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为政悟语
41261000000009

第9章 领导方法篇(1)

领导=责任+经济+反思

领导模型:领导=目标+跟从者

成功领导是:“授权+赢得追随+实现目标”。

领导就是一面旗帜、一根标杆、一面镜子、一种导向。

领导就是责任,就是服务,就是督促,就是带头。

领导要善于概括,善于综合,善于倾听,善于思索。

领导者要具备超凡的预见能力

三分管理,七分领导。

领导的三项任务:设定目标、影响跟从者、实现目标。

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实事求是的能力、抓大放小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领导者有三种方式左右和改变他人的行为:强制力、诱导力、影响力。

领导的工作主要在于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领导人,一不能偏听,二不能偏信,三不能折中,需要的是正确。

问题是带人走出困境的最好向导,时机是教人进行创造的最好老师。

明道明理,要靠大智慧;知人善用,要靠大眼界;容人信人要靠大气度;提得起、放得下,要靠大胆略。

要有能干的愿望,要有会干的本事,要有干好的成效。

让平凡者走向成功,让成功者走向卓越。

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团结干事,就是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干工作,共同把所承担的事业搞上去;就是班子成员要坦诚相见、互相支持,形成清新和谐的政治氛围和工作环境。

创新决定组织的生死存亡

成功的领导,需要依靠周围的环境。

适应是一种能力,具备多种反应能力才有可能最终取胜。

认识“时间强盗”:①管理者的时间总是被别人占用;②缺乏系统思考;③负担过重而又不愿授权;④信息不对称的影响;⑤会议太多。

重视特点、研究特点、把握特点、发挥优势,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

做决策,审时度势有真招;用干部,知人善任用实招;转观念,与时俱进出新招;谋全局,运筹帷幄亮高招。

在下达命令时,要注意五条基本原则:清楚,完整,简明,自信和正确。

反对亲亲,注重能力。

领导者要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求业绩、求稳健、求和谐、求可持续发展。

适度可把大局定,中庸处好关系网,平衡能平步青云。

劝导不如诱导,央求不如婉求。

见别人之未见,行别人之未行。

一个失去了共同愿景目标的团队,是没有竞争能力的团队。

才能不是靠吹牛皮吹出来的,不是靠捧声捧出来的。由实践而显现,由实践而提高。

不能把底漏出,要不你就没底了!

真正厉害的人大多是沉默的。

领导者须胸怀宽阔,善于用人。

爱才,识才,善于用才。

人分三六九等,事有轻重缓急

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好,事中控制比事后控制好,事后控制成本最高、危险最大。

形象上要注意亲民性,方法上要注重艺术性,权威上要注重影响性,素质上要注重智能性。

练好唱功,唱好“将相和”;练好念功,学好必修课;练好坐功,坐正身子骨;练好打功,打动群众心。

提高领导魅力的六大方法:①冒险;②创新;③负责;④目标远大;⑤保持乐观态度;⑥走在最前面。

科学决策的方法:①集思广义——民主决策法;②权衡利弊——比较决策法;③沙里掏金——筛选决策法;④摸石过河——试点决策法;⑤刀斩乱麻——应变决策法。

如果我的眼里只有你,那么我无异于一个瞎子。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办事方式套用在别人身上,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经验主义的必然误导。

把握好开局的2个重点:①保持工作的连续性;②稳定人事,变动要慎重。

所谓“察察之明”,为人太过精明,做部下的就不容易发挥他的才能。

说话、办事、分析问题、决定政策,都应切合实际,合乎分寸。

专注琐事会变得对大事无能。

真正的领导者便是善于用人,而不一定自己懂得多。

识别和发现人才6种方法:①交谈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考评法;⑤激将法;⑥试探法。

慎用表现欲过强的人;慎用有才而性格偏激的人。

不示人以大志。

不搞人为纷争。

领导人应当把政治行为与生活行为分开。

千万不要粗心大意。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冗长是精彩的克星。

智者做的比愚者早点。要获得真知灼见只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尽可能早地动手。聪明人能立即估量或迟或早应该做的事,并且愿意干好它,来提高自己的声望。

让所有人了解全局,大家才同舟共济。

一个干部要做到“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一个组织要做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显其能。”

要让人养成一种习惯,只要是开会或参加培训,就必须把问题带来。

把“没有问题的干部不能当干部”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

必要时,可请局外人来帮助诊断。

要改变人,就要激发更高尚的动机。

瞄准最高点,制造闪光点,抢占制高点。

想得深才能走得远。

沉住气才能负得了重。

学会怎样在领导跟前做人:①常请示、常汇报;②以最快的速度汇报新信息;③别忘了在他人面前称赞上司;④坐在上司的身边。

不要过多的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因为事情的最终执行者是你,负责任的也是你。

管理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责,管理得好是一种业绩,管理不好是领导者的责任;做事是员工的首要职责,干得好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干不好是技能的问题;

人管人累死人,也恨死人;而制度管人人轻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服也得服;

没有对人负责的精神,不可能作出对工作负责的事。

领导管理下属的方式两种:①明确指令下属做什么和怎样去做;②与组织的成员共同分担领导工作和责任,吸收他们一起来规划并实现组织目标。

你愈投入,愈不会离心离德。

能否选才用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选人用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7种不可重用的人:⑴自命不凡者;⑵权力欲强的;⑶投机者;⑷谄媚者;⑸爱虚荣者;⑹四平八稳者;⑺纸上谈兵的人;⑻勇气不足的人;⑼过度依赖的人;⑽自私的人;⑾追求安逸和快乐的人;⑿想法天真的人;⒀不愿意担责任的人;⒁缺乏自制力的人;⒂不顾后果的人;⒃过度服从的人;⒄表现欲过强的人。

对人才的管理,首先是开发,然后才是控制。

领导的智慧与才干,主要就体现在他用人的能力上。

官气过重的,强悍蛮干的人,不能用做人才。

中国管理的习惯是管理在后,做事在前,事后诸葛或亡羊补牢,用损失和代价去换取经验教训,然后才制定个管理制度去补救和预防;领导干部用好四把工具:①“鞭子”,扬鞭策马,令行禁止;②“刀子”,依法行事,威力震慑;③“斧子”,当机立断,披荆斩棘;④“抹子”,理顺关系,化解矛盾。

领导干部工作要四有:①开展工作要有激情;②谋划工作要有思路;③推进工作要有魄力;④落实工作要有力度。

领导干部应对突发性事件四种能力:①未雨绸缪——超前防范事件的预警能力;②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③分类辨析——正确区分事件性质的能力;④周密安排——综合协调的组织指挥能力。

选择大于努力,努力肯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而方法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管理同样要讲究方法。

学会分辨别人的场面话。

找理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为了一种解脱,而找方法是伤脑筋和痛苦的事情,所以,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找理由的原因所在,很多会议也变成批斗会、大杂会了,最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当领导者认为不重要,员工肯定会放手,也不会着急。管理中的“发号施令”确实体现了权威和领导的风范,但是,有时成为效率的绊脚石。

一流的企业创造文化,促进企业向前向上发展;一流的领导做人,感动一帮人尽心尽责,会做人就会有人主动为你做更多的事情,出谋献策解决更多的难题。

谁都讨厌约束,喜欢自由,用到工作上就变成了随意性,象打算盘一样见子打子,这是管理上混乱的根源之一。使得那些建立健全的各种规章管理制度、技术规范等等变成了纸上谈兵,与现实脱节,形同虚设,这是管理的通病。

没有目标的管理是瞎子摸鱼,没有方向的工作跟黑暗中行走和砂枪打鸟没有什么两样,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要成林需要很多棵树木,搞好一个企业需要很多员工,而毁掉一片森林,只要一只虫子就够了,搞垮一个企业一个人就够了,说明管理者的作用是很关键的。

一个团队里面如果大家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而争时,那这个团队很快就得垮了;如果大家都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那这个团队就大有发展前途。

心中有数,最重要的是五种数字:基本数字、历史数字、杠杆数字、目标数字、特殊数字。

总结过去,珍惜现在,规划未来。

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上情、下情、内情、外情。

当哥们就不能当上级,上下级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今天的节约就是后天的利润。

人力资源是最有潜力可挖的资源。

管理应借鉴太极拳法,立稳脚根,刚柔相济,软硬兼施,意守丹田,有凝聚力。

建章建制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健全而严格的制度是有效管理的开端和保证。

如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①立即进入角色;②要充满自信地去上任;③要尽快熟悉环境;④要选准突破点。

新任领导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①要主动与部属进行沟通;②要主动融入到群众中;③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共事环境;④要多听勤看少说;⑤不要急于调兵遣将。

同一台设备可以从A厂搬到B厂使用,最不能照抄照搬的是管理模式和制度,所以,很多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到国内就变味了,国内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照搬照用是很难成功的,管理是有个性特色和必须融入企业文化的。

体现领导风范的8种技巧:①为你的下属树立高标准的学习榜样;②通过自身的能力树立榜样;③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状态;④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⑤保持愉快乐观的仪表和态度;⑥在指责或批评别人时,要学会对事不对人;⑦待人随和有礼貌;⑧真正做到一诺千金。

领导要重视每一次的讲话。

你脱离群众越远,越少与群众沟通,获取的真实信息就会越少,也越少了解真实的情况,虽然,你手下的人时刻向你汇报,但是,人都有安分守己的私心和好面子,喜欢报喜不报忧。因此,往往失败了的时候还不知道原因所在,这是领导者最大的悲哀。

犯错误不可怕,而犯错误不改正和吸取经验教训才是更大的错误。中国式的管理制度中是不允许工作有失误的,所以,形成人人都在安分守己,少管闲事,多做不如少做,多讲不如少说、少想为好的现象,使整个组织缺乏创新的精神,这是我们的机制造成。

单位里面有“沉默寡言”安分守己和“牢骚满腹”爱管闲事两种人,前种人领导比较喜欢,认为是个忠诚踏实做事的人,所以,相对干得比较长久;相反,后种人领导和邻里同事不大喜欢,怕受影响,所以,容易被淘汰掉。但是,这两种人各有利弊,前种人也许缺乏上进心、创新和敢做敢为的精神,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后一种人要改变自己和现实的环境,也许是金点子、好建议的贡献者,是真实情况的反映者。英明的领导者应能够从这种人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大多的问题是在现场发生的,在现场就很快处理解决掉了,不必拿到会上研究讨论或者要靠某个领导的安排、强调、发号施令后才能去处理;其实很多事情在职责和技术规范里都明确规定好了,不必拿到会上研究讨论或者要靠某个领导的安排、强调、发号施令后才能去做;所以,管理者每天在大小会议室中忙碌,大家都沉溺在文山会海里,处理事情的时间费在会议上了,这事还没完,那事又来,什么事都做不成,问题还是原来的问题,效率没有得到提高。规章管理制度、技术文件等是如何规定的谁也说不清,形成等、靠、要、拖的管理依赖性,管理的创新对组织是何等的重要。

1+1=2是数学的思维,有正确的答案;1+1>2是管理的思维,没有正确的答案,含义深广。

创新是对原来工作的改进提高,不是全部废除或否定原来的东西。

做事能力不是领导者所要的能力,能够承担风险和责任才是领导者必备的能力。

只要下面的人成功了我才成功,有这种心态的领导者肯定会成功,而怕下面的人成功和超越的领导者肯定是不成功,因为下面的人不会支持你成功。

很多事情做起来或者做出来并不难,难就难在保持和坚持,“贵在坚持”是个经典的词语。

学过国际管理体系与没学过的,思想观念和做事及管理的水平是大不一样的,而学过又会应用管理体系的,做事及管理的成效是明显不同的。

100斤的重量若自己一个人挑是很深重,如果分担给10个人,每人10斤,就感到很轻松;100%的成功是要靠每个1%的成功组成,因此,领导者要懂得授权,并支持和帮助下面的人成功。

无论何时何地,要擅长听取别人的意见。

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

学会运用不断改革造势、选人用人造势、政策激励造势、舆论宣传造势。

开展工作要有激情,谋划工作要有思路,推进工作要有魄力。

要学会等待和积累。

要知如何下达命令,必须先学会服从命令。

既要对上忠诚,也要对下负责,还要善于把忠诚融入自己的团队之中。

预则立、不预则废,倘若没有计划好,就注定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