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60

第60章 太行山中的飞机场

齐辙 李红梅

1944年7月22日和8月7日,包瑞德上校率领的美军观察组18人先后进驻延安。美军观察组的到来,为延安与抗日前线提供了飞行的可能,于是在晋东南太行山中的黎城县长宁村,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了一个飞机场。虽然它只是一条极为普通的黄土跑道,没有指挥塔,没有导航灯,但是这处简陋的不为人关注的机场,在战争年代,却是延安党中央与抗日前线的空中桥梁,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宁机场建成后,对外绝对保密。周围是一片庄稼作掩护,机场没有导航系统及建筑物,飞机的起落都以战士临时点燃的火堆导航。每次飞机起落结束,人员全部撤离机场,不留任何痕迹。八路军三八五旅三六九团的将士不仅担负着修建维护机场的任务,而且长期驻守长宁村负责机场的安全。日军始终不曾想到和发现在这太行山深处竟然隐藏着八路军的一座飞机场。

八路军太行军区司令部设立了以李棣华为主任的情报联络部,同延安一直保持联系。1945年1月7日,党中央安排美军观察组到八路军抗日的中心晋东南参观,第一站即长宁。美军观察组到达后,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向美军观察组介绍根据地军民抗日斗争的情况,带领他们到各区参观视察。美军戴维斯曾在其观察报告中这样写道:“蒋介石封建的中国是不能同中国北部的充满生机的人民政府共存的,共产党一定会在中国扎根。中国的命运不决定于蒋介石而决定于八路军。”从1945年1月一直到1946年,美军观察组往返太行与延安都在长宁起落。驻扎在长宁村的八路军负责接待通过空中航线从延安来往于太行的美军观察员及我军将领。

美军飞机在执行对日轰炸任务中,在长宁机场起落近20余架次。1944年8月11日,美军20架飞机从我国西南起飞,轰炸日军的太原飞机场、兵工厂,炸毁敌机13架。战斗中一架美军B29轰炸机被日军击中坠落平顺县山区,机组人员21名美军跳伞。当地军民全力组织搜寻、救助,并在八路军的保护下把他们送至长宁机场,乘机飞往延安。

1945年8月25日,这一天长宁机场的我八路军战士高度戒备。他们凝视着天空。因为此次他们将迎来的是我军由延安飞来太行的一批高级干部。

中午时分,一架大型美制绿色军用飞机隆隆而至,空中盘旋两圈之后,徐徐下降,降落在长宁机场。飞机停稳后,舱门缓缓开启,20余位高级干部依次走下飞机。他们不等脱去身上的降落伞,就热情地同在机场迎接他们的蔡树藩、李达等拥抱。这次从延安飞往太行的领导人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薄一波、陈赓、萧劲光、李天佑、邓华、陈锡联、陈再道、宋时轮、滕代远、张际春、杨得志、林彪等。由于日军遭受美国原子弹及苏联出兵东北的巨大打击,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参加中共“七大”的几大战略区主要负责人在大反攻开始时尚未离开延安。8月23日,他们在延安参加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迅速飞赴太行,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转向支持国民党打内战,长宁机场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老百姓恢复耕田,昔日机场变成了一片麦浪。悠悠岁月,沧海桑田。

(作者:北京外语学院学生;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