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94

第94章 海外贸易

码头上传来一个好消息,来了五艘西洋商船。

这是赵昺早就盼望的消息了,只是这船也来得实在晚了些。

共来了五艘船,过后赵昺才知道,其中两艘是俘虏船。赵昺可不管这些,他只关心这五艘船都带来了自己需要的什么东西。

三艘主船是阿拉伯商人的船只,说他们是商人也罢,强盗也罢,总之,他们平时真的是在实实在在的经商,当然如果有利可图又能打得过时,他们也不反对抢一些别的放单的商队。

这三艘船本来从波斯湾买了一船的非洲黑奴,另两艘船上拉满了阿拉伯战马,还有许多的大马士革弯刀,真的是想到赵昺这里赌赌运气,但船员们总觉得有点过于冒险,就想着搞点别的事补救一下,总不能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

于是,在印度洋上,就碰到了两支放单的商船,趁晚上袭击了这两只商船,结果发现满船的欧洲紧俏商品。这些人也聪明,并没有把这些商品直接运到东方来,而是就近在印度大陆各港口处理掉,然后到真腊购买了整船的大米。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赵昺不想要粮食,元朝也需要粮食。

但赵昺看到两船大米时,那脸上的笑容马上就堆了起来。而看到近三百匹阿拉伯战马时,那笑容更浓厚了。当然了,近乎七百多黑奴被卸下船时,赵昺马上很痛快就按商人的叫价把银子搬了出来。

长途的旅途,死了许多的马,也死了许多的黑奴,能活下来的,都是身强体壮的人。赵昺不管男女,全部收入囊中,而那些个大马士革弯刀和两船大米,也是不还价就买了下来。

等商人们数钱的时候,赵昺却拿出了一个亮闪闪的东西来,那是一面镶嵌在楠木框里的小镜子。

这个年代,商人们猎奇心是很浓的,当看到这面小镜子时,商人们马上就可以预知到自己这次是赌赢了。接着,赵昺把豪华的四轮马车又展示了一番,而对于那些个镍钢合金亮闪闪的器皿和散发出各种香味、五颜六色的香皂,还有其它他们见未见过,耳未所闻的奢侈品时,他们往外掏钱的手,比刚才接收赵昺付款的动作更要快。

赵昺暗示了,这些商人也可以把这些奢侈品卖给北元,等返回来的时候,可以用粮食或其它的硝石、琉璜、铜等战略物资再换取这些让他们感觉到就能发大财的好东西。

赵昺不怕这些商人把这些商品倒卖到北元去,商人逐利,这是必然,但赵昺有个要求,就是倒卖时,必须言明产地,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给海南岛打广告。而且,赵昺还有个私心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这些奢侈品那是很能挣钱的东西,可以更加促进北元贵族的奢侈生活,加重北元财政危机。等北元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赵昺已经偷笑很久了。而且,这样的广告和重利效益,也会更加促使北元的走私活动,使海南岛外贸经济能够快速发展起来,进一步促动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因为赵昺已经意表明了海南岛的奢侈品只拿战略资源或矿产资料来换,其他的奢侈品要进入海南岛,很难。

赵昺现在就想着搞对外贸易,不怕这些个商人不按自己的套路出牌。

这些个阿拉伯马,赵昺并不想直接编入军队中,还是做为**,和中国的马进行杂交配育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马种,这个自有懂行的人去执行,而那些个大马士革弯刀,直接就送到了禁卫军中,先把自己的护身符武装好,才是保命的先决条件。

关于黑奴,各位大臣们议论纷纷,不知赵昺要这些人做什么。但赵昺的行动马上就让这些个大臣眼珠子掉了一地。

他先把近二百的黑人妇女甄选出来,集中统一在一起,并从西洋水手中高价雇用了几名能说黑人话的水手做翻译,慢慢教她们学汉语,同时,委派几个纺织高手,教她们学习纺织技术。自珍妮机改进后,海南岛的纺织业发展迅速,许多女工并不太好雇,因为汉族还是不太愿意自家的妇人女儿出来抛头露面。这些个黑人妇女当然就成了无偿的纺织女工了。要知道,她们的身份可是奴隶,而这些奴隶也很自觉承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只不过,当她们看到自己的生活待遇比起西亚那些同类来说,好了不知多少倍,而且就是比在自己的家乡都好时,很快就变得老实而恭顺,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成倍提高。

那些个男性黑人,除了体弱的在长期海上漂泊死去的外,剩下的都是人高马大的强壮男子。赵昺可舍不得真的把他们当最下层的奴隶对待,那可就太浪费了。

赵昺又让那些个翻译告诉这些黑人奴隶,自己要和他们签订十年的合同,如果他们愿意服从命令,并且在十年之内没有死亡发生,十年后,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自由人,到时来去自由。而且在这十年之内如果有立功表现,他可以促成有功的黑奴与那些个女奴们结合成为家庭。

这待遇对于这些个黑奴来说,相比他们在西亚或欧洲的同类,那是天下和地下的区别。因为这些黑奴中,有许多本就是在西亚做奴隶的,然后又被倒卖到大宋。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那就有希望了。

但是,赵昺明确告诉他们,来大宋首先是要做古拉姆的。这“古拉姆”在塞尔柱王朝中就是指“经过训练的奴隶”,说白了就是奴隶兵。但这些古拉姆地位很高,甚至可以升级、参与朝廷管理。所以,知道内情的黑人奴隶并不是十分排斥这一职业。而且,紧接着,那优良的居住条件,良好的伙食待遇,还可以学习汉语,学写汉字,比较宽松的管制条件,逐渐让他们认为来到了天堂。但接下来的严酷训练,却让这样好吃好喝刚刚恢复体力的奴隶们饱受折磨。但他们看到与自己同训练的汉人士兵也是如此的待遇时,心理才有所平衡。

按赵昺的了解,这些黑人因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他们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从小就在草原和森林里与大自然搏斗,最终能活下来的,都是天生的战士,有许多更是射箭高手,投掷能手和搏杀斗士。而且因为要捕获较大的动物,集体的协调性和合作性,也是他们本身所据有的本能。其它如埋伏,野外生存,捕捉工具使用,侦察、伪装等各方面,也有各自民族的特色性和优越性。

所以,赵昺对他们的体能训练反而放松了,只注重器械的使用和团体的作战能力培训,还有军纪、队列与服从训练。因此,赵昺亲自挑选禁卫军和山地旅中的精英来做他们的教官,对他们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训练,让他们成为大宋一支精锐的部队。同时,为了避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这只近七百人的部队,赵昺给起了一个名字叫“大宋海外雇佣军团”,虽说现在这军团的人员实在是距离军团人员数目太少了。赵昺打算强化训练三个月后成军,把这支部队交由江钲率领,做为大宋外海扩张的急先锋。

当然了,赵昺也时常抽些时间,亲自指导他们训练,也和他们一起训练,以加强联络感情和让他们熟悉自己的真正统治者。不过,一起吃个饭可以,住嘛,为了安全,赵昺还是不去找那个麻烦,况且,朝中的大佬们也不允许自己和一帮子奴隶住在一起。

后续,又来了几批船队,只不过这些船队基本上都运载着粮食。他们把许多从欧洲和西亚地区倒腾来的珠宝等奢侈品一路转卖,基本上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就销售完毕,然后在当地装满粮食过来碰碰运气。他们本来就是来中国购买西亚和欧洲急需的中国商品,本就是同路,拉点粮食来贩卖,也能挣两个零花钱。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赵昺不想购买他们的粮食,但再转运到北元,那个国度对粮食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反正他们肯定不会吃亏。不想,赵昺竟然全部吃进,并提供给他们同样的镜子、香皂、四轮马车、镍钢合金器皿等奢侈品,让他们惊喜连连。这些东西除了四轮马车要分解开来装船,别的东西都不占空间,而且返回去一转手,那利润不知有几十倍之高。况且那镍钢合金器皿如同白银一般,亮闪闪的,可比白银坚实多了,轻便耐用,式样新颖,做工精美,实用性强,又不像瓷器易碎。

于是,这些个商人纷纷与赵昺签订合同,答应下次信风才转时,一定按赵昺的合同内容,多多运送赵昺急需的东西来。反正赵昺对那些个镜子之类的东西,也不是很在意,随着工艺的提升和技术进步,在海南岛上,这些东西的资本已经降到了最底,只不过他可不想很快就把这些东西普及化,现在还要控制市场,希望用它们来赚取更多的钱和急需的战略物资呢。

八月中旬的时候,江宗杰从广东回到了海南岛,赵昺马上传他入宫。

第二天赵昺通知举行朝会,让江宗杰亲自把他收集的消息在朝堂上向大家宣布一下。

“启禀陛下,臣此次多派人数北上,现已确认元虏六月在江淮地区废我大宋铜钱,发行中通宝钞,现宝钞发行已波及到两浙及江西,不久就在福建、两广、两湖之地全面执行。现在民间虽不以中通宝钞为交换货币,私下还以铜钱白银易物,但元虏铁碗手段,以杀戮威胁民众认可宝钞,使我大宋船商贸易受损极大。五月时,元酋忽必烈召集范文虎等汉奸在大都集会,商议来年伐日事宜,现已命高丽及扬州、福州、泉州等处造船。同时,已派兵马南侵腼国,意图明年进占安南,对我海南岛东西北三面形成包围之势,伺机进犯我大宋。”

赵昺沉吟不语,一时下面群臣议论纷纷。

文天祥出列奏道:“陛下,此蒙元亡我之心不死也。我朝刚刚步入发展步伐,如被蒙元包围,定然限制我朝经济发展空间。”

张世杰也跟着说道:“陛下,我大宋现海军军力强盛,蒙元进犯我朝,短时内不会发生。但我朝现在向外扩张之路一旦被封锁,实必会让我朝国力大减。”

陆秀夫主管内政,对钱的事最敏感:“蒙元如此谋略,只是为了断我大宋粮食和钱财之路,打击我大宋经济发展。陛下,我大宋海军天下无敌,应该先发制人,西占安南,北上侵扰蒙元,使其水军不能南下,或破坏其各大港口,突破蒙元对我朝的封锁。”

但赵昺对这些话都没有什么反应,而是又转头朝着江宗杰问道:“还有什么最新的消息?”

江宗杰又说道:“臣还打听到一个消息,元酋忽必烈召集工匠,大力打造火炮军械,据我手下之人侦得消息,蒙元登莱水师已开始大量布置炮船。”

赵昺静静地听完江宗杰的汇报,低声说道:“从蒙元武装炮船就能看出,他们也不是傻子,也知道火炮在战争中的作用,也开始重视并研制火器了。敌对的双方都是在战争中互相学习的,战争是最能促进弱方学习的动力。这样,双方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如果强势的一方停止不前,很快就会被弱势一方紧追上来,那时,鹿死谁手就很难说了。所以,我们一边要在战争中学习,一边要在战争中提高自己,壮大自己。只有永远居于领跑者的地位,才能永远占领胜利者的位置。因此,我大宋的军科院还要加在力度和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宋永远占据不败之地。”

这次三驾马车可是同时应和:“陛下圣明,我等附议。我大宋有必要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