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慧缘佛医学
38234000000005

第5章 佛教心理医学(2)

五、嫉妒的产生和治疗方法

《百喻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师父带着两个徒弟,师父患了脚病,便吩咐两个徒弟每人负责侍候一个脚,随时加以按摩。这两个徒弟常常相互嫉妒憎恨,有一次,甲徒弟走开了,乙徒弟就抓住甲徒弟负责按摩的左脚,用石头猛砸。甲徒弟回来后见到师父的左脚被砸断,一气之下,也把乙徒弟负责按摩的右脚打断。

嫉妒是万恶之源。两个徒弟因嫉妒,把师父的双脚都打断了,害得师父成了无脚的残疾人。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不健康心理现象,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多种复性情绪,一个人优越的天资、突出的成就、丰厚的财产、崇高的威望等等,都是某些人嫉妒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嫉妒者对他所嫉妒对象的重视和关心比较轻时,他的嫉妒只是陷于一种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的状态之中;第二,若对嫉妒对象表现出强烈重视和关注,他可能会有恐惧和绝望感,可能发展成憎恶、敌视、仇恨等恶劣情绪,在行为上表现出恶意中伤,甚至产生攻击、破坏性的行为,像上述故事中的两个徒弟就是如此。

佛教认为,嫉妒是一个烦恼产生的根源之一,它不仅危害自己,祸及他人,还会因为“因果报应”而殃及子孙。《迁善录》就有这样的故事:宋朝大夫蒋瑷有九个儿子,个个都身体残废,不是驼背、跛脚、手足不能屈伸、瘫痪,就是疯癫、愚痴、耳聋、眼瞎、哑巴。子皋见之而问,蒋瑷说:“我平生只不过经常要嫉妒比我高明的人,喜欢奉迎巴结我的人。我怀疑别人做的善事,坚信他人做的恶事。见别人得到好处就像自己损失了什么,遇到别人有损失就好像自己得到了好处。”子皋说:“这是你嫉妒的恶报呢,你应当改过向善,还可转祸为福。”蒋瑷便痛改前非,广修善行,几年后,他九个儿子的毛病都逐渐痊愈了。

当然,这只是佛经因果报应的故事罢了,但它劝人们要免除嫉妒之心,这是消除烦恼的办法之一。确实,在现实生活之中,嫉妒作为一种病态心理,危害极大,嫉妒者往往不择手段地采取种种办法,打击其嫉妒对象,既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又影响他人。因此,佛教劝诫人们不要嫉妒,在今天而言仍不失为有益之举。

(一)熄却嫉妒之火

人都难免处于妒火的煎熬之中,一方面自己产生嫉妒心理,一方面则被他人嫉妒。因此,熄却妒火既要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又要防止被别人嫉妒。

1.摆脱嫉妒情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长处,不要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要注意开发自己的潜能,防止病态的自尊和自卑。

2.不断充实自己。对他人和自己之间的差距,要以自己的努力去缩小,而不是损害他人;如果能以进取心来激励自己,在充实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落后状况,嫉妒之火自然就会变成奋斗的激情。

3.转移嫉妒视线。如果自己有成就,容易成为嫉妒对象,这时应当学会保护自己免受嫉妒,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转移视线。一方面将自己的优势加以弱化,藏而不露;另…方面要夸大嫉妒者的长处,、使之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减少其嫉妒心理。

六、牢骚的产生和治疗

佛经上有这样一首偈:

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甲无嗔是净土,无染无杂是真常。

然而,“无嗔”者总是少见,生活中常有牢骚满腹、嗔怒无常者,他们总是因此而烦恼不已,以至于自食恶果。因此,佛教告诫人们要平息嗔怒之心。

《贤愚因缘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波斯匿王率大军路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傅诵经的声音特别洪亮,便愿布施十万文钱,让佛陀请那位诵经的师傅出来和他相见。可是,当波斯匿王见到那位师傅的相貌后,心中十分后悔,他根本没有想到,那声音清脆宏亮的诵经者,居然相貌丑陋,身材矮小。他便请教佛陀其中的缘由。

佛陀说:从前有一位名叫迦叶佛的圣人圆寂后,国王命令4位大臣负责为迦叶佛盖一座很大的塔。可是其中一位大臣牢骚满腹,懒散怠工,国王就责备他,那位大臣更加愤怒不已。但是塔建成后,这位大臣又认为这塔庄严,就布施卜个宝铃安装在塔上。

佛陀说:因为那位大臣的牢骚和愤怒,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矮小,相貌丑陋;又因为他挂了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他声音非常宏亮悦耳。

佛教把牢骚和愤怒说成能影响人的身材和容貌的恶习,其意在劝诫人们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心怀嗔怒和怨恨,否则就会烦恼丛生,自食恶果。

发牢骚是我们都曾体验过的激动情绪。古人认为,牢骚满腹易怒者,有损健康。

张从正《儒门事亲》日:“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食泄,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为目暴盲,耳暴闭,筋解;发于外为疽痈。”

现代心理学认为,发牢骚者,怒发冲冠,脸色初赤后青者占19.3%,脸色变青者占25.8%;眼球多突出,视线亦有变化;咬牙切齿,唾沫四溅;声音发抖,吐词不清。

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经常发牢骚者,最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一)学会消除牢骚

佛经说:“心净则佛土净。”一个人若能自净其心,就能凭借自身的善因,得到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净土),那么,一切烦恼都会远离自己。因为修行之身,身心的抵抗力增强了,对外界的刺激都会以“平常心”见之,无名的烦恼也会因此而消失净尽,那么自然就不会有牢骚,不会有嗔怒。在生活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消除牢骚:

1.远离“导火索”。牢骚满腹并非无缘无故,它往往是因外界刺激的“导火索”而引发。因此,我们应当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曾有这样一首偈唱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头无挂若闲事,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不为闲事所束缚,即可以通禅而与牢骚无缘。

2.转移“兴奋灶”。发牢骚时,大脑有一个强烈的负性情绪“兴奋灶”,因此,要消除牢骚,可以将此“兴奋灶”加以转移,转移方法有多种,如听音乐,欣赏名画,进行运动,参与娱乐等。佛教的忏悔、念诵、修禅等也是有效的方法。

3.默念“暗示语”。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意识可以使自己平息牢骚。在即将发牢骚时,我们不妨默念“暗示语”:“不要发牢骚!…‘发牢骚有害健康!”等,默念暗示语常可以自我警觉而免发牢骚。

就要求人们说话不要违背佛理,不要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要说真实而且与人融洽有益的话。在“五戒”中就有“戒妄语”的戒律,并为出家和居家的弟子共持。

语言是人类交际、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每个正常的人都能运用语言说话,就像每个人都用腿走路一样极其平常。然而,佛教就是在平常之中体现其教理,它对语言也进行了规范。如果说,现代人把语言作为联系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技巧加以讲究,那么佛教则把语言作为一种直接的心理健康手段。

佛教的“妄语”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妄言,指口是心非,欺诳不实;(2)绮语,指花言巧语,油嘴滑舌;(3)恶口,指辱骂诽谤,恶语伤人;(4)两舌,指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因此,佛教的“戒妄语”就是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语言。对于违反这条戒律的人,佛教认为不仅会造成诸多烦恼,而且还将受到因果报应。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尼名叫微妙,她以自己的过去所遭受到的因果报应劝告许多尼姑们“戒妄语”。原来,微妙比丘尼曾是一个阔太太,但没有生育能力,后来她丈夫娶了姨太太并生了个男孩。她嫉妒姨太太,悄悄把男孩杀了。事后她不是忏悔自己的罪过,而是发恶誓:“如果我杀了你的儿子,我的丈夫会被毒蛇咬死,我生的孩子会被水冲走,被狼吃掉,而且会自己吃亲生子女的肉,我自己会被活埋…”妄言恶誓的结果是一一应验了。她先后嫁了三任丈夫,就在同第三任丈夫新婚几天后,丈夫死了,按当时>;--j~,妻子陪葬,她被活埋了,幸亏有盗贼盗墓取宝,她被救出来。于是,她请佛陀度化,而且修成正果,成为微妙比丘尼。

佛教从因果报应上阐述了“妄语”的恶报,这显然是唯心的。但从心理角度来说,“妄语”者往往因违反自己的良心而自责,易造成心理紧张不安,这是不利于健康的;尤其是“妄语”者欺诳诽谤、挑拨离间、花言巧语,最容易造成人际关系障碍。它虽不会像佛教所说的那样得到恶报,但会失去人们的信任,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佛教“戒妄语”不仅对其信徒具有语言规范作用,而且对人际语言沟通也是极好的指导。它是我们进行语言沟通的必备的原则,对促进现代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语言学教授格勒斯指出,为了准确而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人们在语言上应该采取“合作原则”。其中就要求语言质量必须具有“真实性”,这与佛教提倡的“戒妄言”相近;在方式上要求言辞清楚,避免含混不清和花言巧语,这与“戒绮语”相近。

英国语言学家提出了语言沟通的“礼貌原则”,其中就要求多赞扬他人,少贬损他人;要与人_致而不是“搬弄是非”;要富于同情而不是“恶语伤人’。

美国斯坦福大学语言学家赫伯特和伊夫则认为语言沟通应讲究“现实原则”,说话要根据实际情况,避免荒唐的语言,不能让人感到其说话花言巧语和所谈的事实、情况、状态违背常理。这些观点都与佛教的“正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五欲的产生和治疗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五欲烦恼,犹若瀑流,漂溺有情入生死海,汩没流转,难有出期。”所谓“五欲”就是财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也有指五种感观欲望的。五欲烦恼有如瀑流,能够漂溺一切众生到“生死海”中,沉浮不已。

佛教出家僧尼必须遵守佛教的戒律清规,其实质就是禁欲,自觉约束行为和心理活动,不被五欲烦恼所引诱。佛教甚至认为,眼欲得好色,耳欲得好声,鼻欲得好香,舌欲得好味,身欲得好触。这色、声、香、味、触都是众生易得的贪欲,也在禁止之列,这样便形成了诸多戒律,以达到禁欲的目的。而在五欲烦恼中,****是首当其冲的,“戒淫”成为佛家禅定的“加行”,佛教还编有许多“戒淫”的故事。

在诸欲中,危害最大的是****。《楞严经》即以阿难惑于淫术为“缘起”,当时阿难因乞食,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喜欢其美貌,便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将阿难摄入淫席,淫躬抚摩。释迦得知此事后,立即宣说神咒,以文殊师利咒消灭恶咒,将阿难和摩登伽女提将归来,教诲摩登伽女修得正果。((楞严经》又举例说,宝莲香比丘尼,私行****,说什么行淫事非杀非偷,不会有业报,说话间其女根突生猛火,堕入“无间狱”。所以****乃众生轮回的直接“惑业”。

《四十二章经》也说:“出家沙门,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汝等沙门,当合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因此,欲爱不净,是生死之根,众苦之本。

在佛教这些戒淫理论指导下,僧尼绝对禁止与异性交合,“染心相触”,有亲密行为,而且禁止独自****。大乘佛教还戒及心念的起动。在寺院里,早课通常念诵“楞严咒”为始,而这是梵语译成的汉字,说的是佛陀救其弟子受惑于摩登伽女的咒语。据说凡念此咒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的诱惑。

在佛学中有“恶业发相”的说法,其中“淫业发相”乃于坐中见****之相而动心,或忽思邪淫之事,乃至于被此欲念所逼恼,行邪淫或****等事,佛教认为这是宿世行恶必感的恶果和心理的恶性变化。

佛教戒淫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僧团清誉,宣扬佛教离欲,另一方面是为了给修禅提供良好的条件。从气功角度来说,现代气功的实践表明,性生活是进入高深气功态的障碍,因禅定的需要而设戒淫,自有其有益的成分。但是,对于世俗之人来说,戒淫是违逆人性的行为。现代性学认为,性生活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新生命的诞生,而且对生命个体来说,也是一种有益健康的行为,正常和谐的性生活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过佛家的戒淫生活,而应当学会夫凄双方的性和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