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乘着光掠过影(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2115300000052

第52章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我唾弃被你拣选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写一个针对优秀电影的专栏,或者更个性化的针对某些古怪题材电影的专栏,却去写一个中国院线上映的电影专栏呢?

其实我家里被我审核过然后当作收藏存留下来的电影已经有几千部,它们是我重要的知识体系之一,每一部我都有大量的话要说。

但我却写了这么个专栏,导致每周都要去电影院看电影,计算下来每年不知道要看多少部烂片,结果还要捏着鼻子去写专栏,有时候要把一部在心里评分一星不到的电影找出一个相关话茬,再去说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事。并且写的内容刻意回避这电影是好是坏,据我所知,我害得很多人去看过烂片,心存歉意。

那我到底为什么写这样的专栏呢?

第一个原因是,我有爱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瘾,大概是2001年七月因为一件往事养成的习惯。这个瘾导致了海量花销,所以当时想,不如添加写作负担,也许就能压制下去这个瘾。今天看来,这么做的结果依然是枉然。也许写作同样是瘾。

第二个原因是,这么做能磨练我对话题的提取能力。如果有人不幸去看了我写过的烂片,看过后也就知道我写出一篇东西有的时候需要绞些脑汁偷换概念,去芜存青。也就发现,这么个没灵魂的电影,你还能找出聊点……其实看烂片的时候我心里有千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我会说吗?出字幕的时候我想把爆米花甩屏上这件事我会说吗?

我一视同仁地为每一个烂片寻找了话题,两千字以上从不少码一字,耐心指数剧增,渐渐不那么纠结是非优劣,又不迷失品味。

千万别觉得我前边写了好几个“烂片”,是对这个电影质量的暗示。

恰恰不,对于这部电影,我要打破传统地道出自己的喜欢:是的,我非常非常喜欢~这种喜欢夸张到马福电影公司那检测色盲一般的密集圆点出现的时候就乾坤已定了。

更何况科林大叔这个完美的大不列颠绅士形象没有上限没有下限地耍帅,各种高精尖昂贵小武器一招放倒所有人,完事后,他还西装一尘不染一丝不苟,脸上的泰然自若一点也没凌乱,坐回原位继续喝黑啤,手的姿势摆在那儿有种雕刻般的优雅。而且他是做什么的?皇家特工啊混蛋!特工是种超级性感的存在,因为他们必须专注敏锐,必定智能超群,必能身怀绝技,必然富有多金,必将身处危险却化险为夷,最后他们当然一直神秘成谜。然后电影还让这么帅的一老一小两只来演皇家特工。简直是刷新了优秀人类基因体现的世界纪录。

外加电影里有好多内容设定一旦出现在故事里就很难砸锅,比如就像灰姑娘或者哈利波特一般,小男孩Eggsy一下被命运选中,先是用徽章召唤出了风度翩翩的科林先生救自己脱离了困境,然后见识了闻所未闻的谜之世界。接着是层层选拔考验和竞争——半夜水漫金山,高空下降没有降落伞,要被强迫卧轨又要守口如瓶,要一路仗义团结,要一路英勇无畏又甘于自我牺牲去尊重生命、遵守承诺。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出身平凡甚至有点悲情的小混混,靠着本领和品德冲破重重障碍,eggsy最好的品德在我看来就是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哪怕一只浣熊,一只小狗……

所以eggsy被莫大的荣耀选中了,成了“The chosen one”。

这些内容设定会让一部爆米花电影非常精彩。

但我对这个电影的终极惊艳并不只是那些,所以这部电影也就不仅仅是一部爆米花电影。

电影的另一条线,一个名叫“情人”的大反派,看世界越来越不顺眼,觉得人类真是病毒,不断繁衍让地球病入膏肓,他觉得减少人口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善举。他就像是听到了福音一般认定了这个念头,于是他去“拣选”了一些人成为自己的信徒,并承诺他们可以登上自己的“方舟”,也就是同意倒戈于他,并让他往自己的耳朵下方植入一枚芯片,就像是被植入一个信仰,完成一个宣誓,与那些未被选择的世人“不为伍”。“情人”先生的理念听上去特别正确,人类不能太多,否则地球会毁灭,我们把人类里的下三滥杀掉,剩下一些像你像我这样的精英、贵族、被拣选者,你看好不好啊亲?

这时,这些精英们听到的是一个即将在人类历史中发生的最惨无人道的大规模屠杀,他们的心里在慌乱之余,其实竟还有窃喜,因为这理论就理论来说并无错误,这般的正确和大气,越发觉得是神国的信息,而我呢?竟是被选中了的。

几种思想汇聚一堂就能支撑这种窃喜进而支持这场屠杀,那就是:对至高权利和超然物外视角的神化,对个体生命的漠然,和被拣选的傲慢。

记得片中,“情人”先生带着煽动的口吻说:“都听过诺亚方舟的故事吧?上帝是大坏蛋吗?诺亚是大坏蛋吗?上了方舟的动物是大坏蛋吗?”被情先生拣选的精英们齐声说:“不是!”然后脸上就浮现了笑容。就是啊,我们有什么错呢?我们只是优秀的被选中的子民,你们这群外邦人太下三滥了,你们死去不关我事啊。

皇家特工们当然最后费了好大的劲把这件事灭了。于是,我看到了这电影让我最欢欣雀跃的一幕,在梅林特工的操作下,情先生的信徒们耳朵下的芯片接连爆炸,在《威风凛凛进行曲》的节奏中,一颗一颗被拣选的头颅爆炸成盛世烟花,红的、黄的、紫的、蓝的,这是最英式的黑色幽默,这也是对“被拣选的傲慢”最****的讽刺。那深植于命脉的观念葬送了这帮高人一等的“不是人”,他们没有等到他们的******,而是被送去了地狱。

在整部电影中,我看到的精英是优雅的科林先生,我看到的被拣选的人是观念纯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eggsy,他们绝不屑于去那个被情先生保护起来的地方,漠视着万物的泯灭。

若眼睁睁地看着生灵涂炭,无论你是谁,无论上的是哪艘船,哪怕是诺亚的方舟,你都是撒旦的帮凶。

我惊讶于这一两年自我的变化,从前,我是个精英论调的年轻人……心里默默给人群分着三六九等,并悄悄觉得有某些群体的人类浪费着精英的自然资源和生存空间。当看到他们污染、他们贪婪、他们消耗、他们繁衍,就会视他们为顽固污渍,觉得洗去才是最好。

后来,渐渐变化,渐渐宽容,甚至渐渐开展关爱。我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可以被你、我、他定义为无意义的存活。他们顽强、他们理由充分、他们单纯、他们同是神的可爱造物。他们有的时候比珍贵这个词要珍贵,并无法被价值这个词定义和垄断。

前几天看《锵锵三人行》,马家辉问窦文涛:“如果一边是十处文物古迹,另一边是十个孩子,其中一边必须被摧毁,你怎么选择?”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留下孩子。”窦文涛说:“当然是要留下孩子。”嗯,当然是要留下孩子,无论是多么平凡的孩子,无论另一边是多么珍贵的古迹。我变了,我曾是一个可以去选择古迹的人。

我相信,在真正的天堂,真正的神国,上帝对他创造的每一个生灵,都看着是好的。

所以,如果你是神的信徒,你一定要爱祂的创造物,那都出于祂的手和祂的旨意,我没觉得祂要丢弃他们,更不觉得你作为祂的子民就可以站在祂的视角去傲慢、去漠然、去蔑视……接着你要干什么?去替神杀戮吗?

我只相信众生珍贵。