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乘着光掠过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2115300000018

第18章 《后会无期》——所有告别都给自己

当邓紫棋唱的《后会无期》在排行榜榜首被我点了试听时,我一心以为这是一部悲伤的电影。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听的时候正逢天灾人祸新闻滚动播报的那几天,这样的词太应景,我差点伏案哭了。

有了这种感触,于是就很期待《后会无期》的上映,因为很想让这么悲伤主题的电影弄哭我。可见我是个幸福的人,幸福的人才会去找哭泣的机会。虽不知道不经常哭是否就是幸福。

但是,我在看片过程中没有被撼动泪腺,一旦到了有点煽情可能性的桥段,韩寒马上会安排一点欢乐给你。比如那场车撞树的戏,还以为有什么悲伤要降临,结果画面一黑,镜头一切,浩汉和江河从地上一把抱起一只身份神秘的阿拉斯加雪橇小犬,小犬只是昏迷,哥俩决定掐掐狗中,却说:“这五官也太紧凑了吧?”而不知怎么下手。这话音刚落,我身边一大叔笑得呀……爆米花都撒我身上了。

虽然没有预期的哭点来袭,但我找到了新的惊喜。因为我一直以来是那种特别喜欢超现实风格的人,我喜欢的作品通常是一种明明说的就是这个世界,但是却让你总觉得陌生和怪异,并产生“我靠,什么次元?时空重叠了吧?”的内心默念。

所以,从一开始的东极岛,到从周沫姐身边穿行的日本兵群演,我的内心都激荡着小小的火焰。

小火焰最后随着在沙漠中腾空而起的NT3M5P火箭直冲天灵。然后当大屏幕上出现沙漠神秘小屋的水缸里惊现蹲坐着的三只青蛙的时候,小火焰已经噼里啪啦地在我心脏周边炸开花。

我好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际遇,怎么就能出现青蛙呢?自己住进来的吗?我高兴坏了~~

直到最后,当那只毛滚滚的叫马达的小狗扭哒扭哒跟着江河走了的时候,我才想起那悲伤的四个字“后会无期”。我数了一下电影中都谁和谁算是后会无期。才发现,每一个人都和他人后会无期了。就在这些春笋般滋生的小精灵桥段中,在一阵又一阵的欢乐里,人与人就一个接一个的不再相见了。都没来得及想起,更没来得及悲伤。

细数一下,我半大不老的人生中,那些没有来得及有痛感的后会无期。虽然数不胜数,但捡一两个说说吧。

我十三岁开始,到十五岁结束,足足笑了三年有余。我不知道怎么那会儿什么事都能让我笑,老师上课时的习惯性言行我会笑、乌鸦边叫边飞过校长在训话的操场我会笑、肥胖的同学做操的时候我会笑、连老师上课让我起来念课文我也会笑,只记得那课文内容是《听潮》,当我读到:“‘彦,这里要塌了’,妻颤栗着叫着说,‘我怕!’”的时候,我笑得好难熬啊。

现在想来,大概是在一个市重点国际学校读书,小孩压力太大,已经轻微精分。不过,那个岁月里有好多陪我狂笑的朋友,我们会在放学的路上就站在路边把笑声扬尽了再各回各家。

后来毕业了,然后又毕业了,渐渐的他们散落在人人网的各处,消失在灰色的头像后边。因为我们再也不那么容易笑了,我们更多做的是严肃地迅速地奔向前方。我们每个人,与彼此后会无期……

比前边那段中的我大几岁的我,失心疯似的爱上了一个人。唉,小女孩,傻哭傻乐都为了这个人,关于未来的所有憧憬和计划也都围绕着这个人,这件事想想就萌,想想就觉得辛苦。小孩选择的爱,无论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无论以什么理由出现,都有个殊途同归的结局,那就是:都成了人生中的昙花一现。

我一现就现了好几年。这好几年里,我遇到了那么几个同伴,他们也在深陷。我们成了深情漩涡中的亲人、苦猜心游戏中的挚友。那时候,我们有好多问题没法问爱的人,只能问彼此。心情好的时候,就给对方的感情和明天点赞,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让对方好好走下去,说自己快死了快阵亡了。我们夜里给对方打电话呜呜哭诉,无论彼此睡得再像狗,凌晨的倾诉电话都会接,受难的友伴分明是第二个自己的分身。我们聊到五更天,问题多答案极少。

后来,一切爱恨都消散了,青春甚至也倦怠了,我们钢铁般强大,也学会了虐人,学会了M逆袭成了S,彼此之间再也不问关于感情的问题。因为我们给对方的答案已经成熟到:“其实,好的感情无非就是,没有要问的问题。你自己可以判断的。”

于是脱离了感情这场灾难的同伴,不约而同地避免聚在一起忆苦思甜,彼此只剩下:“还记得那时的我们,想想都觉得可一不可再的珍贵。不过,还是现在这样好。”这话不必天天凑在一起说。于是,越来越少见,越来越不知道彼此的生活已经强大到什么地步,于是,后会无期……

还有某些人生阶段,我坚强地秉承着某个观念,比如“给我爱,否则死”,比如“精神世界就是最重要嘛”,“人的表象总是容易和真实的想法相左,所以相信对方是纠结,尊重对方不表态”,“人怎么可能同时爱两个人呢?爱了两个其实就是一个也不爱而已啊”,“钱算个屁~”等等等等。

然后总有挚友,和我锦瑟和谐,你住我心我懂你意。

但是,多年后当我说出:“无欲则刚,爱上了,你就弱了。”“凭什么就非要爱灵魂?”“我不管你内心怎么想的,我只看官方答案,我只计算我方收支。”“人这一生,会爱很多很多人,如同不只喜欢一种食物。”“我现在的兴趣就只剩下赚钱。”你便可以推测出,那个往日的精神好基友一定在听了这些大转向论调后远走他乡,不再重逢。无论他们是否也这么剧烈地变迁,都走了。因为,若不变,听了这些他们只觉得此人可鄙;若是他们变得和我一样,那就更加不需要彼此。

所以,他们与我,我与他们,后会无期……

如此繁多的后会无期,如此不痛不痒的告别,和电影中的历程大致无两。

最后我弄明白了,为何与他们后会无期?为何哭泣和不舍都不被想起就各奔东西?

唯一的答案是,我和我自己,每一个曾经的自己,没心没肺大笑的自己、奋不顾身恋爱的自己、有力气质疑世界的自己、熬夜不会挂相的自己……都先一步的——后会无期。

原来,归根结底,这还是部伤心的电影。

不过,我觉得吧,无论我还是你,虽然经历着这么多的诀别,但希望还是能往一个更多光明的方向走。无论那种光明和现实多么违和,都别忘了时时刻刻在脑子里画出那种光明所在之处的样子。因为即使在路途的尽头你真的没能踏进这样的光芒之中,没能走出黑夜、寒冬、沙尘和雾霾,你至少能和一个满怀希望的自己不分离。

人活一世,有幸一直拉着一个年少,一直捧着一份最初,是多罕见的福分啊,真的,不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