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乘着光掠过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2115300000048

第48章 《甜蜜蜜》——不舍得是你

电影到了尾声的时候,有几个张曼玉在街头落寞行走的特写。我看着看着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下来。在电影院里拿出手机拍屏幕,其实在我眼里是很造作的行为,但我环视了四围的观众,还是毅然决然地拍下了张曼玉,因为她如同打磨出的玉器一般美。我拍完了还发了一朋友圈,写了一句:“真不忍她朱颜辞镜,花辞树……”

好像比起电影最初的还在麦当劳打工的张曼玉,十年后的张曼玉趋近于外表和气质的完美了。她的衣服不再过于宽大、发式不再款式过时、脸上也没有喧闹和凡俗的欲念了,她也不再那么快乐和局促。在从广州到香港再到纽约的这一路和这一路经过的很多年之后,张曼玉演的李翘破茧成蝶。

“朱颜辞镜,花辞树”我指的可以被理解为现在的张曼玉已然老去,演《甜蜜蜜》的时候正当好年华,实在是怀恋过去。但其实在电影里的李翘就已经在电影里经历了十年,十年后,她变迁的成果是美。但我还是看到了在时光中,她的历练和煎熬,还是看见了她凄美的花辞树。

十年,没有人看到时光是怎么蔓延的,电影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文字和影像的结合常常能把人生提炼,在这些提炼中,我们会看清晰故事中的人所有走过的路,借着这个机会似乎也能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

我感慨,我们的人生要错过和失去多少好人,才能成为好的爱人……

李翘曾经不是好爱人,黎小军更不是。李翘一直在回避和恐惧,黎小军一直在犹豫和周旋。虽然他们在香港街头骑着单车唱着歌的样子是那么甜蜜,似乎是青春的全部美好。但美好的相遇不代表这两个人能把美好守住。

在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无数的人,有的人只是擦肩而过,有的人却一出现就带着宿命感。所谓宿命感就是在相遇最初你就认得ta,你就知道你们将会发生什么,甚至隐隐感到在过往的命数里,你们就已经发生过什么。

我想,只要辨认不出差错,带着宿命感的人都是我们决定要好好珍惜的人。他们在和我们相遇时就已经和周遭的一切事物划清界限,被标上醒目的标签。只是很可惜的是,这些带着宿命感走进我们生命中的人们,有的是和我们走下去、走到最后的、正确的唯一;但另外一些绝大多数带着宿命感的人们,却是在生活中陪伴了我们某一段道路,教会我们一些事,然后目送我们远去,从此和我们今后的宿命,后会无期……

黎小军的小婷,是一个完好的姑娘,美丽贤淑会跳舞,很适合做男人们的妻子。我不知道她最终教会了黎小军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并行过,然而告别。

我想多说一点关于豹哥。

我的好友在看完《甜蜜蜜》后感慨说:满大街都是黎小军,但豹哥只有一个。

豹哥的米老鼠纹身是他走进李翘生命中的身份标识牌。那时,李翘被生活所迫做了按摩的兼职,那天遇到豹哥的时候,趴在那的后背纹的是一整条的霸气青龙,趴着的人埋着脸、闭着眼说:“吃饭了吗?吃得饱不饱啊?”李翘说饱了。豹哥说:“吃饱了就有力气,我喜欢按摩有力气的,不然我换按摩小姐你可别哭啊~”李翘说我二十多年没哭过了。这时,闯进来一个豹哥的小弟,听了豹哥的吩咐就出去砍人了,要砍的还是警察司司长的儿子。豹哥接下来问李翘:“你怕不怕我啊?”李翘说:“我什么也不怕,就是怕老鼠。”

等豹哥再来按摩的时候,依然带着那盘青龙趴在那儿,跟李翘说:“我今天带来一个朋友,听说你很怕他~”再看豹哥的后背,一个小小的米老鼠赫然纹在巍峨的青龙缝隙间,所有人都有点担心豹哥这下可怎么混黑老大呢?但豹哥和米老鼠从此走进李翘的心灵世界。就此过了很多年,这些年里,黎小军时有时无。豹哥仗义、大气、宽容,豹哥想一直留下,但豹哥最终没能成为最终的陪伴。

当那只米老鼠再出现时,是李翘在辨认豹哥的尸体时,李翘说:“你们把他翻过来……”他们把他后背朝上地翻过来,李翘看着那只米老鼠,先笑了……然后哭得难以停下来。

总觉得,比起黎小军和李翘的爱情,李翘和豹哥的感情更加完整,他们唯一缺少的就是结果。

在生命人流中,在那么多人里究竟谁是过客谁是最终章呢?我们大概只能分辨他们和我们初见时的那种宿命感,但我们不能辨别他们是否能陪我们看到命运的尽头,不能辨认他们是否能留下…

若是在其中,那个最珍贵、最重要、最爱的人出现了,若ta使我们变得完整后继而离开了,若那个最希望留住的人最终只是让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看透了一些规律、填补了一些空缺就被我们错失了,之后的人生是否一片空茫呢?

不知道最好的是否真的像歌中唱的那样“尚未来临”,但我希望,在那个人到来之前,我们能尽快让自己日趋完成才是,不然,半成品的我们,会伤害ta、会耗费ta、会迫使ta独自离去……在别离后,我们都会唏嘘这场珍重的遇见,竟是为了伤害和成长、遇见,竟是为了告别……

我不希望那个人的到来,只是为了让我变得完整,我不希望在我完整时,我却是怀抱住了孤独。总有人要在我们完善之前,如同舍身取义一般,牺牲掉在我们生命中的存在,用以教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但我多希望,不是用消耗你来完成这场蜕变。

在一切没到来、没失去之前完成自我的成长吧,不要在多年后对着空寂说:“还没来得及为你认真唱首歌,还没来得及为你成为更好的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自愈、学会爱。这样即使最后仍然要分别,也能使用一个郑重惜别的手势,让目送这件事不再显得那么被迫和委屈。

但是,事情难就难在,我们往往总是要先遇见那个人,才能认识到自己需要自我完善,我们总要在变完整之前失去我们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