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65

第65章 白求恩负伤前后

郝璐

白求恩,1890年3月3日诞生于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城的一个牧师家庭。由于白求恩吃苦好学,多伦多大学毕业不久便成了驰名欧美的胸外科医生。他于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不久,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带着加拿大人组成的援华医疗队,携带价值数千美元的医疗器械,告别了故土、亲人,踏上了漫漫的航程。经过整整18个昼夜的颠簸,于1938年1月下旬到达香港,随即又乘飞机抵达武汉。

白求恩到达武汉后,周恩来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热情接待了他。国民党军界、政界和卫生界一再要求他留在武汉任职,但他坚定地回答:“我要去延安!”

1938年3月30日晚8时,毛泽东在会客室接见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毛泽东亲自泡茶,并从秘书手里接过花生、葵花子送给客人。他捧着白求恩递来的党证说:“白求恩大夫,我们将你的组织关系转给中国共产党,从现在起,你就不是外人了,不要见外哟!”在长达3个小时的会见中,毛泽东重点讲了对抗战的看法,中共的抗战纲领和取得胜利的路线。

毛泽东的谈话极大地鼓舞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当晚,白求恩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在那间没有陈设的窑洞里,和毛泽东面对面坐着,倾听着他那从容不迫的谈话的时候,我想起了长征,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毛泽东会感动着每一个和他见过面的人。这个人是一个巨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白求恩在延安住了一个多月后,就去晋察冀边区工作。在到达抗战前线的第二天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在第一周里,共检查了521名伤病员,第二周就为100多位伤病员实施了手术。1938年秋天,白求恩在晋察冀军区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模范医院。白求恩在医院落成典礼上讲话,他说:“千百万爱好自由的加拿大人、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眼睛都遥望着东方,怀着钦佩的心情注视着正在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着光荣斗争的中国,我被派来做代表,我感到无尚的光荣。你们不要奇怪,为什么在3万里以外,地球的那一边像我这样的人要求帮助你们,因为,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没有任何种族、颜色、语言和国界能把我们分开。法西斯在威胁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击败他们。”

1939年10月,日寇调动2万多兵力,采取多兵种配合,分路进袭的战术,对我冀西山区发动了大规模“冬季扫荡”。当时白求恩大夫正准备回国为八路军募集药品。当他听到战斗的消息后,毅然推迟回国日期,请求去涞源摩天岭前线。医疗队在离前线仅有7华里的孙家庄停下来,把手术室设在村外一个小庙里。

10月28日下午,白求恩正紧张地做着手术。突然,哨兵报告说:“敌人从北面包抄过来了!”他决然地说:“再添两个手术台,加快速度!”

20分钟后,最后一位腿部受伤的名叫朱德士的战士被抬上手术台。几乎同时,手术室前方枪声四起,子弹呼啸着从头顶掠过。哨兵再次催促:“白大夫,你一分钟也不能停留了!”朱德士挣扎着恳求:“白大夫,不用管我,你快走吧!”“不,我的孩子,谁也没有权力将你留下,你是我们的同志!”

白求恩经检查,确认朱德士的大腿是粉碎性骨折。为了加快速度,他把左手伸进伤口取出碎骨。当白求恩的手从伤口里抽出时,大家看到鲜血还不断地从他的左手中指流淌下来。白求恩把手指伸进消毒液里浸了浸,对旁边的人说:“没什么,只是碎骨刺破了手指,继续手术!”他镇定地缝完最后一针,然后翻身上马,转入村后的山沟里。

第二天,白求恩的伤口开始发炎。他忍着剧痛和肿胀,又给一名从前线送来的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了手术。这种病属外科烈性传染病。在手术中,他不幸受到致命的感染。

11月10日上午,白求恩被护送到唐县黄石口村时,已经是生命垂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白求恩同志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最后的遗言:“亲爱的聂司令员,我今天觉得非常的不好。——也许就要和你们永别了。请转告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我在这里十分愉快,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多有贡献。”

1939年11月12日凌晨,黄石口村村长陈同勋正组织群众坚壁清野,一位陪伴白求恩的陈军医急速跑进村长家。他一见村长就哭得喘不上气来:“哪个外国人白……白……白大夫死了!”村长说:“你别哭,他是就地埋,还是抬着走?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咱军民是一家人哪!”陈军医说:“埋,不行,我可不敢埋,得请示上级。”“抬走也行,我给你派人,找担架。”最后他们商定,找了一副担架,把白求恩放了上去,把一件退了色的绿军衣盖在遗体上。为了封锁消息,还特意找来一把水壶,让勤务员拿上,若有人盘问,就说担架上抬的是重病号;遇到人群,就假装问担架上已经停止呼吸的白求恩:“想喝水吗?”

当日上午,将遗体秘密运走。经过几次转送,11月15日夜转移到于家寨,停放在军分区第二休养所。

11月16日,将白求恩遗体抬到村戏楼前的大官房里。村自卫队及休养所的同志为白求恩整容、净身,用红绸裹体,外面穿了一套崭新的灰军装,后用白被单盖好。

11月17日下午,在大官房前戏台上,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白求恩入殓。11月17日夜晚,于家寨村干部与部队同志一起,秘密地将白求恩的灵柩掩埋在村南山清水秀的狼山沟门。下葬后,又将地面犁平,暗记标志。3天后,日寇进山扫荡,但白求恩大夫的墓地丝毫没有暴露。

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党中央、毛主席送了花圈。毛主席亲笔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和工作热忱。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表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他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1940年1月5日,晋察冀边区组织党、政、军、民上万人,在唐具军城南关,为白求恩举行追悼大会。白求恩的溃体在于家寨村整整掩埋了50天,开追悼会的头一天,才将白求恩的灵柩从于家寨起出,安葬在军城南关古阅兵场。

1940年6月21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民在军城南关举行白求恩墓落成典礼。

1953年3月15日,白求恩的遗骨从唐县迁往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烈士陵园。

1971年7月1日,唐县人民政府在县内修建的白求恩纪念馆开馆。

1986年11月12日,在唐县城北钟鸣山前举行了唐县白求恩纪念馆揭幕仪式。同时,与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结为姊妹馆。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