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韩家幺女
4149700000011

第11章 冲动的惩罚

李氏刚给幺女洗完澡,正准备拿着一块柔软的毛巾给幺女擦身上的水。

幺女也带着浅浅的笑,暖到了李氏心里。

吱…

煞风景的韩敬忠提着大木桶回来了,他准备这次将浴桶的水倒完。

韩家的浴桶直径有五尺,实心木做的,又大又重,只能分批倒掉脏水。

可怜的韩敬忠并不知道,自己刚刚提着脏水出去时,李氏叫了在院子里打拳的峰哥儿,从厨房给幺女提热水过来洗澡。

韩武峰刚刚拍韩父,就是想告诉他,娘在帮小妹洗澡,然他不要帮着进去的。

可是韩敬忠无情地打断了他下面的话,还把他骂了一通。

这厢韩敬忠刚踏进屋里,一股冷冽的雪风破门而入。

本来暖暖的幺女,突然被寒冷的雪风惊到,哇哇滴大哭起来。

小手还紧紧拽着李氏的胸襟,想钻进母亲怀里,躲避着股难以承受的冷风。

李氏也惊倒了,不是让他不忙回来吗,这会儿回来把幺女也吓到了。

以往的名门淑女在唯一的老幺女面前,算什么。

十多年来,李氏第一次对韩父发火了,完全是河东狮吼的节奏。

“韩敬忠,你给我滚出去,立刻,马上。”

吼完之后,赶紧扯过一旁的小棉被将女儿裹起来,抱到里间哄去了。

没想到韩乐这一哭,嗓门老大,又连着哭了一刻钟,把张氏他们都惊动了。

直到哭饿了,才哭哒哒地抽泣着小嘴小鼻子。

李氏看她饿了,赶紧喂奶,吃奶时都还一抽一搭地,好不可怜。

张氏看着哭得满脸通红的小孙女,心里的怒火,都可以烤熟一锅饼子了。

韩敬忠孩子门口杵着,心里的内疚和不安来回滚动,折磨得他心肝揪成一团。

张氏从儿媳房里出来,看着儿子还在这里,气不打一处来。

罕见地拽着韩父的耳朵,拖到了正房去训话。

因为避嫌,韩老太爷只在厅堂里等着张氏探完回来给自己说。

结果居然看到老妻拽着儿子的耳朵回来了。

韩敬忠十五成年后,就很少被拽耳朵了,没想到今天因为得罪了幺女,又被拽耳朵,又被训话。

当天的午饭是韩家老太爷亲自出马做的,没有韩父的份。

晚饭是张氏做的,还是没有韩父的份。

晚上,韩父拖着疲惫饥饿的身子回东厢房睡觉。

今天他被二老惩罚,劈了一天柴,原来峰哥儿平时的日子这么难过。

此刻,日子难过的峰哥儿,正大口啃着张氏偷偷给他的酱肉丝卷饼,翘着二郎腿在床上哼歌。

这卷饼是张氏暗示他给韩父吃的。

但是韩武峰当时心思,都在老爹劈的柴,没有我的手艺好上面。

压根没有看清楚祖母的眼神暗示,还以为这是祖母体贴自己是半大的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加个宵夜呢。

俗话说:“半大的小子,吃死老子。”

韩家倒是能吃饱,不过加个宵夜,他也不在意。

这边,韩敬忠刚踏进房里,就被李氏一个枕头摔蒙了,然后手上就放了一床被子。

李氏直接把他推出门外,看都懒得看一眼,把门拴扣上,转身陪幺女去了。

后知后觉的韩敬忠,突然反映过来,自己这是被逐出门了?

今晚的肉也没得吃了。

他站在院子里,头望着天,明天应该是个好天气吧?

鹅毛大雪飘进领子里,冷得他打颤。

在院子里环顾一圈,还是去昌哥儿的房间睡吧,虽然没有烧炕,至少多两床被子。

这一夜,炕被峰哥儿烧得暖暖的,李氏抱着幺女睡得格外踏实。

今夜,她不用担心韩父那个大块头,睡觉姿势凌乱,不小心将闺女压倒。

因为选择了昌哥儿的房间,韩父错过了最后一个香喷喷的酱肉卷饼。

酱肉卷饼全部进了韩武峰的肚子,胀得他半夜才睡着。

在饥饿与寒冷中,挨了一夜,睡得很不安稳。

半夜,被饿醒了,实在难忍,他掏出火折子,点了盏小油灯,摸到了厨房。

找了一大圈,只找到了半个冷馒头,还是李氏吃不完,剩下的。

就着水缸里冰冷的水,他含泪啃完了这个冷馒头。

本以为此生再也不会经历这种边境战场的苦难日子,没想到…哎。

明天还是冒雪进山一趟吧,找几个蜂窝子讨好慧娘。

这时没有养蜂人,蜜蜂都是野生的,要吃蜂蜜,就只有去大山里找。

自从两年前他们偶然带回几个蜂窝子,李氏就爱上了这种香甜滑腻的味道。

物以稀为贵,这种野生蜜蜂生得不多,在茫茫大青山里,也很难寻找。

第二日一大早,韩敬忠早早起了床,在院子的雪地里,抓起两把雪,洗了脸。

双手和脸冻得通红,精神多了。

悄悄出了正院,在倒座房放农具的杂物间,取了蓑衣和毡帽,提着猎叉,带着大黄一起进了大青山。

他出门时,刚好被早起扫雪的哑麽看到了,好歹还有个证人。

今日,依然是绒毛大雪,呼啦啦的雪风刮得人脸疼。

“哈-欠”韩武峰睡眼惺忪地打开了门。

此时,张氏已经在院子里和韩老太爷打拳了。

张氏打的是强身健体的拳,实战能力不强。

韩老太爷自然是动真格的,练拳虎虎生威,不愧是老江湖。

张氏刚刚练完一套拳,收了拳,见他才起来,忍不住说道:“哎呀,峰哥儿,你怎么现在才起来,这都辰时了。”

自己这个孙子平时可是起得很早的,今天怎么还睡了懒觉。

韩武峰间是祖母在问自己话,擦了擦双眼,狠狠吸了一口雪风,吐出来一口浊气。

舒服多了,胃里终于空了。

然后,赶紧回答祖母的话。

韩武峰大步跑过去,拽着祖母的袖子,撒娇道。

“祖母,您以后不用给孙儿准备夜宵了,昨晚吃了那几个酱肉丝卷饼,把我撑得厉害,半夜了才睡着。”

“什么夜宵啊?那是给你爹的饭,你不会一个都没给你爹吧?”张氏小声问道。

昨天她和韩老太爷说好了,谁都不能给忠哥儿吃的,饿他一天,让他知道这么大的人了该学会稳重。

到底儿子是娘的心头肉,张氏不忍心儿子劈了一天柴,还得不到一口饭吃。

便再晚饭昨晚后,偷偷给他摊了几个饼,捡了晚上炒的酱肉丝菜裹在里面。

没想到自己儿子一个没吃的,全便宜了峰哥儿。

“啊,那是给爹的啊?我不知道,我还以为是给我的呢。”惯用的大嗓门。

张氏赶紧捂住他的嘴,要是被老头子知道了,又得说自己慈母多败儿。

老爷子耳朵灵敏,听到了前面的这句话。

老太爷赶紧追问,“峰哥儿,什么是给你爹的啊?”

张氏怕他说漏了嘴,拖着他去了厨房,后面的韩老太爷还在嚷嚷问道。

可怜的韩敬忠踩着厚厚的雪,进了大青山。

只在雪地上留下一人一狗深深的脚印,不过多时,又被填满了,掩盖了足迹。

早食时,大家都发现了韩敬忠不在家,没有担心。

午食时,大家从哑麽那里知道他拿着猎具出门了,有些担心。

晚食时,见他还没回来,众人都很焦急了。

李氏更是急得流泪,后悔自己不该对他那么凶,把他刺激过了,大雪天的还上山。

幺女又在一边哇哇地直哭,她还要分心照顾闺女。

酉时时分,大门终于被敲响了。

哑麽干紧开门,众人也被敲门声引了出来。

门一打开,外面站着三个强壮的汉子。

一个提着灯笼,手上拿着几个蜂窝子。

一个扛着昏迷了的韩敬忠,脑门上出了些热汗。

另一个身上扛着一只白老虎,没有一丝杂毛,只有脖子上有一个深深的口子,一看就是猎刀留下的。

这三个汉子就是李四的三个儿子。

“韩老太爷、韩老太太,今晚我们刚准备吃饭时,听到了大黄的叫声,原来是韩老爷在我们家门前晕倒了,父亲便差我们将韩老爷送回来。”

像他们这种农家吃晚饭吃得晚,即使是下雪的冬季,也要在家做些编草鞋、草席子等的轻松活计。

大黄是李四家来宁川村后,养的一只土狗。

因为他们家在最村尾,比较偏僻,白日出去做活时,担心屋里的娃儿们的安全,就去村里刚下了狗崽的人家,抱了一只狗崽回来养。

这只大黄狗很是忠心,当初才花了两文钱,比一个烧饼还便宜。

因为韩敬忠经常赏他一些骨头,他和韩敬忠也亲热,还经常跟着他一起去山上打猎,满山乱串。

后来李四见大黄和韩敬忠合得来,便把大黄送给了韩家。

韩家不想占便宜,硬给了一百文铜钱,当初买成两文,“卖”了一百文,翻了五十倍。

大黄便成了韩家的猎狗。

韩家二老昨日断了韩敬忠的食,可没有断大黄的粮,加上它平日埋在土里的骨头,倒挨不到饿,今天照样精神抖擞。

韩家众人谢过李家三兄弟,韩武峰还提了一大袋粗面和一篮子鸡蛋给他们。

李家三兄弟想推辞,被韩老太爷的一句“你们在大雪天把他送回来是救了他一命。”给哽住了。

从韩老太爷的语气中,他们感受到了一阵暴风雨,赶紧接过东西走人。

韩敬忠只是饿昏了,手臂上有些轻微的抓伤。

本就两天没有吃什么东西,又长途跋涉,还和白虎肉搏打架,费了很大一番力气。

大黄就惨了,为了保护主人,肚子上被白虎抓了一道,不停冒着血,凄惨无比。

韩老太爷亲手为大黄包扎了,这畜生有灵性,忠心护主,比那个不懂事的臭小子能干多了。

虽然这样想着,韩老太爷心里还是很担心忠哥儿的身体,手也不自觉下得重了些,把大黄疼得哀鸣叫唤。

他赶紧把手放轻些,这药粉和药酒是家里常备的,经常上山,难免有伤。

此时,韩敬忠穿着中衣,躺在东厢房的炕上,独自承受着这冲动的惩罚。

-----------我想我老爸了。。。呜呜,你们有时间也多给父母多打打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