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华谊内幕
38925600000025

第25章 艺术收藏,从来不会“审美疲劳”

要建小型美术馆

在华谊兄弟,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二人像是扑克牌里的大小王,他们分管着华谊传媒集团不同的业务。哥哥王中军更像是从大局入手的决策者,而弟弟王中磊负责华谊传媒集团中具体事务的执行。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王中军和王中磊,在商业上不仅是互相扶持的好兄弟,在生活中也有着各自精彩的生活。哥哥是游走于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商业大亨,弟弟王中磊则是一个温柔懂得品味生活的顾家男人。

王中军特别喜欢“商人 艺术家”这个称谓。身为商人,他每时每秒都从事着商业活动,“一个party,在与企业家闲谈过程中,都有商机,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他和马云的相识和合作,仅仅是因为他参加了一个企业家论坛,仅与马云聊了几句话就签了一个单子。

体现在王中军生活中的爱好就是追求造型美、环境美。他自己的办公室是集团里最旧的一个办公室,从这儿搬出几个公司了,而他一直在这儿。因为10年前、5年前收藏来的艺术品一直不动它,都放在这儿,于是就有艺术氛围了。他原来是漫无目的地收藏,现在大都以中国现代油画及铜雕为主,定向而刻意,甚至就单单针对某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收藏,不但满足个人爱好而且有投资价值。

要说起收藏,王中军的“宝贝”可以说是与华谊公司一起壮大的,在他7亩大的院子和2层欧式小楼里,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铜雕和中国现代油画,有一部分还放在他占地300余亩的马术俱乐部中。

在王中军的办公室里,各种古董和艺术品占领着每一寸空间。与其说这是一间用来办公的房间,倒不如说这是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藏馆,陈列着各种名贵珍品的博物馆。有雕像、有画布,书柜里都是艺术品鉴赏目录,据王中军自己说,他十分关注每一季的艺术品拍卖会,所以他会看很多鉴赏目录。

早年学画的王中军对油画情有独钟,他熟读了美术史上关于各个时期艺术流派的特征。在1998年,王中军开始了他的收藏。刚开始,王中军在每幅画上花的钱不过几万或十几万。藏品作者的选择也主要集中在艾轩、杨飞云、王沂东、袁正阳这样的当代名家,他们也是写实画派的代表或者说是中国油画市场中的领跑者。王中军认为,像写实画派的东西,像杨飞云画的肖像,在表达方式上很独特;而艾轩特点也很明显,黑白调子丰富。同时表示,买这些人的画全凭感觉,他说:“当时我一定不是想钱的问题,我就是觉得东西有意思,我有兴趣,和自己的审美一致。”他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独特的收藏情结,收藏了这些画家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谈到最初他接触收藏时的条件,他说:“当时买写实画派的画没有今天这么贵,当然我也没有今天这么有钱。”

在谈及自己近10年的收藏时,王中军显得非常淡定,这些画作差不多有几千万的价值,而他仿佛视而不见,只从藏品中获得审美和艺术上的享受。他说:“收藏不仅是数字游戏,应该是你对艺术的鉴赏,或者你表现一个自己的兴趣、审美爱好。到了你家,大家看到你收藏的画就能看出你这个人的审美取向和性格。”

说到自己收藏的目的,王中军坦言自己并非为了投资,期待升值。“买的时候我一定不是想钱的问题,我就是觉得东西有意思,只是觉得东西有意思。”他自己有兴趣,作品和自己的审美一致,就像买杨飞云的作品,几万元的时候就在买,后来价格上升到了几百万元,依然在买……这几年,也会卖些不需要收藏的东西,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买些终极收藏品。

王中军喜欢名画,同时也喜欢名不见经传的画家的作品,他收藏主要遵循自己的审美取向,不太受别人影响,也不太听别人的。在王中军的办公室里,有一幅画布,上面画的是一个懒散地坐在椅子上的男孩,王中军个人非常喜欢,他说:“那种蓝色调、那个男孩的姿态和那种伦勃朗的味道,真是非常有感觉。这是一个美院学生的毕业作品,没什么名气,但我认为他的作品非常好,我要买就买这样的东西。”

当然,王中军既然要收藏,绝对不会拒绝名家名作,他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口头语:“如果你有了大house,摆放无数的家具,不如挂幅名画。一个大house,挂了幅陈逸飞的画,马上感觉就不一样了。想一想,你如果挂的是仿制品,那又是种什么感觉?”可见,陈逸飞在王中军心目中的地位。有很多人说陈逸飞的画过于商业,但王中军有自己的审美,他说从看到陈逸飞的第一幅画起,就觉得那么大的场景、色彩、氛围被驾驭得这么好,可见陈逸飞是真正的艺术家。

陈逸飞在美国是艺术名流,更是华人中的骄傲,他帮助并影响了很多的华人艺术家,比如谭盾,陈逸飞就曾赞助了他的第一场音乐会。王中军对陈逸飞有一种倾慕和渴望之情,他后来找到陈逸飞,两人成为了艺术上的朋友,陈逸飞知道王中军爱马,便送给他一幅马的素描画,王中军深受感动。如今悬挂在王中军家客厅中央那幅巨大的作品《娟娟》就是陈逸飞的遗作,是王中军在2005年秋花了400多万拍下的。王中军说:“因为陈逸飞去世之后,画价上扬得非常厉害。我当时觉得会更贵一些,400多万拍下,我高兴了好几天。”

如今,王中军的收藏量很丰富,走进他工作了十几年的办公室,琳琅满目的雕塑和油画让人目不暇接,到过王中军家的人都觉得他家像一个美术馆。王中军愿意在自己的商业经营之外,多多享受艺术生活,他说:“收藏是爱好,是个轻松的事。”所以王中军有时会邀请同事和喜欢收藏的朋友一起交流,他喜欢不设主题的交流,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谈更有意思,同时他认为收藏不一定要有共识,审美取向也未必要一致。因此,王中军业余时间经常去艺术家工作室看看,和艺术家交流看法。

有人问王中军,现在他的收藏是个人的行为,将来有可能会做成企业行为吗?王中军非常坚定地回答:“不可能。我公司是股份制的,股东们的兴趣不一致,没有必要强求。个人行为非常好,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面对满屋子的收藏品,王中军希望将来能给它们一个去处——建一个小型美术馆。这个工作已经开始,他打算花几百万元买一块地皮,但建在哪儿,他还没有打定主意。这个美术馆会不会成为一个公益美术馆?王中军坦言还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的想法,也许只是让这个美术馆成为朋友聚会的一个场所。

收藏雕塑

王中军对于雕塑家、艺术家的工作室,古董店这类地方会逛上瘾。他善于将艺术品在时间上、价值上进行对比,来检验自己对于艺术品投资的眼力。2003年他花8万元人民币买到何多苓的作品,2005年在瀚海拍卖会上是40万落槌,而买到袁正阳的作品当时是6万,2005年是27万落槌。正如他自己所说,收藏需要3个过程:先是自己要喜欢,然后证明自己的眼力,最后是证明自己买到作品的升值能力。他挑选家具时也一定要是古董级的,从上海淘得的19世纪时期的老家具,成为他家中的新宠。

因为喜欢,王中军也会在自己7亩大的院子和2层欧式小楼里,到处摆放各式各样的中国现代油画,另外还有很多铜雕。他的家是灰白石料建造的,油画和雕塑的装饰,使房屋和宽敞的庭院表现出强烈的西方风格。

王中军去美国,去欧洲的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去看那里的漂亮的房子,哪怕进不了门在外面欣赏也很有意思。有一年,他和冯小刚去多伦多参加电影节,两个人先去芝加哥租了辆车,一路开到温哥华,看够了各地漂亮的房子。他也特别喜欢欧洲的一些老房子,那些房间转角的一幅小画,洗漱台上的一座小雕塑,都是历史悠久,好像几百年前就在那里,从来未曾离开过,每一个小物件都充满情趣。

因此,王中军发现雕塑对环境装饰作用特别大,他在收藏的早期通过拍卖会买了不少欧洲18、19世纪的雕塑,后来又在中央美院教授等专业人士的推荐下,开始收藏国内雕塑家的作品。王中军有个重要的发现,那就是国内雕塑家的创作水平一点也不亚于国外。他十分喜欢国内雕塑家向京、瞿广慈、魏广信、李向群、田世信等人的作品,收藏了几百件雕塑,都无法放置了。

刚开始,中国雕塑家的作品价格都比较低,当王中军第一次在向京的工作室看到她的雕塑作品,一下子就买下了二三十件,平均价格才1万元左右。而后来,向京的作品升值到几十万。

在王中军的办公室里,除了少数几幅油画外,绝大多数是铜雕,窗台上、柜子上、桌子上、茶几上全是。他讲起这些雕塑说:“前段我在嘉德拍卖行卖掉了三件雕像,一个71.5万、一个56万、一个24万,这都是我几年前买的,当时每个才花了6万。”

出国的时候,王中军非常爱逛古董店,他家的客厅茶几上摆放着一个马雕,是1817年法国凯旋门大赛的冠军马的雕塑,是他在法国的一个古董店里发现的。有一年,王中军在一个法国古堡里看中了一批欧洲古典风格家具,花了4万英镑把20多件路易十七时期的家具装满了一个集装箱托运回了北京。

王中军总是会面对来访的朋友,饶有兴致地讲起每一件雕塑独有的艺术感觉,他会指着一尊雕像,仔细地介绍:“你看看这尊雕像的感觉,很像石雕吧,但它是铜雕,是我国一位很有名的雕塑家的作品。”

现在,每年的春秋拍卖会,都会让王中军觉得兴奋,就好像猎人捕猎一般激发着他的满足感和征服欲。一般到了11、12月份的时候,他的兴趣爱好完全是在艺术品收藏上,所有的拍卖会预展几乎都会去欣赏。他喜欢在这段时间与藏家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即使有的收藏家只花了10万元买来的作品,王中军会花300万元从他手里买走。

从买到卖,王中军对自己的收藏似乎也有了另外一种认识,体会到藏品流通的乐趣。这种乐趣更多的是对自己眼光的一种肯定,这让收藏又多了一层乐趣。开始收藏艺术品之后,王中军感到再也没有比艺术品更贵的东西了,“也只有在收藏面前,我感觉到自己再有钱也还是个穷人”。他从收藏中体悟到对财富的看法,他认为,拥有财富固然重要,但去追求创造更大的财富才是目标,“因为钱永远不够花,总会有新项目需要投入,自己的开销也永远不够,油画可以买500万元的,也可以买5000万元的,而且参加公益活动也永无止境,近几年凡是认识的朋友牵头的公益活动,我百分百去参加,无论是环保还是教育。我生日那天,由首创刘晓光牵头,大家一呼百应,每人捐出100万元建立治理沙尘暴基金,当天就是4000万元资金到位。每个人再去召集,很快满100人就能募集到一个亿的资金”。

作为一位收藏家,王中军并没有去追逐艺术藏品中蕴涵的价值暴利,反而对目前国内艺术界透露出来的问题有着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清醒的认识。

在他眼中,既然是收藏就应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崇拜他们的绘画能力,这么多年来我坚持自己的绘画表现方式,而不是跟风,如果在收藏中一味跟风,还不如去买艺术基金,画都不必看。”艺术市场“泡沫肯定有,既然是泡沫外边吹,没有破之前谁都觉得会有机会”。王中军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自己的判断:“从十多年前有市场,艾轩、陈逸飞、何多苓等都在10万左右,几乎流通了十多年没有涨价。突然一下变成了200万、300万,把前10年的东西都涨了,未来还会再涨十倍吗?不会。”

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品的增值,超过了所有藏家的想象。短短七八年间,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经济和生活品质都在迅速地发展。富人阶层的购买力也在越来越强,同样一个艺术家的作品,8年前,4万就可以买到,而今天却要200万、300万。艺术家没变,是投资者们使艺术品增值百倍。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是王中军的日常生活。

和雕塑一样,王中军还十分热衷古董家具的收藏。他甚至不觉得这是收藏,而是因为自己喜欢,家里比较大,也需要这种氛围。这正是他非常可爱的地方,像个贪心的孩子,要在自己的房间里摆满心爱的玩具,而不是计算着每件藏品能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