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口信贷的特点
与一般的商业贷款相比,出口信贷有自己显着的特征。
(1)贷款利率低。与国际金融市场贷款的利率相比,出口信贷的利率较低,这种利率差由政府补贴给发贷银行。
(2)非全额贷款。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15%左右的额度由进口商预先支付现汇。
(3)贷款用途限定。出口信贷的资金必须用于出口项目,且主要享受的产品是本国需要出口的大型设备。
(4)与国家担保相结合。为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出口信贷须与出口信贷国家担保相结合。
(5)信贷机构设定。各国一般都会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来处理出口信贷的各种事务。如美国的进出口银行,日本的输出入银行、法国的对外贸易银行、中国的进出口银行及中国银行等。
2.出口信贷的种类
按照还贷时间长短,出口信贷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信贷。短期信贷的还款时间通常是180天以内,中期信贷为1~5年,长期信贷一般是5~10年。不同的还贷时间适用于不同的商品种类,例如一些原料、小型设备的还款时间较短,而一些大型成套设备、船舶等的还贷时间要长得多。
如果按照信贷关系来划分,出口信贷又可以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1)卖方信贷,又称出口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即卖方)发放贷款的形式,贷款协议由出口商与银行签订,来鼓励本国出口商以延期付款的方式来出口大型设备。
卖方信贷的一般做法是:在一项商品交易合同签订后,进口商用自有资金支付货款的15%左右作为定金,其余85%左右的货款出口商从与出口方签订的贷款合同中得到,以便周转。进口商按照合同规定的延期付款时间向出口商支付余款与利息,出口商再向出口方银行偿还贷款与利息。卖方信贷的手续较为简便,但进口商难以从商品报价中掌握其真正的价值,因为其中包含了贷款利息、附加费等费用。
(2)买方信贷,又称约束性贷款,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来鼓励外国进口厂商以即期付款的方式从贷款提供国进口大型设备。
买方信贷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向外国进口商提供贷款,二是向进口方银行提供贷款,再由进口方银行向进口商提供。买方信贷不仅可以使出口商较快地得到贷款并减少风险,而且可以使进口商对货物价格以外的费用比较清楚,因此这种方式目前比较流行。
(二)出口信贷的信用保险
出口信贷的信用保险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信贷机构向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担保机构即按照承保数额给予补偿。这种担保制度是在国际市场上商品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提高出口国商品非价格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所担保的项目往往是一般商业保险公司难以承担的、风险较大的出口项目,其担保费用较低,担保期限与贷款期限一致,一般也比较长,所担保的风险包括经济、政治、战争风险等,大部分国家都指定其担保机构。
按照担保对象的不同,出口信贷的国家担保制可以分为对出口商的担保和对银行的直接担保。
(1)对出口商的担保。出口商向本国的商业银行要求进行出口信贷时,可先向国家担保机构申请担保,由担保机构对商业银行给予出口商的贷款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时,供款银行就可以从担保机构得到补偿。
(2)对银行的直接担保。出口国银行只要提供了出口信贷,一般就可以从国家担保机构获得担保,这也是担保机构对供款银行的一种责任。某些国家的担保待遇非常优厚,如英国出口信贷担保署对商业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某些信贷,一旦出现未能偿付贷款时,该署可给予100%的补偿,而无需清楚未清付原因,同时保留对出口商偿付的追索权。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担保的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担保的信用额在本国出口贸易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其担保基金也不断增加,以此来达到扩大出口,争夺国际市场的目的。
(三)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是指一国的出口厂商在出口某些商品时,可以获得政府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在发达国家,出口补贴通常用于促进本国农产品或夕阳工业产品的出口;发展中国家则多用于本国的幼稚工业。出口补贴的实质是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但是为了避免贸易对象国的反补贴报复措施,也不可滥用出口补贴。
为了规范补贴与反补贴的使用,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签订了《补贴与反补贴协议》,把补贴分为禁止使用的补贴、可申诉的补贴和不可申诉的补贴,并规定除农产品外任何出口产品的直接或间接补贴,如果对贸易对象国造成了损害,均为禁止使用的补贴,其他成员可以针对这种出口补贴直接采取反补贴措施。协议还对可申诉补贴与不可申诉补贴做出了规定。其中禁止使用的补贴与可申诉的补贴是可能引发贸易对象国反补贴报复的两种形式。
按照出口补贴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前者是指出口某种商品时,出口商直接从本国政府得到现金补贴。后者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采取减免税、退税等财政优惠措施,以达到降低出口成本,鼓励商品出口的目的。间接补贴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免税出口、运费优惠等。
(四)商品倾销
商品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达到占领国外市场的行为。商品倾销通常由私人垄断企业进行,但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了相关机构对外进行商品倾销。例如美国政府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就以高价收购本国的农产品,再以低价向国外抛售。
一般来说,构成倾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出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向进口国进行抛售;二是销售的数量较大,以致不能忽略不计;三是销售的产品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且倾销行为与这种实质损害或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按照倾销目的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偶然性倾销
偶然性倾销是指在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改营其他业务的时候,为了处理国内市场不能售出的“剩余货物”,而进行商品倾销的活动。由于这种倾销持续时间短,销售量一般较小,且不容易对国外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一般不会受到进口国家的反倾销报复。
2.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
间歇性倾销是指出口厂商为了从进口国竞争对手手中掠夺市场份额,获得垄断利润,以低于售价甚至成本价的方式倾销商品。一旦竞争对手被击垮,则提高价格,以赚取高额利润;若产生新的竞争对手,出口厂商又会进行掠夺式的倾销行为。这种倾销会严重损害进口国家的利益,因而许多国家都采取反倾销等措施进行抵制和报复。
3.长期性倾销
长期性倾销又称持续性倾销,是指长期以低于国内价格,但高于边际成本的方式在国外市场出口产品的行为。为避免长期倾销带来的损失,出口厂商往往利用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或者通过本国政府的出口补贴来维持生产。
商品倾销会减少出口商的利润,甚至使其亏损,因而一般会通过维持国内高售价、国家补贴、垄断国外市场后再提高价格等方式来弥补。
(五)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是指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时,用外汇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增强,出口厂商借以向国外市场抛售商品的手段。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 4,也就是1美元可以换取4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贬值到1美元可以换取8元人民币。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如果保持在40元人民币不变,在人民币贬值以前用美元表示的价格是10美元,贬值以后用美元表示的价格则只有5美元,这无疑会大大刺激产品的出口。反之对于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来说,用人民币表示的美国商品的价格会大大提高,从而起到抑制进口的作用。
尽管如此,外汇倾销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本国贬值的幅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幅度,这也是保障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保持不变或涨幅低于贬值幅度的条件;二是进口国不会实行相同程度的货币贬值措施或其他报复性手段。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亚洲蔓延时,很多国家纷纷采取货币贬值的措施以促进商品出口,但是中国却宣布人民币不贬值,这种政策虽然暂时会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却可以抑制国际经济的恶性循环,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恢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六)出口鼓励的其他措施
除上述五种主要的出口鼓励措施以外,出口厂商还可以利用其他一些行政或贸易政策措施来扩大出口。
1.行政组织措施
有些国家可以通过设立贸易研究机构来研究和制定策略,扩大出口,例如美国的总统贸易委员会就是这样的组织。或者通过设立官方商情网络系统来搜集商业情报与市场信息,对其他国家进行市场调研,如英国的出口情报服务处、日本的贸易振兴会等。
另外,有的国家通过组织商务代表团出访,来促进与国外的经贸往来,甚至在国外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接待机构,从而为进出口厂商建立有秩序的贸易体系提供服务。
2.其他贸易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多国家采取外汇分红、复汇率制、出口奖励证制度、进出口连锁制度和政府援助贷款等措施,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
二、出口管制措施
出口管制是指有些国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或者达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对某些商品的出口实行限制甚至禁止出口的措施。出口管制通常是发达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重要手段。
(一)出口管制的商品
受到出口管制的商品一般有下面几类。
1.战略物资及有关技术资料
诸如武器、军事装备、军用飞机、军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大多数国家对于这类商品与技术出口都加以严格控制,出口前必须领取出口许可证。
2.国内紧缺的原材料、半制成品及国内供不应求的必需品例如英国的某些化学品、石油、药品、活牛、活猪等;瑞典的废金属、生铁;日本的矿产品、肥料等。
3.自限协定的商品
这种对商品出口的管制主要是为了缓和国际贸易摩擦,或在进口国的压力下制定的。例如发展中国家根据纺织品“自限协定”自行控制的商品。
4.计划安排生产和统一实行出口许可证的商品如我国的玉米、人参、原油、轮胎、机床等产品就是属于此类。
5.对某些国家进行经济制裁而限制甚至禁止出口的商品如联合国曾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以限制其粮食与药品的进口,其他商品甚至禁止进口。
6.重要文物、艺术品的出口
大多数国家对这类产品的出口都有严格的规定,需要特许才能出口。
(二)出口管制的形式
1.单方面的出口管制
单方面的出口管制是指一国根据本国的出口控制条例,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对某些商品进行出口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的管理措施。实行出口管制的商品、程序和机构完全由出口国自行决定。如美国商务部的贸易管制局、中国商务部的科技司等都是管理管制商品的机构。关于出口管制条例,美国国会于1949年通过的《出口管制法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法案授权总统“禁止和削弱”全部商业性出口,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实行“禁运”。后来这个法案几经修改,被1985年的《出口管制法1985年修正案》取代。
2.多边出口管制
多边出口管制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为达到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通过一定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限制机构,规定出口管制的商品和形式的管理措施。比较典型的例子是1949年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已于1994年4月解散)和美国胁迫下成立的输出管制委员会等。
(三)出口管制的措施
出口管制的措施是指多边出口管制机构统一负责编制、修订和审批多边出口管制的清单,但是其具体管理程序和出口申报手续依然由各国自行办理。
1.出口管理清单的制定
贸易管理局根据相关的法案和条例,制定出口管制货单和输出国别分组管制表;输出国别分组管制表将有关商品输往的国家或地区分类,以便实行出口差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