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40665100000034

第34章 国际贸易术语与价格条款(5)

3.要考虑季节性需求的变化和成交数量

在国际市场上某些节令性商品,如赶在节令前到货,抢行应市,即能卖上好价,过了节令的商品往往售价很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跳楼价”出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季节性需求的变化,争取按有利的价格成交。同时,还要考虑商品的成交数量,因为成交量的大小影响着价格。不论成交多少,都是一个价格的做法是不妥的。一般的,若成交量大时,在价格上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或者采用数量折扣的办法等;反之,成交量过少,甚至低于起定量时,也可以适当地提高出售价格。

4.要考虑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支付条件是否有利和汇率变动风险的大小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支付条件中包括支付方式和支付货币。价格的制定要与其相结合。例如,对于出口方来说,若确定的支付方式对己不利,那么价格可定高一些。同一商品在其他交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取预付货款和凭信用证付款方式下,其价格应当有所区别。同时,价格还要与使用什么支付货币相结合。因为,货币的币值是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汇率又是不稳定的,付出或收取的货币币值可能会上升或下降。所以,在确定商品价格时,一般应争取采用对自身有利的货币成交,如采用不利的货币成交时,应当把汇率变动的风险考虑到货价中去,即适当提高出售价格或压低购买价格。

此外,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和消费者的爱好等因素,对确定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必须通盘考虑和正确掌握。

四、掌握不同术语间价格换算方法

现将最常用的FOB、CFR和CIF三种价格的换算方法及公式介绍如下。

(一)FOB价换算为其他价

CFR=FOB价+运费

CIF=(FOB+运费)/(1-保险费率×投保加成)

CIF=FOB+运费+保费=FOB+运费+CIF×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二)CFR价换算为其他价

FOB价=CFR价-运费

CIF价=CFR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三)CIF价换算为其他价

FOB=C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运费

CFR价=CIF价×(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例:某出口公司对外报价牛肉罐头为2.20美元/听CIF古晋,按发票金额加成10%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0.3%,客户要求改报CFR价格,请问该报多少?

解:CFR=CIF×(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2.2美元/听×[1-(1+10%)×0.3%]=2.193美元/听

五、加强商品成本核算

在价格掌握上,要注意加强成本核算,以提高经济效益,防止出现不计成本,不计盈亏和单纯追求成交量的偏向。尤其在出口方面,强调加强成本核算,掌握出口总成本、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和人民币净收入的数据,并计算和比较各种商品出口的盈亏情况,更有现实意义。出口总成本是指出口商品的进货成本加上出口前的一切费用和税金。

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是指出口商品按FOB价出售所得的外汇净收入。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是指出口商品的FOB价按当时的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的数额。

(一)出口商品盈亏率

出口商品盈亏率是指出口商品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率。出口盈亏额是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与出口总成本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为盈利,反之为亏损。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 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二)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指以某种商品的出口总成本与出口所得的外汇净收入之比,得出用多少人民币换回一美元。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的外汇牌价,则说明出口为亏损;反之,则说明出口盈利。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美元)

(三)出口创汇率

出口创汇率是指加工后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与原料外汇成本的比率。如原料为国产品,其外汇成本可按原料的FOB出口价计算。如原料是进口的,则按该原料的CIF价计算。

出口创汇率=(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 原料外汇成本)/原料外汇成本×100%例:某公司以每公吨1000美元CIF价格出口商品,已知该笔业务每公吨需要支付国际运输费用100美元,保险费率为0.1%,国内商品采购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其他商品管理费用为500元,试计算该笔业务的出口盈亏率(汇率为1∶ 6.98)。

解:出口成本=5000+500=5500元

出口净收入(FOB)=CIF- F - I

=CIF- F - 110%CIF×I%

=1000- 100- 1.1×1000×0.001

=898.9美元

出口人民币净收入=898.9×6.98=6274.3元

出口盈亏率=(6274.3- 5500)/5500=14.1%

六、货物价格概述

(一)货物的价格表述

货物的价格,通常是指单位商品的价格,简称单价(unit price)。货物的价格主要包括4项内容:货币名称、单价金额、计量单位和贸易术语。例如:USD1000.00/doz CIFLondon,其中,USD 为货币名称,1000.00为单价金额,doz 为计量单位,CIFLondon 为贸易术语。

(二)货物的作价方法

1.固定价格

在交易磋商过程中,买卖双方将价格确定下来之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动。这是业务中常见的做法,它意味着双方都要承担从订约到交货付款期间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

2.非固定价格

所谓非固定价格,即业务上所说的“活价”。具体分为以下三种:

(1)具体价格待定。有两种做法,一是规定定价时间和定价方法(如:装运月份前50天,参照当地及国际市场价格,确定正式价格);二是只规定作价时间(如:双方在2003年12月4日确定价格)。

(2)暂定价格。订立一个初步价格,作为开证和初步付款的依据,双方确定最后价格之后再进行清算,多退少补。

(3)部分固定价格,部分非固定价格。近期交货的商品采取固定价,远期交货的商品采取非固定价,可以在交货前一定期限内由双方另行商定。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分期分批交货或者外商长期包销的商品。相对于固定价格来说,非固定价格是先订约后作价,双方均不承担市价变动的风险,这给合同的履行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

3.价格调整条款(price adjustment clause)

价格调整条款是按照原料价格和工资的变动来计算合同的最后价格的,最后价格与初步价格之间的差额不超过约定的范围(如5%),初步价格可不作调整。

(三)货物的计价货币

货物的计价货币是指合同中规定的用来计算价格的货币。这些货币可以是出口国或进口国的货币,也可以是第三国的货币,但必须是自由兑换货币。出口贸易中,计价和结汇争取使用硬币(hard currency)(即币值稳定或具有一定上浮趋势的货币);进口贸易中,计价和付汇力争使用软币(soft currency)(即币值不够稳定且具有下浮趋势的货币)。

(四)进出口商品价格的费用构成

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构成是构成进出口商品价格的费用项目,它对正确掌握价格有很大的参考作用,是决定成交价格的基础。

1.出口商品价格的费用构成

出口商品价格的费用构成包括如下项目:①进货成本费(或出厂价格);②国内运费;③商品包装费;④仓储费用(包括火险费和挑选、整理加工费);⑤商品检验费;⑥出口税金;⑦出口关税及出口报关手续费;⑧货运保险费;⑨办理托运、结汇及签发所需单证手续费及其他各种杂费(码头捐、衡量费、装卸费、业务通讯费等等);⑩毛利润;皕瑏瑡中间商佣金。

2.进口商品价格的费用构成

进口商品价格的费用构成包括:①成本费(或出口国FOB价);②海运和其他运费;③保险费;④进口关税及其他税收;⑤装卸费、理货费;⑥商品检验费;⑦仓储费(包括改装等加工费);⑧国内运费;⑨杂费(码头费、业务通讯费等);⑩毛利润;皕瑏瑡中间商佣金。

七、佣金和折扣的运用

在价格条款中,有时会涉及佣金和折扣。价格条款中所规定的价格,可分为包含有佣金或折扣的价格和不包含这类因素的净价。包含有佣金的价格,在业务中通常称为“含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