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书生
3757700000031

第31章 来访

以往,夏家人想要生火,都要用粗陋不堪的火刀和火石相互撞击,让其冒出火花,将火绒点着,然后再用火绒做火引子去点燃其他东西。

这种点火方法,既费时又费力,非常麻烦。特别是一遇到阴冷潮湿的天气,有时候敲打好长时间也难以点着火,非常不便。

今天,当夏家诸人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从夏书信手里拿起一根新鲜出炉的明版安全火柴和一个简易的火柴盒,然后小心翼翼的用火柴头在盒边上微微用力的划擦了几下,只听“啪”的一声,火柴燃着了,火苗冒起来了。

天啊!神迹!

一时间,夏家一家老小纷纷震惊的目瞪口呆。

每个人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看到的火苗仅仅是突然出现的幻觉!

直到短短的火柴梗燃烧到了各自的手上,夏家人才吃痛的惊醒过来,纷纷手慢脚乱的甩掉手中残余的火柴梗。

原来这不是幻觉!这是真的!

夏大海、徐三凤、夏书礼、夏香竹、赵翠翠、甚至连小不点夏楠楠都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纷纷把炽热的求知目光盯到了一脸淡定的夏书信身上。

为什么仅仅用一个怪模怪样的小木棒和一个小纸片相互擦几下就可以这么容易生火呢?

这是为什么呢?

“嘿嘿,我就知道你们会有这种反应!”

此时此刻,某个装逼男望着自家人果然出现了他预料之中的夸张反应,心中早已笑开了怀,一股恶作剧得手的得意感充盈在他的心间。

“想知道为什么使用这个就可以如此容易生火吗?”夏书信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抑扬顿挫的问道。

“想知道.......”夏家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回道。

“恩,这个,原理是这样的,这个叫安全火柴,由本人独家发明.......”夏书信开始滔滔不绝的叙说着安全火柴的种种知识。

可是,当他口干舌燥的说完之后,却忽然尴尬的发现自家人依然是一副云里雾里的糊涂模样。

“哎,其他的你们就不要管了,你们只要明白这个东西将会在天下间开辟一个生火取火的新时代,以后取火会变得像喝水一样容易就可以了!”夏书信无奈的强调了一下。

随即,他又挥舞着拳头,兴奋的大声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有了这个,我们家就要发大财了!发很大很大的财!”

经过夏书信的科普,夏家人自然已经明白了安全火柴的巨大价值以及它能给夏家带来的巨大好处。

于是,夏家人纷纷把弄不懂火柴原理的纠结扔到了脑后,一个个开始忙着憧憬着安全火柴即将给夏家带来的美好未来。

至于后来夏书信所说的近期不能大规模生产、只能在家里小批量制造和零散销售的困难,则直接被夏家人忽略了。

他们可没有夏书信想的那么长远,他们此刻的心思很简单,只要这个安全火柴能够赚钱就好,暂时少赚一些,他们并不太介意。

巧合的是,安全火柴研制出来的第二天上午,曾经和夏书信说过要来夏家拜访的王海便出现在了夏家门口。

“稀客,稀客.......王兄能来,实在是令敝处蓬荜生辉啊!快请进屋,寒舍简陋,还请海涵!”

望着陡然出现在自家门口的王海,夏书信一脸惊讶之色,原以为这家伙当初说要来家里拜访是客气之言,没想到他说来就来了!

王海是坐一辆外观装点朴素的马车过来的,同来的只有一个年老的车夫,可谓是轻车简从。

或许是他对此次夏家之行非常重视,身上的衣着非常正式,穿着一整套崭新的书生装扮,澜衫方巾,皂靴丝带,打点的极为干净齐整。

尽管他身材略显粗矮,长相普通,但是出身富贵之家的他身上依然时时透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洒脱和英气!

好一个青春蓬勃的少年郎!

“呵呵,夏兄又过谦了不是?在下虽然才学浅陋,却是依然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更何况夏兄你家这座宅院地处清静,正适合静心潜修孔孟之道、圣人之学,何来简陋之说?倒是在下此次冒昧来访,打扰夏兄清静了!”

王海一边抱拳作揖,一边微微打量着夏家的小院,颇为风趣的笑道。

“呵呵......几日不见,王兄的口才愈发犀利,令人叹服啊!”夏书信也禁不住笑了起来,伸手延请道:“屋外说话不便,我们还是到屋里再聊吧!王兄先请!”

“夏兄先请!”

两人彼此谦让了一下,最后一起携手走进了夏家。

要说这王海真不愧是富贵人家的公子爷,一出手就不同凡响,此次前来拜访夏家,他带来了的礼物足足堆满了半辆马车。

珍馐甜点、干果美味、精美布绸、新奇玩具以及不少番外舶来的香料镜子等稀罕之物,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那名老年车夫来回搬运了三次才算搬完。

终了,人家还大气的来了一句“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尼玛,整一个"赤裸裸"的富二代范儿!

看到堂屋里一下子顿满了如此多礼物,徐三凤等夏家人一下子都傻眼了。

这个王海不是一下子把整个杂货铺都搬回来了吧?

送礼还有这么送的?

不要说老娘他们吃惊不小,就是夏书信这种自信见识过大场面的人也是暗自吃惊。

王海这家伙,怎么第一次登门就送了这么多礼品?有些离谱啊!

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难道王海有什么高难度的难题要来求俺?

夏书信心中瞬间掠过一丝疑虑,随即他又暗想,反正东西已经送到,又不能逼人家带回去,王海究竟怎么想的,等下见招拆招吧!

此时,王海要是知道夏家人对他送这些礼物会产生这么多想法,估计会当场笑喷。

在王海看来,比起交上夏书信这样趣味相投的好友,这区区几百两银子的礼物简直轻如鸿毛,不值一提。

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穷人和富人在某些事物上的认识差异吧!

家里忽然来了这么一位出手阔绰的客人,夏家人的态度自认非常热情,请坐上茶,几个人忙的不亦乐乎!

王海这厮心思玲珑,巧舌如簧,姨娘叔叔姐姐妹妹的叫得贼甜,很快,他和夏家人之间的陌生隔阂就去除了,俨然就好像这个家庭里的一份子一样,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这份超级自来熟的本事,夏书信也不得不叹服,他自信自己是做不了的!

所以啊,千万不要小瞧古人!夏书信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

徐三凤听说王海是专门来请教夏书信学问的,便赶紧吩咐自己儿子把客人带到书房里去,一定要好好回答人家的问题,决不可有任何怠慢。

随后,两人便一起来到了作为夏书信书房兼卧室的厢房里。

这个厢房虽然空间不大,但是其内部布置的却非常干净雅致。

厢房南侧面是一排书架,书架上整齐的摆着不少线装书籍;北侧面是一张单人踏床,床上衣物折叠整齐,一尘不染,尤其是那被子,竟然叠成了豆腐块模样;靠近门口右面窗户下,摆放着一张长宽适中的黝黑木制书桌和两把官帽椅子,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物件一应齐全。

咋一进入此厢房,你便会觉得有一股书香味儿迎面扑来!

“夏兄此书房实在是雅致,在这里茗茶诵读,实在是人生之快事!”王海禁不住夸奖道。

“雕虫小技而已!稍微用点心,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夏书信淡然说道。

“呵呵......”王海哈哈一笑,他的目光偶然落在了书桌上一摞小纸盒子上,心下好奇,不由问道:“这是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