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3
4205300000025

第25章 大唐王朝全面解读(5)

梨园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713~741)为自己设立的内廷乐舞机构,因为它设置于禁苑内的梨园而得名。梨园分男、女两部,男部三百人住在梨园,女部数百人住在蓬莱宫旁边的宜春北院。这些人员都是从坐部伎和宫女中严格挑选出来的优秀乐舞人才,统由指派的中官梨园使主管,人称“皇帝梨园弟子”。白居易《长恨歌》一诗中有“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之句,便是指这批人。玄宗所创作的作品常常交由梨园演奏,并且经常亲自指导排练。此外,宫外还有梨园别教院约一千人,隶属长安太常寺;洛阳太常寺也有梨园新院一千五百人,都是“散乐”机构,他们的演技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优秀人才可以选人教坊坐部伎。

“安史之乱”以后,代宗于大历十四年(779)解散梨园,其中部分人留在太常寺。开元时期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以后也流落江南,在逢年过节及喜庆日子时,才为人弹唱几段,在坐众人无不为之落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后人称戏曲表演场所为“梨园”,艺人为“梨园弟子”,戏曲行业为“梨园行”,戏曲表演世家为“梨园世家”,都溯源于此。

唐初的“十道”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后来有什么变化

“道”在唐代有多种含义,在唐前期主要是指监察区。贞观元年(627)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都是按自然山川形势而划分的地理区域。但此后所置的巡察等使,并不按“十道”分遣,直到天授二年(691)以后,“十道”才成为定制。唐初的道没有固定的职官,贞观八年(634)仿照汉代十三部刺古代风景史的形式,派李靖等十三人为黜陟大使,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以施赏罚,并询访下情。对经过战争或受过水旱灾的地区,则另派大使巡视,以安定社会秩序,安抚人心,称为安抚使。到高宗神龙二年(706),以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又称存抚使,其职责是考察各道官吏的政绩,巡视道辖的灾区。此时的“道”已是名副其实的监察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又新置京畿道、都畿道、黔中道,并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是为开元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并有了固定洽所,这个时期的“道”仍是一种监察区,采访使属于监察官员。

“安史之乱”以后,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名称也变化颇多。至德(756~757)以后,改采访使为观察使,天下道增至四十余,其中大道辖十余州,小道仅辖二三州,基本上以军事、行政需要划分。观察使一般兼节度使,或兼都团练使或防御使。观察使成为道的基本使职,掌监察,并兼理民事。其长官带节钺者为节度使,不带节钺者为观察使,掌管军事、民事、财货。道的性质也就由监察区逐渐变成凌驾于州郡之上的一级行政实体,遂使唐代的行政区划由州县二级制发展成为三级制。

此外,在唐代还有其他性质的道,如作为军事行军路线的道,如引月道、金牙道等;作为军事防御区域的道,武德中(618~626)分关中为十二道;还有作为行台省统领的区域,比如武德年间的陕东道大行台省、河北道行台省等。

乾陵前的六十一宾王像是怎么回事

乾陵是唐高宗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今陕西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市八十五公里。乾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唐代十八座帝陵中最具代表性和迄今保存最好的陵墓。

唐高宗于弘道元年(683)十二月病逝,文明元年(684)八月葬于乾陵。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病逝,神龙二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乾陵的营造时间约有二十几年,原有大量地面建筑,其中六十一宾王像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批。

六十一宾王像,又称“蕃臣曾侍轩禁者”像,位于乾陵陵园朱雀门前两侧,东西对称。西三十二尊,东二十九尊,两群体均作四行八列。群像曾遭破坏,如今绝大多数均首残或缺上半身。石像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踏皮靴,两手前拱,以示祈祷。石像背部刻有其人所属国名、官职和姓名。目前能辨识的有七个,他们大都是各少数民族羁縻国的首领,这些国家的位置分别在今伊朗、阿富汗和新疆一带。六十一宾王像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边疆各族和中亚各国与唐友好往来的历史。

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统治势力影响所及北逾大漠,西跨葱岭,达到中亚各地。周边少数民族与唐的往来十分频繁,“四夷酋长”多被任命为唐朝的地方官,或在朝中担任十二卫大将军之职。因此,高宗下葬时,有六十一个友邦和少数民族曾派特使前来参加葬礼。武则天为了纪念当时的盛况,下令雕刻了六十一宾王像,置于陵前。另一说法认为,神龙二年唐中宗在埋葬武则天时,把当年曾在朝廷中担任职务的少数民族首领六十余人雕成石像,置于陵前,以反映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文治武功以及各民族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无论哪种说法,六十一宾王像都反映了唐朝的强盛以及各族之间的友好往来的历史事实。

为什么说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

敦煌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之上。河西走廊是一条东西方向的狭长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从中原通向西域的孔道。它南临青藏高原,北界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古林沙漠,南北宽度从十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降雨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约五十毫米,主要依靠祁连山的雪水才形成片片绿洲,而敦煌就位于走廊的最西端。古玉门关在敦煌西北一百公里处,而阳关则在敦煌西南约二十公里处。出了玉门关和阳关,就进入了广大的西域,在古代中原人看来就已经是异域。而敦煌以西则是蒲昌海(即罗布泊)和库姆塔格沙漠,所以这里也是西进商旅的最后一个休憩地,或者说是迎接西域来客的前哨。

早在新石器时代(前10000~前4000),敦煌就有人类活动,以后历代在此居住的有塞种人、乌孙人、月氏人等等。到汉代时打通了河西走廊并在此地建立了四郡:武威(今甘肃武威)、酒泉(今甘肃酒泉)、张掖(今甘肃张掖)以及敦煌(今甘肃敦煌西)。汉代时有两条路可从中原到达西域,分为南道和北道。南道经过楼兰(今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一带,向西到达阿拉伯半岛上的条支和地中海一带的大秦(今意大利罗马);北道经车师前(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越葱岭到大宛、康居,直抵安息、大秦。两条丝绸之路的走向说明西方商人要想来到中原,无论走哪条道,都必须经过敦煌,此后所设的阳关和玉门关就有扼两道咽喉的重要作用。敦煌是丝绸古道上最大的交通枢纽,在宋代新开海外贸易之前,它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联结中原和西域、中亚以及欧洲的咽喉之地,当时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它成为中外文化交汇之地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关于“敦煌”的得名或解释,东汉应劭认为:“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唐李吉甫也认为:“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而近代学者认为这是匈奴语的音译,日本学者则认为是吐火罗语的音译,总之说法不一。

敦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所拥有的巨大石窟群及其中包涵的丰富文化艺术内容,而光绪二十六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藏经洞的发现,更是开启了一座宝库。由于清政府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其中大量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英、法、日、俄等国家盗劫和破坏,分散于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形成了一门新的世界性学科——敦煌学。

敦煌石窟艺术中,到处可以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大量的梵文佛经写本,莫高窟壁画上的玻璃器皿出现了萨珊的艺术风格,在新发现的丝织品上也有伊朗风格的图案,等等。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传送着从中土来的丝绸、瓷器、汉文典籍等;另一方面又迎来络绎不绝的自西域而来的使者、商人。它不断从内地吸收传统文化,同时又汲取西域、印度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融合性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唐代为例,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人物的风格,既有印度犍陀罗式的外形,骨子里又渗入了中国的写实手法,生动雄健中又有圆润柔和的风格。敦煌壁画、遗书中关于音乐、舞蹈的记载,既有西域、印度的特点,又有中原本土的特色。从敦煌壁画所反映的内容来看,也有许多是有关丝路贸易以及植物、动物、珍奇物等。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敦煌还对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是我国西部著名的文化宝藏。

何谓“六部二十四司”?有何职权

“六部二十四司”是指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其下属的二十四司,负责处理全国军政、财务、兵刑、钱谷等一切事务。六部的主要工作是发布政令,也管理部分实际事务。其中吏部,主要掌文官的铨选、考课、封爵、勋级等事。开元以前,科举考试也由吏部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移归礼部。户部,掌全国户口、田赋、仓储等民政、财务方面的政令。礼部,掌全国礼仪、祭祀、教育、科举等政令。兵部,掌管军籍、武官铨选、军训讲武等。刑部,掌全国刑法及徒隶、勾复、关禁的政令,刑部的长官还与大理寺及御史台长官共同参加“三司”推鞫。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及国家农、林、牧、渔业的政令。

六部长官称尚书,龙朔中(661~663)曾改为太常伯,正三品。其次官称侍郎,龙朔中曾改为少常伯,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其余五部侍郎均为正四品下。

六部之下各设有四司,共二十四司。司的正长官称郎中,从五品上;副长官称员外郎,从六品上。其下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官员。其中吏部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吏部司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假、告身、假使;司封司掌封诰、爵位、赐予之级;司勋司掌官吏勋级;考功司掌文武百官功过、考课及其行状。

户部下统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其中户部司掌户口、土地、赋役、贡献、蠲免、优复、婚姻、继嗣之事;度支司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实即掌管国家财政预算;金部司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管理两京市、宫市等交易之事,并供给宫人、王妃、官员奴婢衣服,其中最主要是掌管国库出纳;仓部司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即掌管国家粮库出纳。

礼部下统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其中礼部司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赙之数;祠部司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膳部司掌陵庙之牲豆、酒膳;主客司掌外国及少数民族朝觐之事。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始,玄宗诏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大大提高了礼部的地位。

兵部下统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其中兵部司掌兵马名籍、武官阶品及选授、军戎调遣;职方司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防人道路的远近及周边少数民族归化之事;驾部司掌舆辇、驿传、马牛、杂畜等的簿籍;库部司掌兵器、卤簿、仪仗之政令。

刑部下统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其中刑部司掌辅佐尚书、侍郎掌律法及按复大理寺及全国各地上报的大案;都官司掌配没之隶和俘囚簿录,给其衣粮医药,并理其诉免;比部司实际上是中央财务审计机关,负责勾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勋赐、赃赎以及军资、器械、和籴、屯田所入;司门司主管天下诸关门禁出之政令,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

工部下统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其中工部司掌城池、土木、工程之政令;屯田司掌全国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员的职田、公廨田;虞部司掌京都衢巷、苑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的蔬果、薪炭的供给及畋猎之事;水部司掌渡口、桥梁、陂堰、沟洫、渔捕、运漕诸事,是国家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何谓“三省制度”其详情况如何

“三省制度”是指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国家最高决策和政务机构,其中,中书省负责提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政务的执行。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是古代中央官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古代名画中书省,设中书令二人,是中书省的长官,正二品(代宗以前为正三品)。高宗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称为右相。光宅元年(684)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称为内史。开元元年(713)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称为紫微令。不久均又恢复旧制。中书令总体负责中书省的事务,安史之乱以前,是当然的宰相,在政事堂议事,决策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设有侍郎二人,正三品,也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又有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从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上报的奏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署名,称为“五花判事”。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称为“知制诰”。中书舍人中选出一个资格最老的,称为“阁老”,负责处理本省杂事。六名中书舍人还分押尚书省的六部,辅佐宰相判事。此外还有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掌记言记事,季末送往史馆;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导其进退,告以礼节,并接受呈进四夷贡物;有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掌供奉讽谏之事。

门下省,置有侍中二人,为其省长官,正二品(代宗以前为正三品)。高宗龙朔二年改门下省为东台,改侍中为右相。光宅元年,改侍中为纳言。垂拱元年(685)改门下省为鸾台。开元元年改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又称黄门监。不久均又恢复旧称。侍中与中书令一样,在安史之乱前都是当然的宰相,政事堂会议的参与者,负责本省事务。有侍郎二人,正三品,一度称为东台侍郎、鸾台侍郎,为门下省之副属。门下省的属官有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掌规讽过失;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掌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则驳正违失。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而奏还,谓之“涂归”;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掌记录天下起居。此外,门下省还设有录事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分掌各类事务。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掌讽谏。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之开关;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掌天子八宝及国家之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