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84

第84章 1943年延安庆祝废约

刘卫平

1943年岁初,初春的北国大地依然寒风凛冽,中国共产党首府延安城四周的山坡上,还未消融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亮光,小城在喧啸与热闹中显得格外欢畅明快。连日来,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响彻延安城的上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正怀着兴奋喜悦的心情庆祝中英中美间废除不平等条约。那么,废约是怎么一回事,延安又是如何庆祝废约的呢?

@@@一、新约的签订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国运日渐衰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当时的清朝政府被迫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不平等条约,成了套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枷锁,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虽然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平英团即点燃了反抗侵略反抗奴役的烽火,怎奈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势渐弱中,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桎梏也越来越深重。为了打破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枷锁,获得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浴血奋斗中,相继产生了两大政党,即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便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两党共同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并在两党的共同奋斗下,收复了汉口与九江租界。这是中国人民在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不幸的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革命形势急剧逆转。此时,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占中国的野心恶性膨胀。东北的沦陷,七七事变的爆发,中华民族顿时陷入亡种灭国的危险境地。在国难当头的紧要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携手合作,发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获得彻底解放的序幕。

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法西斯侵略国及其追随国处于全面的战争状态。这些法西斯国家过去与中国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实际上已被中国人民以“宣战”形式所彻底废除。一些反法西斯同盟国如英、美等国在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种种特权,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被践踏殆尽,实际上也成为一纸空文。但这些条约依然是中国人民的耻辱,是中国人民获得独立自由的羁绊,是中国在国际上获取平等地位的障碍。因此,在极为惨烈的反法西斯战斗中,中国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1941年,国民党政府正式向英美提出签订新约废除旧约的要求,但英美两国并未给予积极回应,而是推托敷衍,许诺战后予以商谈解决。后来,英美在太平洋的战争进行的十分困难,为使中国军队牵制更多的日军,英美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并于1942年10月9日通过外交途径通告国民政府,正式放弃在华治外法权等各项特权,并提出新条约的草案。就在国民党政府与英美等国协商废约的时候,日本政府为了加强伪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力量,加紧对中国占领区的掠夺以及对国民党政府进行诱降,于1942年12月特制定了《为完成大东亚区战争而决定的处理中国问题的根本方针》,决定归还在中国的租界,废除治外法权,“消灭重庆借以抗日的口实”。随后,日本政府即密谋与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签订正式条约。蒋介石获悉这一事实后,十分着急,立即下令加速与英美间的谈判,尽快签订新约,从而在舆论宣传上赢得主动。

1943年1月9日,日本政府与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法外治权之协定》。为此,汪伪政府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大造声势。1月11日,国民党政府分别与英美两国签订了《中英新约》和《中美新约》。英美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废除“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特权,并各废止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缔结之辛丑和约”。这就是说,英美过去在中国所享有的领事裁判权、驻兵权、租界、海关监督权、通商口岸制度及内河航行权等种种特权全部废除。这自然使中国人民欢心鼓舞。国民党政府更是备感振奋,宣称中国在政治上与世界各国已获得“完全独立平等自由之地位”,并与各国“齐驱并进”。当时的一些报纸也称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四强的行列。为此,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纷纷撰文,畅谈废约的历史意义,对中英中美间签订新约大力褒奖。在延安的中共中央获悉这一消息后,也备感兴奋。从1月12日起,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即在一版显著位置连续刊发消息、时评、社论,对废约进行了积极评价。中共中央还做出了庆祝废约的决定,从而在延安掀起了庆祝废约的浪潮。

@@@二、庆祝废约

1943年1月12日,即宣布废约的第二天,《解放日报》即在头版头条以《中美中英签订新约正式废除在华特权》为题对废约进行了详细报道,同时还发表了《中美新约及换文概要》。1月13日、14日、15日,一连三天,《解放日报》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对新约内容及国民党政府有关废约的谈话作了详细报道。1月14日,《解放日报》在发表的题为《中美中英新约》的时评中指出:“美英正式宣布废除在华特权,这不仅是关系我国的一件大事,而且表现盟国间更进一步的真诚合作,为将来的世界永久和平奠定一块基石。”在简要回顾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一百年来所进行的浴血奋斗的历史后,时评进一步指出:“今美英又以盟邦之谊,废弃特享权利,与我订立平等互惠之地位。这些成果,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牺牲奋斗的光荣代价。”

1月25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庆祝中美中英间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定》,全面回顾了中国人民一百年来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艰苦斗争,肯定了新约签订的积极意义,决定于2月4日在延安召开庆祝废约大会。同时要求各根据地在春节前后视情形召开军民庆祝大会,“以坚定军民抗战信心,”“为驱逐日寇,完成中国独立解放而斗争到底”,表明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决定》还说,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转战敌后五年余,抗击在华日军恰好一半,前仆后继,未当稍懈。共产党不仅是为抗战胜利而坚决斗争,并且还要在战后独立、自由、民主,与国际列强于平等地位之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中,同样也站在最前线。”

1月24日,碧空万里,风和日丽,宝塔山上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潺潺流淌的延河水奏响着欢快的乐章。延安南门外广场上人山人海,歌声飞扬,中共中央及延安各界群众2万余人聚集在这里,热烈庆祝中英中美间废除不平等条约。会场主席台前上方高悬着中苏英美四国国旗,主席台上悬挂着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毛泽东、朱德的大幅肖像。下午2时许,大会主席团成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吴玉章等28人与各界群众2万余人齐声高唱《国际歌》。之后,朱德总司令发表讲话。他说:“不平等条约束缚中国一百年,这一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到今天不平等条约废除了,这是五年半以来全国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战的结果。”“可是现在法西斯帝国还在作最后的挣扎,还没有最后的死亡,我们只有打倒全世界的法西斯,完全击溃日寇,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把日本打出去靠谁呢?靠我们自己,靠全体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靠全国军民各党各派更好的团结。”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及美国友人马海德、日本反战人士大岛也讲了话。庆祝大会结束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延安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边区军民整日沉浸在一派兴奋与喜悦之中。《解放日报》在描述2月4日晚延安的喜庆气氛时写道:“入夜,灯火辉煌,鞭炮四鸣,白日欢欣之尾音久久不绝。”

就在同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还作出全边区机关、学校放假一周的决定。时正值农历新年前夕,因此,与往年相比,1943年的新春佳节显得更加喜庆祥和。

在连续不断的庆祝废约的鞭炮声中,《解放日报》于4日、5日、6日、7日、8日连续五天出版特刊。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及徐特立、续范亭、贺龙、吴玉章、艾思奇、田家英、范文澜、周扬、萧三、艾青等纷纷发表文章,回顾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畅谈废约的重大意义,并呼吁维护两党团结,誓死驱逐日寇,共同完成民族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可见,庆祝废约的鞭炮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赢取更大胜利的强劲号角。

@@@三、结束语

从1842年7月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十三款》至1943年1月11日中英中美间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走过的101年是无数人民群众用鲜血和泪水凝结而成的一部苦难历史。因此,废约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一定的象征意义上,但它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力却非同寻常。在国内,废约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士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国际上,废约成了中国与加拿大等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缔订同样条约之先声”。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确实得到了空前提高。因此,作为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国民政府庆祝废约的活动更是规模宏大,盛况空前。从2月5日起,陪都重庆“悬旗一日”,机关学校放假3天,民间张灯3夜。5日下午还举行了5万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与此同时,长沙、洛阳等地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抗战时期,中国有三大政治中心,即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中共中央首府延安,汪伪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汪伪政府是蜷缩在日本爪羽下的一支政治力量。1月9日,汪伪政府在与日本政府签订新约、“废除”旧约的同时,遵从日本主子之命,宣布与英美开战。汪伪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对正义力量的公然挑衅,激起了国共两党的无比愤慨。因此,国共两党在庆祝废约时均对汪伪政府的倒行逆施给予了严厉的斥责。1月14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汪逆的丑剧》的时评,对汪伪政府进行了有力的挞伐。这些一致对外的举措,客观上维护和巩固了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签订新约的又一积极意义。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经过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全国逐步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频繁发动反共高潮,企图借此削弱共产党的力量。为了民族利益,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开展必要的斗争的同时,竭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在庆祝废约时,中共中央时时处处地强调要团结,并反复重申团结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在《关于庆祝中美中英间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定》中说:“历史事实证明了:当国内团结,国共合作时,中国是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当分裂内战时,人家便来欺侮。”在社论《团结的力量》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解放斗争每一次的胜利,是与中国人民的团结、国共两党的合作,有不可分离的联系。”这说明,维护两党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当时所面对的一项迫切的任务。这也是彻底击败日本侵略者,壮大自己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条件。新约的签订即起到了这一积极作用。

虽然抗战胜利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中英中美间所签订的条约被历史撕扯得粉碎。但中英中美间所签订的条约在当时确实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政治影响力。它对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对壮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对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解放,均产生了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因此,1943年中英中美间签订新约、废除旧约的历史事件是值得我们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