可是个烧钱的玩意啊,光投资就差不多两百万银子,而且这东西我们从来都没做过,你的步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为了湘系大佬,刘坤一还是忍不住要提醒下他这个后生。螺丝厂这东西毕竟是洋人垄断的东西,胡雪岩一没技术,而没人才,做起来很吃亏。

“螺丝厂的事刻不容缓,至于设备和人员这些东西都不要急。皇上已经从美国运来了一整套的螺丝厂设备,还有相关技术人员也是从美国请来的。以后不但是螺丝厂,我们还要建钢铁厂、洋灰厂等等,用皇上的话说我们中国要有自己的工业。”

颜士璋说道:“而且我听说第一家钢铁厂就建在安徽马鞍山,岘庄兄,那可是你的地界啊。”

“这可是盘大棋,看来在坐的各位要大干一场了。”梅启照终于明白自己没有站错队。

颜士璋说道:“时辰都差不多了,外面还有很多宾客正等着胡兄呢,你可不能怠慢了别人。”

后来待胡雪岩开始在各地大力收购生丝的时候,那些消息灵通的商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了胡雪岩要垄断生丝的消息,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做生丝生意的大商人不止胡雪岩一家。其他人的实力都不错,但是如果他们知道胡雪岩背后站在的是整个浙江和两江的时候,就知道胡雪岩绝对有这个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