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上册)
39678800000035

第35章 有为法与无为法的用功方法

有好几个人都向我提到同一个问题:不知道如何用功修行。虽然我讲过好几次,修行方法分“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些人不知道无为法怎么用功,连有为法怎么用功也不知道。实际上无论用哪一种都没有那么快。用上半年就掌握的人,已是相当大的根器。有的要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虽然知道方法,但未必用得上功。有为法虽然复杂些,但容易掌握。无为法虽然简单,但未必能掌握好。

用功,首先是不要胡思乱想。怎样才叫“不胡思乱想”呢?就是说不想,当下就不想。如果要用一个方法使头脑不胡思乱想,说明还在想。因为还有一个方法存在。每个起心动念都能觉察到、看到,而又不跟着它跑,就是无为法,而且是最高的修行方法。

头脑的功能就是思考,你不让它思考是不可能的。所以干脆给它一件事情做,让它观想、持咒、念佛……它有事可做(即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就不会胡思乱想了。这就是以一念替代万念。

大家打坐都在胡思乱想。如果有事可做,比如抓住一个问题参究下去,就不会胡思乱想。如果一件事牵动了你的心,你就不会胡思乱想,只会想此事。如果做不到,说明修道还没有牵动你的心。

一般人所说的“没有胡思乱想”,实际上是没事干,不知不觉地打妄想,自己还不知道。一会儿转一个念头,一天转了无数次,而不是想一个问题,就叫胡思乱想。当没有念头时,自然冒出一个,这不叫胡思乱想。但是,当念头冒出来时,必须看得清清楚楚。自然冒出来的念头与自己想出来的截然不同。无念,不是没有念头冒出来,而是有念头冒出来,不去随它,也即念念不住。念念不住,即无念。

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说自己从未入过定,从未达到一心不乱。实际上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一心不乱就是在定中,只有在定中才会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并非无念。如果无念,应该是“无心不乱”,岂不是如同木头、石头?所以佛门中讲“一心不乱”,而不讲“无心不乱”。佛门中讲的“枯木顽石”,指的就是无心的意思。

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无念呢?但是可以做到念起即觉、念起不住。如果能做到念起不住,渐渐地,身心内外就会犹如晴空万里,朗朗秋月便会现前。只有当这种画面出现时,才能把每个念头都看清楚,自然也就能做到不迎、不拒、不跟随。当达到这个境界时,你又在干什么?

如何对待杂念?只需提起觉照,不迎,不拒,不跟随。杂念未生时,不需刻意去防。杂念将生时怎么办?不迎、不拒。杂念已生时,不跟随。杂念成片时,仍是提起觉照,不跟随。

我不知道你们每天用功时,头脑都在想什么,怎么用功。你们来到这儿,都渴望用功,以上这些不都是用功的方法吗?都执著有形有相的东西,执著方法。给了你方法,又不去用,无为的就更掌握不了了!

实际上每一个学佛修道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根基很高。如果真的根基高,为什么祖师的方法都用不上呢?修行应该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刚开始先用有为法,修上一段时间后再转入无为法,不要一上来就用无为法。只有先用有为法把自己散乱的心定下来,才能用无为法。如果看不清自己的起心动念,给你任何方法,你都很难用得上。

有为法如同砍柴前磨柴刀,不要怕耽误时间。如果砍柴前先花十分钟把斧头磨利了,再上山砍柴,砍得又快又多。各行各业,各种手艺,都有这样一个规律:最精最高的,还是在基础里面,最高点就是最低点。

今天再重复讲一下用功的方法:把腿盘起来,脊柱拉直,身体稍微往前倾斜,而不是笔直地坐着,两肩下沉,眼睛看着前方一米左右的地方,想象自己的头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脖子、脊柱是莲花杆,观想自己消失了,完全不存在了,意识中变成了一朵莲花。莲花开了,莲台上坐着你最崇信的佛或菩萨。如果你的心力很足,莲花瞬间就开了。如果无法在瞬间把莲花观想开,就想象它慢慢地开了。

只有用这些有为法,头脑才不至于胡思乱想。如果这个方法用得好,以后用什么方法都能很快上手。用这种方法完全能达到一心不乱。不仅打坐时把自己观想成莲花,甚至白天走路时也是如此。这时候不要管自己的念头。因为你已经变成了莲花,没有了自己,不可能有杂念。

什么是观?什么是想?想,说明没有这个东西,要在思想意识中把它构画出来。观,是一种寻找。比如我们常说:“好好观察观察。”就是为了把某个存在的东西找出来。只有好好观想一段时间以后,才能上升一个台阶,达到观照。观照如同镜子,这时不用观,也不用想,已照得一清二楚。

《心经》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观、行、照、度、空、无,一个也不能少。我把方法告诉了你,不是你自己悟的,还是没有用。为什么祖师大德们,你越问,他越不告诉你;你问急了,他还狠狠地瞪你一眼?

大家一定要记住,第一个阶段是观想,第二个阶段才是观照。当有了观照的功夫,才能摆脱一切烦恼与善恶的分别。如果观照的功夫未出现,说明观想还未做到家。为什么晚上睡着了,还会浑浑噩噩地做梦?白天装模做样的,好像还能用用功;到了晚上做梦时,离道已经十万八千里。这说明了白天观想不够,睡着以后无法观照自己的念头,只能让念头信马由缰地乱跑。

你们平时叫我师父,其实我听了很惭愧。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师父。因为我知道要达到什么层次才配称师父。

我们都是出家人——师父,必须比在家人精通佛门的仪轨、唱诵。虽然出家人敲打唱念被称为佛的“戏子”,参禅打坐的才是佛的“弟子”,但是,如果不会这些,又怎么度众生呢?当初我很看不起经忏、敲打唱念,原想这辈子只学参禅打坐,将来讲经说法,不学法器。今天看来这是个错误。因为做佛事需要热热闹闹,这是众生的需要,也是度众生的一种方式。如果有什么佛事,我们的人数是够了。可是你们哪一个能站出来独挡一面呢?连这些有为法都学不会,怎么修无为法呢?

唐朝后期,佛门才有了早晚课诵。到了宋朝更盛行。因为抓不到根本,只能抓皮毛。而现在的人不愿意上早晚课,连皮毛都丢了。以前都是修禅定,抓根本,不去抓皮毛。现在不修根本,再去掉皮毛,就什么都没有了!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不会就问。都是出家人,有什么不好意思问的?“问在一人之下,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向人请教是一本万利的事。一个出家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而要把自己看成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普通人。不学习,不锻炼,怎么会开智慧呢?

什么叫修行?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就叫修行。

在一个团体里,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看是否会影响这个团体,影响他人。如果会影响,最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