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乘着光掠过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2115300000025

第25章 《触不可及》——不靠谱就别过激地痴迷

前几年,我看着桂纶镁的几张照片犯花痴。觉得这姑娘怎么长得那么薄情啊,真好看。她是属于素色系的人,加上五官不浓烈,一下就有了一种冰清玉洁。

孙红雷的电视剧我没看过,但我人云亦云地认为他是个好演员。大概就是因为在我眼里他长得不花哨,所以戏剧表现形式肯定是趋于内心化的。

所以说,两个都是不外露的人,不扎眼也就应该不令人硌应。这两人的电影我倒是看过几部,比如去年的《全民目击》,孙红雷演了一多好的富一代爸爸啊~

桂纶镁就看得更多了,最早的《蓝色大门》、《不能说的秘密》,后来的《女朋友的男朋友》,包括《女人不坏》这些杂七杂八的都看过,虽然从来没觉得她的戏感动过我,但是也从来不会反感这个姑娘的存在感。毕竟长得高冷清淡,很难招人讨厌。

但是,呵呵,但是~

看了这《触不可及》,这两个人都在我心里减了不知道多少分。

说起原因我觉得他们好冤枉,就是因为他们让我笑了。并且是在每个电影主创人员都不希望人笑的桥段里,笑了,多次笑了。

在惹我笑的那些镜头过去了好久以后,想起来还是能笑得双肩颤抖。

笑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两没事就跳舞,跳的是探戈,一跳就莫名地二人心灵和表情一起到达高潮,但步伐笨拙,比如勾着大腿在地面画圈的时候,我觉得他们马上会抱着一起摔地上,不理解为什么跳成这样还能让自己高潮。非常不美好,也非常不美丽。

第一轮笑意袭来我记得是孙红雷在街对面的窗前监视桂纶镁,那时候桂纶镁在弹琴,弹了那首后来一直在电影中循环播放的曲子。按照以往戏路,孙红雷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不动声色地在眼神里闪过一些暗涌之情,让观众了然于心:哦,爱上了。但是,孙红雷在这部戏里,伴随着音乐突然惊悚地身体一僵,有点像鬼片里被恶灵附体似的,脑袋一抖,白眼一翻,自己一个人在地上画圈就跳上了。让所有观众都惊愕了,乐了。

明明这电影前边的所有时光他都在演一名深藏不露、眉头紧锁、理智威严的地下党啊。想不到一首曲子响起,他就能文艺得失去自控能力。一首曲子而已啊亲,我还从来没有在现实中见过任何一个闻乐起舞的奇葩,更何况跳的是尼玛的探戈啊……

这还不够,在这时,这电影暗中篡权喜剧片之王的野心还没有完全暴露。于是接着,孙红雷跑到街对面找桂纶镁去了,一见面就说:你弹的那首曲子……而桂纶镁听了这话完全看不出刚死了姐姐的悲哀,快乐得呼吸不畅,拿出一张黑胶。钢琴曲马上化身为唱片播放出来,这两人立马邪灵附体,瞬间就入戏地跳将起来,对自己能扳倒对方的步伐如痴如醉。前边的剧情毫无发展线索,反正当时的孙红雷突然如同露出真面的色狼,用强奸犯的凶险表情和一次次向着女性身体禁区摸索的动作完成了舞蹈表演。桂纶镁小姐就是在这时,一脸的极度激情,已经到了眉头微蹙气喘连连的程度,那表情无法形容,大概就是少女在第一次奉献身体时的写照。如果真有这么动情的舞步,我觉得只配发生在跳得特别好特别特别好的舞姿映衬下。但事实却是这二人的舞还是让我随时担心着:别摔了。还有这样的思绪:跳得这么笨还没摔也真是够拼了。

我笑不可遏,笑不可遏。怎么跳了一曲笨舞,一场强奸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发生了呢?

结果,这段摄魂舞,竟然就贯穿了整部电影,还贯穿了角色的一生,炫舞次数多到一点没觉得这两人触不可及,只能感觉接触过密。对,就是这么搞笑。

电影中跳起舞这种事本身没有错,唱起歌也没有错,莫名其妙地相爱大家也能忍。我想最无法释怀的就是,跳舞这种方式他们俩这么不搭、这么不熟、这么不美、这么失衡……还迷醉个什么?还认真个毛线呢?

人世间最搞笑的事之一,就是做的不好却裹挟着过激的认真,不熟练的事物却不放下令人费解的自我陶醉。你做的事,在自我感动前,首先要感动观众。在不能感动观众的时候,要把灯关好,在你自己的小黑屋里练成可以让人感动的本事。练好了,你拿出来给人过目,这可以。但没到顶尖水平的时候,脸上千万留着点清醒和正常意识,当观者如痴如醉了,你才有资格如痴如醉。这时候可能有人要抗议了,我爱故我在,我痴迷关你屁事?唉,我前边不是说了吗?请前方左拐,进你自己的小黑屋,不要让人看到你尺寸不合的陶醉。当然你可以不管他人眼光,但世界将你放置在谐星位置上的时候,你别哭哦。

高情商的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缺憾,比如孙红雷不太适合当场变成舞蹈文艺青年,桂纶镁的五官不适合做出迷乱和****的神色,那在被迫这样的时候,稍微别那么认真了好吗?

当然,这一点说到电影里的故事,同样适用。

桂纶镁演的宁待,作为一个女人,非常愚蠢。孙红雷演的傅经年,作为一个男人,非常残忍。这两人应该在角色里动动脑筋,就会知道,彼此非常不适合相爱。

宁待,你既然眼睁睁看到了姐姐入错行啪嗒一声死在你面前,你就该知道,这是个凶险行当,你就该知道这里的人总是和死神如影随形。你更该知道,你作为一个这种行业人士的人生弱点就会分分钟断送自己和对方的性命。你怎么还不断地不知内敛,不断地面对这个男人发出娇喘呢?你可以秘密地爱,但万万不该表现出露骨的深爱。这种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的设定,实在是减弱人物关系的深刻度。

傅经年,你一个地下党,却爱探戈、爱舞蹈女教师,这本身就很违和。关键是你为什么一直凑过来让她等等等,好像你难割难舍这份痴情,但是你只要舞完一曲,天一亮就瞬间变脸,成了更爱党的事业的积极分子。所以说好的事第二天就变卦变卦又变卦?选择了伟岸事业的英雄人物,你但凡动情也应该老老实实地控制在触不可及的位置。但你老是找人家跳舞不合适吧?

这种丝毫不负责、随着荷尔蒙悸动的行径多么肤浅多么轻薄啊?这两人的行为模式,如果翻版放进现实,就如同他们的舞步那样漏洞百出,缺乏真诚。成了两个无法依托深情的主儿,两个不谙世事不懂感情的心理幼儿。

但片中,却有着大量突兀的深情。

这给人的感觉真是和他们难看的舞步一样:不熟练、不靠谱、不合格,迷醉态度却满满的过激过火,不自知也不自控。

想到这些,我突然回忆起《廊桥遗梦》那部电影,在结尾处,弗郎西斯卡在车里透过雨窗看到久别重逢的深爱着的罗伯特就站在雨中也看着她。那一刻,她的手伸向车门想要冲出去奔赴爱情,但最终她没有如此,她把他和梦想中的生活埋葬在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思念中,依然坚守着需要辛勤打理的家庭,和不能知心的丈夫,直指死亡来临,她获得自由。这里充满着高级的****,因为克制更为高级。这样的情感表达才更匹配这个词:触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