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韩家幺女
4149700000033

第33章 全藕宴

今日始下雪,于家村应该要起藕捕鱼了,韩父一早就驾着牛车和二子去于家村买鱼和藕。

每年夏末秋初,其他三个村子也会去买些菱角回来生吃或是蒸熟、或是熬粥,口感都不错,也可以晒干留着冬日做药膳炖汤吃。

韩家也买了几十斤,菱角皮脆肉美,味道可口,炒干可做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也算得上是于家村的三分粮食。

乐姐儿本来吵闹着跟着来,韩父担心雪大,今日拉的又是无棚面的木板车,不适合带她去,千言万语,一阵好哄,才以今晚给她做糖醋藕和藕饼的承诺作为交换,将她留在了家里与红霞玩耍。

他们父子带着搭顺风车的几个村人到于家村时,于家村一片热闹,许多池塘边已是围满了人,这些人都拿着筐子或是篓子,和他们一样来买藕和鱼的。

虽然奇特三个村子的河里也养鱼,但是没有于家村的鱼养得大,于家村的鱼是用了专门的鱼食和鲜嫩的水草养出来的,格外肥嫩,最大的都有七八斤重呢。

哪像他们村子河里养的鱼,能有三斤重都是谢天谢地,运气十足了。

韩家买了十六条白鲢鱼,最小的有四斤,最大的有七斤,加起来刚好一百斤,因为买得多,渔家给少了钱,算七文半一斤,买鱼便花了七百五十文。

只买一两条的人家就是八文钱一斤,最多算了价钱后给抹零或是少两三文钱,大家都要讨生活,过日子,互相让些价钱就皆大欢喜了。

韩家买鱼的这家,正好是李香凤未来的婆家,知道他们之间的那层关系,才如此豪爽地少了五十来文钱。

韩家父子过意不去,又在他家买了一百多斤藕,又花了接近一两银子,这次特意多给了些,给了一两的碎银子,让他们不用找零了。

藕是这段时间难得的新鲜蔬菜,要六文钱一斤,拉到镇子上卖,更贵了,要八文钱一斤,算乡下人吃的金贵物了。

普通人家很少买藕来吃,一般都是拉到镇上或是县里去,直接送到酒馆或是富裕人家,散卖的都是些卖相差、进了泥浆的藕,此时都是价格折半,穷人家也买得起了。

买完鱼和藕后,韩家父子又驾着牛车,顺着刚刚一起来的村人,慢悠悠地赶回家,来人都是些平日和韩家关系不错的爷们汉子,韩武峰倒是最小的,又笑着说了些明年的打算。

明年要上交赋税了,韩家的西坡十亩坡地虽然暂时不用交税,但家里的二十亩田地需要交税,他们家出了秀才,倒是可以免些赋税,交两成粮食即可。

其他家可是要交四成税,还好这三年都攒下不少银子,不会穷得吃树根树皮。

韩家去西戎卖地瓜干也要交过税,价值一千文钱的地瓜干,要交上二十文钱的赋税,经商可不会因为家里有秀才减税,都是交完整的税。

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雪下得更大了。

买回来的藕只洗了个大概,还要把藕洗上一遍,洗好后,又分与三十斤给李家,鱼也分了四条较大的白鲢鱼。

鱼被养在了空置的大水缸里,水缸是用青石头砌的,抹了石灰防止漏水,平日也就养些峰哥儿钓回来的鱼虾。

乐姐儿自从会走路时,就经常跟着她二哥去河边钓鱼虾,每逢钓上来了,她都会甜甜地夸赞,夸得韩武峰走路都轻飘飘的,两兄妹的感情也是最好的。

韩文昌经常被乐姐儿“骚.扰”,对自家小妹倒是没韩武峰那么多的宠溺和疼爱,更多的是头疼。

何况韩武峰和韩乐两人都好动,性格相似,自然趣味相投,感情甚好,从乐姐儿给他吃的东西,都是没有她的口水就可以看出来。

藕都用丝瓜瓤做的洗碗网仔细洗了,然后用清水泡着,这是一种储存藕的土方法,放在清水里,藕不会变色,还能保持新鲜,口感如初。

走之前韩父答应了乐姐儿要做糖醋藕和藕饼给她吃,李氏便琢磨着做一顿全藕宴,吃个痛快。

又杀了一条四斤的白鲢鱼,准备做一个酸菜鱼,又把抹了盐挂在厨房梁上的野猪蹄取下来炖藕。

咸菜坛子里腌的野猪肉,也抠了一块出来,用来蒸熟切片回锅吃,这咸菜肉,可是农家最香的肉,还有香辣的腌肉也是待客上品,一般人家都舍不得杀鸡鸭,一般家里养的鸡鸭都是生蛋卖钱的,穷人家都是把鸡鸭当祖宗供的,好吃好喝,就指望着多下蛋,换些铜子儿。

韩文昌今晚在李家吃饭,韩敬忠便亲自将鱼和藕送了过去,又把今日哑麽磨的玉米细面送了些过去,李老爷子喜欢吃煎得金黄的玉米饼泡肉汤,韩家经常送些玉米细面去,两家的土地都是韩家在管,吃喝大多都是一个口袋出来的。

再说,李老爷子身为举人,每个月还能领些官家给的禀粮银钱,蚊子腿小也是肉,倒也能吃上几天。

韩父回来时,李氏已经在炝炒藕丁了,厨房里辣得催泪,这是给他们爷们下酒的菜,口味比较厚重。

炒好藕丁后,又洗锅炒新的菜,又做了一个藕片炒瘦肉,这个肉自然也是野猪肉,不过是挂在房梁上自然风干的肉,熏味不浓,用水煮了再回锅炒的,乐姐儿的牙口也咬得动。

尔后,又做了乐姐儿点名要的糖醋藕,她要吃的藕夹最早做好,这儿会她就在堂屋盘着小腿吃藕饼。

厨房里就李氏、韩武峰、哑麽三人,其他人都在堂屋里吃藕饼,藕饼是两片藕将肉馅夹在一起,裹上鸡蛋和面粉,放锅里炸两次,第一次炸得定型,第二次炸酥香,浇上酸甜酱汁,实在是味蕾的享受。

肉馅是黄花丁炒肉末,依然用的野猪肉,做出来的藕饼更香,乐姐儿吃了两个,想伸手拿第三个时,被张氏制止了,许诺明日还给她做,但是今天只能吃这么多。

约莫半个时辰,李氏把六菜一汤都做好了,炸藕饼、炝炒藕丁、糖醋藕,藕片炒肉,咸菜肉片、酸菜鱼,还有一个猪蹄炖藕汤。

咸菜肉片一端上桌,乐姐儿就两眼亮晶晶地盯着,目不转睛,眼睛都快落在肉片上面了。

张氏知道她爱吃肉片,又给她夹了几片半肥半瘦的咸菜肉,盛了半碗肉多的猪蹄和藕块,放在她的面前。

乐姐儿心急得很,却不敢忘了祖母的教诲,拿着自己的勺子把肉舀起来,一口塞进嘴里,吃完了还一副很满足的表情,像只馋猫,把张氏逗得乐呵,又给她夹了糖醋藕。

红霞和哑麽依然在厨房搭了小木桌吃饭,除非逢年过节去厅堂摆桌子吃饭,平日都是在厨房吃饭,这就是等级观念。

韩家人胃口都比较好,连李氏在生了乐姐儿后,胃口都变好了,以往只吃一碗饭的她,如今要吃上一碗半,精神好还要吃两碗饭,倒是和乐姐儿一样贪嘴了。

吃完饭后李氏又宣布了关乎乐姐儿的大事,今日都开始下雪了,她必须得挨爹娘睡,要不然踢了被子会生病,红霞也不能一夜不睡专门给她盖被子。

乐姐儿也挺高兴的,挨着爹娘睡,可以让爹爹当马马给她骑,还能睡着娘的温暖的怀里,拍着小手表示赞成,夏天太热了,她才喜欢一个人睡大大的床。

吃完饭后,洗漱一番,一家人也没什么其他娱乐,便准备各自回房歇息。

红霞不用守着小姐,也得了恩典,可以回倒座房和哑麽一起睡了,红霞也很开心。

这晚,两个小女孩都睡得很舒心,进入梦乡时,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幸福如此简单,只因为亲人的一个温暖怀抱。

第二日,吹着凛冽的寒风,却没有下雪。

见着没有下雪,韩家三爷子吃了早食后,便拿着猎叉、猎刀还有绳子背篓等物,吆喝了几个壮年汉子,一齐上山,趁封山前再打些野物,顺便砍些柴火。

李四的三个儿子也跟着去了,他们打算打些好的野物,把皮毛留着给四凤(李香凤在家的乳名,爹娘兄长嫂子如此称呼)作嫁妆。

一行人热火朝天地进山了,冬日的大青山,静悄悄的,体型小的野物都躲起来了,大多动物开始冬眠,隔几天才出来寻找食物充饥。

趁着天色尚早,他们准备跟着野兽足迹寻些野物,或是因为今日未下雪,山里慢慢的也有些生气,运气不错,他们刚走百来米,便发现了一窝野兔子,几只山鸡。

韩敬忠想着女儿最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便将三只野兔崽子小心兜好,在草丛里扯了些干草,铺在背篓里,仔细将小兔子装好。

大的野兔和山鸡被其他几个壮汉分了,这点肉,韩家还不至于和他们争得面红耳赤,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尔后,韩老太爷提议着往深山里走一程,寻些大东西给李家四丫头添嫁妆。

李家三兄弟自然欢喜,立马点头赞同,如今家里攒了不过二十来两银子,明年还得办酒席,能给四凤的嫁妆也不多。

其他几个和李家又不沾亲,自然以要砍柴火推托了,何况,他们手上还提着野兔和山鸡,好歹也有收获了,他们又不像韩家一样武艺高强,一不小心死在大青山里,都没人敢进去为他们收尸。

几人便和韩家三爷子、李家三兄弟分道扬镳,在周围寻到枯死的树枝砍了,用麻绳绑好回去躺热炕头去了。

艺高胆大的一行人继续往深山里走,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便被一群茶色的狼给围住了,这群狼有十来头,而他们一行人才六人一狗,从数量上来看,狼的胜率更大。

人、狼两方究竟谁能胜出?

-------------敬请期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