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37

第37章 不辱使命

1935年10月,张浩奉共产国际指示,带着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和两套与共产国际直接联系的密电码,化名“张浩”,离开苏联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回国。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于12月初来到陕北瓦窑堡。当时毛泽东正和彭德怀等指挥直罗镇战役,听说化名张浩的林育英来到瓦窑堡,欣喜万分,迅速赶回瓦窑堡。见到张浩,毛泽东十分高兴,他紧紧地握着张浩的手,风趣地说:“我们的工人朋友啊,转眼就10年没见了,听说你为革命吃了不少苦,你是给我们送来了共产国际的指路明灯,还有一双顺风耳呀。”随后,张浩向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

他说:“共产国际决定改变过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强调今后各国党都要根据各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各国的具体实践中去。共产国际今后只对共产主义运动实行总的政治上的领导,在基本的政策和策略问题上给予各个共产党以指导。”接着,张浩又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讨论通过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内容及斯大林、季米特洛夫对《告同胞书》的高度评价等情况作了详尽汇报。听完汇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非常高兴,认为共产国际的指示与中共中央长征路上一直坚持的北上抗日方针是基本一致的,完全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同意中共驻国际代表团在《告同胞书》中提出的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方针。

张浩传达完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后,中央决定召开政治局会议。12月17日至25日,会议在瓦窑堡召开,张浩又向全体政治局委员传达了上述内容。张闻天在会上作了《政治形势与策略》的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战略问题的报告,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全面阐述。政治局会议结束后,中央又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正处在大变动的前夜,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完成共产国际交给的光荣使命后,张浩又接受毛泽东的重托,出面做争取张国焘的工作。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张浩说:你的共产国际代表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有说服张国焘的重要工作等你去做。你坚持党性,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团结同志,在党内有较高的威信;你还和张国焘一起从事过工人运动,两人有一定的交情;另外,你是共产国际代表,对张国焘有较大的威慑作用。张浩仔细地考虑了说服张国焘的策略、方式和步骤,并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交换了意见。张浩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向张国焘发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及取消第二“中央”的意见,要求张国焘率四方面军迅速北上。经过多次电报往来及朱德、徐向前等同志的坚决斗争,张国焘终于转变了态度。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到:“林育英这些电报当时给我的印象是,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改变了。”在纪念张浩座谈会上,吴黎平说:“张浩帮助中央做了团结四方面军的工作,促成了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