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韩家幺女
4149700000042

第42章 青梅园

四月芳林何悄悄,绿阴满地青梅小。

西江镇的末端,有一个庄子,近日来总是散发着阵阵青梅香,虽然青涩,却别有一番风味。

庄子周围建着结实的青砖围墙,据说庄子的主人是一个年轻寡.妇带着幼子,还有一个老管家,以及三五家仆,平日来深居简出,隔几日能看到粗使婆子带着小厮出来买些米粮,其余的都不甚清楚。

庄子名为赵家庄,分为两个部分,一为主仆居住之地,另一处便是西江著名的青梅园。

这青梅园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是主人耗费巨资,从楚河两岸辛苦运了树苗来,又亲自种下,据说那妇人不舍夫君,在青梅园哭了整整三天,若不是要抚养幼子长大,她早就三尺白绫,随了先夫而去,可谓是“情比金坚,生死不渝”,这般痴情女子叫闻者莫不潸然泪下,敬佩万分。

自从前年青梅开始结果子后,这青梅园的主人,每年都会将青梅做成青梅酒,送去镇上卖,因为价钱公道,每逢上市,都被一抢而空。

这青梅酒味道独特,酸甜适中,最适合与友人小酌谈诗作画,这赵家庄的女主人又是情意深重之人,引人佩服,赵家庄出产的青梅酒也被称为“情梅酒”,能从酒中赏雅情、悟人生,便也在镇上传出一段佳话,文人雅客争相效仿。

饶是如此,赵家庄的青梅酒也是限量供应,每年只卖九九八十一坛,意味着“久久长相思,天长地久”,可见女主人对先夫的深情执念。

这日,四月十七,青梅园的一处方形石桌,旁有四个圆形石凳,一个身着碧绿的妇人,坐在一棵高大的青梅树下出神,桌上放着一壶清茶,几个品茗小杯,两碟精致的点心,却未引起她的太多注意。

这妇人生得十分标致,今年已有二十五岁,却如二八年华一般,皮肤柔嫩白皙,一颦一笑俱有万般风情。

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果真是个娇艳多姿的寡.妇。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若是这娇艳的赵家走出赵家庄,怕不知道要勾走多少儿郎的魂,因此她平日都待在庄子里,经常在青梅园坐着出神或是教导幼子。

这赵家幼子名叫赵长青,今年六岁,正好长乐姐儿三岁,却已经在学堂学了两年了,几个先生都夸他天资聪颖,日后大有前途。

这学堂是西江镇最大的学堂,有五六个先生,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有所涉及,据说是前朝的一个返老还乡的大官员建址办的,如今传承下来,也有七八十年时间,亦算得上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

不知坐了多久,一阵清风吹来,夹杂着淡淡青梅酸涩的味道,更让她眼睛酸涩,似乎眼睛里进了沙子,转眼已是五年,夫君,在地府可好?又是否重新投胎做人?来生能否再把夫妻做?

孟婆汤是否让你忘了一切?

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的三生石,是否让你多看一眼?

你在望乡台上,看向人间的最后一眼,是你的贤妻幼子么?

每日她都在无尽的幻想中度过,或是回忆以往几年的快乐时光,相公对她关怀备至,视为心头宝,即使成亲三年了才诞下一子也未尝有任何不满,可是为什么今生他们的缘分如此浅薄?

她恨那些北楚的侵入者,也恨南楚的叛军,为何两军交战,最受伤的却是无辜百姓,像赵家,本是一州富商,却被叛军杀入,家破人亡,只留他们母子俩苟活人世,如此凄凉。

这赵家本是钦州(临近通州)人士,赵寡.妇的娘家在通州,原姓秦,小字玉婉,和先夫赵金铭相识相知相爱也是一部崎岖的爱情史。

申时末了,学堂放学了,这也是赵秦氏最快乐的时候了,因为还有冀盼与希望。

赵长青不但是先夫遗子,更是赵家的独子,如今不过六岁,却耳目聪明,异常懂事,对秦氏十分尊敬体贴,在学习上也是尤为奋进,只为让母亲少些愁绪,多几分欢笑。

每日卯时三刻,便会起床诵读,让秦氏心疼得不行,又不敢加以阻止,因为他是赵家唯一的希望,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娘,娘,我回来了!”一个清脆的男童声从外面传来。

“我儿回来了,快来与娘亲闲坐会儿吧。”秦氏赶紧站起来,整个世界都因为那清脆的童声亮了起来,所有的阴郁在此刻都被吹走了。

秦氏说话,声音软糯细语,让人听了,仿佛一阵和煦的春风拂过心头。

青梅园的门口,钻进了一个身作青绿色对襟袍子的男童,上面绣着青竹,腰上别着一只竹笛,倒是有股小小文人**韵味。

这男童便是赵家的独子赵长青,长青今年又长高了些,去年做的袍子已经有些显短,他还有两个月才满六岁,脸上带着对娘亲的依恋和天真的笑容。

“娘,今天先生教了我们吹曲子,是‘牧笛’哩。”长青以为这是牧童放牧时候的曲子,可先生今日拿错了谱子,这是交给成年学生的曲子,主要讲的是牛郎织女的相会的忠贞不渝的爱情。

小小年纪的长青并不知道,他爹爹赵金铭和他娘亲秦玉婉相识是便是因为这首曲子,长青虽然耳目聪明,却也没达到乐姐儿那般妖孽得过目不忘,断断续续地吹了大半首牧笛,等他憋着一张红脸蛋抬头时,才发现娘亲已是满脸泪水,神色哀伤,仿佛要乘风而去,把长青吓得哭了。

秦氏本沉寂在和先夫的美好回忆中,因为思念至深,情露于表,清泪跌落,却不知道吓到了幼小的儿子。

从此,长青便学会掩饰,即使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和娘亲分享,也会仔细思量一番,如果会引起母亲的哀思,他是绝对的闭口不言。

这便是长青,从小就孝顺母亲,刻苦学习的长青,比起长青,乐姐儿的成长约莫是最幸福的事,一家人的宠爱,父母同在,这该是多大的幸福,长青从来没有妄想过,有一天那种幸福日子会被自己拥有。

青梅园的哀伤,或许乐姐儿一辈子都不会懂,她最爱的便是把自己的快乐传达给别人,永不凋零的欢笑,是她此生最美的记号。

------------青梅园到此结束,希望留给他们母子更多是生存空间,大家自个儿想象去吧,我不想让长青过得太凄凉。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虽然比不上三河村的桑树多,宁川村的畦陌(田间的道路)与畦径(田间小路)也有些低矮茂盛的桑树,长得奇形怪状,树干颇粗实,倒是方便顽劣小儿爬树。

今年的春蚕已经开始吃整张的桑叶,养蚕的妇人也忙碌起来,整日都是“南陌采桑何窈窕,争语笑,农家把蚕视为宝。”

山坡周围长着大片的黄麻,起初都是野生的,后来村人将种子收集起来,撒了大片的荒芜山坡,每到春季,都会开出一片蓝色花海,爱美的小女孩最喜欢折上几只往头上戴。

黄毛丫头也爱好,鲜花野花都要往头上戴着,要么是花环,要么是在篮子上面缠绕一圈,绑成花篮,或是三两只并着插进羊角辫里,简单朴素而又天然美丽。

今日,李家门口的碧桃已经完全凋谢,碾落成泥化为红尘更护根,大青山的山顶却还有零星的野桃花盛开,果真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青山里的野桃树,大多是个头很小的山毛桃,不过也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零食,酸酸甜甜的,等到熟透后,也有浓郁的山桃香,口感也如碧桃般直糯。

孩子们喜欢它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山毛桃卖相丑,上面长着斑斑点点,是决计不会送去镇上卖的,摘回来都进了自个儿的肚皮,如何让他们不欢喜。

韩家外院里,哑麽正在推磨磨玉米,家里的玉米面要吃完了,又得磨新的了。

磨完玉米面,还得单独磨上些精细的白面,因为韩家有个大喜事,前几日尤氏被诊出怀有一个月的身孕,正月才嫁进门,如今便有了身孕,如何让韩家不欣喜若狂,入籍尤氏已经是家里除了乐姐儿外最受重点保护的人了。

毕竟她还只是怀着身子,又没生下来,这个年代即使怀上了,要到十月满怀也是不容易的,更别说平安诞下,何况乐姐儿每日给韩家众人带来的欢乐还真不是她一个外嫁进来的媳妇能比的。

韩家并没有养蚕,因为着实太累人,宁愿多做些果干瓜干送去镇上卖,喂蚕的妇人需要半夜点灯起身,端着竹娄铺桑喂蚕,如此要持续一个多月。

更别提把蚕养成茧后,还需要缫丝,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如此反复也是极为麻烦,将蚕丝织成丝绸也不是易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熟练的纺纱织布技艺。

是以,宁川村的妇人大都不养蚕,只有家庭着实贫困,才会养蚕织布来换取果腹的粮食,村里的妇人宁愿去山里淘山货,或是料理家里的菜园子和坡地的瓜果,这些换的钱足够他们吃喝了。

------------已经补齐3000+,长青是我的心病,不知道怎么写,我又不想太虐,求光大读者朋友的好提议,别说什么穿越重生设定,他只要做好一个古代美男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